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奸臣夫人重生後》第209章
第209章 番外三 鴛譜

 有道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

 可是這喜事若是一時間太多了,都爽在了一處, 也真是夠瞧的。

 這個道理, 大部分人都沒想過,畢竟人生在世,各有難處,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縱然是榮華富貴到極致的皇親國戚,還指不定有什麼三親六故的難處、妻妾子女的不平呢。

 而說到這一點上,莫說京城內外, 就是大江南北的官紳百姓, 都多少有點縮縮脖子,心照不宣的意味。

 畢竟, 如今還臥病癱瘓在乾熙殿,皇位早就在退與不退之間的萬歲爺宣帝他老人家,大約就是個有錢有權有妻有子然而糟心無比的典型了。

 天旭十六年除夕的宮變之後,謀逆有份的文皇后與麗妃朱氏兩族皆滅,看在慈惠太后的份上勉強給朱家留了十歲以下的幼童, 文家則只有那一位嫁到太子東宮的側妃得以出宮落髮,雖然前程斷絕, 好歹留得性命一條。

 三皇子魏王是早已在王府大火之時殞身, 四皇子趙王也在宮變之夜伏誅, 二皇子吳王一時雖然性命還在, 但經過內閣與中書省反復商議,最終還是上報給了臥病殘年的宣帝,請宣帝給二殿下賜下禦酒,帶著最後的體面上路。

 宣帝在病榻上早已言語艱難,面對著自家賢妻美妾愛子的下毒與逼宮,也不知道到底是憤怒更多還是傷心更多,總之最後還是親自選了一壺鴆酒賞給吳王夫婦,到底沒有將屠戮手足的這個名聲再推給太子。

 而這一切的腥風血雨,到得天旭十六年的春末便徹底落定,不管是殺頭還是流放,是審訊還是留檔,都在五月底之前收尾結束。

 待到天旭十六年的秋風吹拂之時,京城上下的氣象已經煥然一新。若非說有什麼還叫人掛心的事情,大約就要數文安侯府荀家,以及與荀家最親近的明家與俞家,密密匝匝疊在一處的婚事和喜帖了。

 幾乎是五月剛過,玉竹堂和晴雨軒裡就沒有個消停的時候,明錦城、荀瀅、荀淙、俞正杉甚至俞芸心還有荀澹,一個一個來來往往的就跟走馬燈一樣。

 一開始還說是過來探望荀澈和俞菱心,還有如今一天天活潑成長的安哥兒的,倒是的確也帶著各色各樣的禮物,天南海北的新鮮玩意兒,親手書畫或刺繡的仔細體貼,俞菱心簡直覺得自己這是回到了送嫁添妝的那個時候了。

 然而稍微沉一沉,她就有些哭笑不得了,既是明白的很,也是略略地有些頭大。

 這讓人精神爽的喜事,來的真是排山倒海啊!

 最有資本著急的,當然是明錦城。他從少年時就喜歡程雁翎,然而人家婚約早定,他又覺得自己兵法武功皆不如這位表姐,硬生生壓著心思等了這樣久,如今好容易祁家舊債已清一刀兩斷,如今又大局落定,年過二十的明錦城簡直恨不得就跟當初荀澈提親的時候一樣,風馳電掣地趕緊過了流程。

 可程雁翎卻是不著急的,她倒是沒說不喜歡明錦城,然而卻也沒說喜歡。昭甯大長公主與程將軍夫婦更是穩當的很,雖然與明家荀家皆是親近非常,但也沒絲毫露出什麼鬆動口風,這讓明錦城急的越發上火,羽林營的差事稍微鬆快幾分,就頻頻往晴雨軒跑,要找荀澈出主意。

 荀澈卻不愛見他,他殫精竭慮了這麼久才提前擺平了整個局面,又在西北出生入死這些日子,讓自家媳婦擔驚受怕到要生要死,如今好容易風平浪靜了,他還想閉門休息,早日算計出荀小小二呢,哪有心思開解遲鈍程度堪比太子的明錦城?

 所以每次到這個時候,荀淙與俞正杉就是最好的擋箭牌。

 兩個小傢夥如今也是心急火燎的,見著明錦城就訴苦:“表哥,你說我應該怎麼跟我爹說?我覺得她是喜歡我的,她哥她爹對我也挺好的。可是我現在也沒官職在身,總覺得拿著家裡的名頭提親就跟個紈絝似的。但是我又不能不提,當初她進京是來選秀的,耽擱到現在已經很久了,萬一回了泉州,這遠隔千里的,我可怎麼辦啊!”

 說到這裡,荀淙那唉聲歎氣的樣子比他爹還老成幾分。

 相比起來,俞正杉到底跟明錦城比較不熟,也不好意思直接跟明錦城說什麼,但開解荀淙的時候也是一臉情傷模樣:“哎,荀四哥,你的心情我懂。我每次想到小嬋的家人,也是的。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這人間之事,真的是萬般皆難。”

 “哎。賢弟。”

 “哎,四哥。”

 兩個小傢夥一個不到十六,一個不到十五,舉茶如酒,滿面愁容,讓明錦城額頭的青筋都跳了又跳,很想在二人頭上各敲一個暴栗,但忍了又忍,還是算了。

 或許再問問自家妹妹會有些主意,畢竟跟程雁翎最要好的還是明錦柔。

 然而他例行公事的帖子剛遞進宮,好消息就直接從重華殿傳來——太子妃明錦柔,又有身孕了。

 晉國公府自然闔府大喜,荀家樓家等等三親六故也是歡喜非常,往宮裡流水一般送入賀禮之外,到晉國公府道賀的當然也不少。

 而這個時候,當然也有長輩過來拍拍明錦城的肩:“你妹妹實在是個有大福氣的,你這做哥哥的,咳咳,也得緊著點。”

 這話簡直直接戳進了明錦城的肺管子,誰說他不想緊著點兒!!!

 然而就在他看著程雁翎的又英氣又明麗的臉龐心裡暗暗運氣盤算個沒完的時候,荀家那邊卻先傳了喜信。

 齊珂在這次的宮變平叛之事上立了大功,然而面對太子與閣臣們的嘉賞,齊珂卻只推拒了破格入朝為官的封賞,只求了樓相一封薦書,轉而拜入了文淵書院,要去潛心學問。此舉自然是贏得了士林稱讚無數,而拜入文淵書院的三個月之後,由言大儒做媒提親,荀家小女的婚事終於經過了無數風波之後,花落文淵。

 對此,荀南衡與明華月夫婦自然是萬分不舍,荀澈面上看著平靜,背地裡跟俞菱心也猶自有些悻悻的,心情最複雜的反而是荀淙,雖然高興妹妹有個才華相當、情投意合的才子姻緣,可自己的婚事豈不是就要向後拖了?

 著急之下,最終還是厚顏無恥地直接去晴雨軒裡跪著求他哥想主意,三磨五賴撒潑打滾,最後連好事成雙,給老太太沖喜、給皇上祈福之類的渾話都說出來,連荀澈帶俞菱心都是又氣又笑。

 不過確實看著那段家姑娘是個行事果決,心思清明的好姑娘,而荀淙也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歲數,於是在三親六故為荀瀅的賀禮還沒預備齊全的時候,文安侯府為四公子荀淙提親定親的消息也傳了出來,雖然確實也有些沖喜的說法,荀淙卻是美上了天,甚至還不忘給俞正杉也帶一句:“嫂子也想著點正杉罷,他都急的瘦了。”

 其實俞正杉的婚事比荀淙的還簡單,當初晏家不願意,到底是顧忌著荀家內部不知道到底會如何,到底長房二房是親兄弟,老太太也是侯爺的親娘。一時鬧起來了似乎要翻臉,誰知道哪天和好了又有什麼念頭。晏家當初不願意跟荀澤結親,主要還是看不上二房的做派,俞正杉的勤奮上進還是人人可見,再者如今時局翻轉,荀澈這樣年輕便高居三品,將來前程不可限量,與他的小舅子結親,誰還能不願意呢。

 俞菱心雖然覺得婆家已經有兩件婚事實在是夠忙的,但總也沒有因著這個就叫娘家堂弟的婚事等一等的道理,於是跟荀澈商量了之後便索性親自保了媒,所以一時間這京城中的紅綢紅錦都搶手起來,一方面是幾家要做親的急著買,再者便是送禮的也忙得很。

 而在這個時候,俞菱心卻沒料到另兩件婚事居然也差不多要定了下來,一個是荀澹與聶婧娘,當初荀澹覺得自己父親祖母或者會玩火燒身,還是不忘請求荀澈夫婦照看聶婧娘,而如今荀家二房遠遷柳州,不知將來前程如何,聶婧娘也還是願意遠嫁過去,看來二人也是當真有情。

 這件婚事雖然也不需要俞菱心如何操心,不過就是送了一份禮物,但想起前世裡聶婧娘在與荀澹的婚事不成之後嫁給了齊珂,而今齊珂卻成了荀瀅的未婚夫,俞菱心還是有幾分慨歎,這世事流轉也是在是奇妙的很。

 而更讓她驚訝的還有另一件——小郗太醫與俞芸心。

 若說聶婧娘前世今生都是先與荀澹有情,世情回轉之間也算重得圓滿,俞芸心跟小郗太醫不知道什麼時候看對的眼,可就讓俞菱心意外到了極處了。

 她的確知道俞芸心如今越發大了也越發懂事,不與蘇家人再如何牽扯來往,但與小郗太醫卻是什麼時候搭上的?

 荀澈倒是淡定多了:“我請小郗暗中照應著些你們家,主要是怕人家從你家裡下手。至於他們怎麼互相瞧上的,誰能知道呢?所謂情不知所起,大約如是罷。”

 俞菱心想了想,不由啞然:“那倒也是,不過這樣兜兜轉轉一大圈下來,如今婚事還沒落定的,還是只有錦城與縣主了?”

 荀澈攤了攤手:“聽說縣主以前曾經說過,想娶她的人,得能勝過她才行。”

 “哇——”隔壁一聲嬰孩啼哭傳來,俞菱心趕忙過去看安哥兒,同時也嘆口氣:“我就當這是安哥兒心疼他錦城伯伯了。要想勝過縣主,那實在是……”

 荀澈攬著她的腰一同過去,只是笑:“其實這也沒有那麼難的,到底他自己這鴛鴦帖子能不能寫的成,就看他什麼時候開竅了。”

 說著,目光向旁側的書案一掃,目光掠過大紅刺金的婚書帖子,還是那樣滿了從容悠閒,甚至讓人地想揍他一拳的意味。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