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當人口基數大了的時候, 但從概率上來算,各式各樣的天才總不會缺乏的。
不知不覺間,葉無傾“一手遮天”的區域內,算上原住民,再算上因為逃荒、避難、投奔親友、風聞而來……等理由遷移過來的外來人口,粗粗一算,怎麼也有過千萬之多了。
等這些人解決了溫飽問題, 葉無傾叫人開辦的學校又有完善的獎學金政策——只要你夠優秀,上學不但不花錢,還能往回賺!
說起來, 中華民族在整個世界上,都是以“勤勞”、“重視教育”聞名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命運的最好階梯,如今有這樣的機會, 誰還不死死抓住了啊!
大周朝偏理科的孩子們真是有福了。
要知道如果沒有喬一橋這個蝴蝶來扇翅膀,理科天賦奇高而文科天賦一塌糊塗的天才們在這個年代,那真不是一般的苦逼!文科生科舉去了,寫文章論哲學, 當官做宰,好不風光。理科生卻死活搞不定那些經史子集,科舉這關過不去,家裡有背景的呢, 還能混個濁流官、乾吏什麼的,一般人最好的前程也就是做生意當賬房了。
大寫的慘。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面對那些物理化學生物基礎學識,無論當老師的還是當學生的,都是十分茫然的。化學實驗好像道士煉丹,物理實驗好像工匠演習,至於生物……這不是農民的範疇嗎?
是的,這第一版理科教材,都是喬一橋找人專門編製的,算是入門級別,即有適合當下的基礎理論,又有一些足夠實用、寓教於樂的現象實驗。反正這些零基礎的古代人,也用不著學什麼量子物理分子化學,現代科學的發展是建立在“應用”上的,當前最急需的應用是什麼?
比如,“肥皂”的製作是基於什麼原理,“玻璃”與“鏡子”又是怎麼來的,元素週期表是怎麼回事,煉鐵的時候爐內發生什麼反應,各種元素雜質的增減對鋼鐵的質量、品性有什麼樣的影響,槓桿、滑輪、齒輪都有什麼樣的運用,原理與計算公式是什麼?動力如何轉換,農作物的育種雜交該如何定向操作,怎麼讓雞產更多的蛋、如何預防瘟疫,如何實現規模化養殖……
從這些學生的反應來看,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簡直一目了然啊!
原本能寫出錦繡華章,是學校裡公認的優等生,獎學金拿了一次又一次的天才們,在面臨這些理化生學科的時候,滿眼的蚊香圈都快具現化出來了,只覺得理論如天書,實驗如受刑,費半天勁鑽研,也只能拿個中不溜的成績,於是個個感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而相對的,一些寫文章沒啥靈氣,成績向來被優等生們壓著摩擦的學生就突然揚眉吐氣了,媽呀,這些理化生的知識也太有趣了吧!就跟被戳破了矇昧的迷障一樣,世界從此天高海闊、大為不同。原來萬事萬物都自有規律,這些規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完全不存在模糊地帶,可不像是寫文章的時候,明明一樣的意思,老師就說你寫的沒靈氣,愁的頭禿……
這下他們可是翻身了,不但也拿到了以前從不敢染指的獎學金,有些特別優秀的,還因為解決了實際問題,拿到了專項獎金!大紅獎狀!通報獎勵!
光宗耀祖啊!
而接下來的一項神操作,更是將火熱的氣氛推向了瘋狂!
第一份現代化的報紙新鮮出爐了。
不對,不能說是第一份,因為同時推出的其實有兩份報紙,給這兩份報紙供稿的主體都是以學生居多,只是一份更側重於自然科學,一份更側重於新聞時事。
至於具體內容,隨便打開一份報紙,看看刊登上面的文章標題就知道了。
比如前者——
《齒輪的應用之我見》
《耕種一體,新型耬車研製成功,效率提升一倍》
《破除迷信,常見的十種現象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道理》
《如何保證耕牛安全過冬不掉膘》
《饅頭是怎麼蓬鬆起來的?小廚房裡的大道理》
再比如後者——
《永清河邊又現一名女嬰,其父母或因殺子罪入刑》
《今上再徵十萬民夫修建行宮,何其皇恩浩蕩也》
《淮南初現蝗災苗頭,官吏一起燒香忙》
《今歲供遼國幣帛尚未籌集,西夏又至,大人們恐夜不能寐也》
《出海船隊有望近日返航》
總之,前者務實,後者辛辣,兩份報紙最開始都是週刊,等時機成熟了或許會進化成日報。尤其令普通民眾喜愛不已的是,這兩份報紙的措辭都用的是白話文,不刻意咬文嚼字,又分印了兩個版本,分別是簡體字版本和繁體字版本,以目前的銷量來說,兩個版本在當地幾乎持平,倒是偷賣到外地的都是繁體字版本。
要不要在古代推行簡體字,喬一橋個小學渣是不敢拿這麼大的主意的。
最後還是葉無傾拍板,繁體字自有其獨特的美感,但論普及難度,簡體字絕對容易得多。其實從古至今,字體一直是不斷簡化的,如此才能讓精英階層才能掌握的東西,最大可能的普及開來。
大周的文盲率有多高?雖然沒有精確地統計,但葉無傾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那麼多村子,全村人能有五個認字的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現代呢?走在大街上,讓你找一個完全不認字的,恐怕比登天還難。
這裡邊有沒有簡化字體的功勞?
葉無傾認為,雖不能全歸功於此,但一半的功勞總是有的。
不信?
“憂鬱臺灣烏?盪鞦韆”,九個字來念一下?念完你再默寫出來?
如現代一樣的處理方式就很好,普通人交流學習用簡體字,搞藝術的文化界大師用繁體字也沒人攔著,大家各取所需,誰也別瞧不起誰。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些報紙之所以能如此物美價廉的印刷出來,也要感謝理科生們的努力——
理論已經教給你們了,怎麼製作印刷機,怎麼製作油墨,怎麼改良紙張,都要靠你們自己努力。葉無傾一開始就將“什麼時候搞定這些什麼時候準你們創建刊號”這個胡蘿蔔吊在他們的腦門兒上了,吊完他是省心了,理科生們差點給他搞瘋。
研發已經夠耗費精力了,應付那些傻逼文科生更是讓他們吐血。
無知者無畏啊!就特麼知道催催催。
跟一對怨偶似的,你看我像廢物我看你像傻逼,結果就是將無限的壓力換成了動力,總共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還真給理科生們搞成了!
這下好了,理科生們志得意滿,一個個恨不能將鼻子衝到天上去,那段時間走路都帶風啊!文科生們則全都安靜如雞,有啥辦法呢,還得用人家的技術啊!你有骨氣,不放低姿態,那幫混賬自己印報紙不管他們了可怎麼辦,他們還有什麼臉見人!
還真別說,只這一回,就轉變了自以為正統士大夫的文科生的觀念,他們隱隱覺得,時代是真的要變了……
沒人試圖逆洪流而上嗎?肯定有!但一來葉無傾有絕對的武力壓製,二來,他太得人心了,跟著他過了好日子的百姓撐著他的基石,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就要有被千夫所指的覺悟。
那他們就沒想過去“告御狀”?葉無傾再怎麼一手遮天,若是讓廟堂之上的大人們知道了他這樣搞事,也沒他的好果子吃吧?
嘿,怎麼可能沒有啊!
但他們不告還好,告了才明白什麼叫做絕望……葉無傾一定是魔鬼吧?他是怎麼讓那些大人們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對,當前大周朝廷風雨飄搖,有限的精力都集中在應付周邊列國、籌集歲幣、鎮壓南面起義軍叛亂上了,青州一帶?多老實多省心啊!賦稅交的又快又齊,不哭窮沒反賊,京官們一個不拉地打點好,還有比這更可愛的地方官嗎?
求救無門,還反被剝了一層皮,真是不能好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多了,剩下的自然不敢再折騰。
繼續說那兩份報紙。
在最開始排版的時候,編輯部還爭論了好幾天要用傳統的豎排模式還是新興的橫排模式。
豎排模式適用於毛筆書法,士人們懸筆於紙上,左手捏住袖口,無論是揮毫潑墨,還是簪花小楷,寫出來都自有氣韻風華,實在賞心悅目的很。
橫排模式則是伴隨著鉛筆、鋼筆的發明,應運而生的。跟毛筆的握筆姿勢不一樣,用鉛筆、鋼筆寫字,手掌側面肯定要落在紙上,如果還是採用豎排從右往左寫,一來手要弄髒,二來字跡也要糊成一片,非常的不方便。
至於仍然採用豎排,只換成從左向右——莫非每次看文章之前,還得先判斷一下到底該從右往左讀還是從左往右讀嗎?
乾脆換成橫排,各論各的,一目了然。
辯論了半天,最後是理科生們一錘定音的,咱們不能光想著文字,多考慮考慮公式怎麼印吧!就橫排!愛用用,不用滾!
文科生們遂愈發清醒地認識到,怪不得葉無傾先生曾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呢,受制於人,徒呼奈何!
所以別管擅不擅長吧,理化生的科目,文科生們也都挺下苦功的,至少基礎的概念得知道,不能回頭讓人家跟糊弄傻子似的,有什麼新興的好東西給你你都不會用,丟知識青年的臉!
一時間,你追我趕,良性循環,由此還涌現出了一批文理兼優的高材生,這些人在接下來的風起雲涌中,各自貢獻了屬於自己的華彩篇章。
喬一橋這個學渣,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帶著幾篇給人潤色過的稿子,跑幾所“名校”過了幾回“客座教授”的癮。就跟一開始忽悠小傾似的,他肚子裡的那點墨水,在現代不夠看,可在古代就很能唬人了!多麼難得的機會!
一掃他上學這麼多年,從來沒以正面形象當眾發言的沉鬱!
多慘啊!他堂堂校草,唯一一次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還是犯錯被抓作檢討的!當他不知道那些嫉妒他的男同學在背後叫他繡花枕頭嗎?!
更難聽的話他就不提了!
葉無傾顯然很不能理解喬一橋的執念,但見他這麼積極主動,又不是什麼大事……
喬一橋過完了癮,砸砸嘴,感覺到了爽。
可惜任何形式的爽,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就好比他和小傾滾床單也很爽,但若是滾的太雞裂了,脆弱的菊花就會隱隱作痛呢……
他後來再去那些學校參觀,學生們都以為他是前輩大牛,秉著一顆好學之心,紛紛仰著一雙求知若渴的眼,找他求教問題——
“先生先生,這個公式巴拉巴拉……”
“先生先生,這個問題你看這樣處理,哪裡不對嗎?”
“先生先生,你看我們新做出來的照相機,成像質量總是很虛,能不能請您給些指導……”
喬一橋深深體會到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痛苦,給他們問的一顆頭有兩顆大,偏偏他還好面子,硬撐著不肯承認自己之前是吹牛.逼的,於是艱難微笑道:“我還有事,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先寫下來,回頭我讓人把解決方法送來給你們。”
拿著一疊的問題落荒而逃,喬一橋暗暗發誓,他這輩子大概都跟學校犯衝,以後打死不來了!
……等等,他剛才是不是聽見了有人說照相機?
臥槽!這些古代理科生是想上天吧?靠著那點理論知識,連照相機都給折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