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玩宋》第129章
第一二九章

 范仲淹他們過來後, 王雱去煩文彥博的次數少了, 見天兒往范仲淹那邊蹭飯, 尤其還愛給龐籍獻慇勤。這龐籍, 乃是他岳父的恩師, 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四捨五入一下就是龐籍的話,司馬光得聽!

 王雱是撬不動司馬光的嘴,準備曲線救國從龐籍這邊下手。

 龐籍起初還覺得這小子太慇勤了些,後來接到他學生司馬光的來信,讓他警惕點王雱,才曉得王雱打的是什麼主意。少年人急著娶媳婦是人之常情, 龐籍沒司馬光那麼防著, 平日裡和王雱還挺親近的。

 自從官家巡幸洛陽之後,洛陽城中興起了一陣“格物學”之風, 因為王雱這廝給人展示的都是“格物學”的產物, 不少跟著張載研究格物之學的人甚至還有機會親自向官家和隨行諸官展示他們的學術成果!

 更有甚者,官家前腳一走, 後腳就有人來說可以給他們投錢, 什麼承包這項技術啊什麼擴大生產投入市場啊。這些道理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懂,王雱卻是抽空給他們講過的,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掌握了技術, 你就有錢!

 對於專注儒學經典的人來說, 這個誘惑並不大, 因為他們從出生開始就被洗腦往科舉這根獨木橋走。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耐過橋的,事實上很多人的大腦決定了他們生下來就會有點偏科。

 這些人,本來都被放棄了,要麼回家耕地,要麼回家繼承家業,總之,都已對仕途失去期望。

 現在王雱給他們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格物學。

 掌握了格物學,不管幹哪行哪業都有益處,當賬房先生的比別人更會算,當蒙學先生的比別人更會教,就連種地,也能種得和別人不一樣!

 王雱暗搓搓地挖著科舉的牆腳,沈括那邊傳來好消息:他找出了出油率高的油菜花和豆種,對應的榨油工具也在現有工具的啟發下摸索出來了。

 按照沈括在國子監時搞的調研,眼下常用的油有芝麻油、□□子油、蘇子油以及蔓菁子油。還有些另闢蹊徑,用紅花籽來榨油,不過那是搞印染業時順帶做的,一般只用來點燈。

 油菜花這時候叫“芸薹”,大部分人都把它當菜吃,用芸薹子取油比較少,一般用來做頭油,供人抹頭髮上做造型用和滋潤頭髮用,讓頭髮看起來油亮油亮!

 至於豆油,由於技術所限,眼下基本沒有出現。

 也就是說,後世常用的菜油、豆油都沒普及,脂肪含量奇高的花生更是連影都沒有。很多百姓家用不起油,往往是年節時買一些肥肉,榨出油來儲好,做飯時節省著反覆使用,平時根本不吃那煎炸之物。

 即便長得像,也不是所有的芸薹種和豆種都適合當油料作物的,所以沈括帶著這個課題的前期成果去氣候宜人的地區搞油料作物研究。細細算來沈括已經下基層兩年有多,選種育種總算是出些成果了!

 王雱大為歡喜,回信給沈括道賀,還順便寫了篇文章吹噓他此舉功在千秋。

 別看只是讓百姓吃得起油,用得起燈,這功勞大著呢,百姓吃得好,幸福感就高,幹活有勁,走路帶風;用得起燈油就更是了得了,可以讓人充分利用晚上的時間讀書學習,將給國家增加多少有用之才啊!

 王雱在信裡給沈括吹完了還不太滿足,抄寫了一份投稿到《國風》那邊,為自己小夥伴的科研成果搖旗吶喊,順便給偉大的格物學拉點粉絲。往高大上方面吹,誰不會啊!

 歐陽修回到京城後,心中還對煥然一新的洛陽惦唸得很,感覺那裡不愧是十朝古都。對他們的王小狀元,歐陽修也是十分喜愛的,雖說被文寬夫帶歪了一點,但幹起事來踏踏實實,寫起文章來又文采出眾,著實是相當出色的後輩。

 聽人說王雱投稿來了,歐陽修當即放下手裡的稿子,叫人拿過來讓自己先睹為快。

 王雱深諳如何不著痕跡地吹牛逼,那文辭,那論據,永遠都是沒得挑的,歐陽修看得十分開懷,對沈括這位前暢銷書作家、現農科研究員也有了頗深的印象。

 優秀的人果然永遠和優秀的人相互吸引啊,看看這些年輕人吧,全都是寫得了文章、下得了基層,承得住讚譽、受得了寂寞,都是國之棟樑啊!

 歐陽修親自給寫了主編批語,讓人抄錄一份稿子給其他編輯審核去,自己帶著原稿稿子去給官家報喜。

 官家聽了這消息也很是歡喜,踱著步子在殿中走了一圈,將喜悅平息下去,才和歐陽修確認:“當真?這……沈存中真的找出了讓百姓能用上油的法子?”

 歐陽修道:“既然稿子都投到《國風》了,應當不會虛報才是。”

 官家拿起稿子,看向上頭的署名,誇道:“不愧是朕的狀元郎啊。”

 歐陽修:“……”

 這事,王家小子只負責寫了個文章好嗎!

 歐陽修覺得官家對王小狀元的濾鏡著實太厚了,什麼事都能誇一誇。不過若不是王雱這文章寫得條理分明又極其煽情,官家可能根本不知道很多百姓家中吃不起油、點不起燈——不知道這些,也就不會覺得沈括做的事有多了不得。會做事,也得會展示才有用!

 歐陽修順勢跟著誇:“嘉祐二年的舉試英才濟濟,狀元郎是,沈存中是,聽聞蘇子瞻、蘇子由與他們也十分要好,如今在蜀中也聲名大顯,都是棟樑之才啊!”

 官家也想到嘉祐二年的舉試,笑著打趣:“還有那曾子固,嘉祐二年可是一門五進士。”

 見官家提起曾鞏,歐陽修坦蕩地道:“我一直看重子固,被任命為考官時一度擔心遇上子固的答卷會有失偏頗,畢竟我讀過他許多文章,都十分喜愛。等到了判卷那日,我才曉得我多慮了,這一輪舉試的好文章簡直比比皆是。”他還把閱卷時眾人把好文章挑出來“舒緩心情”的事給官家講了。

 讀一篇好文章,如飲甘醴;讀一篇糟糕文章,宛如喝了餿水!當然,更多的文章是白水一杯,味同嚼蠟,沒滋沒味。

 官家還不知道這一重,聽得直樂。

 沈括挑選出良種油料作物的事都上達天聽了,其他人自然不可能充耳不聞,讀過新一期《國風》之後,不少人心裡都冒出一個念頭:這格物之學,竟真的神奇至此?洛陽那邊出了不少新東西,讓不少人在官家面前露了臉,另一邊的沈括竟也做出了這樣的成就!

 等《國風》輾轉送到蜀中,蘇軾也讀到了。到底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連續兩期聽到同窗兼同年好友做成了這麼多事,蘇軾坐不住了,拿著《國風》就在房間裡轉悠。

 這兩年多以來,他們父子三在蜀中也算有所作為,父親蘇洵放棄了科舉,按著《國風》的經驗在蜀中當起了主編,與一把手宋祁創辦了《巴蜀月刊》。他與蘇轍在宋祁手底下辦差,也算做得有聲有色。

 但,比起王雱和沈括,總覺得少了什麼。

 蘇軾轉悠來轉悠去,轉悠得王弗有些無奈,將兒子抱給奶娘上前問:“是不是《國風》上又刊出了什麼好文章?”有時候總覺著自己養著兩個兒子,大的小的都需要哄著。

 “文章還是其次,”蘇軾攤開王雱那篇文章給妻子看,嘆著氣說,“存中也做出成績來了,連歐陽公都讚譽有加,就我和子由什麼都沒幹。”

 王弗素來聰慧,才思不遜於男子,接過文章看完了,思忖片刻,對蘇軾道:“你做的事也很多,比如提倡養彘,如今蜀中農戶幾乎戶戶有彘圈,都是你一力倡導。此事若能刊出在《國風》上推而廣之,也算是為百姓飯桌上多添一樣肉菜。”

 彘自然就是豬。雖說閹割與剪尾之法是蘇軾在與王雱通信時得知的,但是在蜀中鼓勵人多養,呼朋喚友一起來吃紅燒五花肉,那都是蘇軾干的。五花肉的吃法,更是蘇軾這吃貨鑽研得來!

 蘇軾聽王弗這麼一提,也覺著可行。這些法子雖然已經用在《水滸食神》上,各地也有不少人知曉了,但是一般人都不會把書中的方法照搬到現實中,那會被人當傻子!

 蘇軾收拾好心情,先到書房閉關寫了篇《蜀中提倡養彘三兩經驗》準備往上遞送,把摺子寫完了,他才動筆寫《彘肉賦》準備投稿給《國風》。

 經過科舉洗禮,蘇軾現在的文風已經很穩了,壓根沒有退稿的擔憂,揮筆刷刷刷就寫出一篇絕妙好文。

 就是這絕妙好文的主旨有點俗:大意說的豬肉其實很好吃,新鮮的五花肉好吃啊,排骨也好吃,豬筒骨燉湯,豬蹄子紅燒,豬耳朵脆爽,豬頭肉也下酒;做成什麼臘腸啊火腿啊燻肉啊,也是難得的美味!美哉斯豬,咱怎能不吃它?若嫌豬肉太腥羶,我有一妙法,得之王家狀元郎……

 蘇軾晾乾了稿子,封好叫人帶往京城。

 轉眼到了六月初,王雱拿到了新一期的《國風》。雖說他是個理科生,但是好歹轉攻文科十幾年,勉強算是文理雙修了,對文壇動態還是十分關心的。

 打開《國風》,王雱先翻開目錄,發現這期依然名家薈萃,內容豐富,國子監之中也湧現了不少才華橫溢的新面孔,令他感覺這一茬韭菜——啊不,這一批人才,著實長勢喜人啊!

 瞧見上頭還有好友蘇軾的文章,《彘肉賦》,一聽就很符合吃貨人設,王雱二話不說,跳到蘇軾那一欄準備先睹為快。蘇軾這篇文章前頭還是寫得文采斐然,十分動人,看得王雱都有點餓了,可看到那句“吾有一妙法”,王雱覺著苗頭有點不對,掐腳一算,蘇軾彷彿要坑他!

 王雱翻頁一看,果然,蘇軾把他賣了!!!

 蘇軾在文章裡說,元澤在信中教他閹割之法,他起初是不信的,後來叫人去照著養了兩年,發現那豬確實長得肥嫩喜人,還安分,所以回到蜀中任職後就提議家家戶戶搞養殖,大肆宣傳家養一豬,有肉有油,還能做點豬鬃牙刷換錢,如今蜀人皆喜養豬矣!

 蘇軾這大嘴巴還嫌狀元郎提供閹豬之法這話題不夠勁爆,竟在最後悄悄放了個炸/彈,說自己有個小秘密不知當說不當說,想了想還是說吧,其實《水滸食神》的作者不止沈括一人,你們可以猜猜是誰喲,猜對了可以去找他催稿!我也很想知道及時雨宋江到底什麼時候暴露他不平凡的一面,某人你當了官就棄坑,良心不會痛嗎?

 王雱覺得要是蘇軾現在在他面前,他一定會掐死他。

 這可不是他棄坑,是沈括棄坑!!!

 沈括這廝去赴任時和他說,人設是你定的,大綱是你擬的,現在我要去研究油料作物了,剩下的《水滸食神》你自己搞吧。

 王雱覺得這傢伙極其不負責任,沒人操刀,他是決計不會再幹的,多累人啊!反正,讀者要催稿也只會認準沈括,他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萬萬沒想到蘇軾居然這麼狠,直接把這種事往《國風》上投稿!

 更令王雱難以置信的是,歐陽修居然還讓這稿子原封不動地在《國風》上刊出了。

 您還記得這是一本嚴肅的文學雜誌嗎?您還記得這是讀書人心目中的文壇聖地嗎?讓蘇軾在上頭大談養豬就算了,還讓他寫這種八卦!您審核的時候好歹把這種無關主旨的段落給刪掉啊!

 歐陽大佬,我看錯你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