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鳳凰台》第237章
第237章 投奔

 衛善唇角一揚, 草場確是她想要的, 越是想要, 就越是漫不經心,看了韋夫人一眼, 手腕上套的一對兒芙蓉石鐲子輕碰,托著茶盞啜飲一口, 眉眼一挑便帶著三分笑意:「潘家想辦什麼事兒?」

 韋夫人挺直了腰, 她既來說項,自然是打聽清楚了, 可被衛善這目光一看, 倒有些氣虛,斟酌著道:「潘家是想和公主一同作生意。」

 衛善看了韋夫人一眼, 韋夫人跟著道:「潘家想把在京城裡的生意再做做大,可上頭無人庇護,想借公主的名號用一用。」

 衛善聞言便笑了:「我雖自幼長在宮中,可也不是全然不知外頭事,潘家的名頭還是聽過的, 夏布皮裘人參都是潘家商號的好些, 隆盛興在京城裡可是幾十年的老字號了。」

 說得再直白些,大業軍隊還沒要進京城,正元帝還沒坐上龍椅, 潘家的商號就已經在京城裡開張做生意了,要支攤子打開門吆喝,大小官員不知打點了多少, 幾十年的老商號這會兒獻慇勤,

 「說是京城裡西市走了水,燒了一千多戶,隆盛興裡都是些皮毛夏布,哪裡經得起火烤,門面庫房都被燒了,說是虧了許多,想再開一條財路。」韋夫人哪裡做過生意,也從來不曾去過京城,潘家人怎麼在她面前說的,她便怎麼學給衛善聽。

 衛善也一樣沒有做過生意,可京城卻是住慣了的,東西二市臨街那一面的是門面屋子,租金極高,西市因為開闊,比東市的屋價還更高些,是以京城商戶都是租下民居當作倉房,根本就不一條街上。

 若不是去歲京城雪災,衛善著實看過些災報,也分辨不出潘家說的謊話,他們這麼想要搭上自己這條線,僅僅只是為了生意這麼簡單?

 常夫人也是一樣的巴結,可常家給的是一顆火油鑽,寶石再貴也有價值,往後一年走一趟商路,衛善提供護衛保駕護航,拿兩成利,那是有付出有回報。

 如今潘家出手就是一個草場,草場一年得利多少?年年養護年年都有產出,憑空掉到手裡,無本的買賣,可比常家那事兒要輕省得多了。

 衛善看了韋夫人一眼,一面說一面笑:「你去告訴潘家,有話要麼直說,要麼就別說,在我這兒弄鬼,我眼睛裡揉不得沙子。」

 韋夫人被她笑得低了頭,又疑心是衛善想得太多,商人嘛,哪一處不得打點,四時節禮是再不會少的,如今來了個王妃,出手就更得大方了。

 韋夫人一走,衛善便把結香叫到身邊,依舊還是舊時稱呼:「我知道結香姐姐不愛到處打聽話,可曾聽見京城裡有什麼新鮮事嗎?」

 結香一年三百六十日都不得閒,跟在衛敬容的身邊,處處都要操持,出來了反倒閒下來,這才到了晉地幾日功夫,就已經給衛善肚裡的孩子做了一身小衣裳了。

 「我跟在娘娘身邊,也聽不著什麼外頭的消息,多是些宮中朝中的事,地動前一日,聽說陛下要嚴查貪腐,說不許朝中大臣經商,卻偏偏還有大臣的家奴管事在外做生意的,是與民爭利。」結香想了許久,能記起來的都是些零碎事:「再有便是宋良娣的孩子差點兒沒保住。」

 衛善走時讓椿齡時時來信,上一封才說到清明祭祀的事,這回的祭典是正元帝初獻,京兆尹亞獻,又恢復了祭典原來的儀程。

 秦昱的失望就差寫在臉上,秦昭不在京中,他便是最年長的皇子,還想按著秦顯的舊例,晉獻獻酒,誰知正元帝這回又改了主意。

 正元帝的舉動讓人無可揣摩,讓那些個盯著清明祭典動腦筋的人一時安靜下來,衛善看過信便對秦昭道:「難道姑父真想等著承吉承佑長大?」

 正元帝差一點就是一個完美的君主了,推翻了大夏,打敗了周師良李從儀,一手建立了大業,各地雖有積弊,也能算是百廢俱興,若是能把手上的權柄交接給太子,這輩子就算圓滿了。

 偏偏老天打破了這份圓滿,想要維持就得把位子傳給秦顯的兒子,他若是真有這個想頭,總會立皇太孫的,只是此時兩個孩子都太小,無法分出誰優誰劣來。

 衛善滿意椿齡的信中把這些特意寫了出來,留下她來到也算派了用場,她想也能想得到秦昱的臉色會有多麼難看,她和秦昭上船的時候,禮部就已經在爭議了。

 一面是長子,一面是嫡子,若還按原來的舊例,齊王怎麼都要排進去的,可上回終獻的是雍王秦昰,這回還把他排在終獻,陛下不知是否滿意。正元帝一聲令下,倒讓禮部官員鬆一口氣。

 結香震後第三日上船出發,椿齡的信沒有她這麼快,衛善一聽她說徹查官員貪腐一事,皺起眉頭來,她想到了袁禮賢,難道他要出事?

 讓沉香取過信匣來,椿齡統共就寫了兩封信,把京城大小事務都囊括其中,包括袁禮賢把女兒袁妙之許配給了得意門生宋濂。

 上輩子袁妙之未嫁,這才身入教坊,宋濂當了許多年的窮翰林,兩輩子的愛好都給人寫墓誌銘,從未貪戀過權勢,袁妙之能嫁給他,倒能安然了。

 既然知道了消息,便預備些賀禮,遠在晉地也給她添妝,此時一聽正元帝要徹查官員貪腐,立時想到扣在袁禮賢身上那盆髒水,通敵賣國。

 此時守在清江的可是衛平,衛善立時寫信給秦昭,把自己的擔憂都寫在信中,問他可有接到京城的消息,王忠可曾送過信來。

 衛善心中忐忑,怕哥哥受牽連,信才剛送出去,門上便來回報,說有人求見王爺,自稱是王爺京城的舊友,看模樣是個窮書生,一身青衣,說話斯文口齒伶俐,只是看著打扮寒酸,門上不敢放。

 門上不識得,小福子卻該識得,衛善叫小福子去瞧一眼,若果然是舊相識,便領進來,收拾一間客房,把人安置了,再送一封信給秦昭。

 小福子沒一會兒便去而復返,大夏天跑得一頭是汗,進了屋子結結巴巴答不上話來,衛善盯了他一眼:「是誰便說,難道還能活見了鬼不成?」

 「是舊友……是袁家的二公子。」小福子也就跟見了鬼差不多,認識確是認識的,要說是舊交也確是舊交,可他怎麼也想不到,袁含之放著京裡的翰林不當,跑到晉地來了。

 「誰?」衛善手上捧了茶盞,紅唇微張,驚異的看著小福子,還當自己聽錯了,小福子總不會看錯,袁含之來幹什麼。

 兩句話還沒說完,門上又來報,青霜和上官娘子回來了,她們倆是去迎接林文鏡和葉凝的,這兩人回來了,就是林先生也來了,正撞在一起。

 小福子趕緊道:「先生和葉姑娘坐在轎子裡,倒沒人看見。」

 衛善依舊著急,林先生目盲,光是這一條就已經足夠扎人眼的,本來在晉地無人知道林文鏡的名頭,袁含之若是知道了,那袁禮賢就知道了,她急著坐起來,沉香趕緊扶了她。

 「小福子去把人領進來,領到花廳去,就說王爺不在,我去見他。」跟著又吩咐沉香:「把林先生和葉姨帶到後院竹樓裡去,怎麼安排你都知道了。」

 衛善換了見客的衣裳,帶著落瓊幾個去了花廳,袁含之沒想到衛善來得這麼快,嘴裡塞了糕餅點心,差點兒噎住,灌下半碗茶,這才緩過來,紅著臉給衛善行禮:「王妃安好。」

 衛善從頭打量他一眼,光身一個,連小廝書僮都沒帶,看著一臉餓相,才上的點心攢盒都吃了一半,給落瓊遞了個眼色:「王爺往邊關去了,走的時候倒沒說過袁二公子要來拜訪他。」

 隔開幾步,袁含之看不清衛善的臉,只能看見眼前金紅一片,聽見她的聲音臉上一紅,他這哪裡是有意拜會,實是逃出來的。

 袁含之面上猶疑,說給秦昭聽倒無妨,說給衛善聽有些不好意思,便虛應了兩聲:「成日在京中無聊無趣的很,這才想出來遊歷。」

 他說的一本正經,可空身連個包袱也沒有,少年公子哥兒,知道外頭的事,只怕比衛善還少些,衛善當即也不戳破他:「坐罷,今兒門上倒熱鬧,來了兩撥客了。」

 袁含之一臉茫然,衛善看他的臉色就知道他沒看見青霜,自然也就沒看見轎子裡的林先生,心中大定,隔得這樣近,他卻沒看見。

 落瓊送了食盒子來,一掀開蓋兒滿屋子都是雞湯香味,袁含之肚子裡頭一陣響,衛善這下心中瞭然,這不是拜訪舊友,是來投靠舊友了,笑一笑道:「我孕中怕餓,袁二公子也不是什麼外人了,陪我一道吃碗餛飩罷。」

 袁含之聽見吃餛飩,滿面掙扎神色,既覺得失禮,可又肚餓,幾塊點心填不住肚子,他本來就是逃出來的,身上的包袱錢財走了一半就沒丟光了,本來想去龍門山的,實在沒法子,這才轉道晉地,起碼在這兒還認識秦昭。

 衛善才舀了一個,袁含之已經喝掉了半碗湯,衛善一看忍著笑意道:「外頭這樣暑熱,跑一回確是出汗口渴,落瓊再去上一碗湯來。」

 一碗裡也只有十來只餛飩,袁含之到底是七尺男兒,已經挨了兩天沒餓,要是今日再到不了晉州城,都不知道要在哪兒落宿,他舔舔嘴唇,把那一碗雞湯全喝了。

 衛善看他吃得急,清清喉嚨:「王爺去邊關巡視,總要十天半個月,不如就在王府落腳,等王爺回來再見。」

 袁含之正是求之不得,連連點頭,把碗往桌上一擱:「如此甚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