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鳳凰台》第254章
第254章 推論

 林一貫聽見包御史參晉王,堂上幾位宰相尚書傳看奏摺, 他心裡打鼓, 身子卻不動, 還記得王忠的教誨, 垂下眉眼, 只拿眼角的餘光去看師傅, 只見王忠神色如常, 面上甚也瞧不出來,還替各位大人們傳閱奏摺。

 紫宸殿主殿兩側有上朝開的通道,兩邊廊下都有小太監侍候著, 林一貫趁著堂上議事, 使了個眼色,小太監一接著眼色便往外退,一溜煙的往甘露殿跑去。

 今兒天晴, 甘露殿外的院子裡擺了七八盆素心臘梅花,是正元帝特意著人從臘梅園中移過來的,底下是碧玉盆, 上頭梅花開得落金也似, 隔著窗櫳都能聞得見臘梅香氣。

 衛敬容和徐淑妃正坐在窗前, 手裡都拿著針線活,預備給做好的虎頭帽上綴珠,一隻帽子中間綴著一顆明珠,另一隻便綴上紅寶石。

 兩人面前擺開一盤子散珠寶石,衛敬容挑出一顆來:「我倒覺著這個最相宜, 可這是善兒才剛送來的,拿這個嵌,可不顯得我小氣。」

 她面上難得帶著誇耀的笑意,對徐淑妃也不必藏著掖著,笑意一露,徐淑妃便笑起來:「歲貢是孩子們的孝心,姐姐再賞公主首飾緞子,是姐姐的慈愛之心。」

 衛敬容開了庫,從庫裡挑出許多緞子,說是給孫女兒做衣裳的,可永泰郡主才多在,還裹在襁褓裡,說是賞給永泰的,實則還是賞給衛善的。

 衛敬容從一盒珠子裡頭取出顆大小合適的替承慶釘在帽上,知道永泰出生,最高興的就是秦昱,連著幾日楊寶盈的臉上都鬆快得多,可承慶到底還是孩子,給他的東西不能簡薄。

 可縱為著私心,也得替善兒撐腰,收拾了許多東西賞賜下去,顯得正元帝極是愛重皇家頭一個孫女,還給永泰刻了一枚金印。

 晉王就藩,藩王頭回歲貢,送上來的禮極厚,每一季都有晉地的特產上貢給朝廷,只是衛善去了更加精心,朝中各人愛吃什麼愛用什麼,她心中有數。

 山林玉米梨子蘋果都是些尋常物,到歲末送上的東西才是珍寶,有常家駝隊帶回來到寶石珍珠,還有晉地商戶送上來的水晶杯水晶壺,珊瑚瑞枝盆景倒也有幾座,雖比不上衛敬容賜下的那一盆,倒還能看,也一併進獻上來。

 這一樣還真叫袁含之說著了,收的這些個禮,能留在王府的並不多,藩王歲貢,除了送給帝后二人,還有朝中諸大臣一併都要打點。

 這些東西再貴重也是尋常,珍貴的是裡頭有永壽寺貢在塔尖的那尊金光菩薩,也被衛善請了下來,送到甘露殿中。

 永壽寺建寺百來年,這尊金光菩薩與佛塔並存百餘年,如今這尊菩薩坐在紫檀佛龕中,衛敬容日日都焚香祝禱。

 晉王晉王妃雖不在京城,動靜卻比在京城時還更大,秋闈選官時,晉地五十多位學子青衣入城,浩浩蕩蕩引人矚目,又三五成群的在京中瀏覽,倒成了京城一景。

 京中百姓人人皆知,著青衣的便是晉地的才俊,是晉王妃送他們來京城科舉的,不論取中幾位,聲勢都已經打了出來,各地的學子無有不豔羨的,有多少人都想上京科舉,卻苦無盤纏,打聽著晉地只要能選上,就由王府出資送京科舉,一時人人皆知,晉王求賢若渴。

 這些青衣才俊中,選中取官的還比別地更多些,一包食宿,無後顧之憂,倒能安心讀書。秦昭原來在京城百姓心中,只是戰功煊赫,如今又添上了這一條,人離了京城,聲望便更高起來,

 秦昭的年禮十二月初送到了京城,小福子隨著船隊一路押運回來,把禮單子呈送進宮,又替主子進宮給正元帝衛皇后行禮,跟著便和肖管事一道,給朝臣送些禮物,正元帝盯得緊,又監察御史在,送的便多是些吃食,禮物雖輕,情誼卻重,也讓京裡這些官員時時記起他來。

 有這麼幾樁事在,徐淑妃誇也誇得情真意切,衛敬容面上笑意越盛,徐淑妃擱下帽子輕道:「往後晏兒能有這一半,我都心滿意足了。」

 秦晏非長非嫡,又不似承吉是正元帝愛重的孫子,徐家門前依舊還似往日一般,熱鬧也確是熱鬧,畢竟是皇子,往後總要封王,卻不似甄家那樣,新造的伯府,門檻都被人踩薄一層。

 衛敬容心裡隱隱知道此時雖安穩,有些事也已經露了端倪,聽見徐淑妃這麼說,輕笑一聲:「晏兒讓你教導得這麼乖巧,自然是不會錯的。」

 徐淑妃心知這皇位離自己的兒子怕有八丈遠,不該想的不,哥哥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此時能當上四品官兒靠的還是皇后,眼看著甄家乍然富貴,富貴的叫人害怕,倒不如安安穩穩,往後能跟秦昭一樣,自己還能被奉養在王府裡。

 小太監便是這時候進殿,把包御史參了晉王的事報給衛敬容。

 衛敬容一聽便蹙了眉頭,把手一揮,瑞香領下去發賞,徐淑妃放下手中針線,寬慰她道:「這個御史真是沒有眼色,也不想想晉王公主才去了晉地幾日,這許多事都要理出個頭緒來,便一時不察也是尋常,為著這個參他,也太冤枉了些。」

 衛敬容反而鬆了眉頭,連徐淑妃都能想到,朝中大臣自然能想得到:「我哪裡是煩惱這些,陛下下了朝必要過來,想想夜裡讓典膳送些什麼膳食來,總不能見天的吃羊肉鍋子。」

 徐淑妃立時知機,也不再說:「我看不如燉鴨子罷,鴨子性溫,再造些麵食,上回進的筍尖肉丁,陛下倒是愛用。」

 正元帝愛吃的從來都是這些,衛敬容點一點頭:「我讓典膳再送個百花鴨掌。」這菜是徐淑妃愛吃的,可這一道菜要用去十來隻鴨子,輕易並不做,打著正元帝的名頭送上來,再賞給徐淑妃。

 徐淑妃笑意盈盈的謝過,看著點兒回了拾翠殿,衛敬容這才斂了笑意,瑞香替她沏了一壺茶來:「娘娘權且安心,前頭的事兒有大監在呢,真有什麼事,必會來報的。」

 徐淑妃說的,朝中自有人替秦昭說,可也有人混水摸魚,秦昱一聽此事,便似狗熊見了蜜,拿這事大作文章,曾文涉韓知節立時進言,道晉王此去晉地半年有餘,這半年裡又在永寧一帶安軍戶,怎會被劉刺史欺瞞,必是上下勾結,這份錢說不準填了誰的荷包。

 參秦昭的是包御史,此時替秦昭說話的也是包御史,這樣指責豈非有他監察不利的意思在,二十多個監察御史,在朝中總不受人待見,可在參人時卻擰成一股繩。

 秦昭這半年中立軍戶,遷邊民,通商市,樣樣都得民心,劉刺史貪沒長城款一項,確是大事,晉王雖不是全無干係,可也不能把這罪責全推到他的身上。

 包御史瞪大牛眼,自己雖是八品,當堂卻頂著曾文涉這個四品,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示弱,曾文涉口舌再利,也利不過以挑剔為本職的包御史。

 包御史指著堂前金餅:「臣每參一事必有實據,金餅便是實據,曾大人本末倒置信口雌黃,不糾劉刺史的罪責,反替他推諉分罪,又是什麼居心?難道是收下了劉刺史的金餅?」

 「一派胡言,臣以此推論……」曾文涉手執笏板,面色紫漲,附合他的人不說沒有,卻也只寥寥幾個,晉王的聲譽極高,辦的事又在士林文人之間極受推崇,這事本不是他主責,這時候踏上一隻腳,也要受人唾罵。

 曾文涉話還沒說完就被包御史給打斷:「曾大人是推論,我也是推論,以曾大人之心胸為推論,便可推論戶部工部都分了款項。」

 一句話四個推論,把曾文涉說得啞口無言,正元帝看這一場鬧劇,眼睛往胡成玉身上一望,袁禮賢此時出列:「臣碓陛下拘拿晉州刺史劉成范,進京問審。」

 袁禮賢直到此時才發聲,他一出聲,整個朝堂便似再落一枚金餅,一時鴉雀無聲,攀扯秦昭的人都住了口,自然也有腹誹的,誰不知道袁相公子正在晉地「作客」,想到此事,又都拿眼去看魏寬,魏寬卻不出聲。

 正元帝心裡砍也恨不得把劉成范拘回京來,左右一望,人人無話,點頭道:「把劉成范拘來,戶部著人去晉地查帳。」

 秦昱一直攥著拳頭,到這會兒才松開,上前一步道:「兄長必是被矇蔽的,以二哥的為人,怎麼會辦此等事,還請父皇徹查,還二哥一個清白。」

 正元帝當堂下了口諭,著大理寺去拿人,免除劉成范的官職,進京受審。

 王忠果然沒再派人去甘露殿,衛敬容傍晚在殿門前等著正元帝過來,遠遠望見,就見王忠在正元帝的身後微微點頭,衛敬容立時露出笑意,三兩步上前去,扶著正元帝的胳膊告訴他道:「早早就擺了桌子等著呢。」

 正元帝坐到桌前,一桌子的菜掃過一眼,果然點了筍尖肉麵,吃了兩口才道:「這事兒也不能怪昭兒,到底是我派去的人。」劉刺史是怎麼得了皇帝青眼的,這些朝臣都不記得了,正元帝自己

 卻還記得。

 衛敬容也不裝著不知道,替他滿滿舀上些肉丁子,自家面前是一碗九絲如意羹,挑了裡頭的燕絲:「這是兒子和臣子的不同,陛下也不必放在心上,有過就罰,至多我再補些給善兒就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