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炮兵部隊的事情,朱由校只是列了個綱要出來,然後讓孫傳庭去主持。孫傳庭此時也是忙得腳不著地,誰讓他碰上個越來越懂得使喚人的皇帝。
朱由校最近發現,身為皇帝,很多事情讓別人去做就行了。
當然兵權還是要抓緊的,不過訓練炮隊這種事情,又繁瑣又需要摸索的,自然當然不可能把時間耗在上面。
孫傳庭奉命組建炮隊,很快就發現這三斤炮確實是不錯的,但是又有些尷尬了。因為皇家軍工廠通過鍛造法制造出了一斤炮,重量僅有二十公斤,前面加一個兩腳小炮架,也僅有二十三公斤罷了。
這是從虎蹲炮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虎蹲炮是明軍火炮當中比較出眾的‘國產貨’,重量從三十多斤到幾百斤都有,作戰機動性十分不錯,往往一個士兵就能背著走。在作戰的時候可以向敵人發射散彈,在抗倭作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軍工廠這次鍛造一斤炮的時候。相比虎蹲炮36斤重就發生將近5斤重的炮彈來說,軍工廠的一斤炮則是38斤(23公斤),發射1斤重(600克)炮彈。
只是一番改動,性能方面馬上就有了極大的不同,虎蹲炮因為缺乏固定裝置,發射彈丸太大,裝藥量較多,導致發射的時候經常整個火炮彈跳起來,影響了射擊精度。而打擊距離大概在160米,但160米外殺傷力略顯不足,一般都是放進到80米外,殺傷力最為恐怖,一次性發射上百枚鉛彈。
虎蹲炮有著突出的優點,但是其缺點也相當突出,其身管較短,難以提供較遠的射程,準確性也不高。而極為簡易的炮架雖然抑製了上跳,但對發射角度的調節也造成了不便——只能在火炮後尾地面挖坑來調節一定角度。這使得虎蹲炮在遠距離使用中並不理想。
軍工廠的一斤炮,因為彈丸重量減輕,裝藥量反而有所增加,散彈射程達到了350米,精度大幅度增加,因為裝藥量沒有虎蹲炮那麽大,重量也比虎蹲炮重上一些,所以瞄準也更加方便了。不過一次只能發射25枚鉛子。
然而這種一斤炮,在戰場上絕對就是超級利器,因為重量極為輕便,可以直接被到步兵手上,完全不需要什麽專業炮隊。
既然有了一斤炮,那麽還需要三斤炮嗎?
因為三斤炮的射程並不比一斤炮超出多少,因此孫傳庭向皇帝建議:“可著手再研製新式三斤炮,增加炮管長度以提高射程,重量即便再大一些也無妨。而已研製出的三斤炮,則作為陣前發射散彈所用,同時再給各軍配發一斤炮,戰時列於陣前對敵齊發。”
朱由校準許了孫傳庭的建議,讓軍工廠研製炮管更長的三斤炮,重量定為300公斤上下,這個重量的火炮在戰場上還是比較靈活的,挽馬依舊可以輕松拖拽。
三斤炮重量增加,則可以加長炮管,進而獲得更大的射程和精度。
野戰炮的重量在兩千公斤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大口徑的野戰炮此時也在研製之中,當前一門火炮鑄造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主要是還在使用泥模澆鑄。不過泥模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只要有足夠銀子砸下去,泥模可以提前多做,問題並不大。
因為使用鋼材直接澆築,成本實際上是比鐵鑄炮要低的。因為鋼材質量更好,用料就降低了。而且皇家軍工廠的鋼鐵,價格也是十分低廉的。
九月初,皇家科技學院也終於是正式開學了。
第一屆學員因為又額外擴招了一批,達到了五百人的規模。朱由校在皇城邊上不遠處,砸錢買了一大塊地皮下來,將這裡拆除了一番之後,建起了皇家科技學院。
之所以要建在皇城外,主要是離得近,朱由校過去給學生們講課之類的,也不用走幾步路就能到了。
皇家科技學院的地皮還是比較大的,足有兩百多畝地。盡管設施隻修好了一部分,但上課還是沒有問題的。
皇家科技學院的科目分為數、理、化,專業則分為農業、冶金、勘探、機械、水利、軍工、造船、航海等方面。
不過暫時還不分專業,先學數理化。
數理化教材朱由校已經修編出來了,盡管比較簡單,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就是利器!例如牛頓定律,正好是適用於這種初級工業的理論,這個時候把量子力學搞出來,根本就沒辦法應用。
還有元素周期表,更是發展初級工業所必備的指導知識。
相當於皇家科技學院的學員,只要根據元素周期表,就可以不斷的進行各種化學實驗,進而各種發明不就出來了!
朱由校穿越前雖然是個理科研究生,但在這個年代的作用,實際上也就是提供一些基礎的數理化教材了。
因為後世的工業發展到了一個非常繁瑣的地步,學科太多,以至於分得非常細。不像二十世紀初那些發明家那樣,即是物理學家,又是化學家。那時候物理和化學根本不分家的。
朱由校穿越前學的那些大學知識,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應用的價值,反倒是初中、高中的數理化教材非常有用。
這些教材已經編寫出來一段時間了,徐光啟基本上已經有些瘋魔了,拿到朱由校給他的教材之後,一頭扎進去就差點出不來了,整天不是做這個實驗就是做那個實驗,要不然就是瘋狂的學習。
這次皇家科技學院開學,朱由校自然是要親自到場的,徐光啟也要同去,因為徐光啟將成為皇家科技學院的教師。
到了皇家科技學院,眾學員跪地大呼萬歲,恭迎天子駕臨。
人並不是太多,五百人而已。見過了大場面的朱由校,五百人在他眼裡確實很少啊!後世上學的時候,哪個學校課間操不是幾千人上萬人啊?
盡管只有五百,不過這一批人要是能培養出來,就能持續的培養出很多人才了。
朱由校說了句平身後,眾學員站了起來,紛紛觀察朱由校。朱由校年僅十五歲,實在年輕得很。
這是個少年天子。
一些學員選擇來皇家科技學院,顯然是冒著一定風險來的。因為皇帝這麽年輕,做事不一定靠譜啊!
朱由校在現場隨便說了幾句勉勵眾學員的話,無非就是一些要努力學習,報銷國家之類的。然後宣布了皇室對他們的學業補貼,以及獎學金政策。
因為這批學員當中,基本上全是出於一般人家的寒門子弟,沒有一個是家境特別富裕的,所以朱由校制定了很高的補貼,從而希望這些學員能夠不受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專心的學習、鑽研實用之學。
皇家每個月會給他們下發3元的補貼,如果這些學員要成親、買房,皇家銀行都可以給他們無息貸款,基本上就是免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些學員中,二十五六歲的都不少,甚至三十多歲的都有。生存是他們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傳統禮法在明末已經遭到了嚴重衝擊,特別是城市、沿海地區,不管是上層權貴,還是底層家奴,都對禮法十分蔑視,他們的觀念變得非常拜金。
拜金主義的形成,讓人們越來越浮躁。朱由校要想讓這些學員安心學習,這些學員成家立業、日常生活的問題都是要解決清楚的。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