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王爍退守斜穀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
這幾天的戰鬥,王爍多次沖入敵軍大隊之中,往來突陣,如入無人之境。
他太快了,胯下的戰馬都能殺人。那白雲踏雪獸是天生神獸,寶馬良駒,碗口大的蹄子,一蹶子讓它尥身上,非死即傷。
王爍比那戰馬又不知道厲害多少倍。槍快力沉,碰他手裡,想活著出來那是做夢。
幾天來,死王爍手裡的士卒,沒一千也有八百了,連巴呀喇纛章京都死仨了,沒人敢和王爍對陣。
滿洲第一勇士鼇拜讓他一腳踢懸崖底下去了,到現在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剩下的譚泰、准塔、圖賴、星訥、莽古爾泰這幾位大將,沒一個能在他跟前走上十合的。
這幾位也是人精,看王爍來了,都遠遠的躲開,逼著士卒上去送死,靠人多往裡填,把王爍擠出去。
士卒也是人啊,你們都怕他,憑什麼拿我們往裡填呀?我們也不幹。
清軍看見王爍,知道他要衝鋒,心裡都害怕,都怕成為他首要的攻擊目標,那小命肯定保不住。
這個時候,誰沖在最前邊,誰肯定就是王爍攻擊的目標。
誰沒事成心想找死啊?好死不如賴活著。
大家都怕成為跑到最前邊的那一個,看到王爍的同時,都有意無意的讓自己的戰馬慢下來,藏別人後邊去。
這個一看,咦,你想躲我後邊,我也不想死啊,我也不跑了,躲你後邊。
結果就是大家越來越慢,最後乾脆都停下來得了。
前面帶隊的巴呀喇纛章京鞏阿岱一看,這哪兒成啊,在後邊大聲命令騎軍前進。
前邊騎兵心說,你光知道瞎咋呼,你躲後邊兒幹嘛,你怎麼不上前邊來?
大清軍衝鋒,歷來都是護軍統領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邊,有你這麼帶兵的嗎?還巴呀喇纛章京呢,我呸!
結果就沒人聽鞏阿岱的了。
鞏阿岱也知道自己該到前邊去,帶頭和王爍比劃比劃,可這種找死的買賣他也不想幹呢。
不走就不走吧,大家都小心點,慢慢的,一齊靠近,看差不多了,一齊放箭,射死他總成了吧?
這主意還差不多。大家就齊頭並進,慢慢向王爍那邊靠。
這時候王爍也明白清軍的意思了。想跟我玩箭,老子還不陪你玩呢。
他暗暗傳令,讓三千士卒慢慢後退,自己拍拍白雲踏雪獸的額頭,那戰馬明白他的意思,也跟著士卒慢慢往後退去。
清軍一看,鞏阿岱這主意還真不錯嗨,王爍往後退了。
得,他往後退,咱就往前挪,和他保持同步,跟上節奏吧。
就這麼著,王爍慢慢退,清軍慢慢跟,和他始終保持一箭之地。
王爍退回斜穀道自己的防線,長出一口氣,今天算是撿回一條命來。
一會兒功夫,莽古爾泰上來了,氣的照鞏阿岱腦袋上就一巴掌。
幹什麼你這是,有這麼打仗的嗎?睜眼看著他退回去不進攻,給我上!
鞏阿岱心裡這個氣,特麼剛才王爍在這地方的時候你怎麼不出來?人家走了你癩蛤蟆趴馬路中間,冒充重型坦克,神馬玩意兒!
當然那時候沒坦克,也沒馬路,大致就這意思。
官大一級壓死人,鞏阿岱沒辦法,只好帶領手下向斜谷道進軍,慘烈的阻擊戰再次開始。
在斜谷道阻擊戰打的最為慘烈的時候,多爾袞親率京師八旗,也到達了潼關。
雖然預感到陝北戰局不對勁,他仍舊沒有過于放在心上。
畢竟阿濟格和多鐸的馬步軍加起來有二十萬,李過只有十萬人。
以二十萬滿清精銳,對付一個只有十萬人的手下敗將,這仗要是打輸了,阿濟格和多鐸以後也就不用帶兵了,趕緊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
他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那倆兄弟又犯渾,倆人和上次打李自成一樣,在陝北那兒掐起來了,誰也不想出兵打李過。
等打完這一仗,非把這倆活寶弄回京師,讓吏部查明他們在陝北都幹什麼了不可。
他心中暗暗發狠,要是真像他想的那樣,倆人鬧彆扭,置國家大事與不顧,就把這倆傢伙弄到宗人府裡關起來,讓他們好好受受罪,直到他們長記性,再把他們放出來。
他到陝北,最近的路線,就是攻破潼關,從西安過去。
所以,此刻,他想什麼都是白扯,只能先拿下潼關再說。
可潼關已經不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堅守的潼關了。
隴中兵團司令辛思忠,早就在這裡修葺城牆,加固陣地,嚴陣以待多爾袞到來了。
辛思忠全服披掛,手捋長髯,站在潼關城樓下的垛口邊上,冷眼看著多爾袞率大軍到來。
待多爾袞的大軍逼近潼關原,在城下列好陣勢,辛思忠才讓士卒喊話,多爾袞如果算爺們,就走出陣來,和他單槍匹馬決一生死。誰勝了潼關就是誰的。
如果覺著自己不是爺們,是藏在深閨裡的丫頭,就別出來了,直接攻城,他在城上等著他。
嚇,這話忒毒了!氣的多爾袞打馬就要出陣,手下巴呀喇纛章京蘇克薩哈趕忙過來,把他的戰馬給拉住了。
蘇克薩哈勸多爾袞道:“皇叔父攝政王莫要上當啊!”
在這麼關鍵的時候,蘇克薩哈為啥不直接稱多爾袞“王爺”,而要稱“皇叔父攝政王”,這麼繞嘴費事呢?
原來,多爾袞自進關佔據中原之後,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
他覺著,滿清由一個蝸居一偶的小國,到佔據中原,很快長江以南也歸了滿清,都是他的功勞。
礙著大玉兒的面子,他不好意思把小皇帝福臨給廢了,自己做這中華帝國的皇帝,已經虧大了,再不把自己的名號提到最高,都對不住自己這份功勞。
於是,他就得當“皇叔父攝政王”,和所有當臣子的區別開來,得比所有人都高才成。
誰要是不這麼叫他,就是不認可他的功勞,瞧不起他。
那些個滿清大臣裡,還真有不識相的。過去叫慣了,就改不了口,仍稱呼他“九王爺”、“王爺”或者“攝政王”。
多爾袞表面上不說什麼,心裡卻十分膈應,就想著法找茬,把那些個不識相的大臣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