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葬清》第380章
第十四卷 逐鹿中原

第01章 早有準備

  數十名護龍衛迅速抽出隱藏在身上的短柄火槍,同時另一隻手持著兵刃,做好了全力備戰的姿態,只等著孫德正一聲令下,即使面對的是一千闖軍,他們也無所畏懼。

  一千闖軍中的那個帶頭將領迅速翻身下馬,隨後就一個人徑直沿著小徑走上煤山,待得走近了些,孫德正才看清對方的面貌,原來是個面色黝黑身體高壯的漢子。

  “末將常德,參見孫將軍!”常德向孫德正單膝下跪行禮。

  昔日李闖被洪承疇和孫傳庭絞殺得只能帶著十八騎逃進商洛山中,一年多的時間後趁著護龍軍在山海關大敗明軍主力之際領著一千人馬又重新複出。

  而一千人中,就有三百多人是護龍軍安排下的兵士。這些在遼東戰場上打生打死過的漢子們在李闖軍中自然大受重用,除卻一部分人戰死,其餘將近兩百人都在李闖軍中取得了不低的位置,甚至就連李闖麾下幾員重將也都是護龍軍兵士。當然,這一切李闖自是不清楚,他依舊在做著皇帝大夢,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看似強大的勢力早已喲一大部分根本就不屬於他了。

  孫德正問道:“衣服都準備好了麼?”

  “回將軍的話,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常德恭敬地回話。

  孫德正沖身旁數十名護龍衛下令道:“換上闖軍的衣服,隨我去接太子和二王。”

  “諾!”

  ……

  十八日夜晚,駐紮在北京阜成門外的李自成大本營,各文武衙門和軍營,也包括釣魚臺行宮,徹夜燈火通明,大小文武官員,都幾乎徹夜未眠。大家不但是因為懷著無限興奮的心情,不能安睡,而且還要商議和準備明早進城的事。

  果然到十九日黎明,北京內城九門幾乎是同時大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至今沒有人說得清楚。曾傳說是郭安讓他的手下人開的城門,但沒有確鑿的史料為證。總之,在朱由檢亡國之前,北京城已經人心瓦解,到昨天下午外城開門迎降以後,防守內城的太監和軍民的精神更加瓦解。太監頭兒們連夜秘密商量,活動得十分緊張。黎明時候,攻城義軍向城上打了幾炮,催促開門,但炮彈越過城頭,並不傷人。守阜成門、宣武門、朝陽門的太監們首先打開城門,緊跟著各城門一時俱開。

  在城門剛打開時候,西城上有的守城軍民不知太監頭兒們的密謀,看見大順軍就要進城,一時陷於恐怖,紛紛從城上滾下逃命,住在阜成門附近的百姓有許多人攜帶包袱,扶老攜幼,紛紛向他們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奔跑,亂了一陣,大順軍從各城門整隊入城,另有從正陽門入城的一支騎兵,大約有一千人,俱是白帽青衣,外穿綿甲,背著弓箭,進城後分為數隊,拿著劉宗敏的令旗。令箭,一邊疾速前進,一邊呼叫:

  “大順朝提營前總將軍汝侯劉爺有令:我奉大順皇帝之命,率大軍來安汝百姓,勿得驚惶。爾等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於帽上,並粘門首!”

  但在剛打開城時候,有一陣情況較亂。有些進城部隊按照往日破城習慣,沿街大叫:“不許開門,開門者殺!有騾馬的火速獻出,違令者殺!”

  自從奉劉宗敏命令進城的安民部隊手執令旗、令箭沿街叫喊以後,百姓不再亂跑了,紛紛互相告訴:“好了!好了!不殺人了!”於是再沒有人奔跑逃命,也沒有呼兒喚女之聲,大街小巷中十分寂靜,但聞疾馳的馬蹄聲和兵器的碰擊聲。

  北京畢竟經過遼、金、元、明四朝,幾百年在皇帝輦轂之下,是一個政治城市。居民們知道新皇帝李自成將要進城,臨大街的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在大門外擺設香案,供著黃紙牌位,用恭楷寫著:“永昌皇爺萬歲萬萬歲”,或將大順皇爺寫做“大順皇帝”,也有誤寫為“順天皇爺”。大家如欲走出大門,便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在帽上。

  昨天晚上,李自成幾乎通宵未眠。晚膳以後,因為北京內城將破,入城在即,他將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召進行宮,商量進入北京後的重要急務。從崇禎二年起義以來,李自成經過十五年的艱難苦戰,幾經挫折,血流成河,終於有了今天:打進北京,滅亡了明朝,奪取了江山。大順軍全軍上下,所有文臣武將,都興奮鼓舞,認為是大功告成,江南可以傳檄而定,李自成本人當然也認為大順朝的萬世之業已定,只等在北京舉行登極大典,然後返回長安,一邊統一江南,一邊營建大順皇宮,恢復盛唐規模。今晚的小型御前會議,一直到深夜方散。從三更到四更,這一段時間裡,李自成只是躺下去朦朧一陣,但因為想知道朱由檢是否會在皇宮中舉火自焚,兩次詢問是否看見紫禁城方面起了火光。

  四更以後,駐紮在釣魚臺的禦營親軍和文武百官都起來了。黎明前飽餐一頓,收拾了行裝,待命進城。李自成也提前用了早膳,坐在行宮正殿的暖閣中,等待關於內城情況的稟報。他由於興奮,總在想著各種問題,忽而是重大問題,忽而是很小的問題。如今在他的胡思亂想中,他想到稱“孤”和稱“朕”的問題,不禁微笑了。

  他起小對人們稱自己就是一個“我”字,稱了三十多年。去年五月,在襄陽殺了羅汝才,稱新順王,也開始設置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職官。當時以牛金星和宋獻策為首的文臣們一致建議他自稱為“孤”;他對國王自稱為“孤”的事並不陌生,戲臺上國王或是自稱為“孤”,或是自稱為“寡人”,都不自稱為“我”。

  他小時讀過《孟子》,梁惠王對孟子說話就自稱“寡人”。在襄陽稱新順王之後,他很久仍然在說話時自稱為“我”,不習慣改口稱“孤”,引起了在襄陽“從龍”的楊永裕、喻上猷等文臣們幾次進諫。到了西安以後,改西安為長安,局面大不同了。從今年元旦起,建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受文武百官朝賀。當時文臣們都向他三跪九叩,山呼萬歲,將他看做是開國皇帝,所以建議他自稱為“朕”,以正視聽。但是他一再表示謙讓,答應到北京後改稱為“朕”。今日就要進駐北京的紫禁城了,儘管尚未舉行登極大典,也可以稱“朕”了;雖然一時不習慣,但很快就會習慣的。想著不到兩年中,他從自稱“我”到稱“孤”,又到稱“朕”,不禁心花怒放,靜靜地笑了一陣。

  正在這時,李雙喜掀簾進來,跪下說道:“啟奏父皇,各城門已經大開!”

  李自成摹然站起,說道:“果如軍師所卜!汝侯已經知道了麼?”

  “他已下令,安民的三千騎兵開始分路入城。先從正陽門入城的是一千騎兵。他自己也要很快入城。”

  “紫禁城內起火了麼?”

  “紫禁城方面沒有起火。只看見內城東南角有兩處火光。人們說那火光在崇文門內。”

  李自成坐下說:“啊,朱由檢沒有自焚!”隨即又問:“你大哥率領的清宮人馬出發了麼?”

  “已經出發,我子直叔和副軍師同他一起前去。”雙喜抬頭望一眼滿臉春風的義父,又說道:“宋軍師與牛丞相一會兒就來行宮,陪侍聖駕進城。”

  李自成輕輕點頭。他對養子雙喜雖然很愛,但平日受到“嚴父慈母”的傳統思想影響,對雙喜的態度總是十分嚴肅。此刻他由於即將啟駕進城,內心激動,一反常態,忽然對雙喜笑著問道:

  “朱元璋因為生活沒有辦法,到皇覺寺裡當小和尚。後來皇覺寺也窮得沒有飯吃,他到郭子興的手下當兵。這故事你知道麼?”

  “兒臣聽人們談過朱洪武的‘小出身’,知道他的出家故事。”

  “雙喜!朱元璋從當兵開始,出生入死,歷盡千辛萬苦,費了十五個年頭,終於奪取天下,建立明朝。孤自起義至今,你說巧不巧?也恰是十五個年頭!”

  雙喜趕快叩頭說:

  “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