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是陛下的馬鞭啊
李承乾展現的這一手箭術看似離譜,實際上真的很離譜。 能達到他現在這般程度的,在大唐軍中也是萬裡挑一。
古代武術並沒有很玄乎的內力,主要吃的還是個人氣力跟天賦。
百分之一的天賦,乾死了百分九十九的苦練。
苦練能達到霸王舉鼎的氣力嗎,能達到呂布轅門射戟的箭術嗎。
練死了都達不到。
歷史上的猛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天賦怪。
包括李世民也是天賦怪的一員。
李承乾從馬上下來的時候,頗為念念不舍。
交代文內侍好生去喂養白馬。
“殿下,這白馬尚且還未有名字,還請殿下為其取名。”
文忠是很懂得拍馬屁的,不然也乾不到內侍這個位置上來。
“便叫踏風吧。”
李承乾想起騎在馬背上,那風馳之感,開口說道。
馬上的李承乾跟馬下的李承乾相差很大。
這也讓李承乾對戰馬的注重提高起來。
有一批好的戰馬,足以讓他的戰鬥力翻倍。
雖說身為太子,李承乾似乎不用親自面臨前線參與戰鬥,但誰不想自己的武藝更為高強呢。
最主要的是,感受到包括陳雲超在內,侍衛們的炙熱目光。
適當的展示武力,對於讓將士們對自己更為死心塌地,是個不錯的選擇。
若有數千精兵效死,還用擔心什麽魏王。
得讓他知道,什麽叫槍杆子裡出政權。
“殿下真威風。”
蘇玉兒小臉微紅,這是過於激動所致。
當李承乾在馬背上用長弓射出那三十箭時,震撼的場面,讓蘇玉兒顧不得太子妃的矜持跟著喝彩。
作為李承乾的枕邊人,似乎太子這樣突然的提升,好像有些突然了。
但她也不會去深思那麽多,也不會去想太子換了個人。
最早時候的李承乾,文武雙全,溫和有禮,後來性情大變,也跟換了個人似的。
現在突然展現出這般武藝,好像也沒可以奇怪的。
李承乾也不擔心。
呂布轅門射戟時,別人知道呂布的箭術有這麽強嘛。
史上的猛人更加誇張,對比起來,他這都算不得什麽了。
李承乾一行人走後,留下來的一眾侍衛,頓時轟的一下激情的討論起來。
“太子這箭術,也太強悍了吧,這要是兩軍對壘,豈不是想殺誰就殺誰。”
“這可是騎射,四十步內這般精準,若敢臨近太子四十步內。”
“奇怪,太子從前也練過射法,並無這般厲害。”
“有什麽好稀奇的,我聽寺廟道觀裡的和尚道士說過,什麽一朝頓悟,醍醐灌頂啥的,說不定太子就是這樣。”
“我聽說,太子被陛下抽了五馬鞭,然後就醒悟了,你們說,是不是陛下的馬鞭.”
“原來是陛下的馬鞭,難怪太子突然這般勇猛。”
李世民在軍隊裡,本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聽到有人提起陛下的馬鞭,頓時感覺太子的突飛猛進合理了。
“若是我也被陛下馬鞭抽一下,會不會.”
——
內廷,太極宮,兩儀殿內。
李世民拿著長孫無忌遞過來的奏疏,看完之後眉頭緊皺。
“太子就這般等不及了?今年朝堂的第三次大考,也就剩下十來日,連這十來日都不願意等了嗎。” “當初說要避嫌是他,現在走舉薦破格提拔的也是他。”
“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李世民很生氣,直接把奏疏丟到了案幾上。
大唐官員功績評定,每年都要經歷四次大考。
分別在三月底,六月底,九月底,十二月底。
考試的成績核定,會影響到品第,升遷。
往往大唐官員的人事調動,也基本是在這四次上。
考試成績以上上最高,下下最低。
如果四次考試都是下下,是會被直接免職的。
《百官志》中隻提到,有下下考者,解任。
當然,這裡面其實水也很深,畢竟主要是人來評定,若關系通天,自然無所畏懼。
李世民生氣的點在於,如今已經是九月十七,半月不到的時間就是今年的第三次官員考核。
在那個時候進行提拔,也更為順理成章。
按照目前的制度,除了諫議監察類職官外,凡六品以下官吏皆歸吏部和兵部銓選,五品以上官員則由中書省門下選授,皇帝親自任命。
“殿下可能是覺得以往虧欠了丈人。”
“蘇秘書原本早就應該升遷,是太子的關系,這才一直待在秘書丞的位置上,一待便是八年。”
“太子力薦,破格提拔,也是體現出對蘇秘書的支持。”
長孫無忌勸說道。
他知道陛下其實內心已經同意了,只是因為父子間那點事情,需要有個台階下。
總不能你太子想提拔誰,就提拔誰吧。
李世民沉吟道:“太子在這塊,確實對蘇秘書有所虧欠,要是這般說來,倒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不管如何,他都是太子丈人,太子為其站台無可厚非。”
“只是為何是大理寺少卿這職,雖說大理寺少卿暫且空缺,但蘇亶在司律邢案上接觸甚少吧。”
“倒是太常寺或鴻臚寺,較為適合蘇亶,無忌,你覺得呢。”
長孫無忌沒想到陛下臨了還來這麽一手。
雖然太子沒說,但長孫無忌知道太子把蘇亶安排在大理寺少卿這個位置上,肯定有他自己的計較。
鴻臚寺跟太常寺,在權力上可比不了大理寺。
如果只是為了升職的說法,陛下這般安排,倒也沒錯。
長孫無忌想到,或許陛下也猜到太子的意圖,這才故意阻上一手。
“陛下說得在理。”
長孫無忌自然不會跟李世民對著乾,不過他已經找到了理由。
“只是如今太常寺與鴻臚寺少卿尚未空缺,陛下若安排調動,豈不是更為麻煩。”
長孫無忌這一手太極很是精妙,把問題又拋回給了李世民。
聽到這話,李世民也是沒話說了。
如果他執意把蘇亶調到太常寺或鴻臚寺去,那就要安排這兩位之一的少卿進行流轉。
可眼下大考在即,李世民這麽做,太子那邊又要生出矛盾來。
“行吧,太子既然堅持,那就隨他所願。”
思考片刻,李世民最終還是同意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