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鳳凰台》第245章
第245章 反覆

 皇長孫搬進紫宸殿, 在朝中又掀起波浪來, 從宮中到朝中被這波浪拍濕了衣裳的有許多, 可這浪再大,這會兒也還湧不到晉地來。

 晉州城中正在預備著要過一年一度的七夕乞巧節,今歲的七夕比往年還更熱鬧幾分,晉王妃的生日就在這一天,城中四處都張綵燈結綵樓,城中商家富戶都打著給衛善送生辰禮的名頭給晉王府送禮。

 衛善從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己的生辰會比袁胡兩位宰相的生日還更熱鬧,袁胡二人門生故舊遍佈朝野,每天謝師和生辰的這兩日, 當了官的、不當官的, 都要寫信送禮,離得近些的還要登門拜會, 給老師祝壽。

 如今衛善的生辰也是一樣, 還未七月就有人不住送禮過來, 吃喝玩樂什麼東西都有, 聶家送了幾抬禮,沉香從裡頭翻出一盒子金鈴鐺來, 她倒是知道,可宮裡也有許多年沒掛過了,拎出來一根金鏈子上十七八隻鈴鐺,用來掛在大片花木上,防著鳥雀毀壞了花枝花葉。

 肖管事剛從外頭買了一批月季玫瑰來, 株株粗壯,紅黃粉樣樣都有,一朵朵開得碗口大,是專為著衛善的生辰買來的,擺在王府各處,成片供人觀賞,光是這些花就費去萬貫錢。

 花才剛搬進園子,聶家就送了這麼幾盒子護花金鈴鐺來,好讓王府院中的月季玫瑰株上都能掛起來,既給花添色,也顯得富貴氣象,倒像是早就打聽好了肖管事要買花,特意預備的。

 沉香咋了舌頭,聶家可從來沒上門求過什麼,不進王府的門且還罷了,連曹夫人韋夫人那兒都沒走過,卻回回都送這麼厚的禮來。

 衛善倒問過曹夫人一回,聶家是船幫,當家的是個女子,上一任船幫舵主的女兒聶三娘,只要河不凍,就連年都在船上過,衛善雖沒見過這位聶三娘,光聽事蹟倒是跟常夫人差不多,比常夫人還更狠些,未嫁女兒做生意,總是要比寡婦更艱難些。

 聶三娘還跟著船隊在水上漂,人不到王妃來獻慇勤,禮便送得更勤快,駝幫馬幫船幫三家,常夫人是孤注一擲,潘家是全無頭緒,聶三娘的禮送得既精緻又討巧,倒讓衛善有了一點好奇心。

 這回生辰潘家倒是摸進了王府的門,潘二爺總算找到了送禮的法門,把秦昭在永寧蓋屋建軍事工程的木材石料都包圓了,錢自然是要收的,只把利收的薄些。

 潘家貨源最多,供貨最大,來回一趟送了百來根木條,都是已經加工好的,到了地方又有人幫著蓋屋,這回算是見識過了秦昭的手段,絕口不提要把女兒送進王府的話了。

 還想把草場獻給衛善,說是給王妃的生辰禮,讓王妃秋日裡好去圍獵,衛善這回收下了,秦昭要開胡漢商市,潘家跟胡人通商幾十年,要打開商路還得讓潘家人打頭陣。

 潘家雖再沒托韋夫人來說過情,卻知道不論是晉王還是晉王妃都不好糊弄,只得先歇下心思,唐九打聽出來,潘家一直在做走私馬匹的生意。

 通商出關都要記數,總一批矮腳馬出去,一批高大馬匹回來,馬背上駝的是貨,馬也是貨,想把這生意過了明路。

 可私養馬匹本就是重罪,同鹽鐵一樣,是不許人私下裡流通的,秦昭既要養騎兵就要養馬匹,潘家這會兒倒不著急了,只要晉王有用得他們的時候,事情就有商量的餘地。

 秦昭七月初五的那天從永寧縣回來了,跟在他後頭的還有個拖油瓶袁含之,他一路上都茫然不知所措,在馬上顛兩下,望著眼前山林發怔,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靠著詩作名揚天下。

 袁家兄弟兩個,在京城結詩社,他們倆的詩原來是袁慕之寫得更好些,袁含之總是排在哥哥後頭。才情確是有的,可詩作中總是少一份氣象。

 不論用詞再精,意境再悠遠,也總還少些什麼,不似宋濂,這麼個一門心思愛替人寫墓誌銘的,寫起詩來也不講究用典,寫得興起時連平仄都好理會,偏偏是他的詩,常用有驚人之句。

 袁含之自知比不上哥哥,更比不上宋濂,自他拋下科舉去了一回清江大營,眼界豁然開闊,詩中意境更上一層樓,可他心裡也明白,依舊比不上宋濂。

 宋濂能這樣得父親的看重,被聞名天下的袁相視作這輩子教的最有靈氣的一個學生,就只有四個字「淡泊名利」,一個人性情粗疏,寫出來的詩便別有意象,這些是窮究詞句所比不來的。

 偏偏是他的詩作流傳出去,還刊印成冊,若是流到京城被父親兄長看見,也不知道父親會說些什麼,袁含之想到此節,夾緊馬腹上前:「逸之,我那詩,還是收回來的好。」

 秦昭心急著要回去,日頭又毒,道上塵土又大,還得寬慰一個呆子,笑一笑道:「這有什麼不好,晉地學風不盛,不比山東清河幾處世家大族的子弟們撲在科考上,就當是鼓勵州縣學府的學子們也好。」

 袁含之這下怔住了,父親致力科舉制的推廣,以此來跟世族抗衡,他是贊同的,這麼一想,雖還不好意思,到底好過了許多。

 他這麼輕易就被秦昭說服,秦昭跟著便一揚鞭子,自己先行一步,把一隊人都留在後面,進府的時候門前巷口又排著數不清的車馬,一見秦昭騎馬回來,守在府門前的各府下人們,趕緊回去稟報主家。

 數一數日子,兩人又是半個月未曾見了,衛善穿了件薄紗衫兒臥在榻上,手裡拿著牙扇,不住扇著扇子,手裡捧了冰碗,沁得人掌心發涼,再貼一貼耳根,將要立秋了,天還這麼熱。

 屋裡全換了素色,連丫頭們身上都換了青紗裙,窗上糊的紗,榻上的薄毯子,床帳地衣俱青色湖色的,衛善看在眼裡才有些涼意,又忍不住道:「我肚裡這個,必是火性子。」

 衛善的脾氣不算急的,秦昭更是能忍,彷彿一潭水,深不見底,投下石子也濺不起浪花來,懷了個孩子,人倒燥起來了。

 白姑姑聽見她說便笑:「公主可不能隨口說,肚裡的孩子都能聽得著,一聽見往後就更肯乖了。」白姑姑剝了葡萄,擱在冰碗裡,取些涼氣給衛善吃。

 秦昭一身水氣進屋來,衛善懶洋洋的不動彈,聽見水晶簾兒相碰的聲音,倒覺得有些清涼,彷彿冬天屋頂上落雪珠子的聲音。

 沉香幾個趕緊退下去,白姑姑和結香一道,兩人對望一眼,又都含了笑意,秦昭的屋裡一直都沒添過人,再有兩月孩子就落地了。

 衛善懷了六個月的身孕,人雖豐腴了許多,卻肌膚瑩潤,面含桃色,比原來又多添了風致,這麼懶洋洋的歪在榻上,看見秦昭只肯抬抬手指尖,上頭染的紅色都已經褪乾淨了,呢喃一聲:「我熱。」

 秦昭伸手過去,他換了件月白衫子進屋來,挨著衛善坐,衛善把手掌伸到他袖子口裡,這才嘆喟一聲,把這兩天的事告訴秦昭:「陛下把承吉抱到紫宸殿去了,胡相那兒可有信來?」

 秦昭搖一搖頭:「胡成玉沒信來,大監倒有信來,等到承佑大些,也是一併要挪進紫宸殿裡的。」胡成玉為什麼沒信來,秦昭心裡明白,這會兒正元帝的心思也已經瞞不過人了,他不似袁

 禮賢那樣,站定了立嫡就不再改換立場,當初給自己留後路,就是防著有今天。

 「他倒見機快,」衛善從鼻子裡頭哼出一聲來:「怪道都叫他笑面狐狸呢。」手上覺得涼了,人也跟著挨過去,粉桃花似的面頰貼在秦昭的胸膛,她肚子已經大了,這麼湊過來,肚裡的孩子就踢了她一腳。

 衛善「呀」一聲,拉過秦昭的手搭在自己肚子上,秦昭才剛要問,便覺得手掌心裡貼上一隻小腳丫子,衛善笑起來,人舒舒服服靠在秦昭懷裡:「平日裡可乖呢,怕是見著爹了,心裡高興。」

 這一胎確是安安穩穩,連吐都沒吐過,先是愛睡跟著又愛吃,最愛新鮮果菜,魚蝦蛤蜊,夏日裡的雪藕片銀苗菜吃得尤其多,白姑姑都說這孩子生下來必是干乾淨淨雪□□嫩的。

 秦昭一隻手搭在她的肚子上,把才剛想著要說的話全給忘了,先是小腳丫子,跟著又是小拳頭,隔著肚皮和他打招呼。

 衛善聽他半天都不說話不出聲,側臉看他,就見他怔怔坐著,從小到大,都沒在秦昭的臉上見過這樣的神色。

 衛善看他這樣出神,仰起臉來,在他下巴上親了一口,秦昭喉嚨口發啞,竟說不出話來,隔得許久才吻她一下。

 衛善伸著巴掌拍拍他,繼續問道:「大監可還說了什麼?」嘴上問著又哼一聲:「胡成玉這個老狐狸,還不如袁青牛。」

 秦昭特意寫了一封信給袁禮賢,告訴他袁含之在晉地,不必憂心,袁禮賢沒有回信,卻把兒子的包袱送了過來,就此欠下秦昭一份人情。

 衛善替袁含之揚名,是袁禮賢不曾想到的,詩書畫要傳名天下都得有人捧出來,他沒想到捧起自己兒子的會是衛善。

 袁禮賢一聲要名聲,到年老了,兒子被捧成俊傑一般的人物,心裡這份受用說不出來,他和胡成玉兩個,原來是胡成玉的關係同秦昭更近,如今形勢反而微妙變化,卻是衛善替袁含之出詩集的時候不曾想到的。

 秦昭又吻她一下,覺得她每一步都踩得正好,怪道林先生會送那樣的信來,問他可有意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