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恰逢雨連天》第82章
第八十一章

 蘇晉自暖閣裡出來,宮樓外忽然傳來辭舊迎新的號角聲。

 她這才意識到景元二十四年已在這一夜紛擾中過去了,三短一長的角聲吹出令人唏噓的刀兵氣,回蕩在深宮中,又一歲枯榮。

 得到瓊花閣殿內,朱南羨問:“柳大人好些了嗎?”

 蘇晉道:“已服了藥,但病勢太急,一時半刻也無法緩解,只能先將養著。”

 朱南羨“嗯”了一聲:“明日冬獵,大皇兄還有事務要交代,我先回東宮,丑時一定再過來。”他有些不放心地回頭看了沈奚一眼,又道,“如果有事,命人來東宮尋我。”

 蘇晉應聲道好,待朱南羨走了,沈奚這才別過臉看她一眼,他似乎已清醒些了,像是在思量甚麼,片刻隻道:“我們出去說。”

 瓊花閣外有一處中庭,這裡人跡罕至,連積雪都未曾清掃。

 沈奚垂眸看著這滿地茫茫的雪,輕聲道:“今夜怪我,是我不夠冷靜。”

 他忽然俯下身,自地上捧了一把雪仰頭覆於面上,任冰冷刺骨的雪粒子擦過自己的面頰,然後甩了甩頭,搖頭一身冰霜雪意。

 那一雙洞悉世事的桃花眼終於重歸清明。

 沈奚道:“時間緊迫,你我先看局勢。”

 他走至庭院一角,一邊自樹梢折了一枝臘梅,一邊道:“宮前殿一案至今,十四失勢,三王倒臺,當日我們所說的可能佈局的皇子裡還剩四人——四,九,十,十二。”

 他半跪於雪地,已梅枝在積雪上寫下一個“九”:“首先排除九殿下,因為他是柳昀的人。”

 蘇晉垂眸沉吟道:“依今夜柳大人遇刺之際,九殿下被授意引三殿下離開來看,他的確為大人所驅使。”

 “不止如此。”沈奚道,“朱老九之所以能為柳昀所驅使,是因為柳昀手裡早已握有他的把柄。”他那梅枝點向那個“九”字,“這個把柄是他朱裕堂背叛朱十四的實證。”

 “我那裡有一本私賬,朱稽佑自就藩山西,便與朱十四一起大肆斂財,乃至於後來修行宮,賣放工匠,朱裕堂雖與他們一夥,但一直未曾染指這些惡事。直到景元二十三年夏,朱裕堂忽然放開手腳,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所以我猜,一定是當時發生了甚麼不可挽回的事。”沈奚抬眸看向蘇晉,“你可還記得,景元二十三年,即兩年前,發生過甚麼?”

 蘇晉記得,一輩子都不會忘。

 景元二十三年暮春,仕子鬧事,至初夏,朱景元處死晏子言一批朝臣義士後,草草收場。

 沈奚道:“後來發現仕子鬧事是被七王的人順水推舟刻意鬧大,然而策劃這場鬧事的罪魁禍首裡,只處置了一個吏部曾憑。”

 蘇晉道:“當日在奉天殿,陛下最後把曾憑交給了柳大人。”

 “是,曾憑是七殿下朱沢微的人。柳昀得了曾憑以後,一定通過種種手段,審出朱老九背叛朱十四投誠七殿下這一事實,令他招供畫押,隨後拿這份供狀去威脅朱老九。九殿下不得已,只好歸於柳昀,這個臣子之下。

 “這也是為何在曾憑死後,曾友諒數次討要曾憑生前供狀,都察院置之不理的原因——因為這份供狀,正是柳昀拿來驅使朱裕堂的把柄。”沈奚說著,拿梅枝在“九”字上一割,在旁邊寫上一個“柳”,“一個會被臣子驅使的皇子,不可能有實力與能力精心佈局奪儲。”

 他說著,沉了口氣,又在旁邊一處雪地上寫下“四”與“十二”,“宮前殿一案的佈局人,我最懷疑此二人,因我一直疑心柳昀深陷此局是因為他跟一位殿下有所合謀,而我若是他,一定是在這兩人中選。”

 沈奚在“四”之下寫了一個“沈”,在“十二”之下寫了一個“戚”:“自然,以姻親來看,四王妃是沈筠,十二王妃是戚家大小姐戚寰。他二人若得沈戚兩家的支持,實力不弱。然而,沈家不必提,是站與東宮一方。戚家作為開朝元勳,之所以在朱景元誅殺功臣後還能枝繁葉茂,是因為戚府從不參與爭權。”

 “沒了沈戚二府,十二與四若要□□,必有文臣相佐,六部當中,兵部與禮部不站邊,其餘四部勢力劃分已明朗,別的文臣我雖非個個都看清,但要論這餘下當中實力最強的——”沈奚枯枝一動,指向方才寫的“柳”字,“非他莫屬。”

 “若我是柳昀,要與這二人其中一人合作,”他將枯枝放在“四”上畫了一個圈,“我選他。”

 蘇晉道:“若柳大人當真蹚了這渾水,四殿下性格持重沉穩,確實是比十二殿下更好的人選。”

 沈奚抬目看向蘇晉:“可也未必,柳昀這個人,心思深沉,心智過高,身為皇子放這麼一個人在朝中,自己卻在邊疆守江山,不怕賺來的錦繡山河被這個人搶了嗎?”

 他最後在雪地上寫下一個“十”道:“他是一個變數。”

 “如果只有以上三人,那我的答案已經確定無疑了。”沈奚道,“可偏偏多出來一個朱弈珩,我看不透這個人。”

 蘇晉知道沈奚的意思——各皇子各自為勢,或精於兵道,或強于文儒財資。

 而蘇晉對朱弈珩的印象,只有一個美姿容。

 他貌如珠玉,說話得體,可除此之外呢,再沒有了。

 沈奚道:“朱弈珩與朱十二都是淑妃之子,小時卻被寄養在貴妃宮中,他曾與朱家老九相依為命,又一同受教於四殿下半年,他不受寵,就藩的旨意,還是朱十四幫他討的。”

 “就這麼一個人,把這蹚水攪得渾濁不堪,多出來太多合縱連橫的可能性,讓我看不清。”沈奚蹙眉道,“朱弈珩沒有兵力,政績平平,為人看似平和實則心氣甚高,心機之深比七殿下更加莫測。奪儲是實力之爭,若時日還長,若還有十年乃或數十年,作為人臣大可以選擇朱弈珩這麼一個好苗子一同慢慢培養勢力。可眼下連一個月都沒有了,誰會選擇輔佐他?便是強如柳昀也不該選。而作為皇子,誰又願與這麼一個毫無實力又莫測的人合作?”

 “柳昀之所以寧肯自傷也要置身事外,應當也是因為這個‘十’。他尚無法看清局勢,沒有人能真正把控局勢,所以他寧願隔岸觀火,伺機而動。”

 沈奚將梅枝往地上一扔,盯著雪地上寥寥草草的字跡:“我有種直覺,真正的答案就在這裡面,但我想不出,我一定是有甚麼看漏了,一定有甚麼算漏了。”

 蘇晉看著這一地棋局,也辨不清方向。

 她隱隱覺得沈奚說得對,答案就在這裡,可她與這幾位皇子不過片面之交,此事連沈奚這個長在深宮的皇親國戚都看不透,她如何看透?

 滿世界積雪通明,朱南羨是踩著丑時正刻回來的。

 蘇晉垂眸看向雪地上這個對朱南羨而言可稱得上殘忍的棋局,忽然半跪下身,俯身以長袖將雪痕一拂,“既已沒時間從全域與源頭找答案,那我們便從事件的結果往前推,能推多少便算多少。”

 她拾起被沈奚置於地上的梅枝,說道:“我們現在所有的線頭都引自於宮前殿的案子,但我們手裡真正的線索只有一個。”

 她在雪地上寫下一句話——

 什麼都是假的。此生唯對不起小殿下,雖死也不能贖罪。

 這是朱麟奶娘臨終時的遺言。

 蘇晉道:“她能作為一個案子的核心,引出這麼大一個局,那麼這個人臨終留下這麼一句話勢必有深意。”

 她俯身圈出一個“假”字,“所謂甚麼都是假的,從結果來看很簡單,其一,小殿下所中之毒不是皇貴妃指使人下的;其二,璃美人不是錢煜害死的。可這兩點便是她不說這句話,我們也能想到,所以重點不在‘假’字上,而在這兩個字身上。”

 蘇晉又以梅枝圈出“什麼”二字。

 “既然什麼都是假的,那麼此案的結果可以是假的,此案所釀成的後果也可以是假的。

 “宮前殿一局中,所牽連的有三方——東宮,朱十四,和七殿下。其中朱十四與七殿下被人設計陷害,暫可以不管。最大的善果結在東宮。”

 沈奚道:“昔羽林衛副指揮使錢煜一直是姐夫的心腹大患。宮前殿一局,令姐夫趁機除掉錢煜,之後再以清理錢煜餘黨之名,肅清羽林衛。”他說到這裡一頓,忽然知道蘇晉想說甚麼了。

 只見她在雪地上寫下五個字“肅清羽林衛”,抬頭問道:“倘若這個結果是假的,會怎麼樣?”

 朱南羨沉默一下,道:“羽林衛指揮使伍喻崢自十年前便跟著大哥,你的意思是,羽林衛當中,被設計處死的副指揮使錢煜實際上才是真正效忠大哥的,而留下的伍喻崢,才是問題所在?”

 蘇晉道:“我不確定,但這是我如今可得出的,唯一清晰的推論,也許這下頭還藏著許許多多我看不清的東西,但我目下想不到。”

 沈奚道:“這雖是推論,但不得不防,何況明日就是冬獵,倘若羽林衛叛變東宮,後果不堪設想。”

 三人一時不言。

 其實眼下最好的辦法是朱憫達能撤換羽林衛。

 可朱憫達剛愎自用,若要讓他以區區一個推論就撤換自己的護衛,對他而言無疑為一個笑話。

 更何況,倘若撤換了羽林衛,冬獵之時又當由誰來保他安危?

 金吾衛嗎?堂堂太子居然要十三殿下所領的親軍衛來保護?他儲君的顏面何在?

 這時,朱南羨自腰間抽出長刀,以刀鞘為筆,在雪地上畫出一道起伏山脈,“冬獵在封嵐山,由虎賁衛隨行,羽林衛只去三十騎,其中跟去林中狩獵的至多十二騎。既如此,我命金吾衛提早出發,進山暗中護衛大哥,倘隨行羽林衛有異動,一舉伏滅。”

 蘇晉問:“冬獵前不會搜山嗎?”

 “會。”朱南羨道,然後他以刀鞘在山脈左側畫了一長一短兩條線,指著那條長線道:“自這條線往西是禁區,搜山只搜林場以內,禁區外是不管的。”然後他又指著那條短線道,“這是條掩於禁區的捷徑,可直接通往林場,我可命左謙帶金吾衛在禁區外駐留,等搜山過後,再自這條捷徑潛入林場。”

 他說著,看向蘇晉與沈奚:“你們放心,這條捷徑是陡壁,是當年冬獵時我與左謙發現的,只有我二人知道。”

 沈奚問:“你能讓金吾衛做到悄無聲息地潛入林中嗎?”

 朱南羨想了想道:“能。”他再用刀柄在山脈當中畫下八個叉,說道,“封嵐山依山脈走勢,水流流向,分佈八個崗哨,我可命其中三十二名金吾衛穿崗哨服徘徊在崗哨附近。四人一組,倘若發現大哥的蹤跡,分兩人留守,兩人做巡邏狀跟蹤。大哥一旦遇到危險,可鳴角告之。”

 沈奚道:“這樣好,不用打草驚蛇,又可自暗地裡看看這些羽林衛是否真的忠心。”

 朱南羨點頭道:“因各皇子進山時機不同,有這三十二名金吾衛在,我進山后也可自他們處隨時得知大哥所在。”

 他垂眸略略思索,又道:“可時間太緊,我來不及提前部署,眼下突然調動金吾衛三十二人,黎明時分北大營點兵,勢必會有所察覺,上報兵部。何況這麼多人夤夜出城,也必定瞞不住城門守衛與巡城史。”

 沈奚道:“兵部郎中何莧是我的人,北大營發現少人雖要上報兵部,但他作為郎中,幫忙押個一日卻沒問題。”

 蘇晉道:“殿下召集金吾衛後,可命他們從城南正陽門出,再繞行往西去封嵐山。”她看向朱南羨,“覃照林從前是城南兵馬指揮使,我屬下禦史翟迪,曾總領城南禦史,合他二人之力,令三十二金吾衛出城再瞞上兩日總該不是問題。”

 她說著,再看一眼天色:“事不宜遲,我們各自安排,寅時正刻,我在承天門口等殿下與沈大人。”

 蘇晉言罷,方走了沒幾步,卻聽沈奚在身後喚了聲:“蘇時雨。”

 他垂著眸,右眼下一顆淚痣閃著清冷的光:“這是東宮的危局,其實你……不必捲進來。”

 蘇晉卻道:“大人多次助我,殿下待我深恩,我非草木,豈能無動於衷?”她說著,驀地淺淺笑了笑:“翟迪今晚值夜,我先去都察院找他,殿下與大人若得空,幫我去蘇府幫我把覃照林提進宮來,他功夫好,冬獵時由他護著我也安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