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鳳凰台》第319章
第319章 還牙

 宮門已經戒嚴,衛善將信遞交到徐淑妃手中, 徐淑妃捏著信紙, 彎眉緊緊擰住, 她咬唇道:「我便替公主擔了這樁事。」

 衛善不能再作停留,返身出了殿門,徐淑妃捏著這薄薄一張紙,彷彿這薄薄紙片千鈞重, 深吸一口氣叫了大宮女紫芝進殿中來:「你拿我的腰牌出宮回家,將這信送給我哥哥, 讓他送到師大人府上去。」

 紫芝紅藥兩個深知娘娘與皇后依舊交心, 只外頭的宮人太監們還當皇后淑妃失和, 拾翠殿裡也有許多翹著尾巴與甘露殿爭執的奴才,紫芝紅藥兩個雖不約束,自己卻絕不攪和。

 她知道這信萬分緊要, 聽見貼身帶去,解下腰封, 將薄薄一封信緊緊系在腰封裡:「奴婢必了替娘娘送到。」

 正元帝緊緊盯著衛家, 眼睛卻從沒放到徐家身上去, 這信拐上這麼一個彎,才能安安穩穩送到師朗的手上。

 紫芝拿了腰牌, 又收拾出幾件衣裳首飾來,出宮門時被羽林軍盤查,紫芝俏臉一沉:「這是娘娘吩咐了要送回徐大人府上去給娘家嫂嫂的,是賞給徐夫人明兒宴上穿戴的, 今兒不送出去,明兒可趕不及了。」

 羽林軍且不吃她這一套,宮門口的太監卻不敢得罪淑妃的宮人,太監不算男人,打開包袱翻過,見裡頭果然是金銀絲線繡的襕裙女襖,又有一套鑲嵌紅藍寶石的金子頭面,知道徐淑妃與皇后娘娘爭鋒,這是特意抬起娘家人來作臉,趕緊包好了遞給紫芝,不住作揖行禮:「陛下御令,咱們不得不辦。」

 說著放紫芝出了宮門,紫芝一付沒好氣的神色,一個個點了他們道:「回去我且得稟報娘娘,這些東西也是你們能摸能看的。」

 太監雖不理虧,卻惹不起淑妃,上頭一句話吩咐完了,底下人可有罪受,一面行禮一面陪著笑將紫芝送上車,趕車的還是一位羽林軍,紫芝掀開車簾一角,又趕緊放下,撫住心口,手裡緊緊抱著那個包袱匣子。

 到了徐家羽林軍總不能跟進內室,紫芝見了徐瀾英抽出信來交到他手上:「娘娘沒說信中寫了什麼,只道趕緊送到師大人手裡。」

 徐瀾英雖與師朗同朝為官,可徐瀾英品階還低,師朗是正二品,而他還在四品上打轉,往日也並無交情,還當真不知如何邁進師家的門。

 可他還有些聰明,思忖得會夾起一卷書畫來,知道師大人平生最愛品鑑古畫,抱著畫捲出了門,一個人往師家門前去,到了師家著人稟報,只道新得古畫一卷,想請師大人品鑑,看看是真是假。

 師朗才剛到家,飛霜殿中事已有耳聞,正在屋中踱步,哪裡還人閒心欣賞畫作,何況又是徐家的人,才揮了手說不見。

 徐瀾英卻不肯走,讓家丁再去稟報:「這畫實在難得,我是借來一觀,明日便要還回去,畫得鹿與馬,聽聞師大人最善品鑑,還請一定掌眼。」

 家丁收了他一串銅錢,這才又進去稟報,把他說的話學了一回,師朗不勝其煩,正要揮手,又頓住了:「畫得什麼?」不等家丁回答,又接連擺手:「趕緊叫他進來。」

 家丁不明所以,師朗心中卻如明鏡一般,這是個最淺的畫面謎,是小兒用來猜燈謎用的,說的是前朝掌故,情急之下徐瀾英也想不到旁的,他將畫卷呈給師朗,自己在偏廳等待,師朗鋪開捲軸便在卷底看見了那封信。

 師家與衛家同氣連枝,便不是姻親,師朗也要出面,他坐在案前看著那幅古畫枯坐,一盞茶自熱到涼,這才提起筆來,寫下奏章,預備明日帶著奏摺進宮面聖。

 衛善不緊不慢回了落霞閣,外請師朗為援,對內便讓小唐將秦昱並非親生的傳言散佈出去,以流言來抵消流言。

 她一步一步走在雕花石磚上,心口直似擂響了戰鼓,一聲聲跳得有力,只等正元帝將秦昭是肅王親生子的傳言放出去,緊接著就會傳出秦昱是楊妃與楊雲越私通生下的奸生子。

 這張牌子在這個時候推了出去,秦昭是前朝皇子已經足夠聳動,秦昱是奸生子的這個流言就更是駭人聽聞,這樣的跟風亂傳,誰也不會當真。

 趁勢攪混這一池水,秦昱手裡有雲珠當佐證,衛善的手裡還有采菱歌女,小順子這事辦的早已經輕車熟路,只消等流言起來,天橋底下說書的,街市口賣菜的,便會口口相傳。

 衛善緩緩行在宮道上,行過湖邊時,站在湖前看向池中荷葉,荷花早已經過了花時,荷葉卻依舊浮出水面,碧色渾圓,身後宮人來來回回,見到衛善雖不敢當面私語,卻都互換眼色,王大監的死實在是太監宮人們心中的一道炸雷。

 正元帝頑疾反覆,時好時壞,拿人撒氣也是常事,只不曾想到會撒在王忠的身上,王忠才剛抬出飛霜殿,就已經氣絕身亡。

 此時衛善她越是安然,宮人們便越是不信傳言,晉王文武雙全,面如冠玉,哪個見了也得讚這是一對璧人,怎麼忽然就流傳起這些來,還將王大監逼得撞桌而亡。

 身後羽林依舊不遠不近的跟著衛善,衛善取出荷包,她身這常備著這些,防著肚裡飢餓,這會兒拍碎了糕餅扔進魚池中餵魚,對身後青霜道:「你看後頭這二人功夫如何,你可能以一敵二?」

 馮率衛見她安然回來,很是鬆了一口氣,示意軍丁不必跟進殿中,衛善衝他點一點頭:「多謝馮率衛了。」施施然步進院內,坐在內殿之中。

 山間秋意一濃,山風便跟著清冽起來,吹透窗框直吹得紗縵飄搖,衛善的眼睛盯在更漏上,一隻手撫著隆起的小腹,這個孩子今日已經鬧了兩回,一次比一次踢得更疼,到這會兒才安靜下來。

 衛善手掌輕輕在小腹上來回撫摸,壓低了聲兒寬慰孩子,也是寬慰自己:「你爹福大命大,必不會

 被奸人所害,咱們只要等著他凱旋回朝便是。」

 肚中孩子彷彿知她的心意,緩緩動了一下,衛善低頭盯著腹上繫著的荷花雙魚金邊絲絛,嘴角微微一翹:「那我便當你應下了。」兩隻手交疊在腹前,抬頭望向明月,那顆孤星依舊閃爍在月邊。

 晉王秦昭為前朝皇脈一事,短短半日便傳得滿城風雨,引得群臣嘩然,在朝中激起一陣聲浪,大臣紛紛上奏,直斥這是無稽之談。

 這流言來的古怪,彷彿一夜之間就吹遍了京城,正元帝午間才在飛霜殿中說的話,不一刻就傳遍了全城,其中又帶些豔色,若晉王當真是大夏肅王之子,那麼玲瓏坊裡那位名滿京城的歌姬雲珠,可不就是秦昭的親姨媽了。

 雲珠名動京城,既是她出身名門,也是她色藝雙絕,給秦昭栽這麼一個名頭,就是想讓這消息傳得更廣,談論的人更多。

 朝臣都覺這流言可笑,跟著更可笑的流言跟著流傳起來,隱隱綽綽的傳說著齊王秦昱並非正元帝的親生子,而是楊妃與楊雲越的奸生子。

 好事者自楊雲越殺兄害嫂的案子談起,把楊家如何買來美貌歌女獻給帝王的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睛,句句都比秦昭的要更轟動。

 秦昭那個早已經是陳年八股,肅王生得什麼模樣京城人可不知道,可楊家在民人口中還正新鮮,大年夜中舉家發配,死在京郊,連屍首都被野狼啃食了,若不是因著這個,皇帝又為何要這麼發落楊家?

 有緋色有血色,自然傳得更廣,先只是街頭閒漢流傳跟著便在東西二市中流傳,最後傳到了瓦肆勾欄,楊家那個大兒子,可是城中平康巷的常客。

 京兆尹聞說京城已經傳遍了,嚇得從椅子上滑了下去,撿起官帽趕人出街抓人,心中不住納罕,似這樣的流言,傳說與擴散總得有個幾日,豈會一日之間就流傳全城,還傳了兩位王爺。

 唬得他趕緊派人捉拿人犯,以妖言惑眾的罪責先關在衙門裡,著人審問這流言的源頭從何而來,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接連抓了幾個人,雖還未將主犯抓住,但流言先被遏制住了,接著京兆尹寫了請罪奏呈送上去,生怕自己被正元帝追究辦事不利,一面請罪,一面繼續派手下追究源頭。

 當著正元帝的面請罪道:「此事必有幕後主使,臣必將幕後主謀捉拿歸案,妄言皇室該當絞殺,請陛下放心。」

 正元帝垂下眼眉,盯著這個不開竅的京兆尹:「朕在宮中也有聽聞,王忠又確是行為鬼祟,該當細查才是。」

 京兆尹先是一呆,跟著抬頭怔怔看向正元帝,不知應當說些什麼,也不知餘下的人還要不要抓,分明是糾查源頭,陛下怎麼糾查起晉王來。

 正元帝彷彿當真信了這流言,竟然下了旨意,著人去高昌將秦昭押解進京,用的由頭是王忠在他身邊潛伏多年,清虛也已出逃,該將秦昭召回京城審問。

 王忠收受後宮賄賂,私刻綠頭牌的事,已經當作罪責宣告出去,還著人去抄了他在京城裡的宅院,等閒官員都置不下來的宅子,裡頭古董珍玩花鳥游魚樣樣俱全,抄出來的東西呈送到正元帝的面前,正元帝下令將王忠扔到亂葬崗上,不許人給他收屍。

 此事本要問責後宮,衛敬容是皇后該掌此事,可王忠已死,死無對證,正元帝便不貿然追究皇后失職,先將秦昭拿下。

 王忠身死,清虛出逃,此時追究秦昭,就是要他去死,還給他的死按上麼這一個污名。說是押解進京城審問,可誰都知道,晉王是到了不了京城了。

 正元帝旨意一發,師朗立時上了奏摺,力爭此事必有小人搆陷,他長跪在正元帝的身前道:「古之忠臣良將死於諂臣佞臣不知凡幾,晉王勞苦功高,不過兩句江湖人言語,天子豈可聽信鼠輩。」

 天子兩個字言出,正元帝半闔的雙目又睜開來,他胸中氣血湧動,喉口一陣腥甜,強自忍耐方才嚥下喉頭甜意,自清虛出逃,他便不敢再吃丸藥,搜撿王忠家宅,又從他宅中暗格翻出幾隻瓷瓶,是原來裝藥用的。

 蔣一航林一貫都被問罪,重刑之下,林一貫也依舊咬定了王忠是想延年益壽,這才偷吃正元帝丹藥上刮下來的粉末,他只知道這個,說的自然也是這個,無論如何拷打,

 正元帝如何肯信,心疑王忠此舉必是秦昭指使,又怕自己吃的這些藥早已經被換過,連清虛也是秦昭的人,秦昭狼子野心,恨不得立時了卻他的性命。

 正元帝抬起袖子咳嗽兩聲,只見常服之上沾上血沫,他陰惻惻盯住了師朗:「我倒忘了,師卿與晉王也算姻親,自然替他說話,可無風不起浪,這樣的大事,自然該仔細審度。」

 他說得這一句,已然喘不上氣來,只是強自撐著坐在御座上,將袖中咳出的血沫捲起,不欲讓臣子見他病態,強自忍耐悶聲咳個不住。

 一干文武大臣紛紛出列請他保重龍體,可依舊反對他召回秦昭,若是召回來封賞他征戰高昌的功勞便罷,才剛打贏了勝仗,在絲路之上揚大業威名,陛下便被小人讒言所矇蔽,竟要召回忠臣良將問罪,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師朗忍無可忍,當堂將秦昱身世的傳言戳破:「陛下若是因流言誤會晉王,那倒該與齊王滴血認親,這等市井婦人言,竟也傳之朝堂,諸公又與市井婦人何異!」

 正元帝手掌撐在御座上,只覺通身乏力,出了一身冷汗,聽見滴血認親這四個字,沉聲問道:「何出此言?」

 秦昱「撲咚」一聲跪倒在地,抖著身子竟說不出一個字來,他耳邊一下子響起楊夫人的話,那婦人陰聲彷彿在他耳邊縈繞,夜夜噩夢都是因此而去,人跪著立不起來,喉嚨口中又乾又緊,綢衣發出「簌簌」聲。

 正元帝看他如此猛然醒悟,心中不住滑過楊雲越的臉,和他一言不出便替秦昱扛下罪責的模樣,胸中一口鮮血噴湧而去,還待強撐身子坐住,卻是眼前一黑,轟然倒在御案前。

 臣子太監個個往前來,魏寬一把扶住了正元帝,叫了他一聲大哥,將他托抱起來,這才驚覺正元帝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只是龍袍罩住看不出來。

 羽林上得殿前,押住師朗,魏寬扶住正元帝,他掃過文臣武將一眼:「宣太醫,請皇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