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古代榮寵手札》第29章
第29章

  「只要不是鄒三,哪怕是鄒家的庶女或是其他孩子給你來當妾侍呢,都沒問題。」

  鄒家三個適齡的女孩兒裡,只有元槿是鄒大將軍的嫡親女兒。其他兩位是二老爺之女,和鄒大將軍隔了一層關係,倒也罷了。

  更何況,鄒家裡面,也只元槿一人身份夠當端王妃。旁人怕是連個側妃都夠不上。

  藺君瀾也有自己的擔憂。

  當初她看藺君泓和鎮國公府關係極好,甚至有想過要不要撮合葛雨薇和藺君泓。畢竟葛雨薇那姑娘是和藺君泓自小一起長大的,知根知底。除了腿稍稍有點跛之外,其他的問題一點都沒有。

  但是她母親徐太妃當即就駁了她的建議。

  「鎮國公府是行伍世家,手握重兵,不可。」

  短短幾字,讓藺君瀾幡然醒悟。

  皇兄最忌憚的是什麼?

  恐怕沒人比她更清楚了。

  當初是她察覺不對,當機立斷折了弟弟的後路。通過各種手段,暗中扣下了糧草。又給藺君泓去了密信。

  倘若他同意交出兵權、回到京城,那麼,糧草即刻送達。

  倘若他不肯,百萬大軍就要過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嚴酷冬日。

  藺君泓顧及姐弟情意,不能揭發糧草被扣一事,不然的話,藺君瀾絕對沒有好下場。

  百般無奈下,端王卸甲歸京。

  自此,再沒踏入戰場半步。

  只不過,他和胞姐的關係也已產生了巨大裂痕。

  思及往事,藺君瀾的心裡當真是苦澀難當。

  不過,她並不後悔。

  當年她既是下得了這種狠心,如今就斷然不能讓弟弟在婚事上出岔子。

  若有意外,必須想了法子斬絕。

  藺君瀾可以同意藺君泓中意任何一個女子。哪怕是出身低微的女孩兒,只要身家清白人也和順,她就能接受、贊同弟弟把人接進端王府。

  唯獨鄒家的三姑娘,絕對不行。

  「那如果我說,我非要娶她不可呢?」

  「別犯糊塗!」藺君瀾立馬變了臉色。

  「犯糊塗?」

  端王爺輕叩扶手,閒閒說道:「你放心,我一直很清醒。犯糊塗的是你們。再說了——」

  他掃了眼藺君瀾陰晴不定的神色。

  「再說,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藺君泓輕嗤一聲,懶懶地道:「就算我想娶,她還不樂意嫁呢。」

  藺君瀾不悅,「別那麼沒個正形。我和你很認真地在說這個事兒。」

  「我也很認真地在和你說,長公主大人。」

  端王抿唇冷笑,「你們管天管地,事事處處都要插上一手,難不成,還妄圖管住人心?!」

  他猛地抬眼,閒閒地望向藺君瀾,雙眸中閃著清冷的華光。平日裡刻意斂去的嗜血殺氣,此時在眼中驟然迸發。

  「旁的就也罷了,我懶得與你們計較隨你們折騰。但,我不是怕了你們,也不是懼了你們,不過是看在血緣親情上,給你們留些臉面而已。不過,奉勸長公主一句,往後手不要伸得太長。不然哪天我倦了累了,不願再奉陪的話,就不會再幫你善後了。無論什麼事。」

  一字一字,鏗鏘有力,重若千鈞。

  藺君瀾被他凜冽的目光和森冷的語氣驚到,忍不住後退了半步。望著他眼中的了然和通透,懼到脊背泛冷。

  她還欲再言,藺君泓卻是勾唇輕笑一聲,站起身來徑直出了屋。

  臨了,丟下一句話。

  「不管往後我娶的是誰,你們,誰也別妄想能攔得住我。」

  元槿正聽著溫大師的描述,和她商議著什麼花樣更為妥當呢。忽地心中覺得有異,下意識地就朝門邊兒望了過去。

  少年正斜依在門邊,靜靜地望過來。

  金色的陽光柔和了他的眉眼。平日裡張揚的神色,此刻收斂了許多。乍一看去,竟是透著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柔和與溫暖。

  他就這麼定定地看著她。

  元槿一時間怔愣住,就也直直地望了回去。

  最後還是藺君泓當先挪開了視線。

  他臉上有些發熱,手心裡都在冒汗。察覺心跳有些紊亂,他忙調轉目光靜了靜心,這才重新看回去。

  ……她卻已經不再望著這邊,繼續和溫大師說話去了。

  端王爺的心裡莫名地有些不是滋味。邁開長腿,三兩步跨了過去。停在女孩兒身邊,聽著她們的談話。

  溫大師剛好再次提及了冬衣的事情。

  見她說及毛皮,藺君泓心中一動,忽地有了主意。便與溫大師道:「毛皮的話,也不用太過著急。若有上好的紫貂自然是得留下。至於品相一般的,就不用了。」

  他輕咳一聲,掩去心裡極其少見的那點不自在的感覺,語氣十分鎮定地說道:「過幾日我給鄒大將軍去封信,讓他送一車毛皮過來。」

  元槿愕然,扭頭問他:「你和我爹很熟?」

  藺君泓沒料到她居然一下子直擊要害,問出了這麼一句話來。

  不過,他久經沙場,大大小小戰役不知打過多少回。早就練出了隨機應變的極強本領。回答小姑娘的這麼一兩句話,還是難不倒他的。

  「現在暫時不熟。」端王爺淡淡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往後自然會熟起來的。」

  元槿看他那氣定神閒的模樣,忍不住暗暗搖頭。

  現在不熟你就好意思讓我爹來給你送毛皮?

  而且,還一車?!

  鄒三姑娘正暗自為自家爹爹心疼著銀子呢,冷不防額頭上疼了下。

  她怒目抬頭。

  果然,端王爺正往回收手。

  他的手指纖長漂亮,只是敲在額頭上的滋味不太好過。

  元槿還沒反應過來,藺君泓忽然俯下身來,湊到她的耳邊,輕輕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小丫頭又在編排我什麼?」

  他的聲音很輕,很低,帶著略微的沙啞,和他平日裡說笑時的聲音很不同,有種……誘人的魅惑。

  元槿下意識地就要往後退。誰知腿後面就是椅子,往後這麼一邁,根本沒能挪動分毫。反而使得自己身形不穩,猛地晃了晃。

  幸好她比較冷靜,忙伸手往後抓住椅子扶手,穩住了身形。不然的話,怕是就要跌入他的懷裡了。

  看她有些手足無措的模樣,藺君泓低低笑了。

  他就在她耳畔,離的很近。這樣一笑,他的氣息便傳到了她的耳邊和臉頰邊,酥酥麻麻的癢。

  元槿忍不住推了他一把,懊惱地推開椅子,轉過身去。

  藺君泓正要再說,忽然發現小姑娘此時已經臉頰通紅。

  不知怎地,看到她在他面前這樣羞赧的模樣,他的心情忽地就大好了起來。

  端王爺見好就收。揚聲和楊可晴說道:「可晴要不要喝茶?」

  小姑娘正窩在椅子上和繡娘們商量哪一種蝴蝶紋飾更漂亮呢,聞言抬頭,眼睛晶亮,「小舅舅親自煮嗎?」

  端王爺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楊可晴早就知道他的性子了。看他沒搖頭,就什麼也顧不上了,一下子跳到地面上,登登登就朝這邊跑了過來。

  「要要要!我要!」

  她不敢去拉藺君泓的手,拽著他衣裳下擺晃了晃,又轉過來蹦跳著到了元槿跟前,「槿姐姐也一起去吧?」

  元槿想到剛才那情形就又羞又窘。沒法和楊可晴直說,便道:「下午還要上詩文課。我這就回院子用膳,然後準備下午要用的書去。」

  「一起吧。來來回回的不嫌折騰?」藺君泓淡笑道:「喝上一杯茶,也就到了午膳時候。剛好順便就一起用了。」

  楊可晴疑惑道:「小舅舅要跟我們一起用午膳嗎?」

  「嗯。」

  「太好了!」楊可晴笑嘻嘻地拍著手跟著他往前走,嘰嘰喳喳問個沒完。

  藺君泓輕聲問她:「鄒姑娘呢?」

  楊可晴剛才太開心了,一下子就忘了元槿。心下懊悔不已,趕忙回頭看。這才發現元槿還在原地沒動。

  小姑娘忙跑回去把元槿拉上,拖拽著跟她們一起往偏廳行去。

  「槿姐姐一起來。小舅舅可厲害了,茶啊菜啊點心啊,到了他的手裡,稍微改變一下,就比別人做的好吃。你來嘗嘗呀。」

  元槿能夠理直氣壯地不去搭理那個不知所謂的端王爺,但是對著可愛的小郡主,她就沒法硬下心來。

  藺君泓自回到京城以後,和藺君瀾就愈發疏遠了。倒是和小郡主楊可晴一直很親近,也很疼愛這個侄女兒。

  所以,楊可晴拖著藺君泓和她一起喝茶,用膳,倒是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以往也常這樣。只不過以前端王爺沒那麼爽快,答應的次數不多罷了。

  藺君瀾聽聞這個消息後,眉心擰了擰,但,也沒多說什麼。

  之前是她想岔了。那鄒家孩子,不過是可晴的一個伴讀罷了。

  長得再好又怎麼樣?

  終究是養在深閨的尋常女子,和見多識廣的端王不是同一路人。

  她弟弟想要什麼樣的絕色沒有,哪裡犯得著去搭理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丫頭。

  那時候弟弟的眼神,怕是她一時迷糊,看錯了吧。

  長公主現在無心去管那鄒三姑娘如何了。她暗自思量了會兒,又轉而去想剛才藺君泓和她說的那些話。

  她總覺得,弟弟好似察覺了什麼。於是心裡莫名地有些忐忑不安。

  藺君泓吃飯的時候有個習慣。

  不喜歡有人在旁邊伺候。特別是女人。

  以往在軍裡的時候,大老爺們不分年齡不分官職,湊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成了習慣。一回來看見走到哪兒都是一幫子丫鬟僕婦的,著實不習慣。

  尤其是那些人還有事沒事地就往他身邊湊。端王爺就更厭煩了。

  就因著這個,端王府裡換成了清一色的家丁和小廝還有長隨。丫鬟婆子一個不留。

  和人相聚用餐的時候,他倒是將這個要求稍微放寬鬆了些。能夠讓那些女的去伺候別人。只要別在他跟前礙眼就行。

  家里長輩這麼擔憂他的婚姻大事,和他對女人排斥到了這個程度脫不開關係。

  原先元槿沒和他近距離接觸過,還不曉得他這個毛病。如今一起坐在屋子裡,看到丫鬟們小心翼翼不厭其煩地繞著圈兒走,但凡端王爺週遭三尺之內無人靠近,這才有點緩過神來。

  元槿看看自己的位置。

  ——左邊是端王爺,右邊是小郡主。

  剛才是小郡主先選了位置,然後拉著她挨著坐了。

  她本以為端王爺會去小郡主另一側的上座。就沒多想。

  哪知道端王爺在旁邊稍稍一頓後,居然選了她旁邊這個下首位置……

  元槿怎麼看,都覺得自己和身邊那冷冰冰的人氣場不合。於是晃了晃楊可晴抓住不放的她的手,和小姑娘竊竊私語:「我換個位置好不好?」

  「為什麼呀!」楊可晴嘟著小嘴伸出小手下死力氣抓住她的衣袖,放著她跑,「才不要。我就要槿姐姐和我在一起。」

  元槿悄悄看了眼藺君泓,見他自顧自地斟酒,這便放心地朝楊可晴另外一側指了下,「我去你那邊。」

  楊可晴眨巴著大眼睛,好半晌回過神來。剛才抓得死緊的小手一點點鬆開,「對哦。小舅舅不喜歡女人。可是——」

  她把小手重新握緊,「不怕。槿姐姐那麼好,小舅舅不會介意的。」

  元槿一看小姑娘笑了,心說要壞事,剛要阻止她,卻晚了一步,楊可晴已經脆生生地開了口。

  「小舅舅,你應該不討厭槿姐姐的,哦?」

  藺君泓耳力甚好。雖然元槿刻意放低聲音了,但是兩個丫頭在那邊嘀嘀咕咕的,他怎會不知道?

  握著酒盅的手一緊,端王爺淡淡問小姑娘:「怎麼這麼說?」

  楊可晴一把抱住元槿胳膊,「槿姐姐能坐這裡嗎?」

  藺君泓定定地看了元槿一會兒,似是十分隨意地道:「如果她不介意我在她旁邊的話。」

  元槿哭笑不得。

  端王爺都這麼說了,她哪兒還能換啊。

  除非往後不想和這位難相處的爺再和平共處了。

  她暗暗歎了口氣,索性悶頭吃飯。

  今天的菜裡有蝦。

  楊可晴愛吃蝦,可是自己不會剝。

  以往和小舅舅一起吃飯的時候,小舅舅還會給她留上兩個人伺候她,偏偏這次全都被趕了出去。

  小姑娘惆悵極了,咬著筷子眼巴巴地看藺君泓。

  ——她捨不得讓槿姐姐動手,只能求助小舅舅了。

  藺君泓哪會不知道這小傢伙的意思?直接把盛蝦的盤子拿了來,慢條斯理地剝了起來。

  楊可晴樂壞了,連連說「謝謝小舅舅」。

  元槿剛才在眼觀鼻鼻觀心地吃飯,沒有留意到那一出。聽到楊可晴這麼說,她正想看看怎麼回事呢,一抬頭,自己碗裡多了個剝好的蝦仁。

  再一看,蝦盤子整個的在端王爺跟前。

  蝦,分明是他剝的。

  元槿趕忙推辭。

  藺君泓有點惱了,盯著手裡蝦懶懶地道:「怎麼?經了我的手,就難以入口了不成。」

  元槿一聽這話,火氣也冒上來了。

  剛才已經忍了一次,這一回,她就有些繃不住,說道:「王爺既是好心做好事,為什麼非要說得那麼惹人煩呢?」

  語畢,她驟然回神,想到這人可是個王爺啊!

  於是趕緊閉了口。又忍不住小聲嘀咕:「正兒八經好好說不成麼……」

  「你還知道我是為了你好?」藺君泓輕哼一聲,「小孩子家家的,亂琢磨什麼。你跟可晴學學。」

  元槿扭頭去看。

  呵。

  小姑娘只顧著吃,根本沒空理她們。蝦啊菜啊飯啊塞得滿滿當當一嘴巴,腮幫子鼓鼓的,正賣力嚼著呢。

  元槿莞爾。趕緊倒了杯茶擱到楊可晴的跟前,又給她撫了撫背,「你慢點兒吃。沒人和你搶。別噎著了。」

  看到女孩兒這麼懂得照顧人,端王爺的目光柔和了幾分。再看她瘦瘦弱弱的小身板,又忍不住心疼。

  「你吃就是,把身體養好了才是正經。」

  他將蝦仁輕輕放到她的碗裡,「萬事有我。你不必多想。」

  元槿思量著他是把她當成等同楊可晴的小輩來關愛了。畢竟楊可晴叫她一聲「槿姐姐」,而他是「小舅舅」。

  故而元槿也沒再繼續糾結,輕聲謝過了他,悶頭吃起來。

  連吃幾個軟香滑嫩的蝦仁後,元槿想想又覺得藺君泓這樣也太慘了點。光給小輩剝殼,自己沒時間吃了。

  她就拿起公筷,挑了些小排、菜蔬還有雞腿,擱到他的碗裡,堆了滿滿當當一座小山。

  藺君泓的手微微一顫。

  給他夾過菜的人,數不勝數。

  可是頭一回,他心裡頭歡喜到了根本不知該如何表達才好。

  看著女孩兒長長的眼睫和纖細的手指,再看她偷偷摸摸地不住地往他碗裡夾菜……藺君泓鳳眼中波光瀲灩,神色溫柔到了極致。

  原先做這些安排的時候,他就想著這樣能夠正大光明地來時常看她了。

  可是此時此刻,他才發現,這樣隔段時間才能看到一次,好似也不太夠。

  需得想個法子能時常見到才好。

  回到王府後,藺君泓去到書房,喚來了王謙和沈章。

  兩人是跟隨在他身邊的謀士。

  藺君泓回京前遣散身邊的人,卻有一些人誓死追隨,怎麼也不肯走。

  他們就是其中之二。

  兩人剛剛一前一後地掀了簾子進屋,便聽王爺問道:「前幾日讓你們去查的事情,怎麼樣了?」

  王、沈之中,王謙年歲稍小些,便沉默不語,望向身邊的人。

  沈章說道:「已經有了結果。」

  語畢,將他們知曉的一一道來。

  藺君泓撥弄著桌上一支狼毫,淡淡「嗯」了聲,問道:「你們意下如何。」

  這次沈章看了眼王謙,示意讓他先說。

  「三司之中皇上慣愛安排心腹,最好不沾。五寺品階太低。我們兩個商議過,六部最為合適。」

  王謙頓了頓,說道:「我比較屬意戶部那個位置。」

  戶部掌管銀錢,是重中之重。拿捏好了戶部,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

  藺君泓轉而問沈章。

  沈章道:「我倒是覺得吏部更佳。」

  「哦?怎麼說。」

  「戶部雖有實權,但牽扯到了銀錢,一個不小心,恐是被人盯上。一著不慎便會跌入深淵。倒不如吏部掌控著官員的調派和任命,很多時候,可以靈活機變一些。而且,時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吏部更容易招來無妄之災。那可是六部之首!」

  「難不成掌控著銀錢就不引人注目了?」沈章冷笑道:「方大人外派多年,突然回京上任,定然會引起有心人的留意。成與不成,端看怎麼行事了。」

  兩人還欲再辯,藺君泓已經揮手打斷了他們。

  「吏部空出來的是什麼位置?」

  這就是有意於吏部了。

  沈章趕忙上前道:「老尚書年邁,有意告老還鄉。」頓了頓,又道:「尚書或是侍郎皆可。」

  藺君泓明白他的意思。

  要麼,就讓方大人頂了那尚書一職。

  要麼,就是讓左右侍郎上去一個,然後他填了那侍郎的空缺。

  王謙說道:「我覺得侍郎不錯。尚書未免太過惹人眼了些。」

  「既是要去,就做最頭上的那一個。」沈章說道:「不然,讓那兩人中的哪個上去,都不太妥當。」

  吏部的左右侍郎,藺君泓倒是知曉。

  左侍郎崔大人,為人耿直。不過,太耿直了些,所以做了左侍郎那麼多年,都沒能進一步。

  右侍郎何大人,極其靈活變通的一個。但有些不夠沉穩。他至少還得再打磨個五六年才夠格做上尚書。

  藺君泓思量了下,說道:「讓崔大人上去,沐臣頂左侍郎。稍後我會做安排。」而後又道:「左右人員調派到了冬日裡才會有定論,沐臣那邊的事情暫且放一放。過幾日我先尋太后求個少傅的銜兒去看看情勢。」

  沈章眸光一閃,問道:「王爺想看看皇上的態度?」

  少傅雖是武職,卻是虛職,按理說不會引起皇上的忌憚。

  不過,這職位品階高。

  從一品,三孤之一。

  歷來用於表彰在朝中有重大貢獻之人。

  藺君泓不置可否。

  其實,方沐臣那邊他有十足十的把握能成。而且,不被旁人發現端倪。

  不只是方沐臣。很多他的人,他都會想法子慢慢地做些調動。一些依然留在外面觀察形勢,一些調到京中,方便往後行事。

  如今他想要個虛職,一來是和皇上表明,他打算入朝堂了。二來,頂著這個從一品的名號,他就算是正兒八經的武師父了,可以理所當然地去教一個人。

  那就是小皇孫藺松華。

  藺松華這孩子,先帝評價得極其精準。溫和有之,剛硬不足。

  所以這些年下來,小傢伙的文課學得極好,但是武藝一直是沒法見人。

  皇上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太子有些急了。到處求武藝好的先生來教藺松華。只是效果一直不太好。

  藺君泓知道皇上忌憚武將和太子府過往甚密。

  不過,如今他手裡沒有兵權,而且不過是教個小孩子罷了,端看皇上的態度如何。

  帝心悅,或是帝心不安,可以讓他提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剩餘的份量、明白入朝堂時該用哪些手段。

  其實,藺君泓想要教藺松華,還有一個理由。

  只是這個理由和他心裡頭一直念著的那個女孩兒有關係,所以,他斷然不能對任何人說起。

  元槿沒料到在公主府裡學習到了第五日,就再一次見到了端王爺。

  而且,端王爺這次來,還帶了小皇孫同行。

  藺君泓帶著藺松華剛剛到長公主府的時候,藺君瀾也很是訝異。

  她喚了弟弟到一旁細問:「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把松華帶來了。」

  「皇上讓我教他習武。」藺君泓笑道:「只不過我沒尋到更合適的地方,所以想要借你的地方一用。畢竟滿京城裡,再找不出比你這兒更好的習武場了。」

  這處府邸本是一位老將軍所住。後他告老還鄉,這宅子就空了出來。

  藺君瀾相中了這裡的清幽環境,將要賜府出嫁之前,特意央了弟弟藺君泓去見先皇,幫她討要這處宅子。

  先皇素來最疼愛這個子,自是答應了下來。

  老將軍從軍幾十年,沒有一日斷過習武。於是在京中自家的宅邸裡,也辟出了一大塊地方,方便回京的時候練上一練。

  楊駙馬雖不是武將,平日裡偶爾也動動刀槍。且夫妻倆思量著往後有了兒子,少不得要讓兒子習武,就將習武場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雖沒在用,卻每隔一段時間就修整一番。

  認真說來,這裡倒是京中數一數二的練武之所了。無論騎馬射箭,都十分適宜。

  聽聞藺君泓要認真教習小皇孫武藝,藺君瀾自是十分贊同。

  ——她最擔憂的,一是弟弟的親事,二來,便是弟弟自打歸京後便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如今他肯入朝為官,又肯花費心思去教習孫輩,她這才放下了一半的心。

  明樂長公主也不和楊駙馬商議了,當即同意了將習武場讓出來,讓藺君泓每隔幾天就帶藺松華來習武。

  而且,藺君瀾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並不知道藺君泓對她的事情知道了多少。經常和弟弟接觸接觸,許是就能從他的話裡話外探聽到一些端倪。

  因著藺君泓帶藺松華來時是在晌午之前,故而元槿和楊可晴中午下學後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聽聞藺君泓來了,楊可晴拉著元槿就往廳裡跑。因著走得太急,到了屋內的時候兩人都在重重喘息著,鼻尖上還帶了汗。

  藺君泓看到女孩兒臉頰紅紅的模樣,有心想要多問兩句。轉眼看到藺君瀾,他歇了這個心思,一本正經地說楊可晴:「下次切記慢點兒跑。若是太快了,少不得要摔著。夏日裡裙衫這樣薄,豈不是要摔出傷來?」

  語畢,他十分清淡地瞄了元槿一眼。

  雖然他看過來了不過短短的一瞬,但元槿心裡頭忽地冒出個怪異的感覺。

  好似端王爺剛才那番話,不只是對小郡主說的。其實也是在提醒她。

  這個念頭在心裡閃過後,元槿怎麼想都覺得是自己多心了,便沒放在心上。

  上一次共同用過午膳後,元槿這才是頭一回再見到藺君泓。

  不知怎地,一想到他那麼仔細耐心地給她們兩個人剝蝦,她就對他沒法如以往那般冷淡。

  暗歎一聲吃人嘴短,元槿面對著藺君泓,到底沒有再違背他的意思強行行禮了,而是笑著打了個招呼。

  藺君泓見她眼中沒了以往那般疏離的模樣,心下暗喜,十分清淡地點了點頭。

  恰在此時,他身邊忽然冒出了個小男孩來。

  藺松華疑惑地盯著元槿,遲疑著問道:「你是上次去見娘親的那個鄒三姑娘吧?」

  元槿沒料到小皇孫只在消暑宴見過她一次就記住了她。心下對這個禮貌的孩子又多了幾分憐愛,笑著應了一聲,和他說了幾句話。

  這次藺君泓帶著藺松華過來,不過是和長公主打個招呼,順便讓藺松華看看往後他習武的地方。於是稍微坐了會兒就告別離去。

  臨走前,藺君泓朝藺松華看了一眼。

  小皇孫就十分乖巧地問元槿:「鄒姑娘中午是要歸家嗎?」

  元槿沒料到他居然會知道,笑著應了一聲是。

  ——姚先生這邊是每五日休息半天。她這半天剛好回家去住,明天一早再回來。

  藺松華誠懇地說道:「既然都要走,不如,一起吧。」

  他年紀尚小,身份尊貴,且不擅於武學。所以讓他騎馬而行有些困難。

  他是坐了車子過來的。

  藺君瀾還沒開口,楊可晴當先拍手叫好:「有道理有道理。小華華的車子很舒服,剛好讓槿姐姐跟著坐一坐。」

  楊可晴在輩分上要算是藺松華的表姑姑。

  小皇孫聽自己的表姑姑叫元槿「姐姐」,下意識地就道:「槿姨姨坐我的車子好了。我的車子很舒服的。」

  聽到他那一聲喚,藺君泓惱得眼裡頭直冒火。

  哦,他是「小舅舅」的時候,她是「槿姐姐」。

  如今他是「小爺爺」了,她居然成了「槿姨姨」?

  這輩分怎麼就總岔著一個呢?!

  端王爺鬱悶了。

  後果很嚴重。

  看到臉色鐵青的藺君泓,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了。不過,大家心裡都有一個念頭。

  這個時候,千萬別惹他生氣。他想做什麼,順著他來就好了。

  於是他剛提出要送元槿回家,元槿就十分爽快地答應下來。

  因著不想惹怒端王爺,一路過去,元槿都頗為小心謹慎,說話的時候也仔細揣摩了下,努力不去觸怒他。

  藺君泓看她又恢復了小心翼翼的模樣,心裡諸多滋味湧上心頭。

  有心想要和她解釋一番,但聽藺松華一口一個的乖巧無比的「槿姨姨」,他的心就怎麼也沒法冷靜下來。於是臉色更加黑沉如墨。

  在端王爺心思的百般回轉中,馬車終於到了將軍府門口。

  元槿本想著目送端王爺和小皇孫離去。可藺君泓堅持著先讓她進去。

  元槿無奈,只得依了他的主意。

  女孩兒的身影一消失,藺君泓就立馬變了臉色,對藺松華道:「往後不准叫她姨姨了。叫鄒姑娘。」

  「為什麼?」藺松華十分委屈地道:「她明明……」

  「你再這樣下去。總有你後悔的那一天。」

  端王爺冷笑道:「知道皇家最忌諱什麼?不分長幼、不分尊卑!」

  聽了他這話,藺松華更加委屈了。

  槿姨姨明明是姓鄒的,不是皇家人。

  還有。

  小爺爺真的好凶……

  元槿回了家後,因著上了一上午的課,又趕了半晌的路,身上早已沾染了不少塵土。便打算回到青蘭苑,先稍微梳洗下,再去給老太太請安。

  誰知剛進了垂花門,便見蔣媽媽已經等在了那裡。說是老太太要即刻見到姑娘,讓她先往晚香苑去。

  元槿一聽,有些緊張起來,「可是有什麼急事?」

  「姑娘莫慌。」蔣媽媽看著元槿,暗歎口氣,輕聲說道:「老太太不過是聽說姑娘剛剛和小皇孫一起回來的,所以想要問個仔細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