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黯星流連》34 彤青之前的事 番外一
  彤青從小就在山上跑、在樹下玩泥巴、和鄰居的小孩在有大大石頭的小溪裡玩水。
  她十歲以後才曉得原來她不能算是鄉下小孩,同學朋友都鄭重告訴她「妳這樣不算鄉下啦!」因為那座山是她父親的。

  她父親那邊的家族擁有幾個山頭,還好,不超過五個,連在一起勉強算有五個往上凸的小山丘。山上種茶。她父親沒有繼承家業的壓力不過有自己一份事業。幫忙家中管理公司、協助行銷是她父親最穩定的收入。

  其餘就是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開店、參與一些奇奇怪怪的協會,好像很忙又好像都沒在幹嘛。

  她外祖父家原本也是地主,但後來戰爭就舉家離開家鄉,外祖父從軍。從軍只是戰時權宜之計,而家族的傳承不允許斷去,家裡的子女都被嚴格要求讀書、一路考上去直到沒什麼能考了、或是嫁人。一個極富學識的軍人是很可怕的,文武你都玩不過他、在外勢力也比不過他。

  她媽就是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中,在大學裡遇見她爸。

  一貫的風流倜儻,彷彿全天下的事都難不了他,反正錢很難解決不了。再加上天生的一種善於交際(也許家族的影響也有加乘效果)。

  顏承禮被家族事業延請的顧問所邀請,到大學聽他演講。溫筠正結束客座教授研討會的旁聽,離開時隔壁商學院演講傳來陣陣哄堂大笑。

  她好奇在門口觀看,一個頂多四十出頭三件式西裝革履的人在臺上分享書上的理論與商場上實作的矛盾與相輔相成,途中次次讓臺下一個年輕男子為他的故事背書,最後乾脆把他叫到台上。顏承禮半正式的穿著,襯衫袖口還有袖扣,但沒有領帶也沒有背心,他就一跳坐在臺上,同時有年輕人的朝氣與清明的眼睛,和成功人士的自信與態度。

  兩人一搭一唱把臺下男女學生迷得神魂顛倒,恨不得立刻投身進入那個風險與成就不停變換的事業。

  第二次遇見是在遠親的婚禮上,[大人們]互相交際應酬,於旁廳喝茶等新娘最後一次送客,就是比較莊重的在招待長輩的意思。

  顏承禮不管是逗小孩、與平輩笑鬧、討長輩喜愛,一切游刃有餘,唯獨在跟一個老將軍介紹他家的茶時,詞窮了。可能也不算詞窮,只是面對一個過於頑固又生平無暇享受的老人不知如何應對,且老將軍似乎看不慣一個太過八面玲瓏的油條。

  「叔公,鐵觀音的名字不是亂取的,採摘茶葉又要細心又要快、葉子又要嫩,人家說是心靈手巧的茶山大姊採出來的才是鐵觀音茶,不是一定要安溪的茶樹。」

  叔公非常信任自家詩書薰陶的孩子,戰時他還小,不及家中兄長能讀書,一直對讀書人說的話莫名信任。

  事後顏承禮來跟她道謝。「沒,我胡謅的,你家種茶賣茶,別笑話我。」
  「不不不,我只賣茶,家裡管種我管賣,妳說的那樣好,我都信了,還嚇到以為我認不得自己的堂姐妹。我回去跟家裡說,這個好,以後就這樣推銷。要是汗流浹背的大漢採的茶,我都不敢喝,以後我自己採的茶我也不敢喝了。」

  溫筠沒遇過這樣張口就來轉身就做的人。隔不到十天,她家裡就收到十來斤好茶,裡面許多禮盒,還有看得出來尚是樣品的包裝,其中一張廣告單就是一個唇潤齒白的漂亮大姑娘,帶著細緻的好看的斗笠,在雲霧繚繞的茶山間抱著摘茶的籮筐。

  廣告語是茶山情歌,寫茶好水清、獻給情郎。

  溫筠喝了茶,回了信,稱讚了鐵觀音,還抄了韋應物的〈喜園中茶生〉給他「潔性不可汙,爲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喜隨衆草長,得與幽人言。」

  顏承禮收到信,竟是鋼筆書寫,帶有書法的韻味,其中「潔性不可汙,爲飲滌塵煩。」一句讓他楞怔許久,拎著信又飛去找行銷。

  顏承禮覺得,這樣的詩書世家有些領域是他家財力所不能及的,於是熱烈追求。

  顏承禮帶著商人的市儈,一切講究效益。自然包括婚姻。不一定要商業上的結盟,因他既不需要承接家業又不投身經國濟民的事業,他覺得溫筠長得好、家世好、氣質好、學歷好,他帶出去有面子、與他互補、又絕不擔心她算計他的家財。

  溫筠在家算是功課相當不好的,數理不強、反應又慢,不像哥哥姐姐一個在美國當外科醫生,一個年紀輕輕被化學系內定教授,只等她跨級取得歐洲大學博士學位,現在已經在大一開設暑期課程,普渡被當的孩子。

  溫筠考上文學院之後,父親就在不停苦口婆心勸她好好考轉系,不然英國文學雙修也是可以的。

  她決定嫁人,要當第一個讓父親抱上孫輩的人,因為父親已經照三餐詢問大嫂「驗了嗎?」她都不明白大嫂為何遠在美國還要乖乖接電話……

  每次溫筠與彤青說到這段往事,彤青總是在心中大翻白眼,外公要的是姓溫的孫輩,不是姓顏的……蠢。

  說得好聽男女一樣重視培養,一到傳宗接代就是雙重標準。裝睡的人叫不醒,她的母親在優秀哥姊之下、承歡膝下的弟弟之上,似乎畢生的願望都在期望父母的關注中度過。

  嫁到茶山上似乎是她短暫逃避的快樂,但卻躲不過對父母關注的渴求,後來把對彤青的教養當成向她自己父親討拍的工具。彤青又乖又聽話、主動念書又念得好、不枉我從小讓她在山上跑,爸你看,彤青從小就幾乎不生病,就是在山上鍛鍊的好處……

  彤青的父母,一個畢生願望是尋求自己父母(父親,父親說什麼母親都同意)的認同。另一個,眼光放在家族整體發展,茶在國內銷量好就要外銷,要在國外得獎、也不能只是曲高和寡。除了商界經營,政界也謹慎對待,與彤青的大伯比起兄弟更像合夥人,其實在這方面彤青覺得她爸爸是適得其所。

  兩個極度只會自以為卻不溝通的人,其中一個唯物主義,另外一個惟心主義。

  剛結婚時假象泡泡還很夢幻,一身書卷氣的年輕婦人,帶著純真與一點點將熟的魅力,在茶山上開茶寮,山坳間植滿杏花,茶山上特有的水氣與清新讓石上青苔都特別鮮綠潔淨。

  少婦有優雅嫻熟的泡茶功夫,外貌絕對是極大優勢。一時間有文藝界中式沙龍之感。先生看著銷量覺得自己是個會延攬人的天才,太太覺得自己是個無雙的賢內助。

  兩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然後先生突然發現,他的獨生女怎麼光著腳跟員工的小孩玩在一起?不是應該送私立寄宿學校嗎?難怪太太很忙,晚上都沒睡他房中。

  太太自然不覺得那兒有問題,她娘家全家都是公立學校出來的,就算她學歷最差在外面也是拿得出手的。又不是古代,員工小孩又怎樣?她才不要女兒一身市儈,他不就是因為她的氣質才娶她的嗎?

  兩個不會溝通的人從大吵、然後冷戰,然後分居,然後彤青被丟到寄宿學校,媽媽取得高中教師資格,搬到寄宿學校旁居住,在同間學校的高中部任職。

  她問過她媽幹嘛不離婚,她當時國小五年級。她媽說,不能讓她被人指指點點,離婚沒這麼簡單,她爸爸也不會同意。

  她跑去問爸爸,爸爸說,妳媽才不肯離,不然為何都不跟我提。然後叫她應該勸媽媽回家。她是爸媽之間橋樑,爸爸說不通的,媽媽那麼愛她,一定會聽她的回家。

  彤青有時都覺得自己矯情,父母其實都疼愛她,只是一個以為給足了錢定是滿足了孩子的所有需求,另一個是砸了十足十的關注在她身上,擅自決定了一切她能決定的。

  她十二點睡、六點起床,六點半從宿舍到教室,媽媽已經進校在教室等她,先背單字公式、寫評量、自己對答案。然後上課。下課期間要訂正。正規課結束後媽媽開車接送各種才藝,鋼琴、英語、數學、游泳……然後回學校完成各種作業,藉由職務之便,在學校身兼她個人家教,才回學校旁的公寓。

  她周日有家庭日,媽媽不願意離開她身邊怕她被爸爸用金錢寵壞,也不能阻止爸爸探視,於是周日就是她在媽媽住處或爸爸買給她的公寓房間中聽兩人吵架,或是在餐廳吃飯吃到一半兩人又開始針鋒相對,最後一人拉著她一隻手在大馬路上吵架……

  她從會哭到麻木到開始覺得兩人搞笑。

  她能理解媽媽說的爸爸只會花錢的問題。也能知道自己爸爸當家長的能力就只有花錢。但她也覺得在爸爸身邊好像才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一點點而已,因為爸爸也是勸戒她應該要聽媽媽的話,同時矛盾的要求她配合他讓媽媽回家。一切都是無解,她被愛,但很孤獨。她開始對一切感到抱歉。

  然後,高二那年,她媽媽首先發現女兒不再純真了,然後她的爸媽發現,她有[男友]了。從此她的世界從搖搖欲墜,變成崩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