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鳳凰台》第56章
第56章 明主

 秦昭尋常坐著都直腰挺背, 可衛善靠著他,再這麼硬綁綁的不舒服, 便也放鬆了手腳, 好讓她軟軟靠在身上:「你可知袁相就是騎著青牛出了龍門山的?」

 秦昭這麼問了, 衛善搖一搖頭,她整個腦袋挨著秦昭的背, 一搖的頭就是在他的背上磨來磨去,秦昭反手摸摸她的頭頂,依舊低聲在笑:「據說當年袁相出山,騎在青牛背上, 牛角掛了兩卷書,一卷是孫子一卷是吳起。」

 衛善從沒聽過, 微側了身子, 秦昭人生得瘦削, 倒不成想背很寬闊,靠在他身上穩穩當當, 摘了一隻野花揉著花瓣, 鬆手隨風吹去,風迎著她的面頰吹過, 碎花瓣就沾在她和秦昭的頭髮上。

 袁禮賢原在龍門山講書,大夏末年天下群雄紛紛揭竿起兵反夏, 有的是為了躲避徭役,有的只想佔山為王,大亂年間, 連龍門山都有了小股匪兵,他一個教書先生也收不來學生,袁禮賢在龍門山的日子過不下去,乾脆出去謀活路。

 於是他便告別了家小,騎上青牛,從龍門山出來,一身青布袍子,一把蕉葉扇,身無長物,這一路竟能有驚無險,從龍門山一直走到了青州郊外的採石峰邊。

 青牛任憑他怎麼抽打也不肯再走了,兩腳一折跪在採石峰下,他便道這是天意讓他投靠,這才投靠了正元帝,那會兒正元帝還未曾佔下青州來,他手上領著業州跟出來的一萬兵馬,佔據了採石峰,又接收了採石峰上一個山寨,預備瞅準機會拿下青州,好立一樁大功勞。

 袁禮賢雖是書生,卻也通曉兵法,何況青州城看著兵強馬壯,實則守城的官兵早已經疲於應戰,秦正業去的時機正好,有袁禮賢獻計,攻下了青州城,才有了秦正業第一塊自己的地盤。

 秦昭一面說一面拿眼角的餘光打量她,正元帝得了青州為何不獻給衛家,又為何在青州加速招兵買馬,這些事此時自然不能細說,可正元帝確是有了袁禮賢才如虎添翼的。

 「袁相還曾為這群臣相遇寫過一首詩,是以採石峰才改名叫作青牛峰。」這詩寫得極有氣勢,直言青牛替他擇明主,一切都是天意,那首詩算是袁禮賢生平得意之作。

 衛善咬唇屏息心如電轉,這詩後來卻不曾收錄到《碎骨集》中,以袁禮賢之為人,竟肯讓青牛替他擇主,也太兒戲了些,他是那時候就已經看準了正元帝能得江山?

 秦昭說得詳細,衛善卻撓了臉:「人家就不搶他的青牛嗎?」匪徒這樣多,他一個老先生身無長物,青牛卻是好東西,怎麼保了一路平安?

 秦昭失笑出聲,整個人都在震動,衛善把全身重量都靠在他身上,他一動,她就往下滑,坐直扭了兩下才又靠到他身上,嘴裡細聲嘟囔:「怪不得呢。」

 怪不得功臣圖錄中袁禮賢騎著一隻青牛,正元帝原是把他排在第二的,可等袁禮賢被扣上謀反的帽子,正元帝又把他從功臣圖錄中給撤了下來。一直到正元帝去世,那卷功臣圖錄也未完稿,到底在他心中手下這些功臣如何排位,無人知曉。

 衛善怔怔出神,手指甲裡沁了花汁,伸手就抹在秦昭的衣服下襬上,細聲問他:「從龍門山出,為什麼到青州才停呢?在業州就不曾停過嗎?」

 似袁相這樣的人物,怎麼竟未跟父親有過交集,繞過業州直去青州,還去了採石峰,特意投靠正元帝,說什麼青牛擇主,衛善是不信的。

 秦昭收斂了笑意,這些事早已經無人提起,袁禮賢不願提起,正元帝更是避諱,也就沒人再拿這些舊事來自找麻煩了。

 天色愈暗,螢火就愈亮,夜風夾著花香吹拂人面,溫泉水邊氤氳著一層白色水霧氣,衛善穿著緋紅色的裙子,坐在這霧裡,瞪圓了眼兒發問,彷彿是個不解世事的小仙子。

 秦昭側身看看她,伸手揉揉她的頭髮:「你提著螢火燈能照亮眼前五步之遠,提著燭風燈能亮眼前十步之遠,若是石燈可照耀二十步開外。」

 他說了一長串,衛善仔細聽著,才剛揉過花汁的手,放到唇邊咬住指尖,被秦昭一把握住了,拿絹子給她擦手:「可若是月色大盛,石燈之光便無用處了。」

 袁相這些年來出的舉措總是合乎時勢,凡頒布政令也都切中時弊,從正元帝起哪一個不得讚他一聲賢相,他自然是有才幹的,可這些東西在衛敬禹的手札中都已有雛形。

 秦昭常年出入衛家書房,這些書也不獨他一個人看了,衛平衛修都看過了,已有日月之盛,又何須螢燭之光,不是青牛擇主,而是袁禮賢挑了一個能讓他大放光彩的恩主。

 衛善知道秦昭這是意有所指,可她卻不解其意,秦昭揉揉她的腦袋:「你爹留下的許多書稿,一字一紙都是難得的,你看了便明白了。」

 衛善只在書信裡下功夫,想列出一張網來,卻不曾去看那些舊字紙,她怔怔發問:「所以袁相曾在業州停留過的?」

 秦昭微微一笑,對著衛善也沒什麼好瞞的,既循循善誘便也為她揭開謎底:「袁相卻是曾到過業州,停留時日極短,也並不曾讓靜亭公另眼相待。」

 聰明人跟聰明人之間,打一個照面便彼此心裡明白,衛敬禹倒也沒有輕忽他,給他安排了屋子,與門客同住,衣食俱備,卻不是袁禮賢想要的。

 謀臣擇英主,這個英是英明,善於納諫,而不是聰明到不須謀士進諫,衛敬禹武功稍弱,可文治不弱,當時也不過三十年歲頭的年紀,正值壯年,大有可為。

 袁禮賢長他二十歲,還想自己出山能建輔佐英主成就一番偉業,卻不想看中的英主比他並不差,他能想到的,衛敬禹一樣能夠想得到。

 袁禮賢來時把話說得很圓滑,並不曾說投靠的話,免得自己沒有後路,他只說遊歷四方,在此得遇英才,兩人相談一番,還吃了幾杯酒,作了兩首詩。

 袁禮賢倒也很果斷,此處不成,另謀它處,騎著青牛走走停停,行到了採石峰,遇上了正元帝,就此一拍即合,共謀大業。

 衛善從不曾聽過這段往事,正元帝如何發達的,便是衛家如何衰落的,家裡無人提,姑姑也不提,只知袁禮賢投了姑父,不知裡頭還有這些彎繞。

 衛善默然不語,靠在他背上半天都不動,秦昭等了許久,等到螢燈之中螢火漸微才問她:「善兒睡著了?回去睡,這裡涼。」

 她實有許多想問的,可卻不知道能不能問他,把腳從溫泉井中抬起來,兩隻腳丫子甩去水珠,秦昭便聽見一聲聲細鈴輕響,衛善腳踝上用紅繩打了如意結子,串著黃豆大小的小鈴鐺,走動間能聽見裙中輕響,是城裡時興起來的玩意兒。

 衛善拿裙子擦腳,套上襪子鞋子,狀似不經意的問他:「二哥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

 秦昭笑一笑:「軍營裡也有些老兵老將,高興起來喝了酒,就沒有什麼不談的。」就算裡頭有演繹吹噓,聽了幾回也知道究竟事實如何了。

 有些兵丁自十幾歲起就在衛王軍中,吃醉了便說起衛王用軍如何神勇,原來又是怎麼打仗的,更有從正元帝初離業州時就跟著的裨將,他們的話頗有幾分可信。

 衛善愈發不開口,秦昭接過她手上的燈籠,因著是現糊的,便不那麼精緻,他提起來看一看說:

 「明兒我給你送一隻好燈籠來。」

 衛善漫應一聲,依舊不樂,可袁禮賢的作為也確是無可厚非,他一文人,想要揚名只能找人投靠充作謀士,選了正元帝是他的時運。

 怪道衛家有這許多武將,卻沒多少文人謀士當了官的,她想著那個從未見過的爹,伸手撓了撓耳垂:「我爹是不是也有什麼不妥當的。」

 秦昭微微訝異,一隻手提著燈籠,一隻手虛扶住衛善:「以我看來,靜亭公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的。」衛善斜眼兒瞧瞧他,一向都叫大舅舅,這會兒又叫靜亭公,知道他是實心實意的誇獎,心裡竟有些替父親高興。

 她雖沒活到那個時候,卻知道秦昭極有人望,不獨是在他的封地受人愛戴,能征善戰的威名傳得很廣,收雲州滅前朝宰相王策已經揚了威名,到打雍州滅涼王更是風頭無兩,那會兒也已沒有秦顯能與他並稱,就算他此時不懂得衛家的尷尬處,往後也能明白。

 衛善拿腳尖蹭著花石地,秦昭一路把她送回飛霞閣,才剛到門前宮道上,就見素箏正在等著她,秦昭道:「明兒我一早就要回城去,過兩天再來瞧你。」

 衛善一把扯住他的袖子:「讓小哥給我送些我爹的手札來。」小哥就是衛修,他在宮裡輪值,派人送了幾回吃食香露來,送了信說明日便來,托他多帶些東西。

 秦昭答應一聲背身走遠,手裡還拎著衛善那隻燈籠。

 素箏等了許久,提燈上前來,對衛善低身行禮,輕聲道:「才剛太子殿下來了。」

 衛善一怔:「說了什麼?」

 素箏蹙了眉頭,太子來了飛霞閣,不往東偏殿來,卻往西偏殿去,顯見得就是來找姜姑娘的,太子要選妃的事,闔宮皆知,公主侍奉太后到離宮來,就已有避嫌的意思,不曾想他還來得這麼勤快。

 仙居殿的宮人都只當太子是對自家公主上了心的,特別是素箏和冰蟾兩個,她們是從衛敬容的身邊調派到衛善身邊來的,衛善小時,衛敬容便想把她留在身邊,既已不能如願,太子更不該對姜家女上心才是。

 素箏面上不露,開口卻有不平意:「太子殿下坐了一盞茶,說是要等公主回來。」但卻沒有真的等衛善回來,還拿她當了幌子,只為了留在西偏殿裡跟姜家女對座。

 「那姜姐姐是怎麼應對的?」挑這個時機來,秦昰姜碧成都不在,殿中無人,就只有碧微一個,想必要說些剖白心思的話。

 素箏低頭道:「長寧公主親自沏了茶。」沏茶倒也無可指謫,太子駕臨,她親自沏茶,以示鄭重,可沏茶之後,陪坐談天,卻是少有的話多:「兩人閒話許久,太子殿下入夜才走。」

 兩人上一世就是愛侶,這輩子衛善還當兩人再沒這個緣份了,不想竟又兜轉回來,可碧微來時還對他避之不及,怎麼短短幾日竟改了心思。

 素箏雖不知變通,可有一樣卻是衛善看重的,她眼裡就只有衛敬容,萬事也只以衛敬容為先,她雖知衛善同姜碧微親近,這些話也非說不可:「長寧公主與娘娘公主非親非故,倘若她別有打算,總得早作應對才好。」

 她肯冒著衛善發怒的危險說這些話,衛善便不會苛責她,衝她點頭:「此事不必宣揚,若是再來,你便留心聽著,聽聽他們說些什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