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升官發財在宋朝》升官發財在宋朝_分節閱讀_943
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元昊劍鋒所指處,並非延州。

延州為五路襟喉,倘若奪之,便可長驅直入,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但自從部署在東邊的遼夏二軍接連碰得頭破血流後,李元昊就毅然放棄打那處主意了。

且不說屢戰不利的結果已隱約彰顯了宋廷對延州的重視,哪怕前兩回真只是碰巧,在連番打草驚蛇後,宋人只要不是榆木腦子,都將明白該地扼要,從而加強防范。

與其奢取延州,把所剩無幾的兵力浪費在硬碰硬上,倒不如將目標轉到防范較為松散的秦鳳路上。

在一番精心籌謀後,李元昊親領兩萬兵士,悄無聲息地一路沿靈州川南下,風馳電掣地過了威州,再越清遠軍城……

趕在宋軍有所察覺之前,兩萬多的夏兵,已如鬼魅般出現在了新修築不久的水洛城前。

盡管早已有所耳聞,但在親眼看到這被擴建過後、顯得高大雄偉了數倍的水洛城時,李元昊還是眯了眯眼。

只需一眼,他就做出了‘不可強攻’的判斷。

他所領兵士雖為精銳,卻全是騎兵,所攜弓箭也始終未能得到充足補充。

只要城中守將不蠢,都能輕易看穿他們的弱點,那只要關閉城門,安心死守,他們圍不住多久,就要麽糧草耗盡、要麽被前來支援的臨近宋兵給打退了。

既然不能硬攻,那便只能智取了。

李元昊清楚萬分的是,自己至多只有一次機會,容不得一點失敗的可能,於是在明知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硬是擠出半日功夫來觀察城頭守兵的輪換狀況,及對入城之人的審查方式。

他很快便察覺出這水洛城的守兵布置,可遠遠不及那由黃土夯成、高達數丈的厚壁來得嚴整堅實。

被夾在接連告捷、戰績亮眼程度不相上下的東西線之間,一直都同時被敵我兩軍忽視了的秦鳳路雖也有積極備戰,卻始終是風平浪靜的。

在頭一年裡,他們或許還有著敵兵神出鬼沒、隨時來犯的緊迫感。

但距開戰之日,今已過去兩年多了。

近來宋蕃聯軍士氣如虹,在英明神武的曹瑋將軍的帶領下,打得夏軍丟盔卸甲、節節敗退,東線也是高唱凱歌,挺入敵腹。

李元昊那狂妄人怕已是焦頭爛額,面臨窮途末路了,又哪會有閑暇進犯他們這處呢?

可惜,當時就是不得不服從鄭戩的指使,才白瞎那麽多人力物力,修這麽一座猶如雞肋的軍寨。

懷抱著諸如此類的想法,城門守兵在檢查入城路引時,態度上難免寬松懈怠一些:聽見有難處的、或是眼熟的,只要情真意切地開口求上幾句,多半也會得到放行。

見此情形,李元昊立即有了主意。

通過觀察這一整個早上的入城人群,他不難發現,其中最多的不是別人,而是逃難的夏人。

不論是此路左邊的曹瑋,還是右邊的陸辭,對出爾反爾的夏人都毫無好感,更是充滿戒備,自開戰那一日起,就徹底關閉了榷場,除卻戰事必要外,根本不容外族進出邊關要塞。

飽受戰亂之苦的夏國降民,要想歸順大宋,顯然是不會敢往那名聲在外的常勝驍將和笑面虎跟前湊的,而是退而求其次,紛紛朝這水洛城湧來。

如若水洛城的守將不存私心,而是忠實履行剛接替鄭戩落於此路軍務的王韶的命令的話,定然也不會輕易接納這些心思難測的降民。

偏偏這會兒鎮守水洛城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建此城有大功的董士廉。

他敢行此陽奉陰違之舉,自然也是有著底氣的——他的懷裡,可還揣著昔日由鄭戩給予、實際已然作廢的陝西四路都部署司文牒呢。

他也是吃準了王韶乍然得此擢用,勢必正為驟增的事務忙得不可開交,無暇仔細過問水洛城的具體情況,方才這般大膽。

但凡是來投奔大宋的夏人,能核實身份,粗略確認無甚問題的,他可謂來者不拒,予以恩賞,好令其安家落戶;而就算是身份文牒有些模糊不清處,只要肯尋來九人結保,也可被準許入城。

畢竟這些投降奔宋的夏人,都是他活生生的政績啊。

隨著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勢日漸明朗,舉家帶口前來投降的夏人也是與日俱增。

當然,董士廉雖是不折不扣的文職、從不曾衝鋒陷陣,卻也稍讀過幾本兵書的。

他多年官運不暢,不久前終於得了鄭戩的欣賞提拔,又只是曇花一現,好不苦悶。

眼下對這送上門來的政績,他自是渴求之至的。

他大開門戶,倒也不代表對他們毫不設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在他自作聰明的安排下,為免夏國降民集中鬧事,索性將他們拆成十人一保,分散安置在這城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