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恰逢雨連天》第184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蘇晉的步子於是在門檻外停下。

 心中第一個感受竟是有些意外的重逢之喜,但並不是雀躍的,而是且清寡且欣然,像這夏末微雨籠在簷頭還有淡淡光。

 爾後才驚覺這喜意來得不應該。

 她是為查案而來,安南的行商案擺明瞭與柳昀有關,在此處撞見他,說明這好不容易找來的線索要被他捷足掐斷了。

 “賈公子?”一旁的小廝見她似是愣住,喚了她一聲。

 蘇晉收起心緒,與小廝一點頭,邁過門檻,與柳朝明一揖:“在下姓賈名蘇,杞州人士,今來拜訪清河縣令胡老爺,未料恰與公子相逢,敢問公子尊姓大名,是何時來的?”

 她這一通問,其實只為鋪出最後一句,“何時來的”。

 柳朝明自聽得明白,於是只答了一句:“早你一刻罷了。”連“甄柳”這個諢名也省去不提。

 小廝又邀蘇晉入座,提壺為她與覃照林斟茶,賠禮道:“看賈公子的模樣,外出還有護衛隨行,必定出生不凡,府上餘了些明前茶,已是我家老爺的珍藏,還望公子莫嫌怠慢。”

 蘇晉抿唇搖了搖頭:“在下聽聞胡老爺原在嶺南伍州府任府尹,後來賦閑三年,晉安元年才被調任至蘇州府清河縣?”

 小廝道:“我家老爺常教導小的要以誠待人,賦閑三年只是個說法,景元二十二年,老爺因夫人去世悲傷過度,將一批存放在伍州府,要送往嶺南衛的軍資耽擱了兩日,被鎮南王以軍法革職。一直到兩年前,陛下登基大赦天下,老爺才重返仕途,來清河縣任縣令。”

 鎮南王即朱祁岳,“鎮南”二字是他去世後朱南羨為他加封的諡號,祭他半生戎邊的守國之心。

 其實這小廝方才說的舊事蘇晉早有耳聞,也知道這位縣令胡老爺與結髮妻十分恩愛,她去世後,他沒有續弦也沒有納妾,至今都是孤家寡人。

 蘇晉的心思又飄到案子上頭。

 她原打算假扮書生與胡老爺周旋半日探聽些虛實,但方才柳朝明已言明他只比她早到一刻,也就是說,他正是來跟她搶人的。

 她為查安南行商案,不惜稱病在安南多留了大半年,如今好不容易找到線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柳昀捷足先登。

 真假書生也不必裝了,等胡老爺下值回來,抬出身份尋個由頭,讓覃照林直接將人擄走。蘇晉如是想。

 小廝為柳朝明續上茶,退出堂外。

 蘇晉於是與他相對而坐,兩人都捧著茶盞,眼前是繚繞的茶霧,一時無話。

 也確實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與她縱然因立場碰撞過,因自覺道不同而分道揚鑣過,但彼此相待尚算坦然,言語也都出自真心。今日坐在這裡,她要查他,他要防她,目的為何心照不宣,雖早生芥蒂,但也無法說服自己上前喚一聲“甄柳公子”。

 蘇時雨官場沉浮近十載,練就一身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好本事,唯獨在柳昀面前,實在拿不出半分虛假派頭。

 過了一會兒,反是柳朝明先問道:“病養好了嗎?”

 他問的自然是她在安南得的“假病”。

 蘇晉沉默了一下:“已沒有大礙了。”

 柳朝明“嗯”了一聲,不再說話了。

 所幸沒過多久,胡縣令便回來了,人還在外院,聲音已到了正堂:“本官為官數十年,還是頭一回見這樣好的字,指教文章實不敢當,二位之才——”

 他話未說完,抬眼望見正堂內立著兩人,一下便愣住了。

 兩人都著青衫,一人清冷,一人疏離,氣度有十萬分的不凡,令他不自覺間就生出尊仰之意,連本來站在那名疏離公子身後,五大三粗的護衛都要忽視了。

 “兩位便是……甄舉人與賈秀才?”胡縣令遲疑著道,打揖的動作做到一半,驚覺這二人論功名論年紀都乃自己晚輩,不該自己先行禮,硬生生收回手去。

 蘇晉靜了片刻,致歉道:“望胡縣令莫怪,在下其實並非什麼秀才,而是——”

 “老爺,老爺!”蘇晉剛說到一半,守在院外的小廝急匆匆趕過來道:“府尹大人領著幾十名衙差找來府上了!”

 “府尹大人?”胡縣令一怔,“蘇州府曹府尹?”

 小廝上氣不接下氣,狠狠點了一下頭。

 胡縣令愣了,此處是他的府邸而非官衙,是什麼事如此要緊,竟讓蘇州府府尹大人親領衙差到他的家中來了?

 若是尋常,胡縣令聽聞府尹親臨,定是一刻不停地奔出去提袍見禮,可眼下正堂裡兩個恍若神仙般的人物令他實在沒法置之不理,遂問道:“府尹大人既到府上,二位可願跟本官一同出去拜見?二位人品如此出色,想必定能得府尹大人賞識,謀個一官半職不在話下。”

 柳朝明沒答話,蘇晉比了個揖:“有勞縣令。”

 曹府尹的氣色像是不大好,背著手在府外等得焦急,一見胡縣令出來,不等行禮,拽過他的胳膊便問:“你今日可見過首輔大人?”

 胡縣令呆了片刻:“什麼首輔大人?”

 “內閣首輔,左都禦史,柳大人。”曹府尹一字一句道,又著急道,“本官昨晚聽說柳大人往清河縣來了,帶著衙差趕了一整夜的路過來求見,竟沒尋著人,你可見過他了?”

 胡縣令這回總算聽得明白,也跟著曹府尹焦慮起來。

 內閣首輔位列正一品,乃當朝群臣之首,晉安帝親征這兩年,與同樣列正一品的次輔沈大人打理朝政,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柳大人在清河縣遭到怠慢,任誰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可他今日實沒見過幾個外來人,除了來他府上拜訪的兩名書生。

 一想起這兩名書生,胡縣令不由回過頭去,兩人皆負手而立,便是見了曹府尹也不跪不拜。

 “這二位是?”順著胡縣令的目光,曹府尹也看到了蘇晉與柳朝明。

 胡縣令生怕曹府尹因這二人無禮斥責他們,連忙道:“稟府尹大人,他二人是來蔽府謁見的兩名書生,胸懷大才,下官正打算將他們引薦給您。”又提醒蘇晉與柳朝明:“還不給府尹大人行禮?”

 方至此時,蘇晉才重新有了說話的時機,於是續著方才的話頭,道:“望曹府尹胡縣令莫怪,在下其實並非什麼秀才,而是刑部的人,姓蘇,今到此是為一樁案子,要請胡縣令隨本官回京師寫一份供狀。”

 這話一出,曹府尹與胡縣令都愣住了。

 過了一會兒,曹府尹拱了拱手:“原來竟是刑部的大人。”又小心翼翼地道,“蘇大人莫怪,在下不怎麼識得六部中人,要說刑部蘇姓的,在下只知道內閣次輔,尚書蘇大人一位,敢問閣下是在刑部哪個司任職?”

 他這話不假。

 景元二十四年,蘇晉破蘇州府“假文書”案,朱景元怒斬蘇州府尹,這位曹府尹乃事後繼任府尹。晉安二年,他任職三年期滿,回京述職,蘇晉尚在安南,柳朝明已是首輔,是以未能有幸面見。

 蘇晉道:“正是刑部尚書蘇晉。”

 四周仿佛死寂一般。

 少卿,曹府尹與胡縣令的膝頭同時落地,一面磕頭一面道:“蘇大人恕罪,下官曉得蘇大人與隨行親軍衛已至蘇州府,昨日前去求見,被侍衛大人攔阻,下官是以不敢再叨擾,並非故意怠慢大人。”又抬頭,雖有所悟,仍十分謹小慎微地問了句,“蘇大人既也來了清河縣,可是見過首輔大人了?”

 蘇晉心中雖覺困窘,仍是面不改色,應道:“本官身旁這一位便是。”

 曹府尹與胡縣令想起方才急著找柳朝明之事,只想就地刨個坑將自己埋了,還是蘇晉道:“兩位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曹府尹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來,一想到面前二位乃內閣輔臣,且一個刑部一個都察院,可謂執掌天下生殺大權,不敢站直了,如履薄冰地問:“兩位大人親臨蘇州清河縣,有什麼下官可以效勞的嗎?”

 蘇晉不欲在此耽擱,說道:“本官為辦案而來,查得胡縣令乃案情證人,要帶他回刑部查問。”

 曹府尹又道:“敢問胡縣令所涉何案?”

 “一樁行商販貨的案子。”

 胡縣令的臉色雖很快恢復尋常,可他在聽得“販貨”二字時嘴角不經意的一絲顫動仍被蘇晉盡收眼底。

 她當機立斷:“照林。”

 覃照林會意,摘下腰間刑部權杖往曹府尹胡縣令眼前一舉,說道:“胡縣令,走吧。”

 “慢著。”正這時,柳朝明淡淡道。

 他負手拾級而下,在蘇晉面前站定:“胡縣令乃朝廷命官,蘇尚書雖可持尚書令牌請人京師,只要未從刑部出示令狀,不能開審。蘇尚書方從安南折返京師,尚未回到刑部,想必是沒有令狀了。”

 蘇晉不露聲色道:“多謝柳大人提醒,回京後本官自會親寫令狀,一刻都不會耽擱。”

 柳朝明道:“正好本官也在查昔嶺南一樁行商案。”他自袖囊裡取出一卷紙軸,遞給蘇晉,“倒是記得先把令狀寫好。”

 蘇晉將紙軸展開,這令狀一看便是柳昀在臨時寫的,上頭只有他一人署名,並無下面的人呈寫供詞證據。可他畢竟是左都禦史,饒是只有他一人之名,只要加蓋了都察院之印,她就不得不認。

 蘇晉將令狀遞給胡縣令:“既如此,你先跟柳大人回都察院聽審。”

 胡縣令雙手接過,又跟蘇晉行一個大禮,正欲跟著柳朝明離開,忽聽蘇晉在身後喚了聲:“柳大人。”

 她上前兩步,微微笑了笑:“忽然想到柳大人來得急,怕是沒帶護衛在側,便是帶了,也不如親軍衛周全。正好時雨返京一路有親軍衛護送,且據我所知,這樁行商販貨案非同小可,既找到了證人,更該保護起來才是。柳大人回京,時雨也是回京,不如一同走,由親軍衛沿路保護胡縣令如何?”

 話音一落,巷外竟傳來行軍的聲音,少傾,街頭便出現身著盔甲的兵衛正拱手朝蘇晉行禮,正是這兩年跟去嶺南護衛蘇晉的兩名鳳翔衛統領。

 他二人行完禮,並不過來,想必是授了蘇時雨之意。

 文臣沒有領兵權,但目下的狀況卻別有不同,這些親軍衛是晉安帝派去保護使臣的,只要蘇晉一日未返京師,她就還是使臣,這些親軍衛就還聽她號令。

 柳朝明於是明白過來,原來蘇時雨早就打定注意,若明面上搶不過,便動兵跟他來硬的,反正無論如何要把胡縣令帶走。

 他看著蘇晉,半晌,勾了勾嘴角竟也露出一個微笑:“還是蘇大人想得周到,便由親軍衛護送。”

 微雨不止,風涼氣清,幾人在雨中等了須臾,鳳翔衛便一前一後牽來兩輛馬車。

 蘇晉與柳朝明一前一後各上了馬車,只能鳳翔衛一聲領下,行隊又緩緩起行。

 曹府尹帶著衙差在巷末跪拜下,直到看了兩尊“金身菩薩”的行隊徹底消失,剛爬起身,卻見一列十二人的鳳翔衛卻折返回來,逕自走到胡府前,問了句:“方才有人離開胡府嗎?”爾後便前後把守起來。

 曹府尹不敢多問,帶著衙差趕緊走了。

 馬車上,覃照林十分困惑道:“蘇大人,您都把胡縣令搶到手了,幹啥還要派人去守著胡府呢?”

 蘇晉沒答這話,閉眼靠著車壁,似是在養神。

 然而,不過片刻,她陡然一下睜開眼:“照林,你即刻騎快馬,一日內趕回京師,讓青樾以我即將回京為由,親自著人在正陽門外等著。”

 “為啥?”覃照林不解道。

 蘇晉道:“青樾如今在朝廷與柳昀勢力相當,要瞞著柳昀行事並不算太難,照方才柳昀的行徑來看,他只比我早一刻到清河縣,都察院的令狀也是路上寫的,證明他十分匆忙,該是這兩日才得知我與青樾在查安南的行商案,且極有可能是根據我的行蹤猜到的。

 “柳昀為人深不可測,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他此番如此匆忙都要搶回胡縣令這個人,證明這個縣令一定知道十分要緊的內情。柳昀不會輕易將這個人放給我,一定藏了我想不到的後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