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扔了妹妹的書後穿越了》第251章
第251章

  凌崇與趙奕喝完酒的第二天,他就派心腹之人秘密潛回鄭家村,為鄭之南送上了銀票。

  是趙奕入股的兩倍。

  除了銀票之外,還有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官方,沒有客套,也沒有說自己這段時間過得如何,而是對鄭之南說:“聽聞你要造紙,開造紙廠,不論是辦什麼廠都應該很缺錢銀,這是給你救急所用,預祝一切順利。”簡單粗暴直接,沒有任何一個字是多餘的。

  鄭之南看了看信,並不奇怪凌崇竟然這麼快就知道了。

  雖然辦造紙廠的事兒,他只和一個人說過。

  在沒有對外聲張之時,凌崇能知道這件事,只有一個可能。

  趙奕和凌崇認識,凌崇從趙奕的嘴裏知道的。

  不然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凌崇知道,畢竟在此之前他沒有任何行動。

  看來趙奕的出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

  兩人是認識的?

  想到趙奕也是京城的,而且還是世子,鄭之南便大約能猜到凌崇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階層和位置。

  果然雲泥之別啊。

  看來自己要更加努力才可以,不然還攻略個屁。

  至於凌崇送來的錢,鄭之南收下了,作為入股收下了,凌崇不在意,估計是想著自己悶不吭聲什麼也沒多說的就走了,現在回想起來有絲愧疚,知道他要搞事情,就送來了金錢支援,但鄭之南不會心安理得的收下。

  所以作為入股的初始基金就沒什麼問題。

  鄭之南在趙奕的加入下,擴大了釀酒坊,從之前的不足十人,擴大到了五六十人,大部分都是村裏的壯勞力,還有周邊村子過來的。

  既然擴大了規模,自然不能再留在家裏這小地方釀酒,鄭之南初八就開始找人建廠子。

  不用搞亭臺樓閣,雕花之類的,就簡單粗暴,蓋大廠房,將各個流程的房間都規劃好,他本身就是做設計的,對於這類的空間設計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十分的不同,在擴大了空間的基礎上還將每個地方都做到物盡其用。

  建房子的時候還沒有立即招人,族裏有人看到鄭之南生意蒸蒸日上,有些會做生意的便主動和鄭之南溝通,想要入股。

  鄭之南其實這個時候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原始資金沒有到位,很可能就爛尾了,什麼都得元氣大傷。

  有人想要入股,他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也都講好規則,入得多,得的多,入的少,自然分紅也少。

  有了原始資金,廠房不過三個月就蓋好了,在廠房快蓋好的前一個月,鄭之南親自把關,挑工人,依舊有試用期,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的,試用期內不滿意,隨時走人。

  蓋房子期間,也請人打量設計了釀酒工具,畢竟人多了,工具也得增多,不然都杵著當門神?

  因為是春種階段,其實一開始人並不多,但是知道了鄭之南的工資待遇和工人福利後,有些還是想要來試一試,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待到四月,所有東西都到齊,到位。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鄭之南看顧易做事踏實,也不愚鈍,便將他提拔成了總管,他不在的時候,就把很多事情交給顧易去統籌,處理,安排。

  而鄭之南在將酒廠的事情塵埃落定後,才開始研究造紙的事情。

  他在沒有來古代之前,就在各個世界學習各種技能,任何事情他都勇於嘗試,畢竟每個世界的一生,對鄭之南這個基於做任務的人來說是很漫長的,為了打發這份漫長,他便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實。

  現代造紙的材料分植物纖維和非植物纖維。

  古代東西有限,鄭之南自然只能採用植物纖維作為材料。

  還好鄭家村就靠著山,山上一大片樹木還有各種植物可以作為造紙材料。

  造紙的材料簡直太豐富了。

  走流程,買下山上一大片沒有人光臨的山林,買完了材料後,鄭之南沒有急著開工廠。

  釀酒坊開始之前,他也是做了實驗後才開始的。

  造紙自然也要做前期的準備和實驗。

  按照腦海裏記住的流程,還有每個流程需要做的事情。

  當釀酒廠在如火如荼地生產時,鄭之南除了每日巡視指導,調控,其餘時間就回自己家,在院子裏從獲取的材料裏分門別類的開始研究那種材料更適合造紙,造出耐用又低廉的紙張。

  而且他還要造出衛生紙來,用草紙擦屁股的感覺真的,不是親身經歷,根本無法形容。

  他從前造紙都是一些活動中心早就準備好材料開始造,現在要自己準備東西,這個過程還是蠻辛苦的。

  造紙一般人知道的流程就是,制漿,散漿,打漿,最後加膠填充。

  鄭之南就是按照這個流程走的。

  工具很重要。

  光磨合工具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製造出合適的工具,再開始搞研究,用了一個月時間,分出了三種紙張。

  材料都很常見,也不局限于只用鬆葉。

  鬆葉是一種,黃麻和亞麻是一種。

  然後就是蔗渣、蘆葦等。

  造紙的這個漿很重要,漿的效果不好,造出來的紙就很不對勁,太粗糙,根本用不成。

  所以鄭之南設計了一個打漿工具,手搖式的,比直接用東西砸要省力氣,效果也比人工的要強。

  等三種紙張研究出來後,鄭之南就開了一個成果展示會,寫了計畫書,入股書,把之前加入過釀酒長的股東們召集過來,允許攜帶一位同伴。

  股東會議非常簡陋,就在他家的院子裏,也不避諱有人經過。

  趙奕沒來,鄭之南是直接把計畫書,成品,以及入股書單獨著人送去了一份。

  他若有興趣,自會派人過來處理。

  本來股東們聽到鄭之南要搞造紙廠,心裏還有些虛,覺得專供一樣,專精就行,沒必要一心兩用,畢竟釀酒廠前途一片光明,好好的搞釀酒坊就醒了,搞什麼造紙廠。

  鄭之南釀酒是專業的,可不代表造紙也是專業的。

  雖然有些抗拒,可這幫人還是三三兩兩的過來參加。

  看到鄭之南拿出的三種紙張,又看了所需要的材料,還有他設計出來的工具後,無一例外,全部都心動了。

  不心動才是傻子。

  低成本,高品質,種類全,光這兩點就能一炮而紅,而且紙在很多人眼裏,是如此奢侈的東西,想一想,從此以後,就算是平民百姓也可以買紙來用,帶來的好處實在是無法想像嗎,絕對是不缺市場的。

  這個鄭之南,果然是個匠才,不僅改良提高了釀酒技術,還研究出了新的的造紙技術。

  這是突破性的,也是造福百姓的事情。

  沒准還會驚動京城裏的那位,實在是太有可能了。

  那天的股東大會,開的很成功,參加的人,幾乎全部都願意入股。

  鄭之南特意聘請了能寫能算的帳房先生,登記所有入股的名單,然後按手印,簽名,發股東合同,當然這些都是有見證人的。

  一套套流程走完,大家來的時候心裏抗拒,走的時候可以說是喜笑顏開。

  無一例外,感受了鄭之南這位古代ceo風采的人,都被他折服,甚至收服。

  鄭之南從前不是個口才很好的人,但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增長的閱歷讓他的語言越來越優秀,彷彿有撫慰人心的力量,每一個字都不多餘,每一句話都能打動他想要打動的人的心,讓人覺得他是值得信任,信賴和託付的人。

  有句話說的好,世事洞達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把人情世故看得透徹和明白,能夠從中總結出經驗,積累自身,就是本事,更是一種學問。

  鄭之南便是如此,他最初並不善言辭,甚至不是個多話的人,喜歡用行動來表達,能做就不說,但經歷了這麼世界,世事通達,便什麼都明白了,也看開了,自然任何事都能應付自如。

  鄭之南開了一場成果會,便一次性積累夠了原始基金,加上趙奕送來的資金,之前趙奕就入了一股,看到他的成果後,又加了一股。

  隨後,凌崇也送來了資金。

  沒有什麼話,就是給錢。

  鄭之南把凌崇的行為理解為:有錢,你隨便幹。

  鄭之南這次沒有那麼著急,他先把造紙廠的房子蓋出來,同時也開始讓工匠們製作出他需要的造紙工具,把這些處理妥當後,鄭之南開始收集所有能造紙的材料。

  當新酒廠釀出第一批酒時,造紙廠才剛剛建好,同時造紙的工具也都準備妥當。

  這批酒,有一部分送往了京城,放在了趙奕的鋪子裏售賣。

  另外一大部分則分別讓交了預定金的酒樓過來提取。

  這些事情顧易就可以搞定。

  鄭之南則開始著手培訓造紙廠需要的工人,他親自培訓。

  每一個程式,都有專人處理。

  流水線操作,分成各個部門,設立組長,單獨管理。

  造紙廠的事情全部處理完時,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到了10月。

  鄭之南把釀酒廠還有造紙廠都安排好了後,帶著人去了京城。

  這是他第一次去京城,也是第一次離開扶風鎮,去扶風鎮以外的地方。

  帶著人和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