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恰逢雨連天》第151章
第一百五十章

 朱南羨眉心微蹙,心想離申時議事還有一會兒功夫,欲叫羅松堂在殿外候著,蘇晉卻道:“殿下,羅大人像是另有要事進諫。”

 朱南羨憶起近日安南國使臣來朝,定下來的回訪使臣是蘇晉,以為禮部急著找他是為此事,便點頭道:“宣。”

 內侍將殿門敞開,羅松堂行禮過後,先沒開口說話,而是抬起眼皮先看了蘇晉一眼。

 朱南羨將他這副神色盡收眼底,便道:“本宮聽蘇侍郎說,羅尚書有要事向諫言?”

 其實羅松堂來奉天殿前是去刑部找過蘇晉的,刑部的人卻說蘇大人已先一步去見太子殿下了。羅松堂本不明就裡,聽朱南羨這麼說,以為蘇晉已猜到了自己要進諫何事,已先一步與太子殿下提過了。

 他不由在心中讚歎,無怪乎蘇大人能在三兩年間從一任知事升任侍郎,撇開一身錦繡才情不提,單就察言觀色的本事就叫他等老臣汗顏,這麼下去,想必刑部尚書的位子也指日可待了。

 “稟太子殿下,殿下初回京師,入主東宮,坐鎮朝局,實乃我大隨臣子百姓之大福大幸,然,眼下尚有一事迫在眉睫。”羅松堂說著一頓,四平八穩地施了一揖,“殿下該將立妃事宜提上議程了。”

 朱南羨一聽這話,臉色冷了下來:“你來就是為了說這個?”

 羅松堂自眼風裡覷了覷朱南羨,心道,說這個不好嗎?禮部執掌的大事左不過科舉,邦交,嘉禮。說立妃的事總比提出使的事好吧,讓蘇晉出使是朱沢微已議定下來的,七殿下眼下只是失勢又沒死,提出使的事不是左右得罪人麼?

 還是提立妃的事好,一來彰顯他禮部對繼任新君的忠心即關愛,二來誰也不招誰也不惹,更重要的是,朱南羨已二十有四,往常只是藩王不娶不納倒也罷了,可儲君的婚娶子嗣事關國祚社稷,這確確實實是他禮部操心的一等一大事。

 “回太子殿下,臣今日回宮後特特擬定了一份選妃名錄願呈與殿下過目。”羅松堂說著又覷了朱南羨下首的蘇晉一眼,想要鼓動她一起幫個腔,“正好蘇侍郎也在,不若一併幫著殿下參詳參詳?”

 “羅松堂!”朱南羨斥道,“本宮以為你是長進了,要諫言為家國天下事出謀劃策,這才特地宣你一見,沒成想你提的竟是這等芝麻綠豆的小事。”

 羅松堂一臉惛懵,想不明白怎麼太子立妃就是芝麻綠豆了。

 饒是如此,他仍撩袍往地上跪了,先磕了兩個頭,才又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您十五歲那年陛下便說要為您立妃,怎奈故皇后仙逝,您為她守孝三年。後來您到了十七,陛下又催老臣為您選妃,結果您一守完孝,就去西北領兵了。兩年多前您領兵回來,陛下劈頭蓋臉就把老臣罵了一頓,讓老臣務必為您選好王妃,誰知老臣這頭還沒擬好名錄,您那頭就去南昌府就藩了。

 “去年年底您從南昌回來,陛下跟老臣說,您要是再立不好妃,讓老臣提頭去見,奈何又出了故太子的事。老臣這些年因為您選妃的事被陛下罵得狗血淋頭,而今您已貴為儲君,要承襲江山大統,竟還是孤家寡人一個,陛下醒來若是得知老臣如此不作為,怕是割了臣十個腦袋都不夠陛下消氣。”

 羅松堂說完這一大番話,再磕了三個頭,爾後滿目期待地望向蘇晉:“蘇大人翰林出身,半輩子研修孔儒之道,深知皇儲子嗣乃立國之根本,要不,您與殿下說說這個道理?”

 蘇晉沒想到羅松堂要她幫的腔竟是這個。

 誠然羅大人的話乃箴諫之言,但這大半年坎坷離亂,生死一線,她好不容易才等到他回來。

 “臣以為——”蘇晉頓了頓,覺得這個腔她實在是幫不了,“殿下初承東宮主位,朝局之中尚有諸事待議,置於立妃……挪後吧。”

 羅松堂滿目震驚地看著蘇晉,想不明白她怎麼連勸太子殿下一句都不肯。

 朱南羨也看了蘇晉一眼,唇角動了一動忍住沒露出笑來,一點頭分外肅然道:“嗯,挪後。”

 不多時,申時已至,朱南羨胡亂打發了羅松堂,便令各部堂官進奉天殿議事。

 朝中諸事繁雜,江山多處離亂,好在六部與都察院這大半年來各司其職,將大事一一統籌匯總,倒也理得清頭緒。

 朱南羨將眾人的話都放在心裡過了一遍,然後道:“依諸卿之見,朝局之所以舉步維艱,其癥結在戶部短銀短糧,是以禮部不可行秋禮,工部無法修皇寺,各地賑災的撫恤金撫恤糧無法下放,兵部這頭因軍費耗盡,徵兵派兵都有困難。”

 兵部尚書龔荃提起這個就是一肚子氣,說道:“回太子殿下,正是,且今年上半年能造船買馬,四殿下與戚都督能順利出征,全靠著前戶部沈侍郎未雨綢繆,為朝廷攢省下這許多錢糧,沈大人這些年在戶部從未短過我兵部的軍費,而今他一走,我兵部連兵都養不起了。”

 戶部右侍郎杜楨聽了這話,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依著從前,他定要與龔荃好生辯駁兩句,但如今東宮易主,一朝天子一朝臣,誰能不知道朱南羨與沈青樾的關係呢?

 杜楨只好黑著一張臉不吭聲。

 朱南羨卻道:“也不該責難戶部,今年各地戰起,便是沈青樾在,局面較之今日恐怕也好不了多少。”他說著,又想了想,將語鋒一轉,“蘇侍郎,你可知青樾的傷如何了?”

 蘇晉道:“回殿下,聽說不算嚴重,稍養幾日便好。”

 朱南羨“嗯”了一聲,沉吟一下於是道:“杜大人一力支撐戶部已十分不易,沈青樾雖犯包庇之罪,但已受五十杖大刑,這回運馬又有功在身,為朝廷算是挽回損失,將功補過,本宮打算明日廷議宣沈青樾一併前來,諸卿可有異議?”

 四品以上的大員才可參與廷議。

 在場個個都是老狐狸,朱南羨宣沈青樾來廷議意欲為何不必言明他們也知道。

 當初沈青樾的包庇罪本就罰重了,如今的刑罰大權又在蘇晉手裡,除非都察院要管此事,否則沒人會開口去觸這個黴頭。

 眾人的目光先掃了掃蘇晉,又掃了掃柳朝明,見他二人都默然立著,當即心裡有了答案,一齊拱手道:“全憑太子殿下做主。”

 時已近晚,朱南羨就北涼的戰事再問了問兵部,想到自己還要去明華宮為父皇守上半夜,便令七卿散了。

 等七位大臣退至奉天殿外行禮時,他似又想起什麼,喚了句:“柳大人留步。”

 天際一彎月牙明亮有光,內侍們見太子殿下還有國事要議,又進得殿來掌了數盞燈火,柳朝明於深殿上與朱南羨行得一禮道:“殿下有何吩咐?”

 朱南羨思量了一下道:“今日議事前,本宮翻看了一下近日的奏章,這才知年來一半的大事都是由大人主持操勞,大人辛苦。”

 他這話說得誠心。

 各部堂官皆是有大才之人,但所有的奏本中,唯數柳朝明寫得最為通達明晰,也難怪蘇晉從前在都察院時,正事上總以他為楷模。

 柳朝明道:“殿下過譽,臣所行不過分內之事。”

 朱南羨又道:“本宮初理國事,並不很得心應手,於一些地方尚有不明不解之處,唯恐耽誤了國之大事,日後還要勞煩大人多指教。”

 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坦蕩蕩地承認,以人為師,見賢思齊,絲毫不遮不掩。

 柳朝明抬目看了朱南羨一眼,然後道:“赤心難得,謙而有道,殿下有心親萬機,勵精圖治,那麼不必操之過急。”

 朱南羨點了一下頭:“本宮知道了,天色已晚,大人先回都察院罷。”

 柳朝明應聲,剛退到殿外,忽聽朱南羨又喚了句:“柳昀。”

 他似是有千般思量,但目色還平靜堅定如常。

 “今日……本宮其實看見了。”朱南羨道,說著,他驀地抬手對柳朝明一揖,“今日,還有這許多日子以來,多謝大人了。”

 朱南羨沒說明他在謝什麼,但其中意思他二人都再清楚不過。

 多謝他今日的捨命相護。

 多謝他這三兩年來,對蘇時雨無聲相護。

 殿外是寂寥月色,殿內灼然火光如烈烈豔陽。

 柳朝明站在月色與火光的交會處,看向那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他沉默了一下,也合袖,對朱南羨回了個揖,沒多說什麼,折身走了。

 戌時已過,朱南羨因要為朱景元守上半夜,也沒來得及用膳,自皇案前取了幾分奏摺,便往明華宮去了。

 等守夜出來已是第二日的丑時,東宮的尤公公提了燈過來迎他,說道:“殿下初回宮就這麼辛苦,不如就近在明華宮歇兩個時辰?”

 朱南羨想了一下卻道:“不必,本宮還有事要去刑部一趟。”

 尤公公猶疑了半刻才應了,又忍不住道:“殿下身體底子再好也經不住這麼個操勞法,明日廷議過後可一定要緩緩了。”

 朱南羨的目光已落在了刑部的方向,自尤公公手裡接過風燈,應道:“本宮知道了。”

 說是有事其實也談不上,再要緊的事也可以挪後些許。

 他只是覺得剛回宮中連句話都還未曾好好與蘇晉說,實在想去看看她。

 朝中事宜繁冗,縱是深夜,各部也亮著燈火,刑部值夜的主事吳寂枝見著外頭有人過來,原以為是哪個衙司過來問事的,迎上去才發現竟是太子殿下親自來了,忙不迭跪地與他行禮。

 朱南羨抬手將他虛虛一扶,問:“蘇侍郎可以歇下了?”

 吳寂枝道:“回太子殿下,蘇大人方才還在值廬裡整理卷宗,也不知眼下是否已歇了,微臣這就去殿下看一看。”

 朱南羨搖頭道:“不必。”省得她睡了打擾了她,“你退下吧,本宮自己過去。”

 蘇晉的值事房裡還亮著一盞燈火,朱南羨輕聲將門推開,見她仍坐在滿桌卷宗前,整個人卻已撐著下頜睡過去了。

 他默了默,熄了風燈擱在屋外,掩上門進了屋,知道她是太累太乏,沒忍心喚醒她,在她對面的椅凳上坐下,自懷裡取了一份方才沒看完的奏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