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984章
第984章

 國人吃了四千多年面條,四千多年的華夏史,也如同長長的面條,有滋有味地流淌了下來。面條作為承載著文化的產物,它也有自己的“骨”——它講究體格上的筋道,講究味道上的內涵,它也在一直攻城拔寨,擴大著自己的地盤,從北到南,從中到外,從黃河流域的吃食,到世界美食文化裡的重要元素。

 蔥油拌面是北方的一個特產,是將煮熟的面條放上蔥花和麻油一起伴著吃。

 而揚名的卻是海派的面點,在所有海派面點裡,最簡單的就屬陽春面和蔥油拌面。或許正是由於簡單的原因,真正能把這兩個面做得好的人家並不多。

 “就做這麼簡單的面條,招待唐老合適嗎?”許誠看著在爐灶前忙活的方默南道。“誠意會不會不足!”

 方默南輕笑道,“你想說咱們是禮儀之邦,招待唐老要不遺余力,讓唐老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她接著笑道,“像唐老這樣的富豪,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吃過。”

 “這也是……可是蔥油拌面。”許誠搖搖頭,“不成!不成!”

 “我保證唐老肯定愛吃。”方默南保證道。

 許誠還想再說什麼,正巧電話打來,他接完電話就匆匆離開。

 他一走,林嘉祥就譏誚道,“打腫臉充胖子,踮起腳做高個。真是的,嫌棄我們不會送一桌滿漢全席過來。”

 “千萬不要說國人虛榮,主要意思就是謙虛。這是幾千年的一種待客之道。生怕照顧客人有不周的地方。體現國人講義氣重感情的文化。”林奶奶笑著說道。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梁子滿含殺意地說道。

 “梁子感觸很深嗎?”方默南挑眉笑道。

 梁子笑而不語,卻是深有體會。

 方默南失笑搖頭,“克己待人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你也許對此很不理解,像林哥你們請客根本就不需要拿出最好的東西,因為是aa制。”

 “說到底最終還是東西方文化的詫異。”林嘉祥思索道。

 方默南接著笑道,“如果我請你吃非洲干鮑,五十萬美元一斤,你自己也得掏二十五萬美元……。”

 “噗……這哪是待客,分明是坑人。”林佳佳噗嗤笑道。“對呀!這可是坑人最佳的方法。”她一雙明媚地大眼提溜提溜直轉。

 既然是蔥油拌面,那麼揉面則是關鍵,面團要反復的揉壓,看著方默南揉面那個大開大合的,真是好比征戰沙場,殺氣騰騰的,摔的面團咚咚作響。

 看得眾人是瞠目結舌的,“嘖嘖……這麼大的力氣,我這細胳膊,細腿可干不來。”林佳佳搖頭,一副敬謝不敏地樣子。

 揉好面團,放在一邊醒面。

 “我來□面條。”姥姥看面醒的差不多了道。

 “那我來做蔥油。”方默南說道,順便把冷水做開,一會兒下面條。

 除了面,蔥油是最為講究的一個環節。普通的拌面用干蔥和豬油熬制,考究一點的蔥油中,要用到好幾種蔥:干蔥、洋蔥、京蔥、香蔥,加上小細蔥,用醬料和紅糖熬制,再與在丁香、雞油一起熬制收干,熬出來的蔥油紅裡透黃,鮮裡透香,自然味道更加濃郁。

 當然有些偷懶的餐廳用紅燒排骨的醬汁澆在面上,再灑上一些油炸過的蔥粒來做“蔥油拌面”,不論是香味上還是口味上,都與正宗的相差甚遠。

 “好香啊!”林佳佳嗅嗅鼻子道。

 “真是蔥香四溢!老遠就聞到了。”唐博年背著手踱著步走了進來。

 “正好水也開了!馬上下面,就能吃了。”姥姥頭也不抬的繼續切面。

 “這刀工真是一絕。”唐博年看著粗細長短幾乎一樣的面條,贊道。

 “熟能生巧,還沒有案板高的時候,我就開始站在小凳子上□面條,這一干就是五十多年。現在閉著眼睛,我都能切好!”姥姥笑著說道。說著把切好的面,一提,根根順溜。

 將煮好的蔥油倒入碗中,將面條煮熟撈出瀝干水分,放入湯汁中拌勻,撒上和蔥末即可。

 “真是一小把面條,一撮蔥花,熬熟的蔥油澆上去,滋一聲,香氣四溢。”唐博年滿是情感地說了一聲。

 “咦!還少一樣東西。”唐博年抬眼說道。

 “早備好了,開洋!”方默南拿出一碟東西。“蔥油拌面都會在最後放上一些開洋增味,也能使整碗面看上去料更豐富一些,所以蔥油拌面的全稱是‘蔥油開洋拌面’。”

 “哦!原來是海米啊!”林佳佳笑道,“你們為什麼叫開洋呢!”

 “開洋就是醃制並曬干的小蝦仁,色金黃,味鮮鹹,也被稱為‘金鉤’、‘海米’,是調味添鮮的佳品。至於‘開洋’這個名字如何由來,已經很難找尋了,江浙、閩南一帶古時候把出海稱為‘開洋’,或許其中有關聯。也有的有說古時休漁期結束後,漁民在開洋出海前有先吃此物的習俗。”

 “方醫生懂得很多嘛!”唐博年抬眼笑著問道。

 “唐老嘗嘗夠不夠味兒。”方默南笑道,打了請的手勢。

 唐博年用筷子拌了拌面,挑起來吸溜進嘴裡,慢慢地咀嚼起來,他抬眼,豎起大拇指,“方醫生,很正宗。我多年沒吃過這麼正宗的蔥油拌面了。”

 唐博年吸吸鼻子,“面條韌中帶滑,頗有嚼勁,最適合熱拌這種做法。以前切面都是用手工做的,揉壓的強度不大,切出來的面也比較寬,雖然現在改用機器制作後,切面的口感提升了許多,面條也能做得更細了。.但是少了那份最原始的味道。”

 “你怎麼知道我祖籍江浙的。”唐博年好奇地問道。

 “鄉音無改鬢毛衰。”方默南用了唐代賀知章的名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博年念叨,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心頭湧上無限感慨。

 一時間室內安靜地只有姥姥切面的聲音,一刀一刀,切在心上,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爺爺,我餓了。”唐毓寧跑了進來,臉蛋兒因為運動而變的紅撲撲的。

 “有沒有吃的。”妞妞拉著毛頭一起跑了進來。

 “好了,好了。”姥姥把下好的面端了上來。

 “來來,妞妞、毛頭是鹹的,毓寧地是甜的。”姥姥把三碗面條放在三個小家伙面前。

 “我的,還有我呢!”小嘟嘟不甘示弱地說道。

 “少不了你的。”姥姥捏捏他的小鼻子道。

 “謝謝!”四個小家伙齊聲喊道。

 “乖,趕緊吃吧!”姥姥笑著說道,看著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地笑臉,心情超好。

 “嘟嘟,用不用喂啊!”秋紅葉問道。

 “不用!不用!”小嘟嘟搖搖頭道,“自己吃!”用筷子撥拉著吃。

 “好了!我們的蔥油拌面也好了。”方默南笑道。

 結果餐廳裡吸溜、吸溜面條聲,是此起彼伏。

 “在饑腸轆轆之時,能有一碗香氣四溢的肉絲蔥油拌面果腹,即使有再多的小菜,也不會多看一眼得!吃起來滋味好。”唐博年笑道。

 “許書記,來得正好,這蔥油拌面做的非常的正宗,真是好吃!”唐博年看見站在門口的許誠道。

 許誠誠惶誠恐地走了進來,他很怕招呼不周,怠慢了貴客,沒想到人家吃得挺開心的,這顆七上八下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方醫生,再來一碗。”唐博年說道。

 “好勒!”方默南看向許誠,笑著問道,“許書記你要不要也來一碗啊!”

 “不了,我吃過了。”許誠婉拒道。

 “跟我們還客氣什麼?”姥姥笑道。

 “那莫嬸我就不客氣了。”許誠笑著坐下道。

 “你們很熟稔。”唐博年好奇地問道,他對內地體制非常熟悉,一般家庭很難跟當地的父母官扯上關系的。

 姥姥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和許誠的淵源。

 “原來如此啊!”唐博年點點頭道。

 姥姥拉著方默南的手,感動地拍拍,雖然著蔥油拌面做的要貴氣多了,也要好吃多了。這份心意讓姥姥感動地稀裡嘩啦的。

 方默南看著姥姥笑了笑,回握著她的手,“感動吧!”她俏皮地眨眨眼笑道。“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做蕎麥面,烏冬面,擔擔面、拉面,臊子面,牛肉面等等。華夏的面條做完了,咱們再做馬來炒面,東南亞家常風味,還有,還有新加坡叻沙,濃郁的娘惹菜餚。意大利面,東方的傳奇,天使的變身。”

 “醫生姐姐,快別說了,你想饞死我們啊!”唐毓寧吸溜著口水道。“我還要一碗面。”

 “呵呵……”

 “小饞貓,你愛吃,回去讓笑姐做給你吃。”唐博年笑著說道,心裡甭提多高興了,能吃就代表著好了。

 “原來面條有那麼多種類啊!”梁子說道。

 “面條最古老的食物,在古代食品衛生條件較差,相對於其他食品而言,經過煮沸的面條最為潔淨, 可以大大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因此面條成為咱們最常見的食品之一。由於制條、調味的不同,各地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面條品種,遍及各地。”林老爺子笑道,“真要做面條大全,哦!那可有得做嘍!”

 “你們對吃的還真是研究的透徹。”唐博年放下碗筷道。

 “我們啊!閒來無事就研究怎麼吃了。”林老爺子笑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