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玩宋》第211章
第二一一章 名分問題

  王雱忙活完正事, 終於可以回家了。他離開家這段時間裡趕巧王安石回來了, 這次王安石又被調去個他不太喜歡的位置, 正準備抗命不干呢。好在文彥博和他說, 現在可以自己選崗轉崗,並列了一溜空缺崗位讓他自己琢磨!

  就是得考試, 你得有把握考過才參加,沒把握還是服從安排吧。

  王安石一聽, 立刻報名了, 他在基層還沒幹夠,還想再出去外面歷練歷練。尤其是在一手籌建密州市舶司之後, 王安石發現海上貿易這一塊很有搞頭, 若是把手有餘錢的人鼓動起來一起大興海運,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由於有三年一磨勘的規定在,官員一般不能在某個地方連任太久,所以王安石準備申請去其他有市舶司的地方搞事情。

  王雱回來時, 王安石已經在琢磨著怎麼考去泉州了。兩浙路他已經去過, 不怎麼想去,所以他想挑個沒去過的,正巧他手底下的章惇和呂惠卿都是福建人,去泉州也不算兩眼一抹黑。

  王雱聽聞此事, 拉著王安石一起去外頭泡個澡, 順便問起章惇兩人在王安石手上幹得怎麼樣。

  王安石對章惇兩人自是誇讚有加, 說一個有勇一個有謀,行止有度, 文才過人,都是非常不錯的年輕人。

  王雱點頭。他記得這兩個人後來是堅定的變法派,和守舊派撕得你死我活,雙方都鬧得不太體面。

  憑著後世的記載,王雱也琢磨不出有些事他們是干了還是沒幹,反正都是玩政治,真正心地善良、一心為公的才是少數。眼下看起來還行,有他們在旁邊彌補了王安石脾氣臭不愛溝通的缺點,等將來真走偏了再掰正就好。

  王雱慫恿王安石:“我覺得還是得讓有見識的人跟著海船走一趟,才能發現更多好東西。”

  王安石道:“難道你想出海?”他瞪著王雱,“不成,大郎他們才幾歲,有個好歹的話他們怎麼辦?”

  王雱聽得美滋滋,看來一提到有見識的人,他爹就想到他!王雱道:“不是我,我覺得章師兄他們不錯,當初在國子監時章師兄他們的騎射就很好,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軟弱文人。若是有他們或者他們之一隨行,海船一定能走得更遠,開拓更多海上路線。”

  王安石琢磨著王雱的話,覺得有理,現在海上貿易只有早年開拓的幾條路線,海船必須拿著市舶司簽發的憑證才能前往對應的區域進行貿易,獲利著實有限!

  要開拓新航線,若沒個有見識、有遠見的人隨行確實不行。只是不管是呂惠卿還是章惇,王安石都用得挺順手,要他挑他還真挑不出讓誰去好!

  王安石道:“回頭我問問他們自己的意見。”

  王雱也沒多說。他爹的脾性他最清楚,十年如一日的又臭又硬,呂惠卿他們能讓他爹喜歡也是難得。

  這種野心勃勃、逐利心強的人,讓他們把槍口對準外面的獵物就再好不過了!

  聊完章惇兩人的事,父子倆又就著別的問題進行探討。父子倆許久沒見,聊了老半天才穿好衣裳回家去。

  兩個小的一直盼著王雱回來,知道王雱已經回到京城後一直在候著呢,結果王雱和王安石出去半天,氣得他們氣鼓鼓地不想理王雱了,順帶還討厭起祖父來!

  王雱回到小院時看見的就是兩個背對著他的小屁股墩兒。他一樂,知曉兩個小孩是看他回來故意轉過身去,當即上去一手夾起一個,往兩小孩的小臉蛋上分別啵啵啵了幾口。

  兩小孩奮力抬手反抗,伸手推開王雱有點扎人的臉,妹妹還生氣地說:“我不要理爹爹了!”

  王雱把兩小孩扛到榻上鬧騰。

  司馬琰只是一轉腳沒看,三個大孩子小孩子已經把整間“兒童房”弄得一團糟。

  司馬琰:“……”

  司馬琰決定眼不看為淨,轉身回房去算了。

  官家生前有過詔令,不讓國喪持續太久,出了三個月,百姓的婚喪嫁娶就可以正常進行了;出了一年,宗室也可以操辦喜事。

  朝野內外的傷懷氣氛漸漸淡去,韓琦上書讓趙曙確定他生父濮王趙允讓的名分問題,趙曙表示等出了官家喪期再說。

  按照傳統,子女為父母守孝應該是與母親孕育、哺乳的時長對等,一般為二十七個月。既然趙曙這樣表態,韓琦等人自然暫且擱置此事。

  王雱出使回來之後,被趙曙提拔到諫院去,差點和岳父司馬光成了同僚!

  之所以說差點,是因為司馬光任滿兩年後調到御史台那邊去了,雖還算是台諫成員,卻已經是不同部門!

  眼下王雱儼然成了朝中一朵奇葩,不管是按出身算還是按陞遷路線算,他都屬於根正苗紅好清流,一點偏差都沒有!但是諫院同僚們對他的觀感一直有點微妙,反正感覺他進了一趟集賢院之後,連整個崇文院的風氣都被他帶歪了!

  王雱一點都不慫,趙曙把他扔到台諫,他就兢兢業業地干台諫活兒。

  首先,他跑去把台諫從前上過的摺子都整理了一遍,分門別類放好,歸納總結出幾個類別:非常有用類型,有點小用類型,以及寫了等於沒寫類型。然後他糾集願意和他一塊玩耍的同僚根據過往彈劾實績進行計分排名,搞了個台諫名人榜單!

  王雱還堂而皇之地拍他岳父司馬光馬屁,說他岳父自從進了諫院,不管大事小事都想著上個摺子勸諫一下,工作熱情非常高,摺子還寫得非常好,大家應該向他學習!

  諫院一把手呂誨眼睜睜看著王雱整理出一個“台諫名人榜”,一時間竟不知該不該阻止。

  說實話,台諫裡頭有很多人都想揍王雱一頓@偏偏王雱分析總結能力極其出眾,這個榜單竟做得十分公正,挑選出來的彈劾範文也特別好,很多人心裡都暗搓搓地想著,自己再努力努力是不是可以擠上榜?

  榜單尾巴是司馬光,他們可以盯準司馬光超過去!

  反正司馬光現在去御史台了,不算諫院的一份子,踩著他上榜不算沒有同僚情義!

  一時間,台諫之中暗流湧動,人人爭當彈劾小能手。

  王雱在其中渾水摸魚,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榜單排位,天天按時下衙回家玩孩子,堅決不錯過兩個小小王的重要成長歷程。

  王雱數了數,加上幾個伯父叔父家的小孩他們王家人丁實在興旺,分散著帶不過癮,索性把旁邊一個園子成幼兒園,供王家一堆小孩在裡頭玩耍,順便聽點啟蒙故事。反正,他們的孩子大了還有弟弟妹妹的孩子,弟弟妹妹的孩子大了還有孫子,總有用到的時候。

  王雱說幹就幹,捋起袖子開始幼兒園改造工作。

  建設幼兒園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裡頭的各種玩樂設施都需要考慮安全性;其次自然是師資,這個問題不大,洛陽不管男校女校如今已經能向社會輸送人才,都是受過義務教育的,擔任幼師完全沒問題。最後當然是要童趣盎然又積極向上,能夠讓孩子在裡面快樂玩耍、快樂成長!

  王雱這邊全心投入到和孩子一起玩這樁頭號大事之中,時間不覺飛逝,入冬後,他兩小孩也到了“入學年齡”,王雱開始帶著他們到煥然一新的幼兒園裡進行各種雪地遊戲!

  一個小王帶著一群小小王歡快玩耍的可恥行徑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主意。韓忠彥等人帶著年幼的小孩過去逛了一圈之後,小孩們就都不肯走了,一個兩個吵嚷著要留下來跟小夥伴們一起玩。

  蘇軾最光棍,直接對王雱說:“我三小孩就留你這兒了!”他還教育起王雱來,“你瞅瞅你,這麼大一園子,就那麼幾個小孩,你好意思嗎?浪費,可恥!”

  王雱瞅著蘇軾這模樣總覺得有點眼熟,回去和司馬琰一嘀咕,司馬琰忍無可忍地說:“你為什麼覺得眼熟,你自己心裡沒數嗎?”

  王雱閉嘴了。

  今年洛陽的冬天不太冷,不少人平時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頭,等下衙了一起去接回家。起初很多人還擔心孩子會凍病或者沒被照顧好,結果一群小孩肉眼可見地變得面色紅潤、精神奕奕,回家還能給大人們講點小故事,成效讓不少人眼熱,旁敲側推地問能不能把小孩也送去。

  別的不說,偶爾能被王小狀元親自上啟蒙課,那也是難得的好事啊!

  過年時,王雱才正式出去活動活動筋骨,按照與韓琦商定的計畫開始搞遼國的張孝傑。

  之所以挑張孝傑,是因為遼國干的許多壞事都是張孝傑出主意,耶律乙辛去付諸實踐。

  這兩個人禍害自己遼國就算了,時不時還要越境搞點事情禍害禍害大宋,王雱過去溜躂一圈後就看這兩人不太順眼。

  韓琦知道張孝傑幹過什麼之後,默許了王雱在大宋、遼國境內悄悄布網。

  論起如何給人炒名聲,王雱可是專業的,他還擅長如何在炒的時候埋下伏筆,回頭抓住這些預留的把柄把對方坑得萬劫不復!

  要知道,這幾年方洪手底下的商隊到處滲透可不是白做的。

  眼看要過年了,是時候把網收一收、送耶律洪基一份賀禮了。先拔掉張孝傑這爪牙,耶律乙辛應當會消停許多,宋遼關係也會更加友好!

  王雱邊謀劃著遼國諸事邊陪著家裡人,轉眼來到了新的一年。

  就在開春的大祀籌備之初,韓琦再次請趙曙議定濮王趙允讓的名分問題,這都要祭天了,總得把這事定下來才行。

  這名分問題,說大算不算大,說小也不算小,其實就是關於趙曙稱呼濮王為“皇伯”還是“皇考”的問題。

  皇伯是指濮王算是官家的兄長,趙曙既然已經過繼給官家,理應稱濮王為“皇伯”。皇考的考字,就是考妣的考,考為父,妣為母;趙曙稱濮王為“皇考”,就等於繼續喊濮王當爹。

  這次趙曙沒再推辭,他一琢磨,濮王確實是他爹啊,於是和韓琦、歐陽修商量:要不就稱皇考吧。

  韓琦和歐陽修也沒覺著有什麼毛病,點頭表示應該沒問題。

  結果這一次,趙曙和韓琦、歐陽修往朝中扔了個大炸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