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山河血》第302章
第302章 叮囑

 “明棠,你可知為何,我會將新區列為建設委員會重點督辦工程!”

 漫步在工業區內平整的柏油街道上,在這一聲反問時,望著眼前的街道,張靜江都會回憶起五年前自己主持浙江省務時一幕幕,那個時候,雖說自己年長許多,可與管明棠一樣,自己同樣還是一個懷著理想和抱負之人,而現在,在經歷諸多事務之後,當年的那份雄心壯志,早已淡去許多。

 或許恰因如此,才會在一開始便對管明棠心出愛惜之意。

 “……當年,我於浙江任長時,為建設浙江,一展抱負,浙江百姓於我可謂是恨之入骨啊!”

 提前當年,張靜江的臉上儘是一副苦笑連連之色,而對於當年之事並不瞭解的管明棠則只是一片茫然。

 “欲行以實業建設,必需解決資金,可政府就那麼點錢,建設委員會籌辦各種廠礦企業,政府幾乎未劃撥一分一毫,在浙江的時候,我是以增加苛捐雜稅作為浙江建設經費的主要來源。用外界的話說,就是巧立各種名目,有所謂“建設特捐”、“建設附捐”、“水利費”、“土地測繪費”等,一律在原有田賦項下附加徵收。而又以“建設特捐”一項最重,按田賦正稅每元附加1元4角,附稅超過了正稅。同時還發行公債,並向上海、杭州、寧波、紹興等地銀錢業進行抵押借款。後來又增加一“積穀”項目,按畝征谷兩升,商人積穀則在營業稅項下附征。國民政府在裁撤釐金改征營業稅時,聲明營業稅不得徵收任何附加,同樣卻不予理睬,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又有“教育經遇”、“軍事特捐”等名目,亦在田賦附加……當年之苛刻,可謂是讓浙江民從大遭其殃啊。可,又有什麼辦法?”

 此時,在管明棠的面前,張靜江並沒有一絲的隱瞞,甚至可以說坦白至極,但隨即又似是為自己辯解一般。

 “他們說因為我在浙江實施蠶桑統制,成立浙江省蠶桑改良場和杭州絲廠,嚴禁農民飼育土種蠶和繅制土絲,必須全部出賣鮮繭。才有了農民育蠶無利,相率砍伐桑樹,另種莊稼。卻無人說道,民二十九年世界經濟危機,絲價大跌,先有此,才有桑田改稻與絲廠制絲賠本,先後倒閉之事,全不看土蠶繭差價廉、土絲市場幾無之實!且不看省政府聯合上海銀界的傾力保絲之行,若無當年保桑、保絲之舉,恐怕現在浙江全省蠶桑早已毀於民二十九年!”

 聽著張靜江為自己當年所為辯解時,管明棠頗以為然的點點頭,他說的到也是事實,這兩年對於這個時代,已經不像初時那般“一無所知”,對生絲等業自然有所瞭解。

 “市場大局如此,非伯父一力所能挽……”

 心知同這樣的“老人”談話,要順著他意思的管明棠自然配合著他在那裡發著牢騷。

 “後來又有人說道,我為了貪圖豐厚利潤,強迫農民施用外國肥田粉,農民因不知施用方法,許多地方施用肥田粉之後,表土硬結,莊稼枯萎而死,農民損失慘重。而民二十年,浙江省糧作豐收,又豈無肥田粉得法施用之功?”

 這顯然有些強自辯解了,在推廣之初不加以科學推廣,出現問題又豈容辯解?不過管明棠並沒有吭聲,雖說對於張靜江主政浙江之事不甚瞭解,可也聽農研院的專家提到過,在其主持浙江時,不問土壤性質和耕作習慣,強制命令農民種植“百萬棉”,結果十九年百萬棉種在蕭山、餘姚、紹興等產棉地區推廣以後,造成嚴重減產。

 而且張靜江以元老自居,我行我素,有時甚至連蔣介石的話都敢不聽。當時蔣以“南昌行營”命令浙江省首先建造浙贛邊境及浙東、浙南山區公路,限期完成。而張則著眼於高額利潤,先全力建成杭州至紹興的一段公路,成為全省唯一有盈餘的公路。建成後,又經由公路局長陳體誠、副局長兼總工程師吳琢之與紹興商人徐叔蓀、金湯侯等勾結,由徐等組織公司,享專營權30年。這些都使蔣介石大為惱火。

 自然的對於自己所瞭解的事情,甚至對於張靜江在那提其主持浙江的得失,管明棠根本就沒什麼興趣,而張靜江又豈會沒注意到這位晚輩的走神,於是便說道。

 “到來,浙江諸事紛爭,雖有我之失,但更多的卻是理念之爭!”

 話至此,張靜江終於把話引回了正題,。

 “在主政浙江時我同黨中的一些新貴之間的矛盾也在滋長。走英美式道路是你伯父我的政治理想。只要全力發展資本,政府統治即可鞏固,國家亦可獲得發展,因戴季陶等人卻是從理論方面歪曲先總理的主義,且宋孔等黨內新貴之所以鼓吹“統制經濟”名為統制,實則卻為其獨佔市場鋪路,”

 “獨佔市場?”

 “對,正是獨佔市場!”

 本來凝重的臉上,陡然間忽然換上一副惱怒卻又有些無奈的神色,恰在這時,路過路邊三角公園的一張木椅,張靜江重重地坐在木椅上,一臉陰沉,用不無可惜的眼光看著遠方,喃喃地說:

 “統制經濟固然做到令行禁止,進而集合國家之力,達快速建設工業之目的,可自孔氏弄出了那個十項實業計畫,至今已有三年,又得何進展?宋氏藉故整頓銀行,以央行參股商行,所謀僅只為公?”

 聲聲反問中,全是一副悲憤之意。

 “你伯父我做了一輩子商人,這做生意,和做人一樣,借法政之名行以巧取蒙奪之軎,又豈能為商?這幾年,建設委員會所辦的事情,有幾樁不是藉以商股而成,再看他們,他們又幹了一些什麼?”

 將視線轉身坐在身邊的管明棠,張靜江的話鋒一轉,

 “現在你知道為何在二屆五中全會上,會通過議案決定“建設委員會應將屬於各部主管事業分別移交各部接管”了吧!”

 點點頭,直到現在管明棠總算明白了其中的關係所在,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理念導致的權力之爭,而張靜江所說的那個議案使得建設委員會成了一個空衙門,只有計畫,沒有實務,而到後來,民國二十年時以宋子文為首的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建設委員會從此名存實亡,張靜江更是也成了有職無權的擺設。

 “明棠明白了!”

 “你不明白,就像很多人都不明白!”

 像是說起繞口令一般,張靜江的唇角微微一揚,看著眼前的新區說道。

 “於明棠你看來,這新區呈報建設委員的廠礦項目,靠的是我張靜江的面子,實際上是……”

 先是一陣沉默,張靜江的臉上亦是閃過一道苦色。

 “在這個世上,會替自己賺錢的大有人在,至於肯為國家為黨用錢,又能夠在短期內替國家賺錢的在這國民政府中,還沒幾個人……”

 不用張靜江再解釋下去下,實際上管明棠早就知道了答案了,在國民政府之中,眼前的張靜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人,當年建設委員會成立,張靜江上任伊始,即面臨一番難以想像的困境。蔣介石的心思並沒有在經濟上,他主要考慮的是對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的“討伐大業”,急於湊資聚款,籌集兵餉。因而,只許財政部劃撥10萬元作為建設委員會的“建設基金”,另以每月3萬元應付日常開支。建設委員會的“錢袋子”如此窘癟,張靜江只好把自己在南京成賢街的私宅拿出來,做建委的辦公室。

 後來憑著在國民黨高層的老資格老關係,以及在工商界“諾一不二”的信譽口碑,張靜江四處奔走,八方借貸,周密算計,機巧運作,充分施展其“長袖善舞”、精擅騰挪的理財之術,硬是在人力財力極端匱乏且絕不向國外告債的情勢下,與建設委員會的同仁們一道,奇蹟般地興建起一大批生氣勃勃、令人驚嘆的實業項目:改造電廠,接辦煤礦,布設無線通信網絡,修築水利路橋工程,還兼涉了蠶絲、街政、衛生和農田改良諸端。而其中,“四省三鐵路”的建設,更是為國內外所矚目,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切幾乎都是他在建委只剩下一個“空頭”的情況下辦成的。

 這樣的人,蔣介石離不開,國民政府同樣也離不開他,他不是靠著面子,而是靠著實力去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建委雖說現在只是一個空頭衙門,可只要建委在、我張靜江在,不管是他這個部也好,那個委也好,即便是他蔣中正,也沒辦法阻止建委的項目,所以……”

 已經不需要張靜江再解釋了,管明棠自然知道新區在選址上曾於南京引起一番爭執,甚至蔣介石更是公開表示過不滿,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張靜江對外宣稱新區建設早已在建委報備,並得他同意,若是沒有張靜江的支持,恐怕這新區……

 “明棠,這北方新區的事,你只管好好辦你的,至於南京那邊,暫時,只要我在一天,他們就碰不得你的!但……”

 沉默了片刻,張靜江才語重心常的叮囑一句。

 “明棠,你知道,你現在最大的不足在什麼地方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