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682章
第682章

 賀軍堯搖頭,心裡腹誹,這治病哪能百分百的,雖然他對方默南也是信心十足。

 “我們估計得留在醫院觀察,爺爺、奶奶你們就先回去吧!”賀軍堯上前幫老人提溜著挎包。送老人坐上車,叮囑司機,雪天路滑。他站在原地看著車子消失在眼前,才轉身回病房。

 賀奶奶坐在車裡感慨道,“咱家軍軍什麼時候關心的話說的這麼順溜了。”以往可沒這樣子,做而不說。

 “那沒良心的臭小子!”賀老爺子笑罵道,可誰都知道老爺子心裡美著呢!沒看見這嘴角都咧到耳朵根兒了。孫子的變化他怎麼會看不見,雖然在外人面前依然是一副別人欠他幾百吊錢的樣子,可是在自己人面前,總算是開口說話了,雖然關心的話語是冷冰冰且硬邦邦的。

 賀軍堯回身朝病房內走去,推開門就看見方默南他們幾人坐在監護室外,聽見開門的聲音還以為是安醫生煎藥回來了,一看是賀軍堯,余長龍夫妻兩人眼裡的失望是如出一轍。

 “賀少將!請坐。”余長龍手輕輕地打了個請的手勢說道。

 賀軍堯眼神一掃,發現剛才大鬧的妖艷婦女不見了,余長龍抬眼說道,“我讓姑姑去拿些東西。”

 至於回不回來,就只有老天知道了,反正先支開人再說,省的在這裡鬧騰,吵得人腦仁兒疼。

 場面一時有些冷場,余長龍和賀軍堯本身都屬於冷言之人。於是啟紅打起精神道,“還沒自我介紹內,我叫魏啟紅,裡面是我的兒子余潛。”她起身向方默南伸出了手。

 “我是方默南,祖傳的醫術。”方默南起身握向她伸來的手,搖晃了兩下松開。笑著簡潔的介紹自己道。

 “我是余長龍。”他正式的自我介紹道,也伸出了手。

 方默南輕輕回握他的手,順便把了下脈,醫生的自覺。

 余長龍又介紹了下賀軍堯,三人又坐了下來。

 “你們放心小天使會沒事的。”方默南笑著溫和地安慰他們道。

 然而方默南安撫的話嗎,也只是得到他們夫妻二人善意的微笑,也是,在沒有看到兒子徹底好了,估計他們的心是放不下來的。

 看著這對年輕的父母,方默南轉移話題道。“自古小兒難養,父母難當,小孩子天生嬌弱。古代的兒科專著中提出: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所謂‘純陽之體’,是指小兒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具有‘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年齡愈小,生長發育的速度也愈快,猶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所以古代醫學家就把小兒這種生理現象稱為‘純陽’。故小兒是以陽氣為本。一旦護理失宜,寒暖失調,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發病之後,往往容易出現種種陽氣受損之症。”

 “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不小心,怎麼會讓他著涼。”魏啟紅自責不已道。

 “話不能這麼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就拿著涼感冒來說。小孩6個月以前,體內有來自母體的抗體,不容易感冒。對吧!”方默南肯定地問道。

 “嗯!小潛兒六個月前非常的健康,白白胖胖的活潑可愛極了,好像六個月是個分水嶺似的,常常感冒發燒。”魏啟紅眼睛越說越閃閃發亮,直直地看著方默南。

 “6個月以後,特別是上幼兒園以後,常常感冒發燒,這個上小學以後感冒就漸漸減少了。小孩子為什麼容易感冒發燒呢?是因為小孩免疫系統還比較幼稚,沒有得到鍛煉,而感冒發燒就是免疫系統鍛煉提高的一個機會,和打疫苗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千萬不要太著急了。”方默南頓 了一下說道,“ 小孩感冒90%是因為感染某種病毒,感冒發燒時人體免疫系統就被激活,產生抗體來殺滅病毒。等感冒好了,針對這種病毒所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就會保存在免疫系統內,下次就不會再感染這種病毒了。”

 “有時候生病來說是好事!真要活在真空裡,那麼出來可就活不久了。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吃一點不衛生的食物就會壞肚子,而撿垃圾的人則不會,為什麼?因為撿垃圾的人常吃不衛生的食物,免疫系統反復得到鍛煉,對細菌的抵抗能力強。”方默南說道。

 “可這次是麻疹,不是普通的感冒發燒。”余長龍渾厚地嗓音響起,醫院都下了病危的通知書了。

 言下之意不是小病小症。

 方默南笑著道,“中醫認為,麻疹是因外感麻毒時邪而引發的出疹性傳染病,在臨床上以發熱、目胞腫赤、淚水汪汪及全身紅色斑疹為主要表現。因其疹點隆起,狀如麻粒,故名麻疹,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沒那麼可怕!只要下藥對症,一劑足矣。當然前提是對症下藥。”

 “一劑足矣?”余長龍抬眼,劍眉輕挑,看著笑意盈盈地方默南好像就是那麼的自信,讓人惱不起來。

 方默南眉眼含笑道,“麻疹俗稱痧子,古代醫家認為麻疹的病因由於內蘊胎毒,外感時邪,在病機方面則認為麻疹是蘊積君相兩經之火,乃‘火毒有余之證’,因此,在治療方面有‘疹喜涼,痘喜溫’的說法。 《幼科准繩》力主麻疹‘欲出已出之際,雖寒勿用桂枝,雖虛勿用參、□’。藥方以升麻葛根湯加減,無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小潛兒面色晦滯、四肢清冷、自汗、便溏、精神疲軟、脈細數無力等陽虛聯兆,應及時加用附子以溫陽扶正。大抵此等證候,多屬於麻疹中的壞證和變證,相當於西醫麻疹並發肺炎和心力衰竭,故加黃附片輔以黑錫丹、益智仁、補骨脂、巴戟天、仙靈脾等溫培脾腎,回陽救逆耳。”

 兒科最是需要醫生心細,所以古代醫家在診病過程中,總是棄座站立的,此因小兒不能與醫生合作,坐在診察椅上難以精確診斷,故其醫家均是站立診病。醫家檢查臨證一絲不苟,對每一病兒的口腔都仔細檢查,毫不遺漏,而絕不因業務繁忙而求快。

 正因為小兒嬌弱,那麼用藥的指導原則就是扶正不助邪,祛邪不傷正,小兒“肉脆,血少,氣弱”,屬於稚陰稚陽之體。外感病證在兒科屬常見,尤其是一些時行疾病多在幼兒期罹患。外感病的過程,亦即正邪分爭的過程,治病的基本精神即在助正氣、祛邪氣。小兒髒腑嬌嫩,如肆用寒涼,妄加消導,每易傷及正氣,正如萬密齋所謂“邪氣未除正氣傷,可憐嫩草不耐霜。”

 兒科大家曾說,“邪湊之實,必乘正氣之虛,若不顧正氣之虛,惟逐邪氣之實,其有不敗者幾希”,主張治小兒疾患以維護正氣為第一要著。用藥不能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做法。

 但使營衛和平而常行,則客邪不攻而自散。使正氣自行逐賊,則邪氣退而正氣安然,如浮雲一過,天日昭明。是最完美的治療效果。

 兒科扶正,當以陽氣為主,外感病扶正達邪,重在益陽解表。由於氣陽不足,致邪勢鴟張或逗留不退者,此時若於解表劑中加附子溫陽,常能達到扶正不助邪,祛邪不傷正的目的。

 不能因為小兒用藥就畏首畏尾,更應該用藥果敢,金元四大家,劉河間主清,張子和主攻,李東垣重補氣,朱丹溪重滋陰,各有專長,亦各有所偏。惟仲景一書,辨證謹嚴,用藥果敢,其圓機活法,實醫家臨證之典范。小兒疾病易虛易實,故審證必須詳盡。表、裡、寒、熱既辨,虛、實既明,則麻黃、桂枝、青龍,或瀉心、白虎,或承氣、涼膈,或真武、四逆等湯方,宜大膽放手應用,切勿因循畏縮,坐失良機。

 “來了,來了。”安再江把煎好的藥端了過來,“不冷不熱正好!”

 兒童服中藥,采用溫服為好,一般溫度在20c~30c之間為佳。不可冷服,否則易傷其陽氣,日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火傷其脾胃,引起腹痛。藥液亦不可過熱,以防燙傷患兒食道。

 “我還拿了塑料軟管。”安再江說道。

 “安醫生想的很周到嘛!”方默南笑著又道,“那就進去吧!”

 “我們!”魏啟紅起身道。

 “穿好隔離服,進來吧!”方默南說道。

 三人准備齊全打開監護室的門走了進去,余長龍不太方便和賀軍堯一起留在外面,站在玻璃外看著。

 “我來吧!”魏啟紅說道。

 “那好!”安再江把托盤放下藥用保溫措施溫著,小孩子喂藥慢,藥涼的太快,藥性就達不到了。

 “四十毫升就行,慢慢喂,不急的,藥涼不了。”方默南輕聲細語地說道。

 小寶寶的藥量,可不是大人以碗來衡量,一般來講,小寶寶服中藥都是以毫升來計算,還得分開服用。

 “嗯!”魏啟紅點點頭,因為小病人躺著昏迷著,所以用塑料軟管代替小藥杯或湯匙。用軟管吸滿藥液後,輕輕掰開小潛兒的下頜,將管口放在患兒口腔頰黏膜和臼齒間,按吞咽速度慢慢擠滴藥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