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居一品》第843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 (上)
  第843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 (上)

  ~
  除夕,北京人俗稱‘大年三十兒……’,絕大多數春節的儀式,都要在這一日完成,所以這天的年味也是最濃。

  為了點綴年景,納福迎祥。從早晨起來,即使是勞苦人家的男女,也梳妝打扮整齊。女人們頭上插花,門前貼上紅色春聯、大大的福字,窗戶貼上象征吉慶有余的窗花,一下就把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營造出來。

  但一些王府門頭或較大的宅門,往往不用這些裝點,他們隻將標有自家堂號的大紅絲絨燈籠高高掛起,便顯出一派富貴之氣,卻是老百姓家比不了的。

  不過雖然貴賤有別,但在過年的程序上,卻大差不差。比如那頭等大事,都是慎終追遠、祭祀先人。大戶人家有祠堂,一律將宗親三代的主牌亮開,先人的畫像一律要懸掛起來。沒有祠堂的也要在正屋設位,不能讓回來過年的先人無家可歸。

  天剛一擦黑,劈裡啪啦的鞭炮聲,便在京城各個角落響起,富貴人家更是燃起絢爛的煙花,將北京的夜空妝點的分外妖嬈。不過子夜,這鞭炮和煙花便會一直燃放不停,營造出一片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

  這時候家家戶戶下完餃子,供養完了祖先,便全家老少圍坐桌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所謂年夜飯、團圓飯,第一家裡的成員要齊,同時飯菜要豐富,讓人看著有幸福感,這樣來年才會生活美滿。

  整個北京城,無論貧富貴賤,不管這一年多不容易,此時此刻都全家團聚,熱熱鬧鬧,盡享這難得的幸福時光。真叫個火樹銀花不夜天,隻愛人間不羨仙。

  但在這個城市的中心,大明朝的皇宮禁苑,卻顯得分外冷清。皆因皇帝修玄,講究絕情絕性,斷絕俗世牽掛,這勾人親情的新春佳節,當然是最忌諱的。

  皇帝不過年,太監宮女們就只能偷著樂呵,除了必須值守聖壽宮的,宮人們全都躲得遠遠的,吃喝耍樂去了。至於黃錦這樣的貼身太監,就沒那麽好命了,隻得陪著皇帝,在鬼氣森森的大殿裡作法事。

  空曠的萬壽宮正殿安靜極了,只有燭火時而爆出一聲脆響,卻更烘托出那種令人不敢喘息的清寂……

  圍繞著大殿正中的白玉高台,按照天罡地煞,擺了一百單八個燭台,加上高台上代表三才的三個燭台,一共點了九百九十九支白蠟燭。

  嘉靖皇帝一身黑色著繡金龍絲綢道袍,挽著整齊的道髻,盤腿坐在高台上。燭火閃閃爍爍,輕煙飄飄嫋嫋,坐在其中,他的身影也跟著飄忽不定,好似真的進入了神仙玄妙之境一般。

  民間年三十有請神的習俗,嘉靖也在請神,當然皇帝請客的規格比較高,等閑人家請的財神、福神之類的,還入不了他的法眼。嘉靖所請的,乃是高居三清天的太上老君。

  一直以來,嘉靖都虔誠供奉著這位道教始祖,他堅信是太上老君一直在護佑著他多災多難的江山社稷不起大亂;護佑著他羸弱多病的身軀不受風襲邪侵,得以長壽至今。往昔齋醮,進到這般光景時,他會達到一種妙不可言的境界……仿佛異香滿室,塵世間的一切汙濁和噪音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心中一片空寂,一片清明,真如那老君祖師降臨,為他賜福一般。

  可今天是怎麽了?為什麽耳邊一片嘈雜之聲,心一刻也靜不下來呢?這樣可請不來老君的。只是越在意,就越發心煩意亂,漸漸地,他胸中仿佛堵了柴草一般,終於放棄,發出幽幽一歎道:“心神不寧,有心魔啊……”

  仿佛為了印證他的話,不知何處刮來一陣邪風,‘噗’地吹滅十幾支蠟燭,接著‘噗、噗、噗……’又有無數支被吹滅,大殿裡光影搖動,愈發顯得陰森詭譎,令人窒息。

  嘉靖卻無暇理會,只是定定地望著前方。站在世界之巔,看盡一生波譎雲詭,多少人粉墨登場,多少人黯然謝幕,都已經無法讓這位皇帝的心,再起一絲波瀾了。被透骨的孤獨和厭倦,深深攫住的嘉靖皇帝,如今只求長生!只是成仙究屬渺茫,身體卻隨時可能崩潰。就在這燭火熄滅間,他幾乎嗅到了幻滅那股空寒的氣息。他恐懼、焦慮,無計可施,更沒法靜下心來!

  天道不可憑,仙道不可證!為了這虛無縹緲的仙道,自己荒廢了江山,放棄了一切感情,將幾十年的歲月全都放在修煉上,這……真的值得嗎?
  嘉靖分明看到,虛空中隱現出幾個影子,初時若隱若現,漸漸變得清晰,豁然便是陳皇后、張皇后、方皇后、曹端妃和盧靖妃,這五位高貴美麗的女子,雖然最終都沒有好結果,但后宮粉黛三千,能在天性涼薄的嘉靖皇帝心中留下印象的,也就是她們五個了。

  只見她們目光哀怨,影子般飄飄悠悠、忽遠忽近,忽而又幻化成了哀衝太子、莊敬太子,這兩個曾得到過他父愛的皇子,此刻卻撩撥得嘉靖焦躁不安,袍袖一翻、怒吼一聲道:“滾!”

  但下一刻,他的動作僵住了,因為那些女子、孩子,竟幻化成了興獻皇帝、章聖太后的樣子,站在虛空中望著他。嘉靖終於忍不住流下淚來,伸出手去,心中喃喃道:‘父王、母后,你們也知道孩兒孤單,特意來陪我過年嗎?’

  ~~~~~~~~~~~~~~~~~~~~~~~~~~~~~~~~~~~~~~~~~~~~~~
  “主子、主子……”嘉靖被個公鴨嗓子喚回神來,幻象消失,眼前只剩下一張胖臉……卻是黃錦看著他魔怔了一般,小心翼翼的上前查問。

  深恨這家夥打斷自己與父母相會,卻又苦於無法言述,嘉靖只能惱火的瞪著他道:“幹什麽?”

  “皇上請完神了。”黃錦隻管笑嘻嘻道:“也該吃餃子了。”說完一揮手,一個小太監提著食盒上來。

  “不吃……”嘉靖想也不想,一口回絕道。

  黃錦接過食盒,讓那小太監下去,他則拿過個小幾,擱在嘉靖身邊。然後打開食盒,端出一盤熱騰騰的餃子,竟用京片子唱起小曲道:“這可是後土娘娘和的面,東華帝君調得餡兒,太上老君燒得火,王母娘娘下得鍋,”然後把盤子放到眼前,裝模作樣的聞一聞,接著唱道:“聞一聞,香死個人兒;吃一個心裡歡,吃兩個百病消,若是把這一碟都下肚,保準您老……長命百歲呦……”別說唱得還有腔有調,真像那麽回事兒。

  嘉靖被他逗得繃不住了,笑罵道:“你這奴才也學會口花花了?”讓黃錦這麽一打諢,皇帝的心情好了許多,肚子也咕咕叫起來,才想起一天都沒吃東西了。便問道:“什麽餡的?”

  “香菇、木耳、胡蘿卜,大料、花椒、芝麻油;粉條、豆腐、黃花菜,有蔥、有蒜、又有醋。咱這素餡餃子,可比那肉餡的香多了。”見皇帝有了食欲,黃錦愈加賣力的吆喝起來,手上動作也一點不慢,擺好了小碗小碟,將象牙筷子奉到嘉靖手上。

  “那就吃兩個?”嘉靖接過筷子,露出難得的笑意道。

  “肯定的。”黃錦如釋重負、眉開眼笑道:“得多吃兩個。”

  “先嘗嘗好不好吃再說。”嘉靖夾一個餃子,用小碟接著,送入口中緩緩咀嚼,過一會兒點頭道:“不錯,是這個味。”接連吃了小半碗,便感覺飽了。擱下筷子,一邊擦嘴,一邊讚許道:“不愧是潛邸的老人,還記著在鍾祥時的味道呢。”

  黃錦不好意思道:“從鍾祥來京城那年,奴婢才四歲,哪能記得啊……這都是後來太后娘娘教奴婢們的,說這樣的素餡餃子您最愛吃,說過年的時候,別忘了給皇上包。”

  嘉靖聞言眼眶又有些濕了,感慨道:“母后始終掛念著朕啊!你卻不知道,這也是太后生前最愛吃的。”說著歎息一聲道:“我這幾年身子不好,過年上供也懈怠了,你讓膳房再包點,給朕的父皇母后供上。”

  “主子仁孝,先帝和太后的在天之靈,一定會欣慰的。”黃錦抹淚道:“不過方才下出餃子來,奴婢便已經給二聖先供上了,不能再供二道了。”

  “你有心了。”嘉靖讚許的點點頭,沉默半晌,突然問黃錦道:“你說朕修仙,能不能成功?”

  黃錦想也不想,趕緊道:“主子這話說的,您根骨清奇、天資絕倫,條件又得天獨厚,有全天下的道士輔佐著,您要是最後成不了仙,那誰還能成仙?”說著笑道:“大過年的,主子可不能說喪氣話。”他知道皇帝是不可能放棄修真的,所以乾脆連勸都不勸。

  嘉靖聞言深以為然,點頭道:“是啊,民間的修士,哪有朕這樣的條件,朕沒道理修不成的。”說著自己給出解釋道:“十幾年前,邵真人就說過,修道講的是清靜無為,不沾紅塵。朕身為一國之君,整日為國事煩心,怎能清靜無礙?”於是重新樹立起信心道:“等朕過了六十大壽,陶天師的九轉金丹也煉好了,那時朕的玄都觀和朝天觀也修好了。朕早就想好了,就讓裕王接了位,朕去玄都觀安心修仙,不再問國事俗務,才有白日飛升的可能。”

  聽皇帝的話裡,涉及到皇位傳承了,黃錦大氣不敢喘一下,唯恐說錯哪句,把小命賠進去。但嘉靖絮絮叨叨這麽久,他也不能一聲不吭,隻好小心道:“主子三思,大明離不開您,裕王也離不開您啊,滿朝公卿更不可能答應。”

  “你這就錯了。”嘉靖面上泛起一絲冷笑道:“這個大明朝,離了誰都一樣,英明神武的太祖、成祖能當皇帝,誤國禍國的英宗、武宗,也一樣可以。”說到這時,皇帝的語氣變得森然起來,道:“至於裕王,他巴不得朕早點讓位,好多年媳婦熬成婆呢。更不消說那些‘食君之祿、捅君一刀’的官員,從來就不跟朕一心,恨不得朕早歸西,好去奉承他們的新主子。”

  皇帝忽又變得殺氣凜然,讓黃錦好生錯愕,張口結舌道:“不、不會的吧,裕王爺仁孝,諸位大人也無不祈求皇上萬壽,主子多心了。”

  “哼……”嘉靖冷哼一聲道:“原本以為,他們會在朕百年後再鬧,現在才發現,有些人早就等不及,要給他們的主子,搶班奪權了!”說到後面,他的聲音變得嘶啞可怖,蘊含著極大的怒氣。

  一番話將皇帝又想撒手,又絕不願撒手的矛盾心態,展現無遺。

  “主子息怒……”黃錦趕緊跪地道:“沒有人會這樣想的,誰都知道,只要有主子在一天,這大明朝就翻不了天。”

  “說得好!”嘉靖面現不正常的殷紅:“只要朕還活一天,這大明就永遠是朕的江山!”說著一攥那瘦骨嶙峋的手掌,幾乎是從牙縫中蹦出一句道:“朕可以給予,但誰也別想奪取!”

  看著有些癲狂的皇帝,黃錦心頭升起一片陰霾,不知將要發生什麽。

  ~~~~~~~~~~~~~~~~~~~~~~~~~~~~~~~~~~~~~~~~~~~~~~~~~
  ‘當……當……’這時北面鍾鼓樓上的大鍾敲響,緊接著,大鍾寺、戒台寺、廣濟寺等名寺古刹也敲響鍾聲,新年到了!北京城的歡慶氣氛,到了最高點。

  聽到鍾聲的召喚,那些早就等著此刻的官員,便捧著奏本,毅然離開家門,在長安街上匯集,向西苑門前走來……

  那鍾聲,仿佛給嘉靖注入了力量一般,讓皇帝一下子精神抖擻起來,他突然淡淡黃錦道:“要來了。”

  “啊。”黃錦不由毛骨悚然,四下看看道:“什麽來了。”

  “那些人。”嘉靖的目光透過重重宮苑,一直落在西苑門前,那雙沒有神采的眼睛,卻仿佛可以洞悉一切。

  黃錦被嘉靖徹底搞糊塗了,小聲道:“那些人是哪些人?”

  嘉靖竟神經質的笑起來道:“是我大明朝的科道言官、清流正臣——他們約好了在這個除夕之夜,以新年鍾聲為號,來給朕上賀表了!”

  仿佛要證明皇帝的話,一個太監飛奔進來,跪在地上顫聲道:“啟稟皇上,大批官員聚集禁門來了!”

  “他們要讓朕看看他們的厲害。”嘉靖不理會那小太監,自顧自說下去道:“卻忘了朕的厲害……”

  緊接著,又有個太監飛奔進來,更詳細的跪奏道:“皇爺,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禦史,一百余人,每人手裡都舉著本奏疏,全都跪在宮門外了!”這些在西苑門當值的太監,年紀都不大,隻以為大明朝的官員,都是搖尾乞憐的哈巴狗,卻沒見過這種大臣與皇帝相抗的場面。

  “四十多年了,時間夠久了。”嘉靖陷入自己的回憶中,喃喃道:“足以讓人好了傷疤忘了疼。”

  “皇上,該怎麽辦?”黃錦心中焦急,這可不是上賀表的架勢,倒像是來拚命啊!
  “嘉靖三年的事情,你還記得嗎?”嘉靖卻自顧自問他道。

  “那時候奴婢才六歲,還不記事兒呢。”黃錦小聲道。這不是實話,他怎麽會忘記,那年最大的事件,便是二百多個官員在左順門外集體上疏。那一次皇上大怒,當場便杖死了十幾個人,打殘了好幾十人,還抓了一百多人。一次就把大明朝的脊梁骨給打斷了,從那往後,雖也有官員上疏,但一般都是單獨行動,最多也就幾個人,四十多年間,在沒出現過那樣的場面。

  可今天,嘉靖四十五年的春節,如此敏感的時刻,卻再次有百多名官員聚集禁門之外,怎能不讓人聯想到當年的左順門呢?
  顯然嘉靖便第一時間將兩件事聯系起來了,他卻眼中泛起精光,聲調也變得亢奮起來道:“這次都是五六品的官員?比左順門那次可差遠了,當時足足二三百人,全都是高官大員,六部尚書來了五個,都禦史二人全到,另有三品以上高級官員三十人,至於四五品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說著滿臉自豪道:“朕當年才十七歲,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一個人就把他們全乾趴下去了!這次才哪到哪?!”

  聽皇帝無比自豪的如數家珍,黃錦一顆心快要跳出嗓子眼,整個人都懵了,他不明白為何半死不活的嘉靖皇帝,一提起跟大臣鬥來,就像年輕了二十歲一般?——
  分割——
  一撥撥的好戲,接連開鑼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