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穿越回來了》第113章
第 113 章

 由於宋如一的專利申請幾乎涵蓋了地球上所有的主流國家, 因此國際專利申請成功之後, 在espace檢索系統的三個數據庫裡, 均可查到相關數據, ep:為歐專局公開的專利文獻數據;wo: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開的專利文獻數據, worldwide:世界上70多個國家公開的專利文獻數據。

 這項業務歷時將近兩年終於完成了, 為此付出不少精力的向經理長長的鬆一口氣, 感覺此事過後,個人的業務水平都上升了一個台階。他敢說, 華國內像他這樣,代理如此全面專利申請的經理人肯定不多見。

 不過像宋如一這樣大方的老闆也不多見,有個關節還是需要金錢插隊的, 不是每個人都奉行: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一套的,個人都有個人的預算。

 如有的小公司,流動資金都不一定有上百萬,請代理也是能省就省, 關於代理費都要辯論好幾個回合,更不要說花這麼多錢去申請海外專利了,很多也等不起。至於大公司,有的自己有經驗, 不需要專門請代理人。

 當然,宋如一付出的一百多萬里包括了請向經理的費用, 以及能夠在兩年內就申請下國際專利的各方面付出,否則的話,再等上兩年也不是不可能。

 黎素知道這個金額之後, 感嘆的說了一句:“好貴啊。”

 宋如一將實驗室的儀器一台台指過去,“磁力攪拌器,3萬;熔點儀,2萬;紫外分光光度計,4萬……”各種儀器還說了不到十分之一,更沒包括消耗品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她就先陷入了沉思,托著下巴道:“不算那五間智能溫室,最貴的儀器也不超過100萬,怪不得我能夠研究的起。”

 黎素:“……”接著她又見宋如一對著她笑了一下:“還好我研究的不是物理。”

 黎素捂著胸口問:“有水嗎?冷的就行。”

 宋如一驚訝:“你很熱嗎?”

 “不,我想冷靜一下。”

 事後黎素是這麼對宋如一說的:“實驗儀器多貴,我都不驚訝,我只是沒想到,申請專利都這麼貴。”

 “恩,”說這話時,宋如一開著筆記本電腦正在投稿,就像文章忌一稿多投,論文也是一樣的。她選擇了《science》,就不會一模一樣給《cell》再發一遍。找工作撒網一樣發簡歷,想著總有一兩個公司會聯繫你,在這裡是不存在的。

 《science》的投稿要求她自然事先研究過,連語法的遣詞造句都檢查了好幾遍,避免錯漏。畢竟低級錯誤,不止是消耗評審的耐心,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信息化社會,《science》接受在線投稿,也接受郵寄,該雜誌每週發表約20篇論文,每年的來稿卻超過8000篇,並且是在逐年增加的,錄用率不超過15%。

 錄用的來稿裡超過一半來自美國,其餘基本來自歐洲和亞洲。因為版面限制,加上競爭激烈,很多高水平的論文沒有通過同行評議就被退回了。這裡就要提到《science》的特點了,它們的錄用論文的原則是要對科技進步有重大貢獻,並且要有創新。

 所以很多時候,即使你的研究成果不小,但是他們覺得你內容狹義,基本也不會錄用,還會建議你投其他雜誌,反正就是如此陽春白雪。

 宋如一將論文投稿成功之後,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了。一般來說,如果退稿,兩週內該期刊的編輯會以郵件的方式通知她,表明該論文不適合我們雜誌。

 不過宋如一在第十天的時候,就接到了郵件,說她的來稿送審至外部審稿人處審議,請繼續等待。審議《science》來稿的外部審稿人,很多是國際上排的上名號的科學家,要是委員會認為論文內容有意義,匿名後將其送到諾貝爾獎獲得者手裡審議,也不是沒有可能。沒錯,很多國際重量級獎項獲得者的科學家,是《science》外部審稿人。

 審議的時間有長有短,生物是一個需要沉得住氣,靜得下心來的研究,等待也是一樣。不過宋如一耐心好,她能做的事多了去了,除了定期查郵件,絲毫沒有焦慮感。

 因為良好的情緒把控,也不會刻意去透露,所以同學們都不知道她平時再做些什麼,室友也不知道,不少當她單純的不認真學習。

 生物是一門高投入,低回報的長線投資,本科生涯很快就剩下最後一年,無一例外,班上所有的同學都選擇了繼續讀研究生。哦,還是有例外的,那就是宋如一,大家都不知道她怎麼想的。

 張初容盤腿坐在椅子上,她大三去了香港大學做了半年的交換生,下半個學期回國,成績比較突出,加上學生會的表現,平時也算得上意氣風發。她翻了一頁桌上的考研資料,道:“我算是看明白她了,清華對她來說什麼都不是,估計就是履歷上的一個點綴。”

 說著轉頭看了一眼裴詩詩尋求著她的認同:“以後說出去就是,清華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的畢業生,是不是很能唬人?”

 裴詩詩沒有回答,貝玲大聲的咳嗽了一聲,張初容道:“難道我說的不對嗎?你看她課程申請免修就算了,也不跟著哪個老師做課題,我承認她挺聰明的,學的比誰都快,考試翻幾遍書就能過。”她歪著頭道:“可是光考試成績好有什麼用?沒用啊。”

 宋如一回宿舍的時間少,與舍友們的關係自然一般般,雖然覺得張初容說的過了點,但是貝玲和裴詩詩也不會強硬的為她出頭。到時候宋如一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她們三人的關係就先搞僵了,沒有必要。

 裴詩詩道:“我覺得我們也不用去管她怎麼樣,學好自己的就行了。”

 張初容一口氣就洩了,她無奈道:“是啊,人家爸媽是今洲集團的大老闆,哥哥是大明星,”說到這裡她語氣興奮了起來,頭靠在桌上,對著兩個室友小聲問:“聽說宋如一是她媽媽改嫁後帶到顧家的孩子,連姓都沒改,你們說她和家裡人的關係好還是不好啊?”

 “沒有聽她提過家裡的情況。”裴詩詩道。

 張初容語氣頗有些幸災樂禍:“沒有提過就是最好的證明了,要是關係好,怎麼會一次都不來學校看她,看來她也不像表面那樣光鮮亮麗。”

 裴詩詩直言:“那也比我們好啊。”

 門口傳來用鑰匙開門的聲音,一直沒有說話的貝玲再度咳嗽了兩聲,張初容止住了話,低頭繼續看書。

 過了一會兒,貝玲對走進來的宋如一道:“如一,你回來了。”

 “恩,”宋如一還捧著幾個盒子,貝玲見她手上拿的東西多,幫忙接過來放在桌上:“你這買的什麼?”

 “耳機。”宋如一將其中一個盒子遞給了裴詩詩,“你上次不是覺得我的耳機好用嗎?我買了幾個新的,我們一人一個。”貝玲和張初容自然也有,她一個個的遞過去。

 宋如一和所有大學生一樣,她也是會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的。雖然電影、電視基本看有顧南澤出演的,曾經還因為戴耳機打遊戲被請出了圖書館和自習室。戴耳機都如此,不戴耳機豈不是更加,宿舍和圖書館一樣,也不是她一個人的。

 上次裴詩詩的耳機壞了,借了她的好幾天,手機配套的耳機音效也不好,宋如一干脆多買了幾個,省的借來借去的。

 裴詩詩拿著盒子道:“我已經買了新的,你的我放你抽屜裡了。”

 宋如一道:“沒關係,這個就當我送你們的禮物好了。”

 張初容臉有些發熱,剛背後說完人家壞話,就收人家禮物,怎麼都有些說不過去。她對著宋如一說:“我和隔壁班的幾個同學在做一個項目,你有興趣嗎?”

 “什麼項目?”宋如一問。

 “有關手持式細菌檢測儀的,你家今洲不是五星級酒店嗎?對這方面肯定有需求的,後廚、餐具什麼的,都要檢測的吧。”

 “給我看看。”

 張初容在桌上翻了翻,找出了項目書遞給她。宋如一接過來翻了幾頁,道:“這個之前隔壁班的同學給我看過,但是我拒絕的。”說著將書合上還給了對方。

 張初容驚訝道:“給你看過了?”她原來還想著宋如一如果能夠投資的話,創業還能帶她一個,但是最重要的不是這個,她問:“為什麼拒絕?”

 宋如一整理著書架,將要拿走的書找了出來,還有裴詩詩還她的耳機也放到了書包裡,“這個手持式細菌檢測儀的參考數據我看了,不如美國ky公司生產的同類型產品,我當時就不認為這個項目有繼續研發的必要,說真的,過了這麼久了,我以為它早就中止了,沒想到你參與進去了。”

 “我們設計的產品成本低,如果成功了,價格起碼要比ky生產的低三分之一,這是我們的優勢。”

 宋如一搖搖頭道:“細菌檢測儀,就算價格低廉,檢測數據如果不能作為作為參考指標的話,那又有什麼用呢?你也說了,今洲是五星級的酒店,還是按高要求來的好。”

 張初容聽的一怔,又追問:“那你覺得這個項目有前景嗎?如果只是投資,你願意嗎?”

 宋如一就算對商業不感興趣,也知道一個產品能賣出去,肯定是因為市場有需要。他們這個產品,高端市場沒有競爭力,低端市場直接沒有它的容身之處。普通的飯店餐館,誰會去買這個,不是給自己找事嗎?賣的出去估計也前景慘淡。

 而且她挺忙的,沒時間和他們一起創業。其實他們不要只想著創業,拿著這個項目書去問問老師,都會得到很好的參考意見。

 宋如一也沒有跟她多加解釋,只是道:“抱歉,我沒有興趣。”之後就背了書包離開了宿舍。

 她離開之後,貝玲照著耳機的名字在網上進行了搜索,找到了購買鏈接點進去一看,頓時倒抽了一口涼氣。接著她推了一下裴詩詩的胳膊,裴詩詩湊過來看了一眼,也倒抽了一口涼氣。

 【beats solo3 wireless 頭戴式耳機】官方標價2268元。裴詩詩呆呆道:“那個耳機我只用了幾天,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它怎麼會這麼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