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恰逢雨連天》第198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蘇晉沒理會藥官,逕自將門推開。

 目光落到柳朝明身上,淡淡道:“昨夜還聽方醫正說,留了一名藥吏伺候四殿下,怎麼一夜過去,藥吏不在,守著殿下的反成柳大人了?”

 她語氣不善,一旁的藥官聽了,連忙解釋:“回蘇大人,那藥吏為四殿下看藥方子去了,臨時換了下官來守,柳大人顧念殿下的病情,與蘇大人一樣,是前來探望殿下的。”

 蘇晉也沒揪著這一點不放,看了一眼闔目躺在榻上的朱昱深,問:“四殿下怎麼樣了?”

 藥官道:“回蘇大人,夜裡喂過一道藥,像是好些了,具體如何還要待方大人診過才知。”

 蘇晉“嗯”了一聲,見柳朝明抬步欲走,喚了聲:“柳大人。”追上幾步:“大人這是要去廷議?”又看了眼天色,離卯時還有小半個時辰,笑了笑道,“前日議事議了一半就被秋禮打斷,難得大人此刻閒暇,時雨與大人一起去奉天殿。”

 這又是要找幌子來拖住他了。

 柳朝明猜到蘇晉的用意,卻不能回絕,否則她便要拿“大人既有閒暇探望四殿下,就騰不出功夫議事?”來堵他。

 等廷議出來,剛回到流照閣,言脩便迎上來:“柳大人,出事了。”

 柳朝明步子一頓:“朱弈珩?”

 “是。今早天不亮,蘇大人命人去後宮蘭苑帶走十殿下,明面上只說有案子要問,咱們的人當時就去請示您了,但因您與蘇大人一起在太醫院,沒敢上前。”

 言脩眉宇間有些焦急:“大人,蘇大人應是猜到安南販貨的案子是十殿下做的了,咱們要去跟她要討麼?”

 怎麼討人?

 如今朝中大權,他與蘇時雨各掌一半。除非能在蘇時雨擄走朱弈珩的當口將她堵個正著,否則怎麼討,帶人闖去刑部鬧麼?

 柳朝明道:“不必,朱弈珩是個聰明人,知道只要不將銀子的去向透露出去,蘇時雨不會要了他的命。”一頓,添了句,“也就受一點皮肉苦。”

 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所謂的“皮肉苦”又豈止是“一點”?

 言脩正想著是否要私下托人去刑部打聽朱弈珩的安危,那頭柳朝明問:“沈青樾已走了?”

 “是,寅時與翟禦史,劉寺丞一併啟程,蘇大人送了沈大人過後才去的太醫院。”

 柳朝明在桌案前坐了,一夜未睡,此刻卻不困,闔上雙目,眼前浮現的是昨晚棋局。

 白子四周是密不透風的黑子,但唯一能將它吞沒的,卻是另一枚叫作“蘇時雨”的白子。

 如何將這枚白子變作黑子呢?

 柳朝明深思半刻,對言脩道:“把安南行商案的卷宗拿來,令錢月牽來見本官。”

 月末朔風北來,日子一日冷似一日,每日醒來都能見著葉稍簷頭凝著初霜,晶瑩的,蕭瑟的,人人都說今年霜露來得早,想必很快就要落雪。

 卻遲遲不見雪,至九月,反倒先來了幾場寒雨。

 一下雨就是透骨的冷,吳寂枝從刑部趕往流照閣的路上,攏了攏氅衣,直到推開公堂的門,一股熱氣撲來,才慰了這渾身上下的寒——蘇晉是女子,較之這滿朝文武畏寒一些,剛到九月,公堂裡已經燒起銀炭。

 她以手支頤,正閉目養神,聽到吳寂枝進屋也沒睜眼,只問了句:“招了麼?”

 “還沒。”吳寂枝有些難以啟齒,“以按吩咐換藤鞭了,但十殿下就是一口咬定什麼都不知道。”

 朱弈珩到底是王爺,在朱南羨回宮前,即便蘇晉要行刑訊,也不敢行得狠了,左右不能少胳膊斷腿,是以只能用鞭子。

 沒成想朱弈珩看著不溫不火,臨到這時了,練就一身硬骨頭,無論你軟硬皆施,威逼利誘,酷刑伺候,除了笑,只有四個字,“毫不知情”。

 蘇晉沒奈何,昨日命刑部換了一種特製的藤鞭,鞭上結著十分細小的鐵鉤,一鞭子下去,還沒見痕,血粘連著細肉就出來了。

 “十殿下知道大人必不能要了他的命,就抓牢這一點拿捏大人呢。”

 蘇晉聽了這話,笑了一聲:“隨他拿捏,以為本官沒了他,還查不出來了是麼?”

 吳寂枝這才注意到蘇晉的案頭有一封攤開的密函,她像是已看了,雖閉著眼,眉宇中卻有一絲疲態。

 密函上說,邛州一名茶商家業不大,但十餘年間,有數回以販茶的名義轉移過千萬兩白銀,因戶部黃冊沒記錄,這一查猶如大海撈針,能這麼快就找到線索,已堪稱運氣極佳了。

 可惜,然這茶商早已去世,家中人也不知所蹤。

 吳寂枝問:“大人可要派人去邛州追查?”

 “不必了。”蘇晉道,她睜開眼,順手拿過一張大隨北疆圖,指著邛州的位子,“我有一個不大好的揣測。”

 邛州位於北疆與西北之間,面上看沒什麼,可移目往上,就可見三個與大隨接壤的鄰國,由西到東,分是赤力,達丹(注),與北涼。

 其中,涼是前朝涼國與達丹舊部所建,赤力位於西面,而達丹所居的大片草原,分成不同部落,各部都有自己的王,合稱達丹。

 “戶部的尹郎中帶著幾個人幫我算了筆賬,萬萬兩白銀,從安南分數次流入大隨,即便再縝密,只要還在大隨境內,就很難查不到。”

 “大人的意思是,這萬萬兩白銀,再流入大隨後,又流出去了?”

 蘇晉“嗯”了一聲:“既在邛州出現,應該往北走了,赤力與北涼和我們互有交戰。”她的指尖在北域圖上直滑而上,然後點了點,“查查這個達丹。”

 查達丹不過三個字,說起來很簡單,怎麼查,如何查,卻是個難題。

 部落太多,彼此之間合縱連橫,從哪裡入手,入手以後怎麼往下走,都得仔細思慮。

 蘇晉只管吩咐,只管問結果,難題落不到她身上,頭疼的是下面的人。

 吳寂枝將密函收好,想著事不宜遲,打算去找兵部的人一起商量,剛退出去沒多久,又回來:“蘇大人,文遠侯過來了。”

 蘇晉一愣,齊帛遠性情清寡,遠避朝堂,雖與謝煦是至交,除了她彈劾朱稽佑的那回相助過一次,這些年倒未與她有太多來往,即便有,也是點到為止。

 到底是世交長輩,蘇晉摒退了吳寂枝,理了理衣衫,迎出公堂,十分有禮地一拜:“侯爺有事命人吩咐晚輩一聲便是,何必親自來這一趟?”

 齊帛遠的鬚髮已全然白了,清臒的面頰有歲月痕跡,但那份沉澱進骨子裡的書生風骨依舊不改。

 他淡笑了笑:“老夫是來辭行的。七月時,胥之來京,邀老夫去杭州柳府小住,老夫應了。此一去不知何時歸,京師故人無幾,因此特進宮來與你和柳昀辭行,望你日後一切安好。”

 蘇晉道:“侯爺與柳老先生是至交,若能去杭州柳府住上數月乃或一年,彼此作伴,這是好事。還望侯爺回京時,與時雨來信一封,時雨也好盡晚輩之道,去城外接您。”

 齊帛遠並沒有久留的意思,在她公堂裡吃了一盞茶,便起身告辭。

 但告辭也不是往別處去,而是往流照閣的正院尋柳朝明。

 蘇晉自是相陪,一路穿廊過徑,又聽得他道:“胥之七月來京,曾到老夫府上小住,這麼多年了,他還是刻板,提了好幾回柳昀的玉玦,一提就氣,一氣就不願回府見柳昀。聽說他後來還特地見了你,只盼沒有為難你才好。”

 蘇晉耳根子一跳:“柳大人的玉玦?”

 齊帛遠“嗯”了一聲,語氣清清淡淡的,卻帶著一絲意外:“當年柳昀離開柳府,才十一歲,帶走了一枚玉玦,那是他母親留給他唯一的遺物,也是他最珍貴的事物。”他說著,一笑,“怎麼,柳昀沒與你提過?老夫還道他這些年與你走得近,你知道這事呢。”

 蘇晉道:“侯爺說笑了,柳大人慣不愛提自己的事,晚輩與他走得近,也只是言及公務居多。”

 齊帛遠點頭:“嗯,他是這樣的性子。”

 蘇晉原不想再問,可所謂的柳府玉玦,她也是有一枚的,還是柳胥之親手相贈。

 那句“唯一的遺物”,“最珍貴的事物”,如同一張織錦圖上忽然繡偏的針腳,容不得她忽視。

 “敢問侯爺,柳大人的玉玦,原本可是一雙的?”

 “不該說一雙,而是一對。”齊帛遠道,“胥之這個人刻板,成親時,連聘禮也是規規矩矩的,也就這麼一對玉玦,是他刻意選了好玉,尋匠工做了一對,贈了一枚給柳昀母親,難得的人間煙火與清歡,後來還打算傳承下去,給柳昀,再給兒孫。”

 蘇晉聽了這話,一陣心驚,腦中恍恍惚浮起一個念頭——原來柳胥之那枚玉玦,不是贈謝相之後,而是想贈柳昀之妻?

 可她早已將自己許給了朱南羨,怎麼能受?

 不管這個念頭是真的亦或只是出於揣測,它既在她心中生根,那玉玦她是一刻也不能留了。

 齊帛遠看蘇晉頓在原地,喚了聲:“阿雨?”然後問,“怎麼,你其實曉得這玉玦?”

 不然如何知道是一對?

 蘇晉搖頭笑了笑:“見柳伯父佩戴過罷了。”

 她抬目看了眼匾額,流照閣正院已至:“晚輩刑部還有要事,便送侯爺到此,望侯爺此去杭州,一路平順。”

 齊帛遠點頭:“好,日後記得,不必稱老夫侯爺,也換一聲伯父。”

 蘇晉應了,拜別了齊帛遠,目送他進了柳朝明的公堂,匆匆走了。

 這一走卻沒回她方才提的“有要事”的刑部,而是轉首出了流照閣,對守在閣外的小吏道:“備馬,送本官回府。”

 小吏連忙應了,等蘇晉到了正午門,馬車已候在金水橋畔了。

 蘇晉逕自命人將馬車趕回府,去屋裡取了玉玦,還沒出房門,阿福見了她便叫喚:“十三殿下,十三殿下!”

 這一叫便引來了覃照林,一見蘇晉已將官袍換下,身著一身青衫,問:“大人,您咋這時候回府了?”又問,“您要去哪兒,俺送您。”

 阿福又叫:“殿下,殿下!”

 裝著玉玦的匣子握在手裡,烙鐵一般燙,她早已應了朱南羨的婚約,如今怎麼能接他人信物?

 蘇晉覺得難以啟齒,只道:“你別管了,我有急差要辦,去過就回宮。”

 等走到門口,看覃照林還跟著自己,又吩咐:“我近日宮中事忙,想必接下來數日不能回府,你守著蘇府,平日裡要放機靈點。”

 覃照林嘿嘿一笑,撓撓頭:“俺知道,俺知道,大人放心。”

 蘇晉遣走宮中駕車的小吏,獨自將馬車趕到柳府。

 來應門的是安然,聽了蘇晉的來意,沒敢接這匣子,說道:“玉玦既是老爺相贈,蘇大人即便要歸還,也該由我家大人來受,斷沒有安然替他受了的道理。”

 蘇晉道:“我原不知這玉玦如此珍貴,以為只是信物,而今知道另一枚玉玦竟是大人令堂的遺物,直覺受之有愧,是一刻也不敢再留。”

 她沒提她知道這玉玦是該傳承下去的一對,太難開口。

 安然十分為難,思慮半晌,說道:“那不如這樣,請蘇大人在正堂稍坐片刻,待安然去取筆墨,蘇大人給我家大人留書一封,說明還玉因果,待我家大人回府,安然會將書信遞與他過目。”

 蘇晉頷首。

 這樣好,她之所以來柳府,本就想略去當面還玉的困窘,留書一封,總好過當面道明因果。

 誰知安然剛退出去沒幾步,又回來:“帳房與偏房的筆被阿留拿去後院洗了,大人的書房雖離得近,等閒不能入內,安然要去東院書房取筆紙與墨硯,還請蘇大人多等片刻。”

 蘇晉應好,獨坐在正堂吃了一會兒茶。

 方才只想著快些將玉玦歸還,沒多作思慮,此刻靜下來,便有不少念頭自心裡浮起。

 安南行商案查到最緊要的一步,卻斷了線索,她大可以拿著現有的“證據”,佐以“殺無赦”的密詔去治柳昀的罪,可是,然後呢?

 她當真想要柳昀的命麼?

 蘇晉知道她該是果斷的,不留情的,可臨到這最後一步,她仿佛是站在懸崖邊,山嵐呼嘯,身旁就是柳昀。

 她一伸手,就可以把他推下去。

 指尖已觸到他的背脊,卻一下沒了力氣,眼前是初遇暮春的連天雨,耳畔是他問自己“你可願來都察院,隨本官做一名禦史”,再鼓足勇氣,看到山石滾落的白屏山,他來救自己。

 她欠的還沒還,也還不起。

 蘇晉只盼有一股力氣,自九天來也好,自閻羅來也罷,助自己不顧心頭輾轉,將這一掌推下去。

 推下去,就能塵埃落定。

 柳府靜悄悄的,也不知怎麼,蘇晉心底忽然浮起了安然方才說的一句話,“大人的書房雖離得近,等閒不能入內”。

 她還記得,當初阿留也曾與自己說過:“大人的書房除了三哥誰也不能進,當初有個婢女就是因為進了大人的書房……”

 阿留的話沒說完,但蘇晉私下記住,後來著人打聽。

 柳朝明命人杖斃婢女,立下規矩,自此柳府再無一人敢進他的書房。

 那一股能助自己將臨淵一掌推下去的力氣,在柳昀的書房麼?

 蘇晉擱下茶碗,站起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