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官居一品》第823章 天下熙熙(下)
  第823章 天下熙熙(下)

  ~
  當東南倭寇被基本消滅,南京、贛南、衢州的內亂也接連平定後,因為種種弊政,在大明南方積蓄的破壞力量,終於釋放完畢,雖然各地還有零星盜匪,但在久亂之後,民心思定,終究起不了什麽大波瀾了。

  但在這一年裡,大明朝並不太平,四川的白蓮教蔡伯貫起事,已經連破合州、大足、銅梁、榮昌、安居、定遠、璧山等七州縣,號稱十萬、據險而守,連戰連捷,最後在大足建元大寶,國號大唐。這可犯了天下之大不韙,一時間海內震動,天子暴怒,立刻下令將其剿滅。

  可四川的官兵已經被打掉了士氣,巡撫劉自強自家人知自家事,趕緊向朝廷求援,務必另派大員,前來指揮剿匪。內閣準了他的請求,並令兵部舉薦人選,結果兵部認為,東南經略沈默,就是最好的選擇。一些身居要職的京官,也紛紛附和這個說法,一時間輿論都認為,東南經略經略西南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但沈默是絕對不會接受這個任命的,他讀陽明公的著作,知道先生平生最難過的事情,便是淪為了朝廷剿滅叛亂的劊子手……不要天真的以為,官場上能有公平存在,你越是能乾,就越容易被利用,如果在平叛中表現太突出,那麽恭喜你了,只要國家一有叛亂,當權者便會立馬想到你,這輩子就奔波在大明的窮山惡水之間,指揮一場又一場血腥屠殺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你一直做的優秀,你的品級肯定會直線躥升,不用多少年就會官居一品,甚至被封為伯爵、侯爵什麽的。但這些崇高的品級,除了能讓你多拿一些俸祿外,沒有任何作用。當你滿身傷病,英年早衰的時候,才會悲哀的發現,昔日那些窩在京裡,不顯山、不漏水,甚至一直讓你瞧不起的同年、後輩,已經悄然爬到了六部尚書,甚至入閣為相,站到了權力的頂峰,成為你遙不可及的上級,一言就可以決定你的升遷去留……

  這種悲劇不止存在於軍事將領,對一切外官亦是如此,哪怕你在地方有千般好,卻遠離大明的權力中心,隻這一樁,便讓你終生無望入閣拜相。這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當然極不合理,卻真實存在著,沈默不能視而不見,他必須盡快回到北京去,否則在這場權力的角逐中,他將淪為邊緣人物,再想超過別人就困難了。

  好在他早有準備,從去歲贛南平叛後,便痛快的答應兵部的請求,放頭號大將劉顯率軍入川,並慷慨的撥付了一年的軍費……按理說,這個錢應該是四川出的,所以劉自強十分感激他,兵部和內閣也專門嘉獎了浙江。

  同時他趁熱打鐵,連上了三道奏疏,稱自己已是‘不堪重負、心神俱疲、疾病纏身’了,請求結束外放,回北京休養;但當時東南還未平定,朝廷不可能中途換人,於是徐閣老好一番聞言安慰,並向他許諾,只要把衢州的問題解決了,就把他召回京來。

  沈默這招可謂一石三鳥,首先是以退為進,讓北京放松警惕,相信他一心回京,當然不會再擔心他權柄過大,尾大不掉之類,這樣他便可以做許多以前不敢乾的事兒,而不擔心被猜忌;其次,徐階為了安撫他,只能給他更大權力,讓他可以去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第三當然是預備好回京的後路,一旦在江南的布局完成,便立刻請徐閣老兌現承諾,把自己召回京城,絕不拖泥帶水。

  ~~~~~~~~~~~~~~~~~~~~~~~~~~~~~~~~~~~~~~~~~~~~~~~
  衢州的事情還未收尾,沈默便稱病退場,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抬上船回杭州休養,接連數月不理政事。按說他這番作態,朝中大員就是再信任他,也不能強求他去四川了。但這次北京出人意料的執著,竟派了欽差攜禦醫前來為他診病……當然在外人看來,這是皇上對重臣的隆恩,多少人羨慕不來的。

  但沈默知道,他們是來看自己,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逼人太甚了!”在松篁交翠的獅峰山下,龍井村中,陪同大人療養的沈明臣,正在發著脾氣:“他們這是要出大人的醜!”

  時維六月,沈默穿著寬松的道袍,坐在竹椅上,搖著蒲扇道:“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坑爹呢這是。”

  “坑爹?”余寅拿個銅壺蹲在根碧綠的竹管邊,接著從龍井泉中引來的清水,瞪大眼睛問什麽道:“什麽意思?”

  “就是算計著想把我坑了。”沈默撓撓頭道:“大概就這麽個意思吧。”

  “大人知道有人在算計您?”這下余寅和沈明臣全都瞪起眼道:“什麽大人物非要和您過不去?”聯想起去年沈默吃得暗虧,對方一定是個能量比沈默還大的人。

  “這個真不好說,”沈默心裡其實有猜測,但沒有證據的話,他不會說出來,只是搖頭道:“北京太遠,西苑發生的事情,我還真不知道。”

  “應該不難猜吧?”沈明臣道:“接連想要暗算大人的,必然是視大人為威脅的,有資格這樣想的人應該不多,同時有能力的,就更少了吧?”他對京城的大小勢力不甚了解,只能憑著感覺說。

  “是不多,”沈默點點頭,輕聲道:“但也總有那麽幾個,”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用扇柄支著下巴道:“一時也猜不出是誰蔫壞,索性先不想,過了這一關再說。”

  “過這一關不難,”余寅將銅壺接滿,擱在小炭爐道:“問題是大人以後何去何從?”

  “哦,”沈默的身子前探,微笑問道:“君房兄有何妙招?”

  “他們不是探病嗎?大人就真生一場病給他們看唄。”余寅最近臉上的笑容明顯增多,看來人不是不會笑,只是有時笑不出來而已。

  “不是我說你,老余,出的什麽臭主意啊!”沈明臣聞言大搖其頭道:“就算能瞞天過海,可大人的‘病’也就坐實了……大人真要成了病號,四川是不用去了,但只能回家養病,短時間內別指望能回北京。”

  “句章兄說得有道理。”沈默點點頭道:“這招確實毒哇,不論結果如何,都夠我喝一壺的。”本來‘稱病婉拒’就是官場常用的手段,誰也不會去較真,看你到底真病了沒。但對方不講規矩、將這一軍,的確讓人十分難受。

  “呵呵……”余寅笑道:“我給大人設計的這病,卻既能讓您過關,又可以馬上回京休養。”

  “哦?”沈默欣喜道:“什麽病這麽好,快快道來。”他知道余寅從打誑語,這樣說就是有把握了。

  “白虎歷節,怎麽樣?”余寅嘴角微微上翹道。

  ~~~~~~~~~~~~~~~~~~~~~~~~~~~~~~~~~~~~~~~~~~~
  七月裡,朝廷派來的欽差到了,當然人還沒來拜見,他的資料便已先擺在沈默桌前。

  這人叫王篆,字紹芳,湖廣夷陵人,生於正德十四年,今年已經四十七歲。其父王良策,號柱山先生,乃是海內知名的大儒,向來教子甚嚴。

  這個人的經歷頗有傳奇色彩,嘉靖三十四年鄉試考中舉人,竟然沒有馬上參加會試,而是直接出仕任江西吉水縣知縣。七年之後,也就是嘉靖四十一年,王篆參加會試,考中進士,現任都察院監察禦史,這次來杭州宣旨探視之後,便直接接任浙江巡按,看來是朝廷重點培養的官員。

  當沈默見到他本人時,頓覺朝中大員的眼光不錯,此人個子不高,但儀表不凡,氣度沉穩,更難得的是舉止有度,不卑不亢,完全不像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子,不是張狂無度,就是唯唯諾諾,看來良好的家教和從政的經歷,確實使他受益匪淺。

  他打量王篆,人家也在打量著他,只見這位聞名天下的東南經略,靠坐在一張軟椅上,看上去臉色有些不好,但精神不錯,面上帶著溫和的微笑。只是大熱的天,他竟穿著厚厚的棉布長袍,一條左腿上還蓋著薄被,也不怕捂出痱子來。

  見王篆看自己的打扮,沈默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唉,讓王大人見笑了,這幾日沒下雨,我還算好些了呢……”說著歎口氣道:“真是有什麽別有病啊。”

  “部堂風華正茂,正如旭日東升,只是一時病痛,很快就會好的。”王篆恭聲道:“下官奉命前來宣旨,來之前元輔特意囑咐我,既然大人身體不便,就不必跪接了。”

  “那怎麽行?禮不可廢!”沈默搖頭道:“我還沒到動彈不了的時候。”說著便撐著起身,動作卻緩慢如古稀老翁,王篆趕緊上前攙扶,他卻要搖搖頭,堅決要自己來。

  就這麽個起身下跪的動作,沈默做起來竟十分吃力,只見他將大部分力量都壓在上身,兩條腿每蜷一寸,他的表情就痛苦一分,等完全做完時,已經是額頭見汗了。

  見沈默如此年輕,又如此病態,王篆不由暗暗歎息,便在擺好的香案前,宣讀了大明嘉靖皇帝的聖旨……內容以褒獎撫慰為主,並官進一級,為從二品中奉大夫、政治卿,食雙祿,賜穿鬥牛補服,至於一應賞賜自不消提。

  這賞賜著實不低,雖然盡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但你的官場地位,可不就靠這些虛的東西來展現嗎?
  ~~~~~~~~~~~~~~~~~~~~~~~~~~~~~~~~~~~~~~
  傳旨完畢,王篆趕緊上前一步,攙起沈默道:“部堂快快請坐。”待把沈默扶到座位上坐好,他便退後兩步,向沈默叩首行禮。待起身賜坐後,恭聲道:“部堂勞苦功高,貴體微恙,皇上和元輔十分掛念,故派了太醫與下官同來,為部堂診治。”

  沈默一臉歉意道:“區區小可,竟勞聖上和元輔掛念,實在是罪過。”說著主動道:“太醫在哪裡,快請進來吧。”

  侍衛便下去傳喚,不一會兒,一個背著藥箱的中年人出現在堂前,向沈默行禮道:“在下太醫院醫官金學逑,拜見大人。”

  “無需多禮。”沈默微笑著賜坐道:“有勞金太醫千裡迢迢而來,在下實在過意不去。”

  “這是在下的本分。”金學逑道:“何況能為經略大人效勞,在下甘之若飴。”

  沈默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太醫真會說話。’便笑著點頭道:“承蒙錯愛,本人就不客氣了。”說著笑笑道:“您就給我看看吧。”

  金太醫點點頭,王篆趕緊讓開位子,並幫他拿著藥箱。金太醫也不客氣,坐在沈默邊上,從箱子裡拿出手枕,請沈默伸出手來,便微閉雙目,切起脈來。

  屋裡針落可聞,待把脈結束,金太醫又仔細檢查了沈默的雙腿,又問他道:“大人曾經長期暴露風寒中嗎?”

  “別的醫生也這樣問……”沈默點點頭,面色憂愁道:“現在想起來,我這病是十多年前,擔任浙江巡察使時落下的,那時候正值冬季,江南又冷又潮,我卻要東奔西走,露宿野地是家常便飯。”說著微微皺眉道:“這麽多年雙腿關節一直麻木腫脹,倒還能忍受,但自從在贛南待了一年,就厲害多了,常半夜發作,雙腿疼得像被蟲子啃噬一樣,整宿睡不著覺,尤其到了天亮前最厲害,不過白天輕很多,所以我索性都是晚上辦公,白天睡覺了。”

  聽了沈默的話,金太醫微微點頭,坐直了身子。邊上的王篆問道:“大人得的什麽病?”

  “大人因為風寒濕毒入體,又沒有及時治療,以至風邪遍歷關節,結果經脈結滯,血氣不行,畜於骨節之間,與血氣搏而有斯疾也。”金太醫緩緩道:“但畢竟年輕氣盛,一直沒有明顯症狀,但去年在贛南山中,又受了風寒風寒,終於導致病症發作。”

  “這種病厲害嗎?”王篆又問道。

  “其疾晝靜而夜發,發即徹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齧,又在寅時最重,故名曰白虎之病也。”金太醫看他一眼道:“看大人的症狀,已經十分嚴重了,必須要馬上診治,否則……”

  他打住沒往下說,但王篆已經明白了,一臉焦急道:“部堂大人可是我大明朝的棟梁,你要盡全力治療。只要能治好他的病,甭管是天上飛的,還是水裡遊的,就算是龍肝鳳膽也隻管開出來就是。”他面上的關切之色不似作偽,如果沈默看走眼,那只能說明這個人的心計……太深了。

  ~~~~~~~~~~~~~~~~~~~~~~~~~~~~~~~~~~~~~~~~~~~~~~
  “沒那麽多名堂,白虎病又叫歷節,其實得這種病的人很多。”金太醫道:“也沒有什麽包治的靈藥,無非就是內服外治之法,內用‘八珍丸’、‘陰火痛風方’、外用針灸拔罐……這些方子想必以前的大夫都已經開過了,但到了大人這種程度,想去根是不可能了。”頓一頓,又道:“我有個偏方,發病時用醋加蔥煎熱,外敷痛處,應該能為大人延緩疼痛。”

  聽了他的話,沈默面色灰暗道:“難道我要痛不欲生一輩子嗎?”

  “是啊,”王篆也道:“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嗎?”

  “辦法也不是沒有。”金太醫慢吞吞道:“但不是醫生可以辦到的。”

  “什麽辦法?”王篆奇怪道:“醫生都辦不到,還能指望別人嗎?”

  “這病是由風寒濕邪引起,只要搬到北方乾燥之地,平時出入坐轎,不受風寒,自然也就不痛了。”金太醫道:“不過大人當官不自由,所以醫生也沒辦法。”

  “那……”沈默低聲問道:“入川行嗎?”

  “那裡雖然風小,但濕熱多陰雨,還一年到頭下霧,你說呢?”金太醫有些生氣道:“恕小人無禮,大人的身體狀況,已經沒資格想三想四了,按我方才說的去做,還能繼續做官,生活也沒什麽影響;否則,十年之內,必定不能自理。”

  王篆終於沒有疑問,回去後按所見寫了報告,加急發往京城,十天后,終於有了下文,允許沈默在妥當安排防務後,可回京休養。

  一個沒人注意的細節是,那金太醫乃是崔延的弟子……
——
  分割——
  一天奔波六百多裡,但為了寫字,還是早早回來了,睡了一覺起來繼續寫,爭取不再斷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