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的人在繆祥剛的帶領下幾乎走遍了大坊縣的繆祥剛更是有意帶他們到了一些非常窮困的村子。****
“王書記,這次我們深受教育啊!”院長錢國民很是感慨,看到了太多的人還處於沒飯吃的地步,省農學院的教授們的心中都是沉沉的。
“王書記,我們議了一下,決定在大坊縣搞一個萬畝示范基地,希望利用這個基地帶動農民致富。”錢國民說道。
聽了這話,大坊縣的領導們都很高興,王澤榮也同樣高興,對錢國民道:“感謝省農學院對我們的。”
錢國民道:“王書記,我們想了一下,帶動農民致富才是得出為重要的工作,一畝山地才65元錢,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問題,我有一個想法,我希望讓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經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一個主人翁的心態展生產。”
對錢國民等人想法,王澤榮很是欣喜,省農學院這是讓利於農民了!
顧雲說道:“王書記,我們院的意思是這樣的,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先是農民可以以土地入股,成為基地的股東參與分紅,當然了,為了避免農民連最低的生活費都拿不到,基地會按照縣裡的市場測算標準每月支付租地價相當的錢,另外,農民用土地入股之後,每戶家庭最少可以有一個參加進基地中進行勞動和學習。”
王澤榮道:“這好事,一是可以讓農民有生活的保障,二是可以讓他們學到實實在在的技術,有了錢和技術,他們同樣可以去從事生產。”
錢國民道:“我們搞這基地的目的在於賺錢,就在於幫這裡的農民一把,當然了,我們學校的學生也有一個實踐的場所到時我們會成立一家公司為基地的銷售服務們的這一萬畝基地將動態運作,在條件成熟之後反過來承包給擁有技術的農民。”
王澤榮聽了這想法,雖也沒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弊,但想到省農學院能夠來扶持總是好的毛孝禮道:“毛縣長,這事由政府那邊抽出精通之人參與工作。”
毛:“這事我會立即安排進行。
大坊縣省農學院地商談工作很快完成。根據雙方協議農學院在大坊縣各鄉鎮共搞了萬畝地基地。涉及到地地點除了王家壩鎮之外。幾乎全都有了。
在雲出、溪水兩鎮建春玉米高產示范田6萬畝;在瓦房、桃林兩個鄉鎮建馬鈴薯高產示范田5000畝。在映紅鎮建機械作業標準化生產示范1石橋鎮建蕎麥示范田1c00畝。在金山鄉建1萬畝無公害辣椒生產示范基地。重點實施優良菜苗統繁統供、新品種引進示范、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等項目。在大風鄉實施水果玉米新品種試驗和蔬菜示范。建立出口型蔬菜基地試驗示范1萬畝。在茶樹鎮建一萬三千畝各種水果種植地。
萬畝土地按原先地協議農民全都是以土地入股由省農學院投資組建地“好日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出來地產品全部由這公司對外銷售得收益按入股土地分紅。另外月公司必須以耕地每畝250元、山地每畝65元給農民生活費。農民在公司內進行勞動時公司地規定給工資。
政策對於農民很優惠。特別是有兩條規定。一是土地每年按縣裡測算地土地市場租用價調整。另一條是農民在有了一定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之後。可以租地經營。公司個人申請之後。可以由公司幫助銷售產品。
當然了。具體地內容都是由招商局匯同司法局去搞出來地。王澤榮對毛孝禮地唯一一個要求就是必須不損害農民地利益。
以甘光輝煌為的幾個退休教師最後也忍不住心動,分別租了一些地開展一些他們比較熟悉的農作物的種植。
甘光輝看到連山的茶葉非常有展前途,包了一座山開始上茶,他打算把連山茶做成一個品牌出來。
不知不覺中,大坊縣的土地被大量流轉了出去,流轉得快的地方已是一塊土地兩次流轉,通過土地流轉,大量的農民收入得到了提高,吃飯的問題正在解決,大坊縣的經濟繁榮情況比起王澤榮剛來時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縣委常委會召開了,王澤榮召開這次常委會的目的就一個,全縣的機構改革正式拉開。
看著常委們,王澤榮說道:“大坊縣的展情況很喜人,但是,從展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政府職能的轉變說了很多年了,可是,大坊的不少部門仍然抱著舊有的觀念不放,服務意識淡薄,工作態度不好,人
的現象隨處可見,大坊縣要展,不解決這些問題的。”
由於事前與一些常委通過氣,會場的情況並沒有出現什麽變化,大家都靜靜聽著王澤榮講話。
王澤榮現在已有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抬起水杯抿了一口,接著說道:“大坊縣還是有一些部門居安思危,勇於改革的,工商局變被動為主動,周城樂同志頂住大量的壓力,銳意進取,現在的工商局同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成績是明顯的;煤炭局的何農經同志同樣感到了危機感,頂住層層壓力,拚著不要烏紗帽也要改革,這些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我們的領導幹部門是靠得住的,他們看到了製約全縣展的深層次問題。同志們啊!大坊縣要想有一個飛躍性的展,機構的改革已經到了不得改的地步,經過大量強致的工作,組織部門已經拿出了全縣改革的一個方案,請大家都看看,議上一議。”
溫和林把方案內容到了每一個常委的手上。
雖然大家都知道一些內容,但拿在手上的卻是最為詳細的東西,常委們看得都非常認真,會議室內顯得很是靜寂。
當然了,幾個重的常委是看過這內容的,現在大家還是認真的看著。
溫和林說道:“大家看著,我項項的說一下。”
王澤榮的耳聽著溫和林的說話,眼睛卻不斷查看著常委們的官氣情況,結果還是喜人的,除了兩三人並沒有與自己保持一致之外,其他的人的官氣基本上與自己還是保持著一致。
“我縣正式部門及臨時性部門存著職能交叉重疊、政出多門、辦事推諉等問題,至使行政資源過於分散,管理效率不高。擬將縣農村辦、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煙葉辦、縣經管局、縣蔬菜局進行整合,設立成縣農業工作委員會,下設一個事業性質的農業綜合服務局;將縣文化局、縣廣播局、縣體育局進行整合,設立成縣文體廣播局:將縣人事局和縣勞動局進行整合,設立成縣人力資源保障局:將縣城建投資辦、縣文物局整合到縣建設局;將鄉鎮企業局和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整合到縣經濟局;將縣外資外援辦和縣扶貧開辦整合成一個機構;將縣政府接待辦整合到縣政府辦;將縣供銷聯社和縣糧食局改成行業管理機構……”
這可是要動到太多人帽子了!常委們的心中也是暗驚,沒想到王澤榮的魄力那麽大,假如這事真的動開了,吵架是少不了的。
待和林講完之後,看了看沉悶的會場,王澤榮道:“這事的動靜有些大,肯定會影響到一些人的帽子、位子,會觸動到一部份人的利益,這就要求在改革中體現出公開運作、公平合理、公正客觀,最大限度地減輕改革震蕩。大家都表個態,如果同意實行,就要開始運作了。”
紀委書鄧力坤問道:“不知對於一些調整下來的同志怎麽考慮的?”
溫和林道:“我們也考慮到了部門的合並後,一些原來的部門負責人的待遇問題,比如一些被合並的部門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可能會擔任新部門的副職,那麽他享受的待遇,還會按照正職來安排。這次改革以機構調整為主,而不減少相應的編制,主要是為了減少改革的阻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調整機構的基礎上,減少摩擦、提高行政效率。但是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減少人員編制。這次改革重在轉變政府職能、理順內部關系上下功夫。政府機構改革後,不再按行政編制總數0%或15%的比例核定機關後勤服務人員事業編制數,改為按部門行政編制總數0%或15%的比例核定機關後勤服務人員數,財政部門按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機關後勤服務人員數撥付服務經費。至於調整下來的同志,將設立一個培訓中心對他們進行培訓,達到培訓要求之後可參加考試重新上崗,在崗人員同樣如此,不合格的就進入培訓中心進行培訓。”
吳宜靜道:“這樣的改革仿佛並沒有減人!”
溫和林道:“改革並不是非要減人,改革的目的是要讓政府的職能進行有效的轉變,向服務型進行轉變。當然了,對於那些連續多次都不合格的人員,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
聽到溫和林的解釋,大家算是明白了,這次的主要問題其實還是一些領導的帽子問題,對於最基層的幹部來說,只要工作認真努力,影響並不大。
改革方案很快就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