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鳳凰台》第144章
第144章 規矩

 秦昭攻下郢城之後, 大軍就難有寸進,本來這一仗就是出奇制勝,隔了七八年, 兩邊一向相安, 連著運河港口,南北兩邊還有通商, 幾個有手腕有本錢的大生意人, 能把南北兩邊宮廷的生意都做通。

 本來相安無事, 誰知秦昭突然出兵, 大夏毫無防備,這才被他快速拿下郢城, 誰也沒想到他的手腳這樣快, 等到大夏反攻,郢城已經被牢牢把守, 這麼小一塊地方, 江寧王並不打算花更多兵力。

 誰知秦昭會挖通溝渠, 把原來已經堵住的郢城河道又擴挖了兩倍, 壽縣幾城春耕損毀, 糧食欠收, 反是郢縣種稻種麥,秋收一共糧倉又是滿的。

 大業與夏朝小打小鬧短兵相接一直不斷,但短時間內不會有大軍北上南下,魏寬主張立時開戰,等到江寧王的位子再穩當一點, 仗更不好打。

 可袁禮賢卻是主張按兵不動,朝裡還有多少糧食多少馬匹,他知道的最清楚,此時要打勞民傷財,正元帝才剛免去蜀地的賦稅,每年還要預備米糧救災,兩邊對壘,短時間內難有大的進展。

 秦昭回朝,最高興的就是衛善,接過結香手裡的信,笑意盈盈的捏在手裡摩挲,結香見她這樣掩口笑著立起來:「還有幾處沒有通報,奴婢告退了。」

 衛善讓人沉香把她送到門邊,素箏幾替她收拾起衣裳來,素箏吩咐落瓊 :「這回去的人多,住得也久,東西可得收拾齊全了,免得短少了什麼,公主用起來不襯手。」

 從七月要住到九月才回來,尋常看的書穿的衣裳,這兩個月裡還大節要過,楊妃過世正元帝只當日去至祭過,後邊的事都交給了皇后娘娘,既無哀意,只怕兩個節慶也是要大過的,何況還有太后在,再不會為了一個妃子就斷了宮中慶典。

 七夕節不提,這是衛善的生日,必要過的,中元節和地藏會年年趙太后都要大辦,素箏估摸著不會為了楊雲翹就停了這些宴飲,自然也要帶些喜慶的衣裳。

 落瓊取了那件桃花輕紗八幅裙出來,這是秦昭去歲做了送回來的,今年生日正好穿這個,宮人拿了這些收拾,衛善看過一眼:「也取兩件湖色青色的,逢七的時候免得人挑理。」

 頭一個就是趙太后,老太太這些日子很有些神神叨叨,挑了宜春殿中跟她一個月份生的宮人到雲夢澤邊燒紙,拿這個宮人來替她擋煞。

 翠桐送來的消息是說趙太后一向身子康健,將要七十了還能下地摘瓜翻土,可到底已經有了年紀,這回她病是好了,可總覺得身上乏力,精神不濟,就覺得自己身上還不乾淨,請了玉像金佛擺在床榻邊。她從來想一出是一出,就怕她挑起理來。

 第二個是秦昱,他為了母親傷心吐血,撐著病體還要為母親辦喪,這才過了幾天,正元帝又可憐起他這個兒子來,接連嘆了幾聲老三孝順。

 楊雲翹不是楊家女的事,正元帝也已經知道了,在丹鳳宮裡對衛敬容道:「原是楊家那個收養來的姑娘,一直拿她當妹妹看待,她十三歲就跟了我,人都死了,這事兒就罷了。」

 衛敬容還得陪著低頭嘆息:「阿翹也是個苦命的,還想著十月裡替她過三十整生辰的,真是世事無常。」她一面說這話一面去看正元帝的臉色,楊家那事是必要記在《起居注》中的,楊家買賣幼女一事此時掩飾得住,往後也掩飾不住。

 至於正元帝到底如何想,他只要說了不追究,便是不願意再有人深談此事,或是以此事來指謫楊家,他在丹鳳宮說的不多,在拾翠殿綺繡殿裡說得更少,偶爾聽見也都皺著眉頭,一個字都不願意多談。

 楊家原來看不上趙家,這會兒沒爵位,身上只餘下一個虛銜,楊夫人竟又有臉再跟趙家走動,從辦喪事送謝禮起又和趙夫人走動,這回出事,趙夫人還替楊家說話,大戶人家買幾個女孩子有什麼稀奇的。

 可等到楊家露出要跟趙家結親的意思,趙夫人一下子就炸了,立馬進宮跟太后告了一狀:「他們家的兒子是個什麼東西,倒想要討我們家秀兒,我就是招個上門女婿,也絕不把有秀兒嫁到楊家。」

 別人是別人,自家是自家,鄉下人家找女婿,拉媒的要是敢說合這麼一個,都能拎著棍子上門打一頓,趙夫人從此再不登楊家的門。

 原來是楊家看不上趙家,要跟那二三品的人家結親,如今是趙家瞧不上楊家,京城中知道事的,就算原來貪圖門第,也怕被人戳脊樑骨。

 反是秦昱乾乾淨淨摘了出來,又是為楊妃誦經抄經,又是立志為母守孝三年,自請從延英殿搬到大福殿去,那兒設了菩薩像,就在那兒替母親抄一萬遍《地藏經》。

 秦昱這番作態,前朝後宮多有人可憐他的,衛善可以想見,但只要荳蔻還在,總不會一輩子縮在秦昱身邊不出延英殿,宋良娣也不會眼看著一個宮人爬到她頭上去,挪到離宮,荳蔻就不能藏得這麼密實了。

 衛善滿腹思量,手上拆開秦昭的信,一張桃花箋上就只有一句話,賀她芳辰,必要回來替她過生日,衛善看著嘴角一翹,拉開床桌邊的小抽屜,從裡頭取出一個荷包來。

 青色暗紋竹葉綢子上繡了兩枚葉片兒,嵌了銀邊,綴上白玉珠子,花色極素,怎麼也不像個荷包的樣子,可衛善卻繡了許多天,這是要還給秦昭的。

 還他那句「唯將雙葉寄相思」,衛善把那隻荷包擱進妝匣裡,挑出石青色的絲絛,預備打一個同心結,再有三四天的路程就能進京了,就能見著秦昭了。

 到臨行那日,長安街上早早掃過水,儀仗先行,衛善的車輦跟在太子妃之後,秦昰是外頭騎馬累了,就蹭進衛善的車裡來,往大輦裡一躺,翻上兩圈,跟著湊到衛善身邊問:「我是不是往後都見不著碧成了?」

 姜碧成自回了姜府,就一直沒再進宮來,請了師傅教導他讀書,據說是個蜀地的名儒,聽見是姜家請師傅,自己投到門上去的。

 衛敬容原是想把薑碧成再接進宮,還特意把叫到丹鳳宮一趟,是碧微自己給拒了,若是進得宮來,兩姐弟又要如何走動,倒不如就在宮外,彼此還能存些體面。

 這回去離宮,太子妃原想留下她來,說她久病初癒,不耐車馬,只帶雲昭訓和李承徽兩個陪伴太子,名單報到了徐淑妃跟前,徐淑妃為了這樁事特意跑了一趟丹鳳宮。

 到底還是把她帶上了,衛善聽見弟弟這麼問,摸摸他的頭:「等你們長大了,還能一起賽馬圍獵。」東宮境況不似碧微想的那樣,也不知道她現在後悔了沒有。

 衛善還住在飛霞閣中,合歡已經落了一半,宮人收羅起來預備曬乾了泡茶喝,原來和碧微分住東西二殿,如今就只有衛善一個住著,開了大窗與太子妃姬妾住的芙蓉閣遙遙對望。

 衛善因著楊家事又去了幾回麟德殿,偶爾秦顯不在麟德殿就直奔東宮,宮裡花鳥一多,果然顯得熱鬧起來,各人都事做,關係和緩起來。

 東宮去得多了,難免會也會遇上碧微,兩人在廊下殿中碰見,彼此點頭笑一笑,她滿面病容未曾好過,偏殿中藥味難散,人比原來還更清減,穿了素色繡細花的羅裙,往太子妃宮裡請安。

 秦顯也拿出秦昭的書信給她看,看得多了,就知道他對大哥和對她再不相同,和秦顯寫信,親暱之中還有恭敬,給她卻是隨手幾筆,什麼都能寫在信上,住的宅子裡全種了菜,這時節結了水瓜,摘下來盛了一盆子,拿井水洗過,鮮靈靈的綠,咬上一口滿嘴都是瓜汁,消暑解渴。

 還告訴衛善,說他已經學會了怎麼種瓜種菜,伙頭兵裡有個機靈小子樣樣會做,拿這瓜切薄了炒肉片比單吃肉要爽口得多,等以後也在王府裡種上一些,夏日裡親手摘給她吃。

 衛善看著才進上來的纓絡棗紅綃梨,讓初晴也給芙蓉閣送去些,又讓素箏打聽上回秦昭住在哪個殿中,他從來愛潔,得先把屋子熏一回,再糊上冰紗。

 初晴回來面上有些不好看,面頰鼓鼓的,坐在廊廡挑著蛋黃喂鸚鵡,看著黑袍將軍不許它撲,落瓊看見了推她一把:「怎麼在外頭坐著,跑這一趟怪熱的,進去喝些酸梅汁子罷。」

 初晴搖搖頭:「我連殿門都沒進呢,說裡頭亂得很,便不請我進去了。」

 落瓊一怔,初晴確是仙居殿的小宮人不錯,可衛善也很喜歡她,除了自己和沉香,也就排在素箏冰蟾之後了,得了差事連殿門也沒進,不禁蹙蹙眉頭:「可是裡頭有事兒?」

 初晴把蛋黃搗碎在小米裡,把銀食盒填滿:「往後這差事還得姐姐們去,我沒有姐姐們的體面。」

 宮人一場官司未揭過,衛敬容又特意叫了衛善到紫雲殿去,山中清涼,那株紫丁香還有餘花未落,衛善算著還有一天秦昭就要回來了,喜意盈盈的進了殿,才剛坐下,衛敬容便對她道:「善兒年歲大了,跟哥哥們再不能似小時候那樣沒有規矩,東宮少去,芙蓉閣也要少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