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7崛起南海》2300.第2300章
  第2300章
  張金寶雖然有些好奇到底是哪位大人物造訪香港弄出了這麽大的陣勢,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隨便打聽的,特別是海漢高層人物的行程,那可不是普通人該好奇的事情,要是被官府的人注意到,說不定會被當作了奸細對待。

  抱著這樣的心態,張金寶索性就放棄了去城區過夜的打算,免得萬一明天睡醒發現城區也封了,那可能就要耽擱後面的行程了。船上的艙室雖然說不上舒適,但多睡一晚倒也不會死人,為了平平安安趕回儋州,就再湊合一夜得了。

  不過他的擔心顯然是有些多余的,當晚港區城區都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天明之後也沒有再出現任何封鎖措施,他所乘的船在完成了貨物裝卸之後便順利離港繼續南下的行程。

  而因為抵達香港便導致本地對港口采取臨時封閉措施的那位“貴人”,此時正在香港負責人遊益漢府上做客。

  “昨天在這邊住得還行吧?如果有什麽需要,千萬別客氣,盡管提出來就是,我一定會盡力設法滿足。”遊益漢對待這位“貴人”十分客氣,因為執委會發來指令,要求包括香港在內的沿途各地務必悉心照顧好這位“貴人”,特別是安全方面,必須要給予絕對的保障。

  “多謝遊大人照顧!昨晚休息得很好,不過在下有要事在身,此次行程緊張,沒時間在香港繼續逗留,隻待下次有機會來香港再拜會遊大人。”

  坐在遊益漢對面這年輕男子衣著華貴,雖然說話客氣,但眼神和表情卻沒有絲毫卑躬屈膝的味道。能以這樣不卑不亢的態度與海漢高官對談,身份地位自然不差。

  遊益漢點點道:“事出突然,我也是近日才收到相關消息,想必閣下此時也是歸心似箭,我就不留客了。我已經讓人備好了了馬車,隨時可以出發。”

  年輕男子起身作揖告辭道:“那在下這便向遊大人辭行了!”

  遊益漢將年輕男子送到大門,目送他上了停在門外的馬車,車邊除了多名荷槍實彈的海漢武裝士兵,還有十多個身著鎧甲腰跨戰刀的護衛,將這馬車團團護住,看起來如臨大敵。

  在超過三十名武裝人員的拱衛之下,這輛馬車來到了港口某處已經提前清場的碼頭,碼頭上已經有數艘帆船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只等這年輕男子登船之後便解纜升帆。

  “安道石,吩咐下去,出發吧!”年輕男子登船後簡單吩咐了跟在身後的武官兩句,便鑽進了船艙。

  安道石應了一聲,趕緊將這道指令傳達下去。

  這武官便是之前在三亞留學的朝鮮軍官安道石,而能夠如此隨意差遣他的人,自然就只有他的主子朝鮮世子李凒了。

  距離李凒的留學結束時間其實還有幾個月,而一同來三亞留學的朝鮮軍官們雖然已經參加了比武大會,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完成全部的學業。而他們之所以要匆匆離開三亞回國,自然也是因為國內發生了某些重大變故,必須要盡快趕回去處理。

  按照航程安排,這一路北上在沿途港口隻做必要的停留補給,要盡可能快地趕回漢城。所以船到香港也只是因為天氣狀況不佳逗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繼續上路了。

  回到船艙裡獨處的李凒已經不再像先前面對遊益漢時那麽從容自若,臉色也陰沉了許多。出國之前他曾設想過有可能會在留學期間遇到的各種困難,但沒想到自己的留學生涯還算順利,而原本看似穩定的國內局勢,卻是在自己出國留學期間出了大事。

  這個時候李凒只能慶幸朝鮮與海漢的合作足夠密切,消息從朝鮮傳遞到三亞,不過隻用了半天時間而已。而海漢執委會在得到消息之後便立刻召開會議,然後決定盡快將李凒送回朝鮮處理亂局。隻過了一天,載著李凒和他手下文武官員的船隊便從三亞出發了,這樣的效率也是讓李凒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海漢的態度似乎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並沒有對李凒表明態度會竭盡全力支持他回國之後的行動,只是答應了會給予他必要的幫助,如果朝鮮國內形勢惡化,海漢也將會為他提供安全保障。

  李凒認為這樣的表態應該是與朝鮮國內目前的局勢有關,但究竟現在國內是什麽樣的情況,就連海漢提供的情報也是語焉不詳,他也無從作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根據海漢所提供的消息,就在數天之前,朝鮮發生了一次宮廷政變。這種事情在朝鮮歷史上並不鮮見,就連現任朝鮮國王李倧本人也是通過在1623年發動所謂的仁祖反正,推翻了當時在位的伯父光海君,並在1625年獲得了大明的冊封,這樣才成為了朝鮮國王。

  而在李倧上位之後,政變這種把戲也並未就此終止,1624年李適因不滿李倧在上位後論功行賞的分配而起兵作亂,1627年李仁居在江原道發動判亂,1628年柳孝立等欲立仁城君為王,1632年柳應泂謀逆,1633年李時說欲立錦原令李倬為王,1635年李基安謀逆……

  可以說其國內政壇就沒幾年是清靜的,各種勢力發動的政變層出不窮。而國王李倧從三十歲開始,最近這十幾年時間便一直在與方方面面的勢力進行鬥爭,期間還遇到兩次來自北方惡鄰的大舉入侵,日子著實不太好過。

  李倧的統治雖然並不算穩固,但他卻在最關鍵的歷史時期傍對了大腿,讓朝鮮免於在滿清的二次入侵中徹底淪陷。海漢的介入雖然並不能完全解決朝鮮國內的權力鬥爭,但至少是幫助這個國家減輕了來自外部的軍事壓力,讓李倧得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家治理方面。

  但連年的內亂加上外敵入侵,讓朝鮮的財政狀況糟糕得一塌糊塗,在去年的抗清戰事結束之後甚至需要向海漢借款才能維持國內的官府機構運轉,國內遭受戰火摧殘的大片地區根本就無力組織戰後重建,也就只有大同江沿岸由海漢牽頭開發的一系列產業養活了數以萬計的戰爭難民,稍稍減輕了朝鮮官府的一部分負擔。

  李倧在這樣的狀況下將李凒及一批文武官員送往海漢留學,一方面是想借此鞏固兩國間的外交關系,利用海漢駐扎在朝鮮的武力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存有學習先進軍事技術和治國經驗的想法,等李凒學成歸國之後,再根據他所學到的東西來對國內的官僚體系動刀進行大改造。

  不過理想雖美好,但現實很骨乾,朝鮮方方面面都缺乏足夠的資金,就算李凒在海漢開闊了眼界,見識到了“強國”是如何治理和運轉,卻很難將海漢人治國理政的方法照搬回國,更缺乏相應的人才來進行實施,很有可能會變成屠龍之技。

  李凒在海漢待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自然已經意識到了兩國的差距所在。以他的看法,等自己學業結束回國之後,便向父王稟明繼續派人到海漢留學深造的必要性,即便經費吃緊也得把這種留學方式堅持實施下去。只有讓更多的文武官員得到培訓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執政能力,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朝鮮的現狀。

  李凒這樣的想法自然是留學期間被反覆灌輸各種“先進思想”的結果,但即便是換作他人來李凒的位置,效果也不會有太大差別。海漢現今治理國家的能力,掌握的生產技術,以及武裝力量,都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很難有人在親身見證其實力之後不被其折服,李凒這種本來就帶著求學心態而來的人當然不會例外。

  學習先進的治國術,從根本上改變朝鮮屢屢發生各類政變的現狀,是李凒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但哪曾想還沒有等到他學成歸國,國內便又發生了影響極大的政變,也不知自己趕回朝鮮之日是否還來得及平息事態。

  李凒取出一封信箋,從裡面抽出一張紙來,紙上所寫內容他已經看過至少百遍,但此時依然不由自主地又拿出來瀏覽。

  這張紙上的內容便是海漢用電報方式從朝鮮傳回的消息,據稱漢城內這場政變聲勢頗大,有多支兵馬在城內徹夜廝殺,昌德宮、慶運宮等主要宮殿均遭大火焚毀。而作為朝鮮王室主要人物的國王李倧,鳳林大君李淏,麟坪大君李濬等人,均是生死不知。

  海漢雖然在朝鮮駐扎了不少部隊,但為了避免惹得朝鮮人猜忌,基本都是集中駐扎在北邊的大同江基地,而在漢城地區並沒有派駐多少人馬,所以也未能在第一時間介入處理這場政變,所掌握的信息也是極為有限。

  按照電報上所說,這場政變的發起者、目的、結果,目前都尚不清楚,而王室更是無人出來主事,整個漢城都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

  在這樣的突發狀況下,身為昭顯世子的李凒如果能夠出現在漢城,那自然是重新凝聚民心,平息事態,協調各方的最佳人選,所以海漢在最短時間內便通知了李凒提前結束留學返回國內,並且提前為他安排好了行程,希望他及時趕回朝鮮主持大局。

  李凒要說不慌那肯定是假的,一方面是擔心家人安危,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自己的合法繼承權被他人奪走。如果發動政變者已經控制了兵權,那僅憑他這一行人趕回去也很難扭轉局面,甚至很有可能落個千裡迢迢自投羅網的下場。但如果不親自回去查清漢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又豈能甘心。

  與李凒一起到海漢留學的這些軍官雖然都算是小有本事,而且也基本都選擇了向他效忠,但這些軍官在出國之前都只是中層軍官,根本沒有調動軍隊的權限,想依靠他們奪回兵權恐怕是有些困難。

  所以李凒認為,必須要設法爭取到海漢軍的支持,讓其能夠出兵配合自己回京,或許平息這場叛亂的過程就會容易得多了。

  但他也知道海漢出兵的手續頗為複雜,要說服在朝鮮的駐軍部隊出動清理漢城,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所以從三亞出發之後,李凒便也一直在琢磨該如何實現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沒有在三亞這邊想辦法勸服執委會,是因為顏楚傑給了他很明確的建議,既然三亞這邊沒人知道漢城所發生的真實情況,那麽駐軍是否應該出手處置該地區的亂子,就由駐軍司令部來拿主意作決定。

  顏楚傑的說法倒也沒什麽問題,目前仍在大同江基地駐守的海軍司令王湯姆也是執委之一,完全有資格代表執委會作出重要決定。而且他現階段一直待在朝鮮,對當地的情況和這次政變所發生的原因,或許都有更為明確且深刻的認識。

  電報中說海漢軍並未介入此事,但那已經是好些天之前的情況了,而之後的事態發展如何,目前還沒有接到更新的消息。李凒難以對漢城的形勢作出明確判斷,自然也就無從選擇,他只能期待等下一次停靠海漢治下港口的時候,能夠得到最新的消息。

  而作為李凒手下的得力乾將,安道石對目前的情況也是一頭霧水。以他所能接觸的情報層級,只知道漢城發生了政變,國王等人生死不明,其他的情況一概不知。即便他在海漢學了不少東西,也很難憑借如此有限的信息來推測漢城的實際情況。

  但不管怎樣,有一個道理很清楚,漢城所發生的事情對於身處海外的王位繼承人李凒來說肯定是不利的,而他作為效忠李凒的軍官,這種不利的影響也會延續到他的頭上。安道石若是想在日後成為朝鮮國掌握兵馬大權的高級將領,就必須先得輔佐李凒度過眼下這道難關才行,而這件差事在目前看來可並不是那麽容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