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棉懷孕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的蝴蝶。飛躍了西北,一路往京城而去。
得了消息,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燕子寧坐在龍案前,沉默了會。雖然不願意。當然是烈王沒有子嗣好。可是,誰也不能不叫他生下。
“也是好事,九弟有了子嗣,也算是真的成人了。這是喜事,記得跟賢太妃娘娘說一聲。”
燕子寧笑道。
“正是,也是好事,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之福。”慕容相道。
回了家,慕容相便進了書房。他心裡不是滋味啊,烈王有了子嗣,可卻不是他女兒生的,說不出的憋屈。
燕子寧進了后宮,去了芳瑤宮。心事重重的樣子,叫熙文太后一看,便知道是為什麽。
“如今戰時,多少事要你拿主意,何苦為此費心?”熙文太后親自給他倒了茶道。
“老九的側妃有孕了。”燕子寧道。
“好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今,你父皇也算是安息了。”熙文太后不緊不慢道。
“母后!”燕子寧叫了一聲:“明知不是好事……”帶著幾分怨怪道。
“你父皇生前,不就是覺得他始終沒有子嗣不安?如今有了,要是生了兒子,也可接進京城。他祖母,嫡女都在,本該盡孝。”熙文太后依舊淡淡的,卻說出這般殘忍的話。
若是蘇棉在這,能掐死她。
“母后,此計甚妙,但是……他肯麽?”不肯難道要打?
“為長遠計,他會肯的。他不是喜歡蘇氏?以後孩子還能生。”熙文太后笑道。
燕子歸是有野心的男人,為了野心,犧牲一個孩子算什麽呢?
“那朕這就下旨。”燕子寧起身,就要走。
“急什麽,十月懷胎,總要叫人家安心生下來,等孩子滿月了,去好生抱了來便是了。”熙文太后道。
如今就去,變故多了去。
“烈王要有子嗣了,好歹賞賜些,哀家也該賞賜蘇氏。”
“是,母后說的對,朕這就去下旨。好好賞賜九弟。”燕子寧笑道。
是呀,十月懷胎,著急什麽?眼下,選秀才是要緊的。
這一年,秀女大選從三月中才開始。因為南北對戰還在繼續,所以規模比起以往來,差很多。
燕子寧繼位後,第一次選秀,就頗有些不成氣候的樣子。
熙文太后一立主持,留下了八十個秀女,后宮進了二十,各地賜婚就消耗完了。
果然,西北來的秀女,后宮沒有留,隻賜婚給了朝中大臣,也沒有幾個有實權的。多數還是原路回了西北的。
與她們同回的,是周氏和金氏。
兩人為熙文太后賜給烈王的侍妾。
金氏坐在馬車裡,雙目含淚。她哪裡就願意去西北了?可是有什麽法子?
如今無可奈何,去了如何生存呢?
“你哭什麽,你我都是十五,花兒一般的年歲,你又比我長的好。多少好日子沒有?便是個侍妾,只要有個孩子,那是什麽光景?烈王妃都還在京城,一個側妃能把你如何?”周氏不屑道。
“你可別胡說。慕容氏都不肯去……如今西北都認蘇王妃,她又有孕,豈是好相與的。我們初來乍到,還是安分守己的好。”金氏道。
“哼,側妃就是側妃。迷惑了王爺,就能以妾當妻了麽?”周氏很是不以為然。
金氏不在接話,心裡卻有算計。不能與周氏為伍,她能害死她。
到了豐城,並沒有周氏想的那麽隆重的迎接。
只有幾個奴婢,迎出了府外,從側門迎接兩人進了烈王府。
周氏縱然刁鑽,也不敢說什麽。
進了府就見方嬤嬤帶著人來了:“見過兩位夫人,住處都安置好了,今日時辰不早了,明日王妃在正院見你們,也擺上一桌。”
“多謝嬤嬤了。”金氏搶先一步道。
周氏便也沒說什麽,縱然是想見見烈王,但是如今也得洗漱洗漱吧?
“不知道我們跟前的人,可有?”兩人一路來,可是沒人伺候的。
“有,府中侍妾,跟前一個大奴婢,兩個小的。都是一樣的你們的份例中該有的,也都有,先回去歇著吧,奴婢帶路。”跟著方嬤嬤的奴婢道。
送走了兩人,方嬤嬤回了正院,見了蘇棉道:“主子,都安頓好了。”
如今,已經是四月末了,蘇棉徹底不吐了,肚子卻也還看不出來,只是手放上去,才感到微微突起。
她輕撫小腹道:“什麽樣的兩個人?”
“那金氏看著聰明,周氏急躁了些,倒也沒說什麽。主子不必擔憂。”橫豎王爺的心在主子這,就什麽也不怕的。
“我不擔憂,只是府裡素來安穩,怕是要變了。不過……慕容氏做的很好,不必我操心的。”蘇棉笑道。
“主子,您放心慕容氏倒也沒什麽,可以後,萬一她心大了呢?”方嬤嬤始終擔心這一點。
如主子所說,他們遲早回京,那時候,慕容家要捧著慕容氏呢?
“我不想說這麽殘忍的話,但是……真的有那一天,王爺不會允許她活著。這一點,她自己心裡有數。”蘇棉淡笑一聲,站起身子道。
“但願她真的明白吧。”方嬤嬤歎道。
“她是個聰明人,沒有得到過,也就不會執著。新來的,叫她管著吧,安分守己,就好了。”蘇棉道。
“是。”方嬤嬤應道。
“王爺怎麽還沒回來?昨日這時候回來了的,今日去哪了?”蘇棉走到門口道。
“主子不要急,奴婢這就去看看。”方嬤嬤道。
正要去,就見青墨滿臉寒霜的進來了,卻也不說,隻說王爺馬上來了。
蘇棉嗯了一聲,出了屋子。
才走到了大門口,就見燕子歸進來了。“怎的出來了?”
“燕回!”蘇棉忽然就怒了。不為別的,不遠處還看見那穿著嫩黃褥裙的女子呢。
“瞎生氣,這是你的院子,本王能知道有不長眼的在這?”燕子歸也有些臉上掛不住,當著這麽多人,她這麽叫一句,也是難看的很。
蘇棉自知有錯,又生氣,硬生生沒理燕子歸,轉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