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綠衣天使》綠衣天使(1)
「健民,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我想要當郵差!」

「原來健民以後想當郵差啊。」

「嗯。」

「那你知不知道郵差又被稱作什麼呢?」

健民搖搖頭。

「護士穿的制服是白色的,我們稱為“白衣天使”;那郵差叔叔們穿的制服是什麼顏色的啊?」

育幼院的孩童齊聲:「綠色。」

「所以,郵差又叫做“綠衣天使”。」

「好,那我要成為一個最傑出的“綠衣天使”。」

我是袁淑玲,東方報的記者。

《東方報》為地方報,自95年7月1日創刊,始終秉持媒體是中道力量、社會的良知、良心,也是公眾的守護者。

作家余光中說:「寫信,是對人周到;記日記,是對自己周到。」曾幾何時,人們只能透過 E-mail 來維繫彼此間的情感。收到信的人,或許簡單幾個字;有耐心點的,會回個三、五行,但那種感覺終究是陌生。

寫信的變少了,可是郵差的工作量,並未因此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廣告信、各種帳單;手機費、電話單、電費單、水費單,甚至連機車排氣管的檢測單,薄薄一張,也是得按址投遞,準時送達;那更不用說是公文類的重要文件。

我在報社已6年,是報社的元老之一。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只為守護這塊美麗的土地和善良的人民。

想寫下一個故事;故事的角色,可能是你我每天都會遇到,感覺很熟悉,卻始終叫不出他的名字。

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的健民,一直把郵差當成是自己最崇拜的對象。尤其,當他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曾獲得優良郵務人員的肯定時;他就更加確定,自己往後一定要當個模範郵差。

健民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母親在生下他後,就難產過世;父親將尚未足月的健民,送往育幼院;雖是按時寄生活費,卻一次也沒來看過健民。

18歲,健民大學聯考落榜,而他的親生父親也在隔月病逝,這對健民來說,是雙重打擊。

高中畢業又無一技之長的健民,只得四處打零工維生。抽煙、酗酒、賭博、吃檳榔,樣樣都來;每天賺領到的現金,不是花在買酒,就是賭博輸光。孤身一人,一人飽、全家飽,三十多歲,還是王老五,沒有任何積蓄。整天像個行屍走肉、混吃等死;健民前半段的人生,只能用“一事無成”來形容。

所幸,他未忘初衷,仍一心想當個郵差,但郵局的考試,考了四次,才如願以備取的資格進入郵局。那年,健民35歲,就被調派到里港郵局,擔任外勤的郵務士。是巧合,也或許是冥冥中註定好的;里港郵局,就是健民父親生前最後一個服務的單位。

好不容易考進郵局,當上郵差,健民自然是很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他決定洗心革面;戒煙、戒酒、戒檳榔,也改掉賭博、熬夜等壞習慣。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健民,花了蠻長的時間,才融入其生活。不擅表達,口才笨拙,也不太喜歡和人交談,學習能力有些遲緩;多數民眾對健民的第一印象是—他是個濫好人。

我是在6年前認識健民的;他姓唐。當時我剛到報社,被派去採訪一個滇緬村落—信國、定遠社區。

那邊有種植波羅蜜;每當成熟時,一棵棵巨大的樹幹上結實累累,非常壯觀。

說到信國、定遠,其實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社區。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異域》這部電影?

它是根據台灣作家柏楊所撰寫的戰爭小說《異域》改編而成,最早以「血戰異域十一年」之名連載於民國五十年的《自立晚報》,署名鄧克保,之後才由平原出版社出版,易名「異域」(一九六一) 。而居住在信國、定遠社區的居民就是「異域」中所描寫的人物 (滇緬邊境美斯樂的子民) 。他們民國五十年,由國民政府安排撤遷到台灣,在這處偏遠的小村落安定下來。

美斯樂,意思是和平的山莊,位滇緬邊境,有傣族、哈尼族、景頗族、拉牯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飲食風味又酸又辣,是傳統生活習慣的最大特色,來台定居已經50年,許多人還是保有這樣的飲食習慣。

「郵差先生,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信國、定遠社區要怎麼走?」

「妳剛搬來的喔,好啦!妳跟著偶走,偶帶妳去。」

「妳好,我姓袁,是東方報的記者。」

「記者?啊不就是要來採訪的?!」

「對。」

「那怎麼沒看到攝影機?」

「我們是小報社,剛創辦沒多久。」我只能尷尬地回答。

「跟妳開個玩笑啦,偶叫唐健民,是負責這邊投遞段的;這裡的人都認識偶。」

「喂,健民,今天速度比較快喔…… 」

「嘿呀,信件比較少,自然就比較快。」

他停在一間看似雜貨店外;外頭擺了兩張桌子,聚集了不少人;有人在玩撲克牌,有人在喝酒,還有位老婆婆在抽水煙;生活十分愜意。

「你旁邊這小ㄗㄟˇ是?」

「她是記者啦,妳剛是說…… 什麼報?」

「大家好,我是東方報的記者。」

「要來給你們採訪的啦!」

「這裡不太好找喔?」

「對,多虧唐大哥帶我來。」

「妳問路找他就對了,他是我們這邊的管區,誰住哪裡、家裡有幾個人,他都一清二楚的啦。」

彷彿是昨天的事,當時的對話還歷歷在目。

在唐大哥的幫助下,我才得以完成我第一篇的新聞稿。

東方報記者/袁淑玲

東方報記者/袁淑玲

井洒,取自傣語,是最傳統的料理,文史工作者梁宏才解釋:「井」指的是肉、「洒」有用刀剁碎的意思,「井洒」就是把半生熟的豬肉,和辣椒一起拌煮,辣椒把豬肉的鮮嫩引出來,口感十足。

社區媽媽夏貴珍,燒得一手好菜;像是番茄辣椒、涼拌粉條、包燒肉、包料魚、大薄片、牛肉乾巴、炒芭蕉花、生吃苦茄、酸辣牛肉、井洒、雲南酥肉、芋香雜燴等,都難不倒她,更是過年不可少的菜色。

社區內有間專賣雲南料理的餐廳 (滇緬風情金三角) ,生意還不錯;有不少遊客慕名而去;我不吃辣,所以沒去過。

定遠社區的沐連生,是定居台灣的第二代。他說:當地還有種植香草的習慣,最常見的包括香茅、大茴香、薄荷,有些台灣很難買到的臭菜、遼草,居民也愛自己種。可別以為是這幾年香草成為飲食主流,當地居民跟著流行才種;這些在當地傳統料理裡頭,就是天然的調味料。

於是,我便主動提出想採訪唐大哥這樣的想法。

「要採訪偶?」

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

「哎唷,不要啦,偶果語不好;妳給我問,偶也不知道該講些什麼ㄋㄟ…… 」

「沒關係,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

「這樣喔,那偶肥去問問我們經理,看他同不同意。」

O.S:這種事情應該不需要上司同意吧?

「那我就先當你答應囉?!」

我查了一些資料: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郵政)是一個提供郵遞、儲匯、保險與金融等郵政服務的國營股份制企業,一般直接稱作「郵局」。前身為交通部郵政總局,下設郵政儲金匯業局,以及台灣北、中、南區郵政管理局;為了突破郵局既有的經營限制,並增加市場競爭力,2002年7月完成《郵政法》修法,並於2003年1月1日起,將郵政總局改制為中華民國交通部完全持股的國營公司。雖然名稱有「郵政」二字,但由於經營據點眾多,且經營儲金業務,故中華郵政擁有大量的資金(2011年底統計資料:約5.5兆元新台幣)。另一方面,因為網路、電話的普及,加上民間郵遞和快遞業者競爭,使得中華郵政的本業——郵務業務大幅萎縮,但因快捷與包裹業務與民間業者的訂價仍有相當差距,因此快捷與包裹業務仍然占據大部分業務。目前除了《郵政法》規定的信函(如帳單)必須經由郵局寄發外,其他普通、手寫信件的寄送件數已經變得相當少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