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塵世羈》第167章
三十八

  “朕剛吩咐他回府靜養,自然不要再勞動他——叫太醫院安設輪班兒太醫去怡親王府,給朕看好了,每天兩次報呈,一應藥材都從御藥方取用。”

  李德全磕頭走了,馬兒被侍衛們制服,兀自不服氣地仰天怒嘶,馴馬太監忙著安撫它,阿依朵也過來磕頭,被胤禛止住了:“裕親王福晉辛苦啊,呵呵……這些日子有勞裕親王福晉了,朕今日乏了,改天再和凌兒商量賞些什麼,著人送去裕親王府——貴府上管家已帶著家人在園子外頭接人了……”

  阿依朵也帶著自己的家人隨侍行禮辭去,我才問道:“皇上這才剛到京城,還未回宮?十三爺病得不好嗎?讓皇上愁成這樣?太醫怎麼說?”

  皇帝的出現,讓四周輕鬆的氣氛一掃而光,宮人們忙著收起東西,端熱茶拿毛巾前來伺候,馬兒也被拉走,胤禛重又垮下臉來,依然情緒低落:“太醫說無大礙,四月陽火上升,易發咳喘,不宜勞累,十三弟只需靜養……煩心事兒多著呢,朕竟不想回宮了,來,凌兒,把你的螃蟹放了,替十三弟去去病根兒……”

  割斷手中線,看著張牙舞爪的螃蟹飄遠了,與胤禛攜手回到湖邊小樓,李德全也回來了,在胤禛耳邊低聲說了一句什麼,胤禛笑道:“哦,到了?什麼時候?”

  “回皇上,昨兒晚上到的,因皇上尚未回京……”

  “行了,呈上來吧,朕也瞧瞧。”

  “喳!”李德全轉身出去,少時親自捧了一個木盒子進來,那盒子是原木打製,十分粗糙,李德全拿了張絲絹把它包起來才雙手呈上,一張老臉的皺紋都笑成花兒似的:“喲,老奴當差幾十年了,還沒見過這稀罕物兒呢……托凌主子的福……”

  “我?”

  胤禛笑,打開盒蓋看了一眼,轉手遞給我:“這是十三弟的主意,他說你必定喜歡。”

  胤祥?

  盒子拿到手裡出奇的沉,邊緣粗糙扎手的原木還散發著森林的氣息,觸手冰涼,種種跡象都透著神秘——什麼東西會這樣送到皇帝手中?

  揭開盒蓋,原來盒子是雙層的,夾層塞滿了碎冰,裡層靜靜躺著……一朵潔白的蓮花?

  溫暖的陽光斜斜移到湖面,粼粼波光映著它每一片花瓣,白膩如象牙,透明如嬰兒的皮膚,它正脆弱而倔犟地盛放。

  “……找了天山的採蓮人,從雪山上連根帶土和冰一起鑿取,選出十數朵尚未盛放,根系完整無傷的,放進盒中,拉上兩車冰,沿途隨時換填,按八百里加急送至京城……呵呵,凌兒,別這麼瞧著朕,朕可不是昏君,這都是十三弟遣了他門下幾名最得用的人親自去辦的。”

  “不,皇上……我只想問,為什麼?”

  無法形容這種震驚感……我一直以為胤祥應該早已把那當做一場偶然發生在寂寞邊疆的夢,一笑置之於陳舊的記憶中任它被時間沖走,但他,卻在這種時候,在雍正元年,在繁花滿眼的京城,送給我一朵雪蓮!

  “你再也猜不到的……十三弟說,雪山險峭孤寒,獨拔於世,人人敬而遠之,鳥獸難至、寸草不生……再沒有比它更‘高處不勝寒’的所在了,卻偏偏有一種最精緻嬌弱的花兒,獨獨能與之相伴,使之不至於寂寞……”

  胤禛拉過我的手放在他臉頰上,看著我:“他說,這是獻給你我二人的。”

  所以才有了當我注目於胤祥馬上彎弓的身影時,胤禛對我的凝視,那時他已經知道胤祥正在為我們采這朵雪蓮……原來從沒有過什麼誤解,因為我們三個,都太瞭解彼此了。

  “凌兒,我,真有冰山那麼可怕?十三弟,心胸坦蕩、義氣深重,是個可以託付性命的直漢子、真英雄,太醫卻說他脾傷邪寒,肺勞憂戚,脾主思、肺主悲,病根兒似為思慮所積,我不明白……”

  胤禛痛心地搖搖頭:“在草原上,說他憂懼鬱結,尚屬人之常情,可是現在?……”

  摩挲著他的臉頰,我反而笑了,雖然只是苦笑:“胤祥是個傻小子,你何嘗不是呢?上次太醫不還呈了平肝明目的藥茶方子?肝主怒,登基以來,你有幾個日子舒展了眉心的?歇歇吧,如今總算是新朝初始,氣象一新,都會好的……”

  好不容易哄得胤禛清清淨淨歇了個中覺,大臣們已經到了,讓李德全擋了再擋,終於張廷玉和廉親王聯袂來請,說是太后震怒,舊病復發,不省人事了。

  我這才知道,此去遵化,眾人隨行,回來時,皇帝卻命“皇十四弟”、貝子允禵留遵化守陵。正好議政大臣、皇十七弟、果郡王允禮上了一道“允禵等結黨亂國等事”的摺子,皇帝又將允禵隨行家人雅圖、護衛孫泰、蘇伯、常明等拿送刑部,命永遠枷示,並“伊等之子,年十六以上者皆枷”。

  一年前還門庭若市的大將軍王府,就這麼人散樓空。皇太后從剛剛回京的眾人口中得知此事,驚怒交加,氣血攻心,就此一病不起。

  要離開圓明園,住回宮裡,我是一萬個不願意,但胤禛只拉著我說了一句,“陪著我,凌兒”,我就隨他回到了紅牆黃瓦中。

  太后病重期間,胤祥掙紮著起來幫胤禛料理國事,向我笑話阿依朵在園中馴馬、放風箏等糗事時,言笑晏晏,一切如常。

  拖到五月,皇太后病重,要見允禵,皇帝急傳其回京,但他趕到時,太后已經去世。皇帝加封其為郡王,稱其“無知狂悖,氣傲心高,朕唯欲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著晉封允禵為郡王。伊從此若知改悔,朕自疊沛恩澤;若怙惡不悛,則國法具在,朕不得不治其罪”,仍將其發落至京外的湯山“看起來”。同時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命皇十五弟、貝子允鍝代其往駐景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