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鳳凰台》第4章
4.碧微

 楊寶盈自來欺軟怕硬,衛家榮寵之時,楊家姐妹便效仿楊妃,口口聲聲要跟衛善當姐妹,衛善待人同衛敬容一般模樣,金銀花緞是從不擺在眼裡的,這對姐妹便順勢討了許多東西去,可一等衛家失勢,這兩個哪裡還有小姐妹的親熱模樣,立時撇清干係,幸災樂禍起來。

 等衛善嫁進楊家,沒少受她們的冷言冷語,當時她一心掛念宮裡的姑姑,唇槍舌箭從不在意,但既上天有此機緣,也不會再次相讓,欠下的帳總要一筆一筆討回來。

 楊寶盈一走,楊寶麗拎著裙子跟上,楊思召見衛善身邊水都潑不進,也覺無趣,三人一走,花樹下便只留下對頭衛魏兩家,衛修魏人傑常年比武常年平手,剛剛比箭又是平手,大眼瞪大小,一時之間倒不知要說什麼。

 衛善左右看看,把手一揮叫來宮奴:「去要一隻羊來,咱們烤羊肉吃。」

 宮奴四人抬了一隻褪毛洗淨的黃羊來,粗木鐵架早早預備好了,躬身回稟:「齊王殿下在前頭玉台烤了羊肉。」

 「他烤他的,我烤我的,你去取些蜜來」齊王就是秦昱,衛善上輩子忍這些楊家人忍了十年,衛家此時如日中天,要她再忍,卻不能夠。

 衛善雖不懼見秦昱,可厭他至極,招手把衛修拉到身邊,替他倒酒,懷仁懷安兩個前後張羅,不一時花樹前就架起涼棚設下紅帳,專給衛善和魏人秀兩個用。

 肉還沒烤好,衛修魏人傑兩個都不說話,只顧悶頭吃酒,衛善左右看看,問衛修道:「大哥可給家裡寫信了?」

 衛平和魏人驕同在軍中,衛善一問,魏家兩兄妹都抬起頭看過來,把衛修看得身上一麻:「前兒才收的信,還問你病好了沒有,說給你帶了些好玩的事物回來。」

 衛善抿唇笑了:「那便是大獲全勝了。」要是苦戰,衛平哪裡有心思收羅這些哄小妹妹玩兒。衛善一笑,魏人秀也笑起來,她哥哥是頭一年隨軍出戰,兩個小輩都是從偏裨小將做起,魏寬還道,若是殺敵的時候輸了衛平一點,就不許兒子進門了。

 四人面上都有喜意,這麼兩家人坐著,還是頭一回,連宮人太監都不住打量,也不知道這兩家怎麼能坐在一起吃酒。

 羊肉烤得「滋滋」冒油,宮奴翻轉一邊,切下上頭剛熟的脆皮,盛在碟中送到案上,衛善病中吃了連月的白粥,好不容易聞著油味兒,早就饞了。

 她今天挑破了楊妃的小機巧,又給了楊寶盈沒臉,心裡十分舒暢,一口嚼了脆肉,衛修看妹妹這個吃相,知道她是饞得很了,把羊肉切成細條,擺上銀簽給了一碟衛善,想想又切了一盤子給魏人秀。

 魏人秀臉上一紅,看衛善都不顧及吃相,也放開來吃,衛善又問宮奴要來了櫻桃酒,才飲了幾杯,宮奴又來請:「齊王殿下請郡主赴宴。」

 衛善皺起眉頭,人都湊在一起,這種機會秦昱是不會放過的,非得搞個詩會不可,學著史書上那些個七賢八賢流杯作詩,做得不好就要罰酒。

 太子秦顯武功了得,晉王秦昭一個養子,呆在正元帝身邊也學了一身功夫,偏偏秦昱也不知道像了誰,武藝十分不濟,他也知道自己拳腳上沒有天賦,一門心思鑽進詩書裡去,只要人多,就要作詩。

 「宋翰林在不在?」衛善挑起一塊羊肉,送到嘴邊,裝模作樣問上一聲。

 「宋翰林和袁公子俱都在。」袁家二子一女俱都長於詩文,宋溓又是袁禮賢的學生,秦昱怕是腦子不好,這三個人在場,他還想作詩。

 「你告訴齊王殿下,既然袁家師兄妹都在,我便不去出醜了。」衛善夾槍帶棒,至於秦昱這詩會還辦不辦得下去,她便不管了。

 宮人還沒走,魏人傑便笑起來:「這話要是當場說那才痛快。」他最瞧不上秦昱做酸詩的模樣,楊家也算是武將出身了,雖是後來的,也曾拚殺過,不想幾個小輩一點沒有根骨,文不成武不就。

 衛修還想問問妹妹今兒怎麼專跟楊家的過不去,可是楊家人辦了什麼事,當著魏人傑的面又不好問,只把烤肉串在簽子遞給衛善:「善兒多吃些,你都瘦了,我爹回來見著,又要心疼。」

 衛善是衛家的明珠,宮裡只有她一個女孩兒,衛家也只有她一個女孩兒,父親死後,哥哥年幼,是叔叔得了輔國公的爵位,到如今也不肯住到正屋裡去,請立世子,立的也是兄長的兒子衛平,反跳過自己的兒子衛修。

 衛善把那一碟子肉都吃了,吃完了才道:「等叔叔回來,我回家去住幾日。」

 輔國公府裡沒有女主人,衛善親娘病逝,嬸嬸宋氏在衛修七歲的時候也生病過世了,衛敬堯一直沒有續絃,輔國公說是國公府,裡面住的全是大老爺們,後宅空蕩蕩,一個理事的女人也沒。

 叔叔看到她瘦些都要關切,他要是知道她最後被迫嫁給了楊思召,也不知道得心疼成什麼模樣,衛善喝一口酒,把心底酸澀壓下去。

 她自醒來便一直在想衛家該當如何才能逃過這滅頂之災,連著幾日把一樁樁事聯在一處,方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時滿眼看不見的小事,恰恰是無數火星,等朔風一起,便把衛家一把燒了個精光。

 當務之急雖是太子被害一事,可這些小處也一樣都不能放過。

 衛善後來雖然知道太子被害與楊家脫不了干係,可到底也沒能拿住實據,那時太子出征,跟隨的就是叔叔衛敬堯。

 太子摔下崖去,叔叔身上掛了繩索下崖去找,尋了十幾日都未尋著,卻有流言說是衛家想奉衛皇后親生的皇四子當太子,這才下了毒手。

 姑姑聽見噩耗一雙眼睛都差點哭瞎,卻還要擔此污名,楊妃素服白衣跪在玉階前替姑姑辯白,把不能宣之於口的流言坐實,跟著楊雲越又請立皇后嫡子秦昰為太子。

 一樁樁事想起來都壓在心頭,等到秦昰食餅而亡,兩夫妻最後一點牽絆也沒了,姑姑連這個皇后都不想做,三十來年不曾信佛,卻去吃齋唸經。

 若是碧微在,兩人還能商量一番。

 衛善收起心思,問了一個她一直想問的人:「我聽說,太子哥哥招降了姜家。」

 魏人傑拿巾子擦拭刀刃,就著刀口大塊吃肉,就著壺嘴吃酒,咕咚咕咚喝下去半壺,聞言抬頭:「你的消息倒靈通。」

 天下四處起兵反夏,衛家是一面大旗,正元帝后來又自立一面大旗,姜家也是一面大旗,姜遠原是蜀地一個讀書人,還考過前朝科舉,得過秀才的功名。

 天下大勢所趨,秀才竟也揭桿造反,他懂些兵法,家裡又薄有資財,佔了蜀地這塊易守難攻的地方,被人稱作隱德先生,勢大之後又被擁立為王。

 若是姜遠一直活著,那塊地方還攻不下來,可姜遠死了,他的地盤兵丁,被帳下大將佔了去,反而把薑遠的夫人子女扣押。

 姜遠無意擴張地盤,減免徭役抽稅極少,自己本就是秀才,對讀書人更是極其禮遇,以仁德治蜀,聲望極高,死得不明不白便罷,兒女夫人又是這般遭遇。

 當日正元帝還想效仿三國,一直與姜遠有書信相通,兩人還曾一起聯手打過前朝流兵,約定以後互為唇齒之國。

 待正元帝打下大半江山,就盯上了蜀地,姜遠身死的消息傳來,那是上天把這塊錦繡地盤送上門來,現成的好把柄怎麼不用,打著故交舊識的名頭髮兵,秦顯的兵還沒攻到城門口,裡頭的兵丁就開城門迎接。

 姜遠長子已經被殺,夫人跳了城門,餘下一子一女都還年幼,秦顯才把人解教出來,姜家幼子就奉上一封降書,歸附正元帝。

 正元帝本就有此意,就是不肯降也要勸他降的,姜家當真不肯,那亂兵之中刀箭無眼,姜家幼子死了也就死了,把女兒接回來,給個封號撐門面未嘗不可。

 但姜家肯降,還肯放低姿態,一封書信寫得情真意切,把當年那點通信的情誼寫成了通家之好,兄弟之情,把正元帝稱做叔父,請叔父照管後生晚輩。

 正元帝心中歡喜,姜家人還沒到京城,就已經封了姜家幼子順義侯。

 衛修還待不說,人前議論正元帝總歸不妥,魏人傑卻一五一十全說了。

 這些事衛善都是知道的,有些是她自己打聽的,有些是碧微後來告訴她的,碧微就是那個護住幼弟的姜家女兒,她終於又要見到她了。

 「真俠女也!」衛善放下銀簽,再聽一次,依舊要讚這一聲,她話音才落,魏人秀笑起來:「我哥哥也是這麼說的。」一面說一面拿眼去看魏人傑,魏人傑飛快掃了衛善一眼,又側過頭去,不

 肯承認自己說過這話。

 衛善原是京中最耀眼的貴女,直到來了個碧微。她小的時候從不肯服氣,也不覺得碧微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偏偏太子哥哥竟這麼喜歡她。

 那時候衛善已經知道姑姑想把自己嫁給太子了,正元帝態度曖昧,既不點頭也不否認,她便以為自己總是要嫁給太子的,心中自然更加厭惡姜碧微,等到姜碧微成了秦昱的側妃,她就更厭惡她了。

 一邊是替太子哥哥不值,竟為了這等女人反抗婚事,可誰能想到,碧微以身飼敵,為的就是替太子哥哥報仇呢。

 衛善突然抬頭,目中生光:「等這個姐姐進了宮,我要同她義結金蘭。」

 衛修魏人秀兩個呆住,魏人傑哈哈一笑聲了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