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官居一品》第911章 西風勁(下)
  第911章 西風勁(下)
  @@@@@@@@@@@@@@@@@@@@@@@@@@@@@@@@@@@@@@@
  當天下午,通政司便傳出消息,沈默和張居正同時上書,堅決要求主動出擊,驅除韃虜,以報石州被屠之仇。稍晚些時候,兩人又各上一疏,張居正力陳此戰非打不可九大原因,沈默則備述此戰必勝的七大理由,一唱一和,配合無間,立刻在京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一方面他們的級別擺在這兒,一個禮部尚書、一個戶部侍郎--兩位部堂高官同時說話,份量自然不輕;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身份,都乃徐閣老的得意門生!在這節骨眼上,兩人同時上書,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是不是有徐閣老在背後示意。

  於是許多人懷著不同的目的,連夜撰寫奏章,翌日早朝之前,一股腦的全交到了通政司。

  ‘舊恨未雪,又添新仇,此番不報,誓不為人!’這是滿腔熱血型的。

  ‘給我三千虎賁,直搗韃虜老巢,必不貽陛下北顧之憂!’這是自不量力型的。

  “陛下以神武不世之資,有元輔深思熟慮,有天下各鎮勤王,足以應合天人。所謂仁者無敵,驅除韃虜,事在不疑!”這是逢迎拍馬型的。

  “韃虜入境月余,連番征戰,已是精疲力竭。正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我軍保家衛國,同仇敵愾,養精蓄銳,戰必能勝!”這是理智分析性的。

  這一篇篇奏疏,一道道檄文,化作令人激昂的號角,一聲聲在朝堂上奏響,一時間,輿論所向,人心大快,群情振奮,大臣們恨不得投筆從戎,立刻催馬出城,與韃虜決一死戰!

  雖然最終做決定的,是最高層的幾個人。但輿論的壓力,士林的風向,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

  高拱本來就是主戰派,國難當頭,哪管是誰的提議,自然是大加支持。但在另兩位大佬那裡,就不想他這樣痛快了……

  散朝後,文淵閣,首輔值房。徐階和楊博相對而坐。

  早朝發生的一切,讓楊博心情十分灰惡,到現在還鐵青著臉。徐階苦笑道:“我說不是我的主意,你信嗎?”

  “我信不信沒關系。”楊博悶哼一聲道:“百官已經信了,是不是你說的,還有什麽區別。”

  徐階的臉上,展現出哭笑不得的表情:“現在的年輕人呐,真是膽大妄為,老夫稀裡糊塗,就被他們給代表了。”

  “怕是華亭公,心裡也默許吧。”楊博這種老江湖,你以為他糊塗的時候,他都是在裝糊塗,一旦他不裝了,就會比誰都明白:“你怕人說,華亭分宜無二致。”

  “呵呵……”徐階搖頭道:“軍國大事,還是聽蒲州的穩妥。”

  “你也知道我是山西人,現在韃子在哪?就在山西!你以為我不想出兵?!”楊博語帶憤怒道:“但一切得從大局出發,一旦京城有個閃失!或者出兵全軍覆沒,誰來負這個責任!”

  “虞坡公,我是了解你的。”徐階輕聲安慰楊博,心裡卻暗自冷笑,欺負我不懂地理怎麽著?韃子侵略到晉中就不再南下,離你們晉南遠著呢。當然他不會戳穿楊博的自辯,大人物嘛,互相要留面子的。於是徐階輕聲道:“你是老成謀國,忍辱含垢啊。”

  “呃……”什麽叫忍辱含垢?楊博心說,怎麽這麽別扭啊。悶聲道:“元翁,這時候只有你說話了,才能壓住事態。”

  “這個麽……”徐階面露難色道:“問題是,現在連皇上也動心了,要內閣快些拿個出擊方案來呢。”

  “皇上登基不久,身邊又盡是高拱、沈默、張居正這樣的主戰派,當然會被說動了。”楊博盯著徐階道:“關口是你徐閣老,只要你支持我,此事就不了了之,否則……無法收場。”

  “呵呵,”徐階又笑,和楊博認識幾十年了,還是第一次見他這樣失態呢:“虞坡啊,你跟我交個底,這一仗真的毫無勝算嗎?”

  “真的……唉……”楊博歎口氣道:“從表面上看,也不是全無勝算,畢竟韃子犯了兵家大忌,但我明軍的戰鬥力,那叫一個麻繩提豆腐,指望不得,讓他們守守城還可以,可要這樣大規模奔襲,首先就潰不成軍了,送給蒙古人砍瓜切菜嗎?”頓一頓,他舉例道:“官兵一聞俺答率大軍而至,上來便噤若寒蟬,縮在宣府、大同的高城厚牆內,目送俺答率部南下。直到俺答屠了石州,總督王之誥聞變,知道事態嚴重了,才以遊兵六千騎兼程抵雁門,大同、延綏二萬騎亦至,但到了近前,卻皆裹足不前,無一人邀擊。待俺答走遠之後,他們卻斬殺避難士民報捷。這樣的軍隊,你能指望他們驅除韃虜?還不如去拜神呢……”

  聽楊博一番老成的剖析,徐階心裡本來已經有了主意,卻似乎又打起鼓來,歎口氣道:“你說的也是……”

  “本來就是嘛,”楊博哼哼笑道:“張居正從沒離開過台閣,純粹書生之言,沈默雖然抗過倭,當過東南經略,但從沒接觸過軍事,恰逢其會,碰上一些能人,打了幾場勝仗,就以為老子天下無敵,實在可笑。”他也是真被沈默和張居正惹毛了,在自己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之後,兩人竟扯虎皮做大旗,毫不客氣的和自己唱反調,實在是不當人子!

  “但是……”徐階這次是真歎氣了,道:“你看我的‘三還誓言’還掛在牆上呢,內閣的事情,不是我一個人,就說了算的。”

  “嗯……”楊博知道,徐階說的是高拱這個主戰頭子,皇帝還是聽這個家夥的,確實挺棘手。但歸根結底,還是徐階拉不下臉來,不想被人說成,和前任一丘之貉罷了:“我現在是問你,首輔大人,你到底是個什麽態度?戰,還是不戰,給句明白話吧!”

  “叫你們說得,我也矛盾得很。”一段時間的沉默後,徐階慢慢悠悠道:“戰,有戰的理由,不戰,也有不戰的道理,到底是戰不戰呢?”說著試探的望向楊博道:“要不,咱們小規模的打一下,就算打不贏,也不打緊嘛。”

  聽了徐階的話,楊博的氣息變粗,面容陰晴變幻一陣,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飲而盡,擦擦嘴道:“也罷,大家都做好人,不能光我一個做惡人吧?”說著揮揮手道:“我也不吭聲了,你愛怎麽搞,就怎麽搞吧,但京營的一兵一卒,都得留在北京城,這沒什麽好商量的。”

  “那讓他們怎麽打仗?”徐階有些傻眼了。

  “城外還有那麽多勤王的軍隊呢,就讓他們隨便調兵,想怎麽打怎麽打。”楊博說完,把茶杯往桌上一擱,拱拱手道:“告辭!”便拂袖離去了。

  待楊博走出去,徐階臉上的表情漸漸收斂,又恢復了往日古井不波的模樣,方才在楊博面前一番作態,不過是為了撇清自己,讓楊博知道,沈默和張居正的行為,並不是自己幕後指使。其實他心裡,早就拿定主意了,打一場有限度的戰鬥,不求改變什麽,要的只是個意義而已!

  ~~~~~~~~~~~~~~~~~~~~~~~~~~~~~~~~~~~~
  自己打定主意,楊博的態度也明確了,徐階便來到正廳,召開內閣會議。因為這次兩大巨頭難得的意見一致,所以會議進展也是出奇的快……

  首先是總製軍務的人選,因為前來勤王的官員中,有兩個總督,六個巡撫,以及若乾總兵、將軍之類,這些人打仗不怎樣,但脾氣可不小,所以找的這個總製,不僅要會打仗,還得鎮得住台面。本來楊博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拒不合作,所以只能另外找人。環顧朝中諸公,會打仗的品級不夠,品級夠的不會打仗,算來算去,除了沈默,真沒有第二個合適的。

  徐階和高拱,都對沈默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所以便定下由他,來統籌指揮這場戰役,但放著兵部尚書不用,卻讓禮部尚書掛帥,顯然不是個事兒。再說也得照顧兵部的情緒,所以還是由楊博擔任主帥,沈默擔任副帥。當然,為免這兩人到時候起衝突,還得有人鎮住他們。

  高拱本打算當這個督師的,但徐階不答應,說讓你乾,那指定是拉偏架,還不如直接把楊博排除在外呢,還是我來吧。高拱一想,反正沈默是他學生,徐階肯定不會胳膊往外拐,也就從了他。

  於是首輔大人親自督師,楊博任主帥,沈默任副帥,便組成了一套領導班子。

  剩下來是個高難度的苦活,那就是籌集轉運糧草輜重,這可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但高拱說,張居正已經打招呼了,願意主動承擔。徐階知道,既然張居正首倡出戰,那是一定要在其中承擔責任的,也就答應下來。

  僅用了小半個時辰,便敲定了一系列安排,如此高效快速,讓幾位閣老都不適應了。票擬很快送司禮監批紅,然後變成聖旨傳達下去。

  接到任命,沈默立馬趕赴內閣,和總軍需官張居正碰上了,後者笑著拱拱手道:“督帥放心,咱們一定保障有力,讓前方將士沒有後顧之憂。”

  沈默苦笑道:“虧你還能笑得出來,怕是還不知軍需之苦吧?”

  張居正笑道:“那可未必,你別小瞧人。”

  沈默笑笑,便和他並肩進了文淵閣,正遇到高拱出來,也不寒暄,他便給兩人打氣道:“好好乾,有什麽困難隻管說,我一定給你們解決。”

  兩人施禮道謝,高拱點頭道:“去吧,少扯淡多乾事兒。”便離開了。

  沈默和張居正相視苦笑,心說,這個高大人,就像烈酒一樣,酒量不好還真消受不了。

  進首輔房,見徐階在聚精會神的奏章,兩人便安靜的等了一會兒。

  “你們來了。”察覺兩人進來,徐階摘下眼鏡,道:“都坐吧。”

  兩人施禮後坐下,便聽徐階道:“江南,你的第二份奏章我仔細看過了,說得很好,很給人信心,但是……”想一想道:“似乎缺點具體的東西,老師雖然沒接觸過軍事,但也知道打仗不是將道理,還得有具體的戰略戰術吧。”

  “老師,這些東西怎能在奏章上明講。”張居正笑道:“江南,你快現場給督師大人的匯報一下吧的。”

  “是你自己想知道吧?”徐階不由笑了。

  “都一樣,都一樣。”張居正訕訕道。

  沈默便神態自信道:“先是點將選兵,沒有精兵強將,勝利也無從談起。”

  “能選出來嗎?”徐階想起楊博的話,不無擔心道。

  “堂堂大明,豈無豪傑?”沈默擲地有聲道:“現在韃虜犯了數條兵家大忌,只要選出精兵良將來,求一勝有何難?”

  “那具體怎麽打?”張居正問道。

  “這個要看敵情了……”沈默淡淡道。

  張居正差點暈倒,道:“難道你心裡還沒個章程?”

  “戰場之道,千變萬化,哪能事先預想,只有臨敵應變。”沈默想一想,還是說點什麽,讓他們安心道:“韃子分東西兩路,看似遙相呼應,實際上兩者相距數百裡,根本都是孤軍,我有一支奇兵可以出其不意,又有一支正兵,可以挫其鋒芒,兩者運用得當,不愁沒有一勝……不過指揮作戰是將領的事,具體戰略也該和將領們相商後再敲定,現在說什麽都還早。”

  張居正大張著嘴巴,半天才合上,心說我這一注是不是下錯了,怎麽感覺不太靠譜呢?
  徐階也咂咂嘴,有些無力道:“好吧,為師等你的好消息。”木已成舟,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只能信任他到底了。

  ~~~~~~~~~~~~~~~~~~~~~~~~~~~~~~~
  既然沈默不談戰術,那徐階只能反覆囑咐他,不要冒進,不求大勝,要未算勝先算敗,一切以達到目的為要。沈默都很認真的記下,表示明白了。

  出來後,張居正突然笑道:“你是個沒譜的統帥,我是個沒譜的軍需官,這一仗,可真有的看了。”

  “我沒譜不要緊,”沈默卻淡定道:“不瞎指揮就行了,不過我很擔心你……”一句堵得張居正沒話說。

  兩人又去了兵部,楊博已經看不出生過氣,他溫言勉勵二人,又表示自己承擔守城任務,沒有精力再去管別的,出擊作戰的事,就得仰仗沈部堂多多謀劃了。

  沈默本就沒指望他能幫忙,得體的謙遜兩句,便道:“既然讓下官負責出擊事宜,那請督帥賜下兵符。”為免武將作亂,京營的調兵權統一歸兵部管轄,也就是說,沒有兵部賜下兵符,誰也不能調出營中一兵一卒,否則就算謀反,要誅九族的。所以沈默要調兵,得先楊博要兵符。

  楊博卻道:“兵符已經賜給東寧侯了,你們想調哪支部隊,問他要兵符就是。”東寧侯焦英,就是京營總管,手裡確實有兵符,卻也有楊博的密令,讓他以巡視外圍碉堡的名義出城,萬萬不能讓沈默找到。

  沈默不知有詐,隻好起身告辭,出來後,沈默說:“咱別一家家的轉悠了,耽誤不起,先去軍營吧;東寧侯那邊,我先讓人去找找他,八成也在軍營裡。”

  張居正笑道:“我是外行,都聽你的。”

  正要分別上轎,沈默聽到有人叫:“大人。”回頭一看,便見一員身材魁偉,衣甲鮮明,腰佩寶劍,氣勢凌人的將領,從衙門裡出來,再一看,不是李成梁又是誰?不由笑道:“這麽快?”原來早晨時,李成梁說來兵部報名,沒想到一上午功夫,連軍服都發下來了。

  “也就這時候能麻利點。”李成梁反握著腰刀,苦笑道。

  “分到哪裡了?”沈默示意他跟自己步行離開,走出一段後,輕聲問道。

  “去居庸關,任參將。”李成梁道:“不過我不打算去,還是跟著大人。”他是世襲指揮僉事,但這個相當於軍銜,而參將是軍職,位次於總兵、副總兵,著實高得嚇人……他昨天還沒當過一天兵呢,今天就成了高級將領,也可見明朝軍製的不合理。

  “軍令如山。”沈默道:“這樣好嗎?”

  “您不是副帥嗎?把我要過來,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李成梁滿不在乎道。

  “你就讓我把楊博往死裡得罪吧。”沈默無奈的歎口氣,這時候,胡勇牽過兩匹馬,既然成帥了,那就不能再坐轎。

  沈默持韁踏鐙,翻身上馬,李成梁也上了另一匹,胡勇急道:“這是給張大人準備的。”

  張居正聞言,掀開轎簾笑道:“給他騎吧,我不會騎馬。”

  李成梁一抱拳,呲牙笑笑道:“那就多謝張大人了。”

  “不必客氣。”張居正朝他點點頭,把轎簾放下。

  於是兩騎一轎,在護衛的簇擁下,往外城軍營行去。
——
  分割——
  補上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