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鳳凰台》第343章
第343章 鬼門(上)

 甄氏抱著承吉不住央求, 說她是為了承吉求藥, 這才中了秦昱的奸計, 懷裡抱著承吉怎麼也不肯撒手, 承吉再痴也知道這是要分離他和母親, 攔在甄氏身前,紅著眼盯住衛敬容, 把上前來抱他的宮人嬤嬤伸手推開。

 曾文涉進殿來時, 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 他也不必問究竟出了何事,兒子早已經在宮道上與他細說過了,急急奔上前去,擋在承吉身前,一付鐵骨忠臣的模樣:「魏寬賊子, 豈可忤逆君王。」

 承吉與曾文涉在麟德殿中幾乎日日相見, 等長大了, 就再也沒人能夠違背他的心願, 他想幹什麼便能幹什麼的話,就是曾文涉教導他的。

 不論是甄氏還是表兄, 都說曾文涉是清官, 是對甄家對他最好的人, 師傅們偶爾對他嚴厲,曾文涉必要從旁勸阻, 又許他吃點心少定功課, 原來正元帝在時日日都要習字, 一筆字已經寫得很有模樣,誰知曾文涉道:「陛下是帝王,帝王豈可耽於小技。」

 跟著又同他說些古來帝王沉迷繪畫書法而亡國的,勸導他道:「陛下有心習字是件好事,萬不能將這看得太重了,當心懷天下。」

 如今心懷天下他沒說,只是從此承吉便連字也寫得少了,日日要在御花園中玩上半天,只覺得曾文涉是這些臣子之中最聽他話,最為他著想的。

 這會兒見了他,一把扯住他的衣襟,曾文涉扭身便對承吉道:「陛下莫怕,臣來護駕。」跟著反身對魏寬道:「你若不是心有異志,為何執刀上殿?」

 魏寬帶刀進宮是正元帝當年特許的,除他之外,武官解刀進宮,魏寬到得此時反而不怒了,看了眼端坐殿上的衛敬容,竟不告退便轉身出殿,還記得承吉滿是稚氣的那一句「殺了你」。

 曾文涉一腔忠君之情無處宣洩,衛敬容道:「是我的旨意,這件事鬧出來難道光彩得很麼?」

 曾文涉的矛頭還直指魏寬,正要強辯羽林軍是魏寬的人,聽的是魏寬的話:「素馨閣中究竟如何無人知曉,憑這事要將太后軟禁,如何能夠服眾。」

 「太后性子浮燥,讓她去小瀛州中是清修,何來軟禁之說。」衛善開口駁回,看曾文涉的模樣,姚謙也該辦成了事,今日之前不成,今日之後也該成了。

 甄氏依舊還在哭泣,曾文涉來時還氣得七竅生煙,此時倒覺是樁好事,眼角餘光投在甄氏的身上,要是太后被人害死,陛下危在旦夕,北衙三衛便不會再聽魏寬的號令,三衛一向都在正元帝的手中,只尊御令,是聽正元帝的遺詔方才歸到魏寬手中,要是魏寬謀反,北衙三衛自當保護皇城。

 正心中不住盤算,宮人太監便上前來欲抱走小皇帝,兩個太監還抬不動他,被他狠狠咬了一口,不敢呼痛,硬生生將甄氏與承吉分開,甄氏原還指望著甄曾文涉能夠扭轉大局,誰知他竟站定了一動不動,求告無門哭得昏厥過去。

 承吉哭鬧無用,眼見母親暈倒,滿口便是要殺了你們的話,甄氏被架起來扶下去,衛善道:「哪一個跟著太后娘娘去了梅林的,哪一個就跟著去小瀛州一併清修罷。」

 瀛台久無人去,殿中積了厚厚一層灰,衛敬空沒有要折騰她的意思,著太監宮人收拾了正殿,擺上佛像,供上香花,甄氏醒轉來,眼看殿中俱是佛經檀香,掙紮著還要求見太皇太后,被太監宮人攔了回來:「太后稍安。」

 承吉還在帝位上,到底不敢得罪她,宮人扶著她道:「娘娘不必急,陛下總有長成的一日,必會來救太后出這苦牢。」

 甄氏一聽不知還有幾年,淚落如珠,心中恨意難消,原來恨姜碧微,如今又添上衛敬容衛善,望著窗外滿止蕭瑟景象,自己從來都沒對不起她們,可她們卻非要置她於死地。

 鬧出這樣的事,衛敬容又只得回宮來,可承吉怎麼也不肯入甘露殿,進了殿門便嚎啕大哭,抱著從小侍候他的太監哭得撕心裂肺,衛敬容著實無法,依舊還讓他回到蓬萊殿,添了些太監宮人看管他。

 甄氏既進了小瀛台,便不再去親蠶大典,甄家與曾家四處散佈太后被冤,齊王被冤的消息,衛敬容乾脆停辦了親蠶大典,只讓承吉二月二的時候往郊外祭祀農神。

 朝臣好容易等到太皇太后回朝,衛敬容卻又稱病不出,要不然有承吉在宮中,她還欲回到永福寺去,她自個兒回來了,卻不肯讓兒女回來,孤身一個在甘露殿中。

 衛善當日眼見魏寬的眼神,承吉口中吐出「殺」字來,他的臉色立時變了,跟著回了成國公府,連日不再外出,跟著魏家便送出帖子要給魏寬過生日,魏寬土匪一個,連爹娘都沒有了,早就不記自己的生日,他突然說過生日,別個只當魏寬藉機斂財。

 恨不得將他一分惡說成十分惡,他本就性子暴烈,正元帝在時又對他多有優容,跋扈的名聲一向傳得極廣,此時又添上不敬新帝,以權謀財。

 別人都當魏寬是歇了理政的心思,突然開竅,學著甄家的樣子圖財,可衛善知道不是,他沉寂幾日,必是做了決斷。

 跟著又傳出流言,說魏寬不交文臣放在眼裡,只請了武將當座上賓,文臣一張帖子都未接到。

 衛善急召小唐,讓小唐去打聽魏寬席上請的都是些什麼人,小唐回來報導:「都是昔年成國公帳下兄弟,五城兵馬司的,京郊大營的,還有北衙三衛的。」

 北衙三衛當年舊人不多,俱是正元帝進京之後一手提拔起來的,魏寬當年帳下那些人,也大多分往各地去當總兵。

 不拘官大官小,只要在京城裡的,都到魏家吃酒,饌香樓裡送去幾隻烤黃羊,國喪剛過,新帝還在衰服期,成國公便大肆飲酒作樂,又是一件罪狀,監察御史參了又參,卻無人去定魏寬的罪。

 成國公要謀反的話傳了許多時候,先還人心惶惶,跟著就習以為常,嘴皮子碰破了,魏家也沒謀反,他宴請賓客,又一箱一箱的收禮,連朝都不上了。

 曾文涉比魏寬還更著急,秦昱是指望不上了,甄氏卻得速死,她死了才能師出有名,可她在小瀛台中,也只有食水上動手腳,弄死整個殿中人了。

 曾文涉唯恐事情鬧得不夠大,衛家身上沾點髒水也是應當,這大好的機會豈可放過,拖得再久些,就真要把魏家謀反當作笑話了。

 衛敬容暫時不能回永福寺去,便讓衛善到寺中看望如意,衛敬容在寺中過得清閒,如意卻正是愛鬧的時候,陪著母親是盡孝心,母親既然回宮了,她自然也想跟著回宮去。

 衛善勸她道:「姑姑還想回寺中來呢,只是宮裡出了事,一時走不脫,再過兩日就回來了,你去了,姑姑還得照管你。」

 如意噘了嘴兒,宮裡出了什麼她已經打聽了許多回,可無人肯告訴她,知道自己問衛善,她也不會說干脆不再問了,除了擔心母親還擔心承吉:「承吉好不好?讀了什麼書?」

 衛善點點她的鼻尖:「他自有師傅,都是些飽學大儒,我怎麼能過問皇帝讀了什麼書。」

 如意踢著腿兒:「我看嫂嫂也盯得不緊,她總是心軟怎麼成,承吉的功課該比別人更重才是。」她還不知承吉心中是怎麼恨衛敬容恨衛善的,派去的太監回來稟報,陛下每夜哭鬧不時發怒,把帳上的穗子都給扯斷了,珠子滾落了一地。

 如意將衛善送到門邊,秦昰就在廊下等她,兩人多日未見,秦昰開口便問道:「宮裡是不是有變?」

 秦昰翻年剛剛十三歲,比衛善還短一截,衛善伸手摸摸他的頭:「懷仁懷安都在,宮中此時還算安穩,你們在這兒,我和姑姑才能放心。」

 五城兵馬司中調動頻繁,預備二月二這一日護衛新帝出城,到南郊祭祀,姚謙急送回信報來,曾文涉預備在那一日毒殺甄太后,再把這盆污水潑到魏寬身上,魏寬若是反應及時,必當立時起事。

 往南郊這一路上有一條官道直往雍州去,還有兩日就是親耕,親蠶大典之前得先齋戒五日,衛敬容長年茹素唸經,不必齋戒,等到京中起事,便往雍州奔逃,衛善握住秦昰的手,看他面有憂色,拍拍他的腦袋:「昰兒不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