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升官發財在宋朝》升官發財在宋朝_分節閱讀_777
昨日還在館中時,他親眼看見蘇舜欽等人命小吏將庫房裡的舊紙清點稱重,捆著一道送出館門,賣給了事前約好的小販,又聽到興致勃勃地商量著席間要請幾名官妓來陪坐助興,才不動聲色地離去了。

為免萬一,他夜裡又派家丁去打探了聚會的情況,確定蘇舜欽等人當真往樊樓去,甚至還添了來尋柳七的朝中大員陸辭時,更覺興奮。

若只是館職中人吃喝玩樂,的確稱得上人品微瑕,卻不見得能掀起多大風浪。

——可要是陸辭這一堂堂節度使、應為官品楷模的禦史大夫也摻和其中,那份量可就截然不同了。

只要能將這一大員拉下馬的話,要致蘇舜欽等人仕途於死地,又有何難?

李定按下滿心激蕩,又探聽得一些聚飲的詳情,卻一直按而不發。

待宴畢,各人歸家後,他才將耳聞來的宴中情形加油添醋,四處散布:道館閣中本該清貴的官員們,卻因聽從朝中陸姓大員的唆使,私自盜用進奏院中的舊紙賣錢不說,還拿那筆公款公然去喝花酒,還與私自召來妓陪坐、與其同樂……

沒過多久,這些有鼻子有眼的傳聞,就順利傳入了一直留意著陸辭處動靜的禦史中丞韓絳耳中。

作者有話要說:注釋:

史上這事的原貌為進奏院案:

在慶歷四年(1044)的秋季賽神會,按照宋人慣例,各個館院都會準備酒宴,於是蘇舜欽也將進奏院的舊報紙給賣了,換了幾貫錢,邀請了進奏院的同僚和幾位有交情的好友,到酒樓喝酒聯歡,還叫了幾名官妓歌舞彈奏,陪飲助興。

當時的進奏院是負責刊印中央政府的朝報,然後分發給各地政府的。一年積累下來,往往有很多廢報紙。賣廢報紙賺不了多少錢,不夠喝酒的花費,於是這場酒席其實是個人湊份子,‘眾籌’出來的。

恰好有個叫李定的官員,得知此事後,也跑來表示想參加這一場聚會。然而蘇舜欽一直瞧他不上,拒絕了。李定便懷恨在心,四處托人打聽聚飲的詳情,然後加油添醋,四處散布,讓流言傳到了禦史中丞王拱辰處。

很快,王拱辰就上書彈劾蘇舜欽賣公家舊紙所得公款召妓、開席會賓客的罪名。開封府調查清楚後,發現確有其事:蘇舜欽等人,身為進奏院的長官,卻盜用舊紙錢喝花酒,是為監主自盜;王洙等人‘與妓雜坐’(私自召官妓是被法律禁止的,只能作為官宴,且不能私侍枕席);周延雋和周延讓等人則因服喪未除就參與‘妓樂’;王益柔則做了《傲歌》,謗訕周孔(裡頭一句‘周公孔子驅為奴’)。

於是在一群人的推波助瀾下,‘監主自盜’的蘇舜欽等人被削職為民;王洙被去除侍講、檢討二職,徒知濠州;周延讓監宿州稅;周延雋降為秘書丞……所有參加宴席的人,都遭到了斥逐。

——

對此,我的看法是雖說賣舊物供聚會飲酒一事,似成慣例,但真要追究起來,違法的確就是違法,監守自盜的性質也頗為惡劣。因此就算令人同情,也難以說王拱辰等人攻擊他們的事出無由。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在此發了大力的王拱辰還是蘇舜欽的舉主,也是最先舉薦蘇舜欽充當館職的人,這次嚴厲彈奏,其實並無私人恩怨,而純粹是‘噴子’履行職守,不講半點私情而已。

(《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作者吳鉤,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p125-133)

第三百二十一章

禦史對官員發起彈劾,向來無需關白長官,放在對陸辭一直懷恨在心的韓絳身上,更是全無顧及。

翌日早朝之上,韓絳就揪住了這一點,毅然攻詰起‘陸大夫身為禦史台之長,卻唆使蘇監進奏院賣公紙,召官妓,開宴席,會直龍圖閣兼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王洙等賓客’的諸多罪狀了。

原本偷偷在台上打哈欠的小皇帝,在聽得小夫子又遭彈劾時,不由一驚,連打了一半的哈欠都給收了回去,下意識地看向了陸辭。

在韓絳一派的禦史台官員慷慨陳詞時,陸辭不僅好端端地站著,神色悠然又從容,嘴角還帶著淡淡的微笑。

看他這反應,頓讓作壁上觀的文武百官感到幾分微妙了。

陸辭究竟是不曉事重,還是破罐破摔,亦或是當真有恃無恐?

若換作他們,聽到韓絳歷數罪狀時,恐怕都已經氣憤地站出隊列,不論是否有用,總歸要自辯清白一番。

畢竟‘唆使’一詞,用得很是刁鑽惡毒,的確是難脫身的一個罪名——哪怕開封府真派人推查起來,在難有真憑實據,而是雙方各執一詞的情況下,也難有定奪。

雖包括上書的韓絳在內、都清楚典賣舊紙的真正主使定然就是蘇舜欽本人,而根本不可能是自多年前遷走後,就極少涉足館閣的陸辭指使。

可人心難測,更何況是危難當頭:於身涉麻煩的蘇舜欽而言,能有將髒水全潑到陸辭身上,換取自己逃過一劫的選擇時,誰又能保證他還能保持本心呢?

哪怕他真有那高風亮節,將事悉數攬下,韓絳也肯定不會輕易放過拖陸辭下水的大好良機的。

陸辭不是沒察覺到四周若有若無、還自以為很是隱蔽的視線。

他此時的雲淡風輕,還真不是一些人揣測的佯裝淡定,而當真是……沒什麽好怕的。

韓絳口中的所謂鐵證,除了一些經不起推敲的有心人傳播出去的流言、以及‘人證’外,真正能起一錘定音作用的所賣公紙,昨天已及時買回。

即便開封府在調查時,尋到人證,問出曾賣出的事實,也大可用一句‘粗心分錯’來一筆帶過。

一時的粗枝大葉與惡意去中飽私囊一比,所受的懲治看,可有著天壤之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