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好萊塢逆轉人生》第125章
第125章 125

 第一個鏡頭, 是讓伊莎貝爾阿佳妮吃驚不已的歐洲長鏡頭。

 但是一切, 並不只是如此, 如果只是熟練地完成了一個歐洲經典長鏡頭,阿佳妮還不至於吃驚至此,令她吃驚的是, 這個鏡頭中暗藏的導演功力。

 喬伊採取的是極為抓人的倒敘的手法。

 一開頭, 阿佳妮就看見一個歐洲風格的大特寫:伊娃格林飾演的羅拉脆弱瘋癲的臉, 同時也是一張充滿汗水、亂發、**的臉, 大特寫慢慢推動鏡頭跟隨這張臉到門口,她赤、裸上身, 看著門口掛著的花籃。

 阿佳妮拍了四十多年電影, 她知道什麼樣的鏡頭才是好的鏡頭。

 這個鏡頭, 是傳統好萊塢影片裡不可能會有的鏡頭。

 這個鏡頭說不清道不明, 有一種夏日般的溽熱撲面而來, 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躁動,觀眾需要釋放。

 這是典型的歐洲電影才有的風格。

 巴洛克式的宣洩感, 躁動而深入心理層面的情感挑逗,以及充滿哲學的畫面內涵。

 阿佳妮此刻早已打消了內心的滿腹疑慮,這部《羅拉》雖然是這位來自好萊塢大導演的首部歐洲文藝作品,但是以其如此精湛的歐式拍攝手法,也許會是新的一部泛歐文化電影的扛鼎之作……

 在開頭那個鏡頭後是一個換景的鏡頭,一個很長的鏡頭,鏡頭中是被風吹動的白色窗簾和桌子上的水果,這個鏡頭足足有5/6秒。

 這個是所有文藝片大導演慣用的長鏡頭, 喬伊顯然很擅長對長鏡頭的刻畫。

 之後,喬伊宣佈了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她走到每次拍攝電影必備的MARS酒吧裡的餐桌上,開始翻閱一大疊照片。

 沒錯,她是一個極度苛刻和精益求精的人,隨身帶著數百張四十年代的戛納照片供他參考,無論在什麼地方拍片,都務求百分之百精準地呈現出最真實的氣氛。

 「你真是一個非常敬業的導演。」阿佳妮走過去,在餐桌對面坐下。

 喬伊挑眉低頭說道:「既然如此,不知作為法國國寶,伊莎貝爾女士,你有什麼推薦的地方嗎?要知道馬上夏季就要過去了,我們得找一個能夠把夏季留的時間長一些的地方,畢竟電影的背景是在夏季。」

 阿佳妮側頭思考了下,「聖瑪格麗特島吧,整個戛納夏季時間最久的地方了,四時不謝之花,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絕對符合你對景色苛刻的要求。」

 喬伊一擊掌,「OK,就把聖瑪格麗特島作為最後的備選。」

 隨後,喬伊開始了接下去的拍攝。

 這一幕,巴爾納貝站在午後小鎮的海邊,這種時候,陽光應該是很刺眼,但是喬伊並沒有這麼拍。中午的陽光也是那麼柔和,照在人們身上就像情人那溫柔的手。

 這是她對色彩的追求,無論是光線還是換景,喬伊永遠是用很柔和的光線,這也是她的風格,也是影迷很好辨認的她的風格。

 不同與蒂姆波頓之黑暗,大衛芬奇之癲狂,姜文之自戀,喬伊喜歡用反差且柔和的光線,營造一種灰色的氛圍。

 陽光下,鏡頭打在巴爾納貝的臉上,一張英俊異常的面容,閃閃發光的軀體,面白唇紅地站立在柔和的陽光下。

 喬伊忽然喊停了這一幕,「CUT!」隨後她走到場上,「巴爾納貝,你的表演有些不到位哦。」

 隨後她指著陽光說道:「我不想和你講解你應該如何展示此刻你的心理變化,我只和你說最簡單的,陽光打在你的臉上的時候,你需要微笑地更加燦爛些。不然這個陽光的鏡頭就毫無意義了。」

 巴爾納貝點頭,「我知道了,導演。」

 這一幕繼續開拍。

 這一塊的陽光很柔和,但是讓攝影師感覺到疑惑的是,喬伊似乎對溫柔的陽光喜歡過頭了。

 這個夏日的小鎮,無論是男主人公微笑的時候,還是女主人公陰鬱的時候,喬伊所打的光線永遠是柔和的陽光。

 他一邊拍攝一邊微微皺眉,似乎對這點很疑惑,一般來說,悲劇都是冷色調,溫馨時刻總是暖色調,但是喬伊無論在哪裡都是溫馨和暖暖的色調。

 他實在忍不住,向喬伊提出了這個疑問,或者說是某種程度上,他認為這個從好萊塢初來乍到的導演,她不懂歐洲文藝片的規矩?

 他要提醒下這個水土不服的導演,他把喬伊拉到一邊說道:「導演,在我們歐洲文藝片裡,細膩的拍攝技法是十分重要的,這是為了烘托出氛圍的變化……」

 喬伊怔怔地看著他,「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

 攝影師繼續說道:「可是你的光線從未有任何變化,總是淡淡的。這似乎不太妥。悲劇都是冷色調,溫馨時刻總是暖色調,這樣可以使鏡頭更飽滿。」

 喬伊理解了攝影師的話,她笑道:「我知道你的疑惑了,不過你不要擔心。」

 此刻,一旁的阿佳妮插嘴說道:「不介意我打擾幾句,其實諾頓(攝影師的名字)你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並不是每個導演都需要用環境色彩的變換來突出劇情的內涵。喬伊的功力已經是爐火純青了,不論悲慘或溫馨都是暖暖的,只需通過演員的表演和台詞進行劇情的轉折就可以突出劇情內涵了,完全不需要做你說的那種事了。」

 阿佳妮並未再多言,喬伊對色彩的把控,以及對長鏡頭的技法,都已經是大師的功力了。

 說到長鏡頭,喬伊近乎痴迷歐洲式的文藝長鏡頭。

 每一個伊娃格林走路的鏡頭,喬伊都將其拍攝為了長鏡頭,這個技法是從《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學來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莫妮卡-貝魯齊走路的鏡頭,也基本都是長鏡頭,為了突出她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美麗。

 在這裡,喬伊是為了突出羅拉的脆弱和瘋癲。

 很多片子在運用長鏡頭時都不可避免的將影片的節奏打亂,片子開始變得凌亂。但是喬伊不是,她的長鏡頭並不打亂節奏,而且是為節奏和劇情服務的。在她的長鏡頭中蘊含了她想表達的情感。

 她很會拍人,在《暮光之城》裡,她把亨利卡維爾拍得唯美至極,閃閃發光的皮膚、低啞沉默的嗓音、唇紅面白地出現在每一個陰鬱的天氣。

 這裡,她用一種充滿靈魂的精彩鏡頭在描述伊娃,她美麗的外表,以及因為殘疾而造成的深層的自卑和怯懦。

 鏡頭下,她美則美,卻也能看到那種虛偽、脆弱和瘋癲。

 所謂大師掌鏡和普通人掌鏡的區別,就在於大師能夠賦予鏡頭力量和感染力。

 就像此刻,觀眾的心會隨著情節發展,隨著喬伊繪製出來的鏡頭,愈來愈壓抑、悲憤、絕望,幾欲拍案、吶喊、癲狂,最終忍無可忍。

 接著很快下一幕,精彩的對手戲開始。

 伊娃和巴爾納貝站在一塊,但是鏡頭卻沒有直接打在他們的臉上,喬伊採用了一個懸念的小構圖技巧。

 她先展示了巴爾納貝的一雙腳,這給觀眾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如果沒有展示人物的臉,只能通過人物的肢體動作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最後,當攝影機高度上升到角色眼睛的位置時,懸念才會消失,角色被展現出來。

 此刻巴爾納貝出場,攝影機從下往上展現他本人,場景中他的冷冽的步伐,點著的煙,不滿的表情,這是一種對人物形象的進一步刻畫,而且對之後的劇情發展也做了鋪墊。

 隨後是兩人的大吵。

 伊娃近乎暴烈地指責巴爾納貝,「你和那個女人做什麼去了?」

 巴爾納貝叼著煙,他似乎早已變了一個人,不再是那個初識時候溫柔而青澀的他了,「我不需要向你解釋。」

 伊娃猛地將瓷杯扔在地上,「我是你的妻子,你必須向我解釋。」

 巴爾納貝坐下,冷冽絕情地看向她,「可是我們正在離婚,羅拉。」

 伊娃傲慢且神經質地笑了,「還沒有離成功。」

 巴爾納貝低頭狠狠吸菸,「這樣毫無意義了,羅拉。」

 此時,攝影師按照喬伊的指示,在這個鏡頭裡來了一個「德式傾斜」攝影技法,將攝影機稍微向一邊傾斜,以增加鏡頭的張力。

 當存在醒目的水平條線和垂直的線條時,這個技巧最具表現效果,攝影機傾斜的角度會得到強化。

 因為觀眾的眼睛看任何物體都習慣直上直下,所以由於傾斜的地平線而產生的斜線會引起觀眾的注意。

 最後,是一個大特寫轉場。

 攝影機在巴爾納貝臉上推進,給了他一個大特寫,使之充滿整個畫面。

 讓單一的面部特徵充滿畫面,然後通過那雙冷靜的眼睛大特寫進行轉場。

 阿佳妮此刻已經默默離開了攝影棚,無他,只是她發現這個女導演,真的有兩把刷子。

 喬伊雖然初來乍到,卻對歐洲本土電影瞭如指掌。

 她或許不該擔心,因為她的兒子,在這位導演的打磨下,只會更加出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