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出嫁
“聽說了嗎?巧娘要出嫁了。”
“真的?什麼時候的事?”
“昨天那個姓呂的小夥子家裡來信了。聽說那小夥子的娘在老家給他們買了地,準備蓋房子,讓他們回去成親。”
“這麼說來,巧娘要嫁出去,那小夥子不入贅?”
“聽說是這樣,那個小夥子家裡薄有田產,家境也算不錯。東家也是他的遠房表姨,看他呆的太久,也催他回去。”
“可不是嘛,呆了也快一個月了,若不是東家是親戚,估計早就攆人了。不過這次巧娘算找對人了,那小夥子挺孝順的,對她姆媽好。前陣子還找鎮上木匠做了個輪椅,每天有空就推巧娘姆媽出來走走。現在她姆媽滿心眼裡都是這小夥子,巴不得他們早日成親。”
“那他們成親了,巧娘姆媽怎麼辦?”
“聽說巧娘和那小夥子,打算把姆媽一起帶回老家。”
“這倒是好事。不過這樣一來,這巧娘一家子可就從我們村上遷走了。
“是啊。那小夥子昨天就去找了族長,說要選最近的好日子結婚。估摸著沒幾天,咱們就要喝他們的喜酒吧。喝完喜酒,他們應該就走了。”
“唉,以後要見巧娘就難咯。”
“是啊,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見了。”
依舊是河岸邊,兩個農婦一邊洗著衣服,一邊聊著天,言語中有些感慨。
隔天,輯裡村的每戶人家都收到了大紅喜帖。
三日後,羅巧娘和呂平的娘家婚宴熱熱鬧鬧的開席了。
巧娘姆媽穿著一身秋香色的新衣,渾身上下收拾得清清爽爽,端坐在輪椅上,原本乾瘦的她這幾日多了幾分豐腴。到處都是紅彤彤的喜字和布帷,把她的臉也映上了幾絲紅潤。看著鄉親紛至沓來,聽到鼓樂響起,眼角眉梢儘是喜意,從早上開始上揚的嘴角一直沒垂下過。任誰都知道,眼下最開心的人莫過於她。
從老家趕來的呂平“舅舅”,也一本正緊坐在上首的位置,代表婆家人迎親。黃嬸的一兒一女分別當了伴娘和伴郎,跟著呂平和巧娘,身前身後的忙碌。巧娘家的小黑也不閒著,一直興奮地在呂平腳邊打轉,呂平到哪跟到哪。
呂平和巧娘穿著大紅色的喜服,在族長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巧娘回了喜房,呂平挨桌敬酒。
“你這小子,別欺負我們家巧娘。要讓我知道的話,多遠我都趕過去揍你。”前幾次修理呂平最狠的黃阿華,狠狠的灌了呂平一碗酒,咬牙切齒地說。
“放心吧,阿華,瞧他那樣,巧娘不欺負他就不錯了。”旁邊有人接口道,“汪汪汪”,小黑跟著大叫,似乎表示贊同,引起一片嘩笑。
呂平的臉已經喝得紅的像個柿子,舌頭有些大了:“阿,阿華,放心吧,我照顧好巧娘的,還,還有她的姆媽,我會讓她們過好日子的。”
黃阿華一拳錘在他胸口:“小子,算你有福氣。”
呂平只嘿嘿傻笑,小黑再“汪汪”兩聲,叫得周圍人更樂了。
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整個村子都浸泡在喜氣之中。
第二日,巧娘一家和呂平在村口向大家告別。
巧娘之前已經和族長說過了,家裡的桑園、田地和屋子都交給村裡公用,算是村裡照顧她和姆媽多年的回報。族長想了想,便同意了。
在巧娘登上馬車之前,族長將一個木盒交給巧娘,巧娘愣住了。
“巧娘,知道你們孤兒寡母這麼多年都不容易,你將家當都給了村裡,自己都沒留下嫁妝。輯裡村的規矩,是蠶種不能外流。你遠嫁出去,也沒什麼可依仗的,我就代表村裡,將蠶種交給你。你帶了去,若能在他鄉重操舊業,憑你的手藝,夫家絕對會倚重你,也算是我們村裡為你準備的一份嫁妝。萬一哪時你想回來,村裡就將你家的屋子、桑園和田地都還給你。這兒永遠是你的根。”
巧娘瞬間淚盈滿眶。她恭謹的向族長跪下,磕頭。族長扶她起來,拍拍她肩膀:“照顧好姆媽。”
巧娘用力的點點頭,無語凝噎。
汪小姐讓呂平假裝喜歡她,和她成親,一方面是為了讓呂平可以留在輯裡村,就近跟她學手藝,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她順理成章的離開輯裡村,即使夾帶蠶種,也不會被村民太過責難。如今族長卻親手將蠶種交給了她,她可以名正言順的用那些蠶種,光明正大的將輯裡村的手藝帶到外地去。村民們對她的關愛比她以為的還要重。
巧娘因欺瞞鄉親產生的愧疚,如濃煙般堵塞在胸口,卻說不出口。
漸漸的,無比熟悉的村莊和族人,在視野裡遠去消失。
巧娘懷抱著木盒,呆呆的,悵然若失。
“巧娘,別哭。我們以後回來看他們,給他們帶禮物,好好的回報他們。”見巧娘難過,呂平心裡也不好受,抬起手拭去她眼角的淚。
巧娘忽的坐起了身體,用袖子抹乾眼淚,望著頭頂碧藍的天,在心中鄭重發誓:“我羅巧娘,有生之年,必好好報答輯裡村,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鄉,姆媽也很不捨,她伸出手去,一手握住巧娘的,一手握住呂平的,感受他們手心傳來的溫度。
不管前路通往何方,有他們兩個在,無論什麼地方,都會是好的。她對自己說。
“汪汪汪!”耳邊響起了小黑的叫聲,哦,忘了,還有小黑。
怒刷存在感的小黑,似乎也有些感傷,嗚嚥了一聲,蹭著姆媽的腳乖乖躺倒,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著前方的路一眨一眨的,彷彿在想,我們在去哪啊?
……
揚州城,綵衣街。孝賢皇后的百日已過,綵衣街的各商店們如同甦醒了一般,紛紛掛出色彩豔麗的衣裳,一眼望去,五光十色,煞是鮮活。揚州富甲天下,時人風尚盡看揚州。綵衣街不止本地人購買,外地商人前來批發者亦眾。自打百日一出,這綵衣街頭立即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