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準備撤離
如果單純的牡丹台高地失守,或者是大同江防線全線吃緊,還不足以讓聶士成立即準備撤退,因為即使牡丹台高地失手了,大同江防線吃緊了。日軍依然只是相當敲開了平壤防線的外殼。牡丹台高地沒了,日軍誠然可以將火炮推到高地上,但是清軍的重炮依然可以和日軍在山上的75火炮對射。整個防線不至於立即崩潰,而日軍引以為豪的榴彈炮,除非重新設置,否則根本炸不到平壤城。而大同江防線雖然告急,但是戰線還算基本穩定,撐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
而最終讓聶士成決定快速撤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一直沒有存在感的野津道貫!這位可憐的配角因為月峰山戰役作戰不利而被輕視,重炮、物資和補給都是先供元山集團再供給野津道貫,而實力不足的野津道貫也只能打醬油!
不過隨著山地元治在平壤攻防戰中被聶士成打得頭破血流。強大的元山集團困於堅城之下,補給軍備士兵損失巨大而沒有進展。(好吧,其實準確的說是雙方都被打得頭破血流。不過在日軍大本營看來,只要聶士成還佔據這平壤城,那麼戰鬥考評那就只能用次來評價,給你了足夠的士兵裝備和補給,結果還是打不下來,這絕對已經快要挑戰大本營大佬們的底線了!!)
俗話說,不能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所以在最近的補給配額中,除了答應山地元治為其提供攻堅用的重炮外,也增加了野津道貫的補給配額,並且應對方要求增加了輕炮和臼炮的數量和彈藥。
這次野津道貫也學精了,他知道自己如果配合山地元治去圍攻平壤的話,固然可以進一步分散聶士成的兵力,為山地元治進攻提供助力。但是這樣一來,從野津道貫的角度來看自己的部隊就等於為他人做嫁衣裳了,擁有更多重炮和兵力的第一師團都很難撕開對方的烏龜殼。自己這些以行營炮和輕炮武裝起來的部隊又能如何?即使元山集團用重炮將牡丹台高地甚至平壤城炸成飛灰,那也是第一師團的功勞,與自己何干?
於是權衡利弊後,野津道貫終於找到一個既不用損失太多部隊又可以殲滅大量敵人的辦法!那就是包抄聶士成的後路!其實聶士成的佈局一點也不難看破,數萬清軍在困守孤城那絕對是死路一條,走陸路向北撤退根本不可能。先不說在野戰情況下北洋剩餘部隊根本不是山地元治第一師團的隊手。就單純說機動能力,如果想把大量的火炮裝備和補給通過陸路長距離運輸回清國,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聶士成唯一的退路就是走海路,所以,野津道貫只需要在平壤城到大同江口這段距離上設伏就可以了!這個任務多簡單?在野外。沒有堅固的工事。清軍的榴彈炮也無法隨時展開隨時支援。至於那些煩人的迫擊炮和輕機槍嗎?哥專門要的輕炮和臼炮就是為了對付這些東西的!雖說質量上不如北洋的吧。但是我們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被山地元治用280重炮逼出平壤的聶士成部,將被自己殲滅在平壤到海邊的路上!
所以除了調動一部分重炮和步兵用於從南邊對平壤城的清軍施壓,野津道貫的絕大部分步兵和幾乎全部的騎兵。加上幾乎全部的輕炮,臼炮和行營炮都被用來堵北洋陸師的後路。而這正是讓聶士成擔心的,正面擋不住了,可以換換後撤,層層阻擊。畢竟山地元治重炮雖多但是代價就是機動性過低。所以聶士成一旦決定後撤,那第一師團的重炮兵就很難發揮相應的作用。但是後路被堵了,明顯就不好玩了,自己離開堅固的城防去攻擊對方的預設陣地?那攻守之勢可就全變了!
所以在後路被徹底封堵前,聶士成就將相關情報送了回去。而自己也開始著手準備突圍。突圍講究什麼?輕裝快速,除了必要的補給和武器外其他的鍋碗瓢盆都要丟了,更何況,從平壤城到西部海岸也就30的距離。所以,在補給方面。聶士成儘量壓縮口糧,而增加武器和彈藥的比例,為啥呢?野津道貫還有數道防線等著你呢,至於帳篷啥的能帶走就帶走,帶不走就直接燒了。
另外就是火炮問題。說實話,現在北洋陸軍前線的75級別的行營炮那是基本上沒剩多少了,長時間高強度的火炮對射,雙方都有掩體,那就是看誰的炮多誰的炮大。毫無花巧可言。迫擊炮和擲彈筒因為轉移方便損失較小,而且可以隨軍攜帶不成問題。但是北洋陸軍剩下的那些重榴彈炮可是個問題,這個數噸重的大玩意可不是好移動的,對於缺乏馬匹的北洋來說,當年可以慢慢往平壤運,但是現在撤退,可就不好辦了。
“把全部炮彈打光,然後炸了吧。”看著眼前的重炮,馬玉昆覺得自己的心都在流血。北洋野戰部隊何時有過這麼好的火炮?威力大不說,射程還特別遠,要不是這些火炮,平壤駐軍也堅持不到今天。
“軍門,我們把它拆了運走不行嗎?絕對不拖後腿的。”一個班長乞求道。
“炸了,這是命令。”馬玉昆虎著臉。隨即走到火炮旁邊指著裡面的膛線說道。“這麼長時間,這門炮的炮管也快廢了,回去,有更好的裝備和火炮等著大家,我馬玉昆保證。說完馬玉昆指了指旁邊的從總部派來的工兵說道,“打完最後一發炮彈,就炸炮!”
就在馬玉昆處理炮兵後事的時候,聶士成也終於收到了徐傑的回信。裡面一封信一張圖。一看圖,聶士成立馬樂了!這是一張野津道貫最後的防線草圖。上面沒有標註出火力點和兵力部署,只是在地圖上將野津道貫的幾條主要防線的位置標了出來。野津道貫想法很好,佈置的也極其正確,就連著防線選定的位置也不錯,防線與防線之間保持了足夠的縱深,即使第一道被攻破,自己的潰兵依然有機會重整。但是,野津道貫犯了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他的防線離海邊實在太近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野津道貫的後面幾道防線根本就不用聶士成動手,徐傑的艦隊只要一到,一頓亂炮下去,那幾道在野外修築的防線就徹底完蛋了!陸軍炮是什麼炮?能和艦炮比嗎?就拿山地元治的攻城炮來說吧,不到8的射程,2的炮彈看似很威武,但實際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戰艦的10吋主炮可就差遠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的射程!(當然了,那麼遠的距離能不能打准就是另一回事了。不過當年日本用這種炮對旅順口實施過超遠程射擊),炮彈是227的炮彈。射速更是沒法比。
即使歸元級的8吋40l主炮投射量在陸軍看來也是相當恐怖的。至於上面眾多的6吋或者4.7吋速射炮。這些在戰艦上相當常見只能作為副炮的火炮放到陸軍裡那就是師團甚至軍級才能有的武器!而且還是速射般的。這要是在對方火炮射程範圍內不知野戰工事的話,那不是找死嗎?莫非野津道貫腦袋燒掉了?
這可是有點冤枉了野津道貫。不管咋說,人家作為一個師團長,最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戰術安排無非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地理問題,從平壤到海邊直線距離也就30?這要是沒事的話,一天就到海邊了。而且這30還有一部分被平壤駐軍控制。這樣一來給野津道貫佈置的距離也就是20來了。人家北洋陸軍雖說損失慘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幾萬人衝過這20多公里那是一點難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灘頭建立錨地的話,北洋增援部隊一旦上來接應,那局面就成了兩支北洋軍去夾擊第五師團了。這沒有重炮還被兩面夾擊。那還咋打?
第二嘛?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野津道貫根本就沒把北洋艦隊組團圍觀的因素做太多的考慮。為啥呢?這要從日軍大本營說起。日本艦隊被徹底擊敗後,關於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戰通報給前線這件事進行了討論。你不說肯定是不行的,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讓前線的將士有所準備,但是你怎麼說呢?就是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就跑回來3艘船,北洋艦隊一艘沒沉?自己補給線危險。大家省著點用吧。這通報要是發下去。那前線不亂了才怪!
所以,經過大本營一干大佬的斟酌。戰報寫成了:“大同江海戰過後,敵我雙方損失慘重,我聯合艦隊剩餘半數戰艦,而北洋艦隊也損失巨大,數月之內無能力再戰。”這種戰報明顯屬於那種撒謊不打草稿的啊,這可比將屢戰屢敗說成屢敗屢戰要高明的多了!(其實吧,日本2戰時都能把中途島說成大勝,其戰時的扯謊能力可見一斑啊。)大本營認為陸軍不會和海軍扯上嘛關係,最多也就是補給的事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野津道貫的計畫正好等於往北洋艦隊炮口上撞!這不是找死嗎?
總之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野津道貫這個看似完美的佈局從開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而等待第五師團的將是血與火的地獄!
首先感謝書友韓江蛟的月票支持。另外側位一覺醒來發現新章節訂閱比平時少了100多,昨天新增訂閱少了200+!!!難道側位只能寫海戰嗎——!話說為了完整的描述一個歷史時期,陸戰還是必須的。不過作者以後會偏重海戰的——!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