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第81章
第81章 三國(十三)

  正當夏安然這幾天有些焦灼的時候,倒是龐統提醒了他,雖然粟米不可種,但是能種菽啊。

  菽就是大豆,在河南這塊地方也的確有種植大豆的習俗,這裏的大豆正是之前夏安然用來發豆芽的黃豆,黃豆種植歷史悠久,為五穀之一,但是因為其不耐放和吃多容易脹氣的問題,一般並不作為主糧。

  既然不是主糧,種植面積就很小,算是本時代的一個小奢侈品。

  他默默看了眼自己的田地,恍然大悟,原來是我記錯了,和小麥輪作的是大豆啊,的確,大豆能固氮,而氮又是小麥所需要的,二者生長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不盡相同,輪作的確是互補。

  雖然農民們並不太願意單獨種植大豆,而放棄黍米,但是如果一塊田可以同時收穫大豆和小麥呢?其收益會遠遠高於單獨種植粟米吧。

  其實百姓不種植大豆還有一個因素,因為沒有需求。

  大豆在現在只是磨磨豆漿當個新鮮飲品,或是水煮鹽炒當做零嘴而已。雖然傳聞西漢時期就有了豆腐的制法,但是因為那時候的人還沒有將豆漿加熱煮熟後點豆腐的認知,而是用冷豆漿點豆腐,產出和口感都不高,所以並未被推廣開,只是當個新鮮吃食。

  沒有市場,就沒有需求,大豆的種植也一直沒有普及開。

  但是夏安然知道大豆在未來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經濟作物。

  可以榨油、可以做豆製品補充蛋白質、某些豆製品還能長期保存、還可以,做醬油……

  ===

  因為是農耕時節,雖然三國後期在這時候也會開戰,但是在現在這是公認的休戰期。

  整個四月到五月均未發生大戰事,對於駐軍在洛陽東部的曹軍而言,這是他們修整和演練的時候,曹純和曹仁二人都外出“募軍”“募糧”了,說是募軍,在農忙時候能夠被他們收攏的多半也是無田之人,或是盜匪之流,這些人在和平時代是不多的,但是黃巾之亂零星還在打響,乘亂而動的山匪並不少。

  二人盡往林中谷地走,收穫也並不小。

  至於募糧,這個也是出於無奈。

  定下曹軍的行動方針後,好處很多,但是最大的壞處就是,軍糧的來源成了問題。

  這個時代的軍糧來源基本靠搶,佔領一座城後搜刮民糧和前任的軍糧,所以戰爭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停止就很容易缺糧。

  雖然成皋和滎陽贊助了一些糧食,中牟提供了銀錢可以讓曹軍去買糧,但是這樣下去就是坐吃山空的結果,尋找新糧勢在必行。

  不能搶民眾的糧食,曹操現在沒有自己的地盤,並無稅收,種田也是一小塊地方,面積不足產量也完全跟不上,所以還是要開源啊。

  對此,荀彧想的辦法是……行仁軍。

  要解釋一下的話,行是動詞,軍也是動詞,會議時候僅有曹純露出了然之色,其餘幾個將領都在莫名其妙的看他,不明白他們的軍師為什麼要將這一點重複的說。

  這種事情,意會即可,不可名言啊。

  而經過曹純的解釋後他們才明白,荀文若的意思是,讓他們去找為禍鄉里的山賊匪寨,劫富濟貧。

  糧食和錢都可以拖回來,人也可以搶回來,一路掃蕩一路加人,豈不美哉。

  訓練了這麼久的曹軍若是再不動動只怕武器都要生銹了。

  聽到曹純解釋後的曹仁和另外幾個夏侯家的弟兄們都面面相覷。

  最後只能在心裏面感歎,讀過書的……心都……嗯。

  但是這一切夏安然都沒有參與,他正忙著夏收。

  大豆的種子已經買好,就等著小麥被收割。

  乘著這段空閒時間,他又尋了匠人把打谷機給折騰出來了,一回生二回熟,這次他做起來可比在永春時候快的多,只是打谷機制成後因為成皋現在並沒有等待脫粒的穀物,也無法驗證這個是否有用,村人也就是看了個熱鬧。

  而等小麥收割後他們才知道這個機器的厲害。

  割麥這件事是村人幫忙來割的,夏安然看著就不像是會幹農活的,見到他拿著鐮刀哼哧哼哧割小麥的模樣,立刻就有村人把他拖下來放到一邊去了。

  就割了那麼幾下,手就被紮到好幾次的夏安然簡直委屈。

  他之前從來沒覺得自己是這麼粗手粗腳的,但是麥芒真的很難躲,尤其是他這種農業新手來說。

  見割麥幫不上忙,他就跑去推出來了打穀機,現場脫粒。

  但是很快又有村人好聲好氣得把他搬開來了。

  他們口口聲聲說想要試一試這打穀機,實則是嫌棄他笨手笨腳的,穀粒經常被打的飛起來,全便宜了來偷食的雀鳥。

  最後別人在他的田裏面忙的手忙腳亂,夏安然卻被推到一邊和龐統一起一人抱了只兔子排排坐。

  ……這不是我的田嗎?

  你們不覺得這樣有些不合適嗎?

  夏安然擼了會兔子,想想還是覺得不太對,乾脆起身去後廚吩咐廚師準備些飯食,等等收完了地就請大家吃些便餐。

  不過三塊田,也就三四小畝(約1.6畝)地的,對於熟手來說小半天就能收完了。

  之後脫粒的時候大家也紛紛圍觀了,還有人特地取了秤過來,就給麥子過磅。

  出來的資料並不差,甚至在所有人預料之外的好。

  三小畝地,產了將近五石左右,在這個畝產三石的時代已經算不錯,更何況這是一個完全外行人在侍弄田地。

  更何況這是冬麥,在現在的人眼裏看來冬麥不減產已經很好了,增產基本是不可能,因為成皋並沒有種植麥子的習慣,所以大家其實也不知道麥子正常的畝產是多少。

  但是如果是這個數字的話,幾乎和粟米的產出是齊平的。

  現場的人有些心動,倘若冬麥在四月可以收穫,那麼下半年就有整整半年的時間可以再種一茬。只是目前因為還不確定這個數值是一個最高值還是最低值,還需要多做實驗。

  雖然這個數字在夏安然看來還是不滿意的,但是他心裏也清楚,後代的麥子產量除了土地因素,還因為無數次的雜交、擇優、育種後選出的麥子。

  有關這點夏安然倒是知道一些的。

  當時雜交水稻在推廣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介紹,水稻雜交是A品種的雄蕊和B品種的雌蕊授粉結子,產出的稻穀再種植,淘汰掉長勢不佳的品種,選擇狀態表現良好的稻穀授粉種植,一代代的篩選出性狀穩定、高產、或是抗病的品種。

  而小麥走的是另一條路子。

  之前便已經說過小麥是外來物種,小麥的祖籍應該是在中東地區,和現在的一粒粒鼓鼓囊囊的麥穗不同,最早的小麥只有一粒,後來在變遷中遇到了一種牧草,二者恰巧花期接近,又遇到了同一只授粉植物,便因為發生了一次天然的遠緣雜交,產量翻倍,變成了二粒小麥。

  二粒小麥在當地住下,和牧草互相影響,漸漸地麥穗變得越來越多。

  也就是說,小麥純天然便是雜交品種。

  而這一技術後來被用到了小麥的抗病性上,夏安然在種下小麥之前花費了很多功夫來預防小麥的疾病,他也的確很幸運的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並未遇到大規模的細菌病。但是新中國遇到過許多次小麥大規模的細菌病爆發。

  正是一位叫做李振聲的科學家攻克了名為“小麥癌症”的條銹病,他花了二十多年培育出的新品種成為了現代小麥的母本。之後的小麥雜交和培育有許多都用了這份母本。

  他是以農學家身份拿到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研工作者,另一位正是袁隆平。

  除了他們外,還有一個叫做李登海的農民發明家,自他手中培育出了雜交玉米。

  而正是這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出現的三位農學家,華夏才能有如天佑般平穩順利得發展,擺脫了進口糧食這一桎梏。

  他們共用南袁北李的稱號,堪稱國士無雙。

  1995年的時候,一個叫做萊布斯•布朗的作家以日韓農業發展為範本,參考50年代至95年中國的農業發展資料,寫成書聲稱,中國在2030年的時候會遇到產能不足需要世界支援糧食的窘境。

  而十年以後,李振聲院士在博鼇論壇用鐵一樣的資料反擊了這一說法。

  中國人可以用自己的土地養活自己的人民。

  那時候夏安然正是看到了這篇報導。

  揚眉吐氣之餘才開始對農業產生了興趣,只是後來陰錯陽差之間,他並沒能深入這個領域學習。

  他蹲在田邊,撿起了一根掉落的麥穗,捏了捏談不上飽滿的穀粒。

  心中多少有些唏噓,種田之路還很遙遠啊。

  他請農人們留下吃了頓便飯,送走了人之後招呼龐統休息,自己一個人時候卻有些睡不著,他一個人翻來覆去半響後爬起來跑去了自己屋子外頭的曬穀場。

  他隨手撩起一把小麥,脫粒機自然是沒辦法把小麥最外頭的那層麩皮完全退乾淨,雖然有幾個在撞擊的過程中散落下來,但是大部分都還是保持著全麥的模樣。

  麩皮很硬,人類很難消化這部分的存在,必須要經過再加工,但是留種的小麥則不需要,麥麩反而可以保護種子不受到微生物和細菌的侵害。而因為脫皮技術太麻煩,而且麩皮也並不是不能食用,現在的人們並不會可以去脫皮,而是選擇將其一起食用。

  剛收穫的還沒曬乾的小麥,卻幾乎都是癟癟的,活像營養不良似得,這都已經是在夏安然加大肥的情況下了。

  這樣的麥子,在現代恐怕只有做成衍生產品的份,在這裏卻已經能當做還不錯的主糧來食用了。

  不得不說,他還是有一些被打擊到的。

  但是還是有好消息的,有一些成皋人已經決定分出一小塊地在今年冬天試試種小麥了,還有人同夏安然說好了到時候來換一些小麥種子,想他這種剛收貨的小麥種子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當種子再好不過了。

  這一日,他的田地變得光禿禿的,曬穀場卻黃燦燦一片。

  等將小麥翻曬幾遍過後,田地也已經休整好了,麥稈製成的火糞下田,又暴曬了幾日,黃豆便下地了。

  他這次將所有的田地都種了黃豆,除了莊子上的這幾塊土地,夏家在成皋還有別的田地,那些田地都租了出去,他已經和那兒的農人說好了今冬就都種植冬小麥,明年夏天則都種上黃豆。

  釀醬油原本是他為了口腹之欲的決定,但是等和荀彧無意間說起後,卻成為了一個必行之舉。

  因為曹軍沒錢了。

  曹軍如今的軍費大頭均為曹家兄弟所提供,小頭則是有各縣提供,或是“劫富濟貧”所得,他們現在是又缺錢又缺糧,雖然醬油的釀造週期很長,未來也不知道會怎麼樣,但是如果夏安然真的能釀出這種美味的料汁,就可以同他縣做交易,換取銀錢。

  而同時,為了釀造醬油,就會增大對大豆的需求,為了種植大豆,又不能和種植糧食產生衝突,農人自然會選擇使用冬麥和大豆輪作的方式,而放棄僅種植粟米的傳統模式。

  這種誘引民眾改變的方式,遠比強令來的更柔和,也更不容易被反彈。

  前提是醬油能夠釀造成功,所以在四月初的時候,夏安然便試著取了罎子釀造醬油。

  醬油釀造需要濃鹽水、大豆、小麥、麥麩。他都有,只是大豆現在價格略貴,所以他也只是做了幾小壇當做試驗品而已——他不記得配比啊。

  如果現代自釀醬油可以直接購買米曲黴菌直接投入,現在他卻只能通過提高室溫,試圖自己培育出曲黴菌。只要有一例成功,就可以引種。

  感謝他曾經追過的一部日本綜藝,讓他知道怎麼培育菌種,他一共做了十份底料,熬了三天三夜,僅有一份成功,這唯一成功的一份米麯黴被點種在更大一些的基底裏面,等到培育出足夠的數量後,他才開始處理大豆小麥,大豆泡發蒸熟,小麥麥麩都經過炒制,這是為了方便發酵,也為了清除原材料上的菌種。

  米曲黴菌和原材料混合後被放在木版中,放在溫室內發酵,為了避免失敗,夏安然特地找了龐統來幫忙將過程記錄下來,失敗的成功的記錄都能為後來的技術改進帶來經驗積累。

  直到基料爬滿菌絲,倒入鹽水封壇後,第一階段才告一段落。

  為了趕在夏天這個最適合發酵的時間前製作醬油,夏安然足足熬了近兩周,罎子一封他就倒了下去,足足睡了兩天。

  然後他就聽到了一個消息——曹操和孫堅搭上線了。

  什……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夏安然正在給醬油罎子攪拌,這是為了讓空氣進入更好得促進發酵,消息是郭嘉帶來的,聽到這一消息時候他一個用力將裏面的基料一抖都在了地上好大一攤,這可把夏安然心疼壞了。

  但是他來不及打理這個,忙把東西一丟邀請郭嘉入內細說。

  這事說來也巧,原本歷史上孫堅這時候正在荊州,他剛剛幹了逼死荊州刺史王睿這件事,正越想越不對。

  他此時正是長沙太守,響應伐董宣言北上,結果武陵太守曹寅一道假傳的詔書給了他,他信以為真逼殺了王睿。殺官,還是上級,妥妥的謀逆之罪啊。他正煩心,就聽報說有一小隊不知為何在附近山中遊弋。

  孫堅此時心中正虛,他不善謀略,否則也不會輕易被人騙了傻乎乎得就幹下了這事,現在腦子裏面正亂,一聽有人在門口不知道幹什麼,當下一提長槍直出營帳,決定先去打一架,打一架之後就能好好思考了。

  他並未多帶人馬,就一隊輕騎直撲那些可疑之人,對面的人顯然也被他們這一隊突然沖出的起兵嚇了一跳,但是隊形絲毫不亂,這些人掛著曹字軍旗,孫堅並不認識,但是看穿的軍裝也並非正規軍,莫非是黃巾軍又出了什麼新領軍?

  這一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他並不深思,一夾馬腹提槍而上“何方宵小,還不快快在孫文臺面前束手就擒。”話雖如此,急需發洩的孫堅卻直刺領頭人面門,領頭人看到他們沖出時候也愣了下,聽到他的名諱之後更是張口欲言,只是孫堅雷霆一擊實在驚人,這年輕人只能閉嘴抵擋,二人轉瞬間便走了八九招,見他功夫不錯,孫堅更是越來越興起。

  他一勒馬繩,哈哈一笑“爾等功夫不錯,快報上名來,堅可不想殺無名之輩。”

  領頭之人翻身下馬,對見狀皺眉的孫堅抱拳一禮,道“孫府君,在下譙縣曹純,此來是來尋孫府君結盟的。”

  “結盟?”孫堅眉峰一跳,提起譙縣,他轉瞬倒想到了一個人“你主公……可是曹孟德?”

  “正是。”

  “哦?”孫堅對這個人有印象,同為伐董聯軍的一員,現在狀況也不錯,見打不成了,他有些掃興得放下槍,“爾方才說的聯盟……曹孟德同吾聯盟?”

  他在此時頗有些不以為然的味道。

  此時孫堅為長沙太守(雖然剛幹了蠢事),手下亦有幾萬兵士,而曹操並無品級,身上也就一個被袁紹封了的虛職將軍,現在正被卡在那裏進退兩難,說是結盟,曹操根本就沒有資歷來和他結盟。

  只是這小年輕功夫不錯,孫堅此時正是三十有五,長子剛過十五,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這個年齡段的男人通常都比較惜才,他見曹純功夫不錯,雖覺得結盟之事有些可笑,但是也願意給年輕人一個面子,聽聽他怎麼說。

  曹純欠身讓開,露出了身後一頭被五花大綁的斑斕大虎,對瞬間睜大眼的孫堅說“小小心意,還請府君收下。”

  ……靠著這頭老虎,曹純有了入營詳談的機會。

  最後雖然孫堅沒有當真和曹操結為同盟,但也說好二軍進攻時候可互為輔軍,並且二人都說好了進軍時間,屆時與董卓部形成兩面夾擊之勢,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孫堅雖然有些莫名其妙為什麼曹操的手下會來找自己,更奇怪的是為什麼能在這裏找到自己,但是這不過是一個口頭承諾而已,他當然沒有必要拒絕。

  同曹純說好了起兵時間,曹純便告辭了,說要回程,他這一舉動固然讓孫堅莫名其妙,但是也的確提醒了孫堅自己可以找個同盟。

  乘著自己殺人的烏龍事還沒鬧大。

  約莫半月後,孫堅加入了袁術的聯盟之中。

  幾乎同時,袁紹奪了韓馥的兵權,掌管冀州。

  袁紹袁術二兄弟的勢力空前巨大。

  孫堅與曹純商議好的起兵時間是秋收之後。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等到秋收以後,因為在這期間還爆發了一場戰爭。

  北方河內的王匡南下攻董,他這一舉動雖然莽撞,且很快被董卓軍擊退,但是這就猶如一個訊號一般,伐董聯軍很快紛紛響應。

  已經擴建至一萬四千有餘的曹操帶軍東進,孫堅靠著袁術的糧草供應同時北上,對比曹操這等無名之輩,董卓顯然更加重視戰功赫赫的孫堅,他親自領隊去迎戰孫堅,敗歸,而這邊被放置的曹操則是遇上了老對頭徐榮,這次兩軍人數相當,鬥得個旗鼓相當。

  曹操略佔優勢。

  蓋因董卓之前遷都之時,帶走了大量的洛陽人,如今留在洛陽的人數太少,耕種跟不上,長安那裏人也剛定,董卓這一方的糧草出現了問題。

  他也聰明,既然糧草出問題,為了自己的名聲又不能再搶,不能去搶那就去買啊。

  他把洛陽和長安的銅器給融了,自己鑄造了錢幣,偏偏他缺乏對錢幣的認知,所鑄造的錢幣沒有印文,重量也遠遠不達標,一時間引起了通貨膨脹,造成的結果是其糧價漲了百倍有餘。

  這樣的狀態也能表現出董卓遇到了物資匱乏的問題。

  他雖掌控漢庭,但是漢庭在東漢末年本就缺錢,他還搞了個遷都這樣勞民傷財之事,後期為了錢還搶了洛陽富戶,開了洛陽皇陵,偷盜陪葬,但是他面對的是四面開戰的局面,幾十萬將士每日的吃食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手下的兵餓不得,一餓就要嘩變,生產力又還沒恢復,守軍的大部物資都供給了董卓,徐榮這邊自然不多。

  曹操這裏背後有荀彧同夏安然竭力輸送糧草,因其出兵伐董,百姓也自發得捐贈了糧食,他後方安定,勝利天平自漸漸偏向了他這一邊。

  此時,袁紹亦是領兵南下,呂布被派出抵擋袁紹,三股勢力齊逼董卓,同時三線開戰對於董卓的糧草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很顯然他無法撐住這一耗損。

  他撤軍了。

  這是伐董聯軍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曹操、袁紹、孫堅三人真正步入已經殘破的洛陽城的時候,內心都極為感慨。

  這是他們起步的地方,現在卻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

  三軍都無法追擊董卓,馬上又要到秋收之時,他們的糧草也算不得豐沛,長安又是董卓的大本營,雖然遺憾……也只能到此為止。

  當三軍站到一起的時候,差異就很明顯了,袁紹的兵士最富,糧草均是上佳,孫堅的兵次之,對比之下,曹操就很可憐了,旁人送來的軍糧是一車車的粟米,他送來的……有魚乾、有肉乾、有粟米、有豆子。

  什麼都有,數量都不多,看得出這都已經是掏老本了。

  可以說非常的窮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