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鳳凰台》第133章
第133章 婚姻

 衛敬容拘著衛善不許出宮, 怕她聽見外頭那些流言心裡不好受,可誰知這一波流言才傳了幾天,就又改換了風向。

 正元帝下了朝總要來看看女兒, 看她怎麼也不長, 要給她換奶嬤嬤:「如意怎麼也不長,是不是奶水不足, 我怎麼記著顯兒昰兒購一下子就大了。」

 衛敬容手上捏著一隻小花鼓, 這東西一搖, 如意聽著聲兒就笑起來, 她笑起來也秀氣,小嘴兒一動一動, 咯各種兩聲, 笑一會就歇一會,衛敬容看著孩子滿眼是慈意, 嗔他一句:「你知道什麼, 這幾個孩子哪一個是你眼看著長起來的, 都是一口一口喂大的, 見風就長的那是哪吒。」

 正元帝這才笑起來, 伸伸胳臂, 女兒還沒他小臂那麼長,也不知道甚時候才能長到要嫁人,提起嫁人想到了衛善:「顯兒媳婦這些日子可常來?」

 衛敬容點點頭:「這一向常來,也該學著怎麼料理宮務,這些事聽會的不如看會的, 規矩是規矩,辦起來也得靈活。」說著看他一眼:「怎麼?怎麼想起問這個來?」

 「顯兒在外頭替他妹妹出氣呢。」正元帝嘿嘿一笑,一面說一面看衛敬容,看她微一驚愕,便知她不知此事。

 楊家有意放出風聲,敗壞衛善的名聲,死了一個兒子,皇帝又不替他們撐腰,把魏人傑扔到邊關,這事兒就算混過去了,楊夫人到如今還病著,楊思召還停靈在家,到這會兒都沒發送。

 這股風一吹起來,還沒散播幾日,楊家那咪舊事就會更被抖落出來,御史連著本的上奏,參楊雲越迭蕩驕縱,幃薄不修。

 這話罵得極毒了,不止罵了楊雲越,把楊家一家都罵了進去,正元帝一看便是知是誰在後授意,楊家辦的事拎出來幾條,在大殿上說都覺得腌臢,正元帝只得貶了楊雲越的官兒。

 「他倒只想著替妹妹出頭,不想想他弟弟臉上難看?」楊家要出氣,裡頭夾纏的人太多,既有衛家又有秦昭,這番作態看著是在出氣,可卻是挑戰正元帝的判決。

 正元帝已經很不滿意,把人提過來罵一回,可不等他出手,兒子先伸手了,一巴掌打了楊家所有人的臉面,連帶宮裡的貴妃和齊王也被扯了進去。

 貴妃驕奢,齊王暴戾,可都不是沾著楊字兒,這些話原來在宮外已經傳過一回了,楊家的名聲已經踏上幾隻腳,這回御史一參又傳了起來,正元帝心中有數,知道這事兒是誰挑起來的。

 「小崽子翅膀硬了。」正元帝交沒多惱怒,臉上依舊在笑。

 衛敬容倒是聽見朝上的紛擾了,可正元帝向為不願意她多問,他說的時候,她就聽著,他不說時便少問,既提起兒子來便道:「你可別跟他置氣,他還小呢。」

 「小?他都多大的人了,心裡這點盤算都沒有?倒叫老子給他擦屁股。」正元帝的神色遠遠稱不上惱怒,口裡埋怨,臉上竟還帶笑,衛敬容便不再勸。

 反是正元帝道:「姜家那個姑娘就要除服了,你幫著操辦得熱鬧些。」

 衛敬容蹙蹙眉頭:「就比著前頭蘇良媛時再厚幾分也就是了。」把她一片良言當邊了耳旁風,還想兩邊能相安無事,這麼看來又要如何相安。

 正元帝這回卻特意說道:「到底身份不同,該厚辦些。」

 衛敬容只得應了,又著意把太子妃叫了來,與她分說明白,看她點頭,又覺得心酸,賞了她許多東西,給她屋裡添了兩個寶石盆景,一幅十二扇的泥金花鳥大屏風。

 等衛善拿她那繡了一半的鴛鴦枕套到丹鳳宮來給衛敬容看的時候,她又問衛善:「你嫂嫂這些日子還往你宮中去嗎?」

 太子妃往各宮裡走得勤快,越是靠近五月就越是慇勤,衛善點點頭,又嘆口氣:「很不必這樣,難道各宮的娘娘往後不跟她走動,還會姜姐姐走動不成?」

 碧微往後只怕連東宮的宮門都出不了,衛善皺皺眉頭,上輩兩個人都沒嫁好,她在楊家苦挨,碧微在宮裡苦挨,這輩子好容易兩個都嫁到合心意的人了,可彼此又不能添妝。

 衛善知道有些話姑姑是不愛聽的,乾脆不說。何況那會兒就已經問過她了,她既不後悔,那也無話可說,看看衛敬容:「我能不能,給姜姐姐添一對金簪子金鐲子?」

 衛敬容看看她:「你不添,魏家袁家幾個姑娘也是要添的。」閨閣裡的交情,只要長輩不出面,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說完才又看看衛善,忍不住要笑,真個替昭兒定下親事來,才知道他在文武大臣中這麼搶手,不說武將,袁禮賢胡成玉兩個,都有意作媒,不料秦昭自己會先求娶。

 衛敬容看著她嫩潤潤的面頰,伸手替她正一正珠釵,心裡祈願她這輩子也不要遇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雖說嫁得快,可到底年紀還小,昭兒又大她許多,怕她在夫妻事上許多事不懂,也該給她添個尚宮嬤嬤教導這些事,兩個再好,也得這上頭合適。

 到出嫁前的三個月,給她指一個尚宮嬤嬤,把這事兒說明白了,衛善且不知姑姑心裡在想這些,既然她允了,便回去翻了妝匣子挑出一對兒累絲開口金鐲子,一邊一顆明珠;跟著又挑出一對兒碧玉簪來,雕的是玉蘭花,碧玉作梗,白玉作花,她瞧見這個就想到了碧微,拖到這會兒才送給她。

 這兩樣東西若是給長寧公主,便不算貴重,可若是給太子娣那就重了些,沉香看著要勸,被落瓊扯一扯袖子,衝她搖搖頭:「也就這最後了一回,往後能不能說上話都不知道呢。」

 沉香聽罷拿了個錦盒出來,裡頭是太子從蜀地蒐羅的珍寶,那隻薄玉冠兒是衛善一直留著的,那會兒就想送還給碧微,只一直都沒找到機會給她送去:「公主要不要把這個當作添妝。」

 衛善聽見她們悄聲說話,看了這只玉冠,搖一搖頭,只怕太子妃的嫁妝裡也沒有這樣的東西,金銀便罷,這個就算送給她也戴不出來:「還收起來罷。」

 若是從此大家都好能好好的,當不當姐妹也沒甚麼,楊思召死了,上輩子那些事卻不就這麼忘了,只從此兩人之間隔開一道溝,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對座的那一天了。

 小順子從九仙門出去,又從九仙門回來,和東宮隔著一南一北,說是替公主買些民間的八寶攢花玩兒,還當真帶回來一隻盒子,外頭天熱,這麼一趟曬,小順子喝了兩碗酸梅汁才緩過來:「這是長安公主給咱們公主的回禮,說往後也不好十分走動,知道公主有大喜事,卻不能道賀,這個是給公主的添妝。」

 衛善前兩回送東西過去她都沒有回禮,著意避嫌,怕落人口實,這回卻回了一對兒白玉藕節小鐲子,雕的蓮花蓮蓬,討個好口彩,底下還一方繡帕,繡了蘭草,角落上兩個小字「愔愔」。

 衛善一看便知這是她的小名,當時不曾互通乳名,這會看見鼻子一酸,把那對手鐲擱進妝匣裡,都不知是上輩子對碧微來說更美滿,還是這輩子的她更美滿。

 伸手揉揉鼻尖,又坐到繡繃前去繡她自己的並蒂鴛鴦,手指頭捏著針,心裡唸著秦昭,把他念上十幾回,知道他絕不會這麼待她,這才順了氣。

 心裡這麼知道,又忍不住寫信去問,把初識的這點苦意酸澀都擠出來寫在信上,秦昭接了信,好像看見丁點大的小善兒,碰到一點點不明白的事,就皺了眉頭,給她兩顆糖,她就又高興,如今可不是吃兩顆玫瑰糖就能好的年紀了。

 秦昭給她回信,寄上一罐子的玫瑰糖還不足,數著日子回京去,等把郢縣變成大業的駐軍地,再通了河道,就是他回去的時候了。

 跟著又傳了書信給王七,算著日子楊思賢也該到京城了,他跟著人辦紅白事,紅事上吹鑼寫喜字貼紅聯,白事上披麻戴孝的替人哭喪唱輓歌,楊思召的白事自然要大辦的,正好撞進楊家門上去。

 秦昭也不曾想到楊思召就這麼死了,更沒想到會是魏人傑這個莽人出的手,心裡著實慌了一陣,當著善兒的面,要是善兒動了心,他究竟是放還是不放。

 當初兩人許諾,若各有心儀的人了,就相互知會一聲,那張寫著永不後悔的條子,怎麼能框得住人心,秦昭久久都不給善兒寫信,拿戰事繁忙來推脫,就怕接著信,會看見她在寫裡告訴他對魏人傑這個愣頭小子動了心。

 這會兒想起來還一陣陣的後怕,要是晚上些呢?要是善兒就喜歡了魏人傑,他可怎麼辦,大紅嫁衣不是穿給他看的,鴛鴦枕頭也不是繡給他枕的,那些紗料那些櫻桃也就只能送給她當作添妝。

 此時想來依舊心慌,恨不得能立時到她身邊,趕緊抬了轎子接回家去,這才把婚期定的這麼急,先討回去,再養一養,養到十五歲也就不小了。

 秦昭伸伸手,從桃花雪洞罐頭裡捏了一顆玫瑰糖送進嘴裡,他已經許久都不吃甜食了,含在嘴裡嘗到甜味,忽的想到小時候,衛善蛀牙的時候,偷著吃糖,差點兒被母親捉住,就是含了一半糖的給他吃。

 那時兩小無猜思無邪,是兩人的小秘密,只覺得瞞過了所有人,沒有被發現。此時思及心跳面熱,數著日子還有幾天能把她抱在身上,喂她吃糖。

 待五月二十分龍節一過,東宮裡辦喜事,楊家門辦喪事,一場喜一場喪接連鬧出許多事來,秦顯非要讓太子良娣拿金印,而楊家又被告到了大理寺,楊思賢狀告叔叔楊雲越,弒兄逼死寡嫂,大理寺按律不該接狀紙,得先告到京兆尹,可事關重大,接下了狀紙,送到御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