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王侯》第746章
第746章 趙普的擔憂

  夏州東武門旁邊西北酒樓正店,是夏州城裡數一數二的大酒樓之一,此時天色雖然已近傍晚,但是燈燭螢煌,客人依然不少。西北酒樓的掌櫃金來喜樂呵呵站在櫃檯前招呼著客人,茶博士和酒博士穿梭往來,忙得不可開交。

  金來喜眼見三個身穿長袍的書生走進店來,身後跟著三個十二三歲,穿著灰色短褂,眼睛透著好奇的小書僮。他那是幾十年鍛造的火眼金睛,特毒特準,一眼就看出這是三對主僕走遠路遊學至此的,說不定還是來自宋國的書生。

  這樣的客人,還用不著他這個掌櫃親迎,自有小二領進門來熱情招待著。

  六人被小二引著上到二樓,在靠窗戶地方收拾了一張桌子,茶博士馬上泡一壺上好的茶奉上。在小二的介紹下,六人點了一桌子的特色菜,以及各色水果,又要一壺老酒,便吃了起來。從六人點餐來看,他們家境殷實,甚至乃大富人家。

  最近安全部的發現有宋國和遼國的細作在夏州內活動,所以夏州官府對夏州酒樓客棧掌櫃的都悄悄有過叮囑,讓注意著一切可能從宋國和遼國來的外人,若有發現官府的賞金可不少。

  如今既然已經確定這六人可能是宋人,金來喜便親自走近想要仔細再打量打量,不料剛上得樓,在樓梯口露個頭,就聽有人招呼他:「掌櫃的,請過來一下,打聽個事兒。」

  金來喜循聲望去,不正是那三個儒生和三個書童,風塵僕僕的樣子。金來喜心想正好驗驗你們的來路,便連忙上去問道:「幾位公子,有什麼事嗎?」

  卻聽一人說道:「我們幾個是宋國京兆府的舉子,出來遊學,聽說祥符國京都城南邊綠水湖有祥符國皇上親筆題詞的祥符學院,想請問一聲,這綠水湖該怎麼走?離這裡又有多遠?」

  金來喜聞言不由一愣,心想直接說是宋國來的,看來這幾位多半不是奸細,這樣想著,他笑道:「幾位公子,這可不巧了,祥符學院十多天便招齊五百多學生,便在四月十四日,祥符學院已經開學了。」

  「這倒不妨,我輩兼程趕來,想那徐山長也不能拒我們於千里之外。」

  「只是小人聽說學院的蓋好的校舍已滿,幾位公子如果能在綠水湖村民家租間房子住,亦是可以隨班就讀的。不過小的聽說因學生太多,學院裡面的先生都忙不過來了,他們肯不肯再收人,非小的所能知。」金來喜倒是有一番好意。

  這時有小二過來送菜,便介面笑道:「小人聽說這祥符學院山規森嚴,學生不讀滿三年,不能卒業的。而且想入祥符學院還要經過考試,合格之後才能入學。」

  那幾個讀書人顯是頭一回聽說這規矩,有人便笑問:「這個規矩卻是聞所未聞,這位小哥兒是否弄錯?」

  那個小二見他們不信,不由急了,正想說什麼,掌櫃金來喜卻是打發著讓他離開,自己賣弄道:「幾位公子想是外地人,卻是有所不知,這祥符學院是由我祥符國皇帝陛下讓徐山長所建,其中的所有規矩都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所定。那祥符學院四個大字,亦是陛下親手所書。幾位公子不妨想一下,我祥符國皇帝陛下乃上天真君轉世,他所定規矩自然不是別處可以相比,而且定然是大有深意的。非凡夫俗子所能看明白的。」

  這三名儒生雖然是宋國人,而且宋國剛剛慘敗於祥符國沒多久,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於葉塵的崇拜和敬仰。此時他們聽金來喜說得也正如傳聞所說,不禁信了幾分,便有人問道:「它那考試方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金來喜勾起他們興趣來了,卻故作為難之狀,吱吱唔唔不肯就說。那幾個讀書人出外遊歷久了,自然知道套路,便有人拿了一塊碎銀子塞到他手裡。

  金來喜隨手把銀子放收進袖中,暗中捏了一捏,方才笑著繼續說道:「本店這裡經常有夏州讀書人過來吃飯,其中有不少在祥符學院讀書的,經常聽他們說起,故於他們學院的規矩也略知一二。聽說那個學院先生不稱先生,而稱老師或者教授。每學年結束,由教授出問考卷進行考試,及格之後方能升更高年級。」

  「考試嘛!這不算什麼。」一個書生有些不以為然地笑道。

  「公子有所不知,這才是第一道考試,還沒完呢,通過之後,教授還會進行面試,也就是當面問答,聽說是三道題,答對兩道就算是及格。兩關考試結果都達到及格才算是合格,升到更高年級。」金來喜口沫橫飛,引得一眾客人都傾耳相聽,或蹙著眉頭,或者陷入沉思,或一副躍躍欲試之色。

  一名書生想了一會,說道:「請問掌櫃的,這祥符學院最後畢業的學生,祥符國朝廷會怎麼用?」

  金來喜愣了一下,但緊接著又說道:「公子是想到祥符學院求學,又擔心畢業之後,沒有個好前程吧!這一點,以小人看,公子根本不用擔心。首先,以祥符學院的水準,畢業之後考個進士還不容易。再說,公子想想看,我祥符國皇帝陛下親自讓徐大人建立的祥符學院,甚至將國子監都併入其中,從中出來的學生會沒有個好前途。」

  旁邊一名客人也介面道:「幾位或許有所不知,我祥符國如今猛將如雲,但文官可一直缺少。祥符學院畢業的學生朝廷自然會重用。」

  三名書生聽了之後,互視一眼,感謝了金來喜,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一番之後,下樓結帳,雇了馬車,匆匆出城,向綠水湖祥符學院而去。

  ……

  ……

  「倭國怎麼就這麼弱?這麼快便被劉金元攻破了京城。」

  宋國宰相府,趙普聽了宋衛府情報司使範長才的稟報之後,一臉驚訝。這才多長時間,倭國連京城都被燒掉。

  「老夫記得有唐時傳下來的典籍記載,說那倭國是海東大國,方圓數千里,人口幾千萬?怎麼連京城都丟了?劉金元才帶了三千多人而已。就算你們打探到葉塵在海外還有據點,能有多少人手?」

  範長長說道:「啟稟趙相公,倭人的國都平安京並無城牆,據聞倭人只在週邊修築了一道長牆和幾處寨堡。」

  趙普聽得一愣,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倭國京都叫平安京,但卻不居安思危,連個城牆都沒有,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在大宋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城牆。南方有相當一部分城市都是沒有的,甚至包括一些州城,只在官衙等城市重要建築有圍牆保護。理應設置城牆的位置上,就只有一道籬笆。有的是木樁,不過更多的是柳條,主要是因為其扡插便能成活,等其長成大樹後,就是一條不錯的防線。

  但一國之京都沒有城牆,那就是倭國人自己取死之道了,連至關重要的京城都不修築起城牆,這是開門揖盜。若不是這倭國本有海水為外防,早不知給滅亡多少次了。

  「可就算沒有城牆,以倭人之大、人口之多,也不該敗得這麼快。老夫可是聽說他們的刀劍很鋒利,倭刀在京師中賣得也很貴。」

  范長老小心翼翼地說道:「相公所言甚是,只是一國之軍力強弱,並非在刀劍一項,還弓弩、甲胄,特別是士兵的勇武和將軍的謀略,無一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這些方面,估計倭人是遠遠不及那劉金元,所以才會敗得如此之快。」

  趙普也感歎道:「是啊!我大宋兩次在祥符國面前大敗,契丹鐵騎厲害吧,還不是在祥符國大軍面前一戰而敗。那劉金元所屬雖然遠在海外,但同樣是祥符國葉塵的人,怎麼可能不厲害。」

  趙普說的話,範長才聽了若有所思,突然身體一震,臉色凝重地說道:「相公說得是,祥符國軍隊的確厲害。只是下官亦知我大宋國中精兵強將盡在北境和西北,劉金元所屬渡海後都能在旬月中滅了倭國。萬一他們佔領倭國之後,再以倭人為兵源,擴軍練兵,有朝一日渡海繞過河北,從淮東、江南登陸又當如何?」

  趙普冷哼一聲,說道:「你乃宋衛府情報司使,到現在才想起這一點,比起當年華夏衛府的許方義和胡三光差距不少啊!」

  范長才滿臉漲紅,但趕緊深深彎腰拜下,說道:「下官愚鈍,請相公恕罪。」

  趙普歎了口氣,說道:「好了,以後用心做事,不要光顧著打探消息,也要多動動腦子。」

  範長才趕緊說道:「下官謹記相公之言,定會用心做事,多動腦子。」

  趙普擺了擺手,讓範長才坐下,又說道:「此次倭國速敗,其實很大的原因是閉關鎖國的結果。你可以想一下,倭人關起門來稱皇帝,有淵海為防,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可是當惡敵上門,便全無應對之法,除了投降,也只有死了。所以,劉金元所屬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厲害。不過,海防之事,不得不防。」

  范長才謙虛的請教道:「依相公之見,又當如何應對?」

  趙普說道:「自然是要加強水師,並修造海舶。」

  倭國對大宋來說都是遠隔重洋,但不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需要一只能在海上作戰的精銳水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