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627崛起南海》2295.第2295章
  第2295章
  廣州地區因為經濟較為發達,因此各種民辦書院其實也不少,僅廣州城內外小有名氣的書院就有五六家之多。而這些書院在每年春秋兩季,有時也會在市面上放出招生信息,招收新生入學。

  不過傳統書院基本都是靠著在本地長期積累下來的名氣吸引生源,極少會利用專業的宣傳手段來為書院造勢。對這些書院來說,每年是否能有學生在鄉試會試上考中功名,才是吸引新生入學的最好方式。

  當然這些書院的經營者也很難明白,一個不以科舉為教學目的書院,要如何在大明境內辦學。

  瓊西書院在海漢國內自然已經算得上是第一檔的民辦教育機構,不過其影響力也基本是限於海漢統治下的地區,在廣州可談不上有什麽名氣,絕大多數民眾都對這個剛一冒出來就大做宣傳的書院感到很陌生。

  瓊西書院的宣傳告示並沒有提及書院歷史上出過多少位金榜題名的高人這類內容,而是簡單粗暴地表明了自己的特色:來書院就讀的學生,都可以學到一門能夠養家糊口的手藝,並且書院會保證學生就業。

  此外就算是家境貧寒連學費都籌不出來的學生,也可以報名就讀,由學院墊付學費和生活費,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來慢慢償還。

  明眼人一看就懂,這間書院的招生對象就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也沒打算要培養學生去參加科舉考試。這也就意味著瓊西書院所要吸引的生源,與本地書院其實並沒有直接的衝突。那些根本沒有足夠的家財供後代走讀書應考這條路的貧苦人家,也從來都不是本地書院所要爭取的對象。

  既然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本地的各家書院也就不會因為這些招生告示而產生太強的危機感,甚至都不打算將瓊西書院視作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這在無形之中其實是為尚處於籌備階段的廣州分院減少了許多來自外部的壓力。

  而這也正是張金寶在之前與李奈所商量的宣傳策略之一。瓊西書院要想在廣州這種陌生環境中立足,就必須要大張旗鼓地打出名號來,但這又很容易召來同行的注意,到時候說不定明裡暗裡便會有一些使陰招下絆子的手段衝著廣州分院來了。所以一開始就亮明書院的辦學宗旨,避免跟本地的同行產生不必要的利益衝突,就成為了廣州分院前期招生宣傳的一個重要特征。

  但針對社會下層民眾的這種招生宣傳,極有可能會因為民眾的識字率問題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除了在廣州地區鋪天蓋地的招生告示之外,李奈還派了一些人在城內外做現場宣講活動。

  而張金寶作為這個合作項目的負責人,自然也是得親自參與其中。他在儋州的時候,幾乎每年都會去到各個縣城乃至村鎮做招生宣講,這個宣傳模式實際上就是出自他的主意,做起來也算是輕車熟路。

  什麽是職業培訓教育,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很難在短時間內用幾句話就解釋清楚,更何況宣傳對象還是沒多少文化,可能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來的下裡巴人。所以張金寶的策略就是簡單扼要,直擊要點——到瓊西書院學一門吃飯的手藝,今後就不愁生計問題了。

  當然了,為了能夠在現場製造出熱烈的氣氛,張金寶也會安排一些人扮作圍觀群眾,適時地拋出一些有爆點的問題,然後由自己來進行現場解答。

  比如當下便有人提問道:“那要是學了你這書院的課程,以後的生計能有多少收入?”

  “收入高低,那還是得看手藝水平,但只要能完成學業,今後一年下來怎麽也得掙上百八十兩銀子!而且你還不用擔心離開書院之後找不到差事做,我們書院是從入學到就業全程負責,保證每一個從瓊西書院走出去的學生都能有極好的前途!”

  張金寶的回答擲地有聲,圍觀人群頓時轟然,對於普通民眾來說,特別是依靠出賣勞動力換取去收入的行當,年收入基本不可能達到張金寶所說的水平,就算是減半,也足以讓人豔羨了。

  這個收入水平,甚至超過了相當一部分的讀書人。要知道如果沒能在科舉考試中獲取到官府認可的功名,那就算是十年寒窗苦讀,也很難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多半就只能當街賣字或是蒙學教師,堪堪能夠糊口而已。

  當下便又有人出聲,質疑張金寶所給出的收入水平並非普通人所能達到,認為他有吹牛皮之嫌。

  張金寶道:“各位,那我就要說了,有的人只能認知自己方圓五尺內的世界,而對於這個范圍之外所發生的事就茫然無知了。一年百八十兩銀子收入就很了不起嗎?那可未必!由我們瓊西書院培育出來的專業人才,一個月收入百八十兩銀子也大有其人!”

  有人在人群中應道:“什麽活計如此好賺,你可否給大夥兒透露一二?”

  張金寶道:“我可沒說這錢好賺,再說一遍,收入高那也得是憑本事換來的。例如經驗豐富的造船師,海漢國幾大造船廠開出的餉錢,都是在每月百兩銀子以上,如若不信,各位可自己再去打聽打聽!”

  類似造船廠這種機構在大明挖人,最有用的手段當然就是極高的待遇了,常年都會有若乾高級崗位的招募告示張貼在牙行之類的地方,吸引大明的工匠前去應征。當然實際上能達到那些高級崗位技術要求的人才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應征者的技術水平也只夠做個普通船匠,不過他們去到海漢所能獲得的收入肯定會強於待在大明,所以仍是有很多人最終選擇了去海漢發展。

  瓊西書院的畢業生當然不可能拿到一月百兩銀子的收入水平,張金寶在這裡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但他說得言之鑿鑿,當下倒是沒人再質疑這一點。

  但哪怕是月入十兩銀子的水平,也足以讓很多貧苦人家動心了。在這個時代要學一門手藝,可不是哪裡都能學到的,去各種作坊當學徒,起碼都是三年起步,要學到真本事,可能得花上十年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瓊西書院所設的各種專業科目,最長不過兩年就結業,然後便可獲得張金寶所宣傳的高收入工作,這樣的好事上哪裡去找?
  當下又有人問道:“那書院有哪些專業可學?”

  張金寶道:“我們在廣州所設的書院,將分為航海、貿易、製造、農技幾個大項,每個大項下又會分設多個專業,學生可在報名時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就讀。如果拿不定主意,我們也會視個人的具體情況推薦適合的專業。再說一次,只要能完成學業,我們都會保證後續的就業,無需擔心學成之後沒有用武之地,交給書院的每一文學費,都會收到最好的回報!”

  “那你這書院隨時都可以報名入學嗎?”

  “本書院在廣州的分院目前還在加緊籌備,預計再有一個月便會正式開學,不過礙於教學場地所限,我們第一批招收的學生將會有名額限制,預計上限不超過三百人。所以各位若是有志於此,最好就早早報名繳納學費,名額一滿就停止招人。錯過這次機會,下次招生可能就得等上許久了!”

  張金寶賣力吆喝的樣子,不亞於任何一個努力的商人。他深知普通人對“限量”這種設定的偏好,所以在宣傳階段便特意強調了書院招生的數量限制,以此來加強受眾的緊迫感,這樣也會促使那些猶豫不決或者持觀望態度的人為了不錯失機會而更快地作出決定。

  當然了,限於廣州分院目前所在地的接納規模,書院的首批招生也只能控制在這個數量上。不過按照張金寶的想法,如果最終報名人數要大於分院的辦學規模,對於這多出來的一部分人他也不想放棄。

  按照以前在儋州的辦學經驗,每年都會有一些交不起學費的窮苦子弟來報名,這些人基本上只能在入學之後通過勤工儉學的收入來抵扣生活費和學費,而瓊西書院的宣傳對象便是社會下層,不出意外廣州這邊應該也會有不少這樣的特殊生源。

  書院錄取學生肯定是以能夠足額繳納學費的對象為優先,至於超出限定數量之後的這些窮苦求學者,張金寶就打算給他們開辟一個特殊的入學通道,讓他們自行選擇是否願意去儋州入學。如果願意去的,可以由院方負責食宿路費,並且先行墊付入學之後的一系列費用。

  根據海漢民政部門的統計,少年時遷入海漢的大明漢人,九成以上最後都是留在了海漢,入籍變成了海漢人。所以如果能通過招生的方式吸納一些年輕的移民到儋州定居,那也算是相應了國家號召,並且這種措施肯定將會得到儋州官方的支持,對瓊西書院今後的發展也會有好處。

  不過說了這麽多,張金寶最終還是得拿出讓人信服的憑據,否則他一個外來戶,憑什麽讓大眾相信他的辦學實力?

  這個憑據就是福瑞豐了,張金寶在每一場宣傳活動的最後,都會特別強調一下瓊西書院在廣州的唯一合作夥伴是福瑞豐商號,而且還是書院一部分專業的就業方向。

  以福瑞豐在廣東盡人皆知的聲望,自然也就沒有什麽人會再質疑瓊西書院的辦學實力了。更何況一部分專業學成之後就能進福瑞豐工作,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張金寶所宣稱的學成之後便會有高收入的說法。

  而按照書院宣傳告示上的說法,學業完成之後的就業方向遠不止福瑞豐一家而已,南海地區最大的民間商貿團體瓊聯發下屬的各個商業機構,也都會是書院的潛在用人單位。

  以張金寶的人脈和瓊西書院的影響力來說,這個宣傳倒是有一點點吹噓的味道了,不過張金寶自認背後還有儋州官府會給自己做背書,這個牛皮吹一吹也無傷大雅。畢竟關於書院學生的就業問題,這些年一直都解決得相當不錯,不用擔心這個牛皮會被吹破。

  張金寶在廣州所做的這些活動,李奈也會派手下的管事到場站台,以此來向民眾表明福瑞豐的態度。

  因為事前準備充分,加之張金寶對此也有比較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這種活動的現場效果都相當不錯,一般在宣傳結束之後,便會有民眾主動上前谘詢更為詳細的招生規則和辦學情況。

  當然這樣的宣傳活動花銷也不小,光是在廣州和珠江沿岸各地大量張貼招生告示和製作各種廣告招牌,所花掉的銀兩就已經有七八千兩了。而每一場有張金寶出席的現場宣傳活動,整個過程都有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算下來至少得有兩三百兩銀子的開銷。

  這部分的開銷,基本就只能由瓊西書院自行承擔了。所以張金寶在這些活動中也是格外賣力,不管招生效果如何,至少要先把書院的名氣在本地打響。

  而瓊西書院如此大規模地在廣州展開宣傳,官府自然也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動向。不過李奈這邊早就已經打過招呼,倒也不會有人那麽不長眼去找麻煩。

  雖然這瓊西書院據說是海漢人的產業,但畢竟這買賣有福瑞豐參與其中,那四舍五入可就算是福瑞豐的生意了。本地官府上上下下,大小官員,幾乎無人沒有受過福瑞豐的恩惠,所以也沒什麽人會跳出來為難。

  當然除了官府之外,李奈還得擺平廣州本地的三教九流,避免有些不開眼的混混把張金寶當作了外來的肥羊對付。不過即便跟方方面面都已打過招呼,也還是要防范突發情況,所以每場宣傳活動的開支當中,其實還有一部分是安保方面的人員費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