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27崛起南海》1731.第1731章 商業契機
  第1731章 商業契機
  費策賢在三亞這段時間並沒有閑著,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三亞的市立圖書館。雖然礙於學識眼光,他沒法在短時間內通過自學掌握海漢的諸多先進技術,但文史類的書籍檔案對他而言卻是毫無難度。所以費策賢便將圖書館裡有關海漢發家史的記載幾乎都看了個遍,對於這個國家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使用過哪些手段也是了然於胸。

  雖然這些出自海漢官方的記載大多是站在歌功頌德的角度居多,但費策賢在此之前也看過大明對於海漢歷年各種事跡的記載,兩相對比之下,自然就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觀感。

  海漢當年是如何空手套白狼,從大明手裡強佔了海南島,雙方對這一段歷史的記述當然是不一樣的。海漢聲稱自己的舉動是為了保護海南島不再遭受海盜侵襲,而且得到了地方官府和民眾的支持。而大明卻將這種行為視作入侵,只是當地官府要嘛被海漢收買,要嘛就被除掉,所以才會失去了瓊州的控制權。

  雙方對於這段歷史各有說法,但費策賢自然認為海漢這邊是滿嘴謊言不可信。如今海漢跟朝鮮搭上了關系,不管其真實目的如何,費策賢總歸是要警告一下李希,先給他埋顆釘子下去,說不定日後能起到一些作用。

  李希不敢在這種問題上與費策賢辯論,他知道自己當下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了朝鮮官方的態度,如果表現出傾向於海漢一方的態度,那很容易會讓對方產生誤解,從而影響到兩國的關系。

  當然他心裡還是對費策賢的話有些不以為然,弱肉強食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如果大明足夠強大,又豈會被小小的海漢蠶食領土。當年是海漢,如今是後金,大明的虛弱正一點一點地暴露出來,意識到這一點的不僅有大明的對手,還有像朝鮮這樣的傳統盟友。

  費策賢並未意識到自己的言語已經暴露了大明的虛弱之處,在他看來海漢既然想在借助今天這個場合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那麽自己就默默地做一些拆台的工作好了。他雖然勢單力薄,但能憑借遊說給海漢增加一些阻力,那也算是盡到了作為大明使臣的職責。

  而海漢高官們暫時也還沒顧上招呼他,與會商人們表現出來的熱情要比各國政客要高得多,他們有太多的問題需要這些海漢高官給予解答。

  目前與海漢保持貿易往來的國家當中,規模最大,交易最為頻繁的仍然當屬大明。就連已經取得海漢國籍的大商人,十之七八也是來自大明。可以說海漢的商貿體系實際上就是構建在大明的基礎之上,人員、資源、渠道、市場,各個環節都對大明有著非常大的依賴。

  但這種依賴並不是單方面對大明寄生吸血,海漢利用這些條件創造出了巨大的商業價值,讓那些選擇與海漢合作的商人們都是賺得盆滿缽滿。而海漢在這些年裡所倡導的殖民地商業模式,也是大受跨國商人們的追捧,如今不但三亞舉行的每一次招商會都人滿為患,就連今天這種外交晚宴也被嗅覺靈敏的商人們當作了打聽商業信息的機會。

  對商人們來說,海漢下一處的殖民地會以何處作為目標,下一條海上貿易航線會通往哪裡,近期會有什麽新的產品投放市場,去年年底預告的貿易稅調整方案到底時候時候才會出台……等等諸多問題都需要向海漢執委會的這些高官尋求答案。

  哪怕他們在這種場合所能得到的答案不會很確切,但只要能夠得到隻言片語的回應,他們自然會從對方的語氣表情動作等細節去揣摩答案,其分析能力之強絲毫不亞於安全部的情報專家。因為這些信息對於商人來說,每一條都是價值連城,如果能夠快人一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就極有可能意味著在接下來的行動中能比競爭對手更早布局,賺取更多的利潤,甚至是壟斷某一地的市場。

  而海漢對於這些商人也極為重視,雖然今天這個宴會的重點在於官方外交,但仍然給予了這些商人入場參與的待遇。這在大明肯定是不可想象的待遇,商人們對此自然也表現得感激涕零,認為自己在海漢才真正擁有了與財產相當的社會地位。

  旁觀這種熱鬧場面的外國使節們感受都大同小異,簡單說就兩個字:羨慕。雖然他們內心未必看得起這些商人,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商人在海漢所構建的商貿體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荷蘭與葡萄牙的使節對此自然是有著最深切的感受,這兩國都是以善於經營海上貿易著稱,但在海漢出現之後,他們很快就在南海地區淪為了配角,海漢吃肉,他們就只有喝湯的份。利潤最高來錢最快的生意,幾乎都被海漢所壟斷,甚至還被禁止進入大明北部的沿海地區進行貿易,這樣的處境讓他們很難心平氣和地看待海漢的經營手段。

  不過這兩國互為競爭對手,就算對海漢有再多不滿意,也肯定是坐不到一張桌子上的。蘇克易找上了佔城使節,而托馬斯則是跟安南小王爺鄭柞坐到了一起。

  蘇克易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跟對方商議購買糧食的事情。巴達維亞議事會其實在年初就已經定下了要改變過去的糧食收購方式,不再由大成米行壟斷每年向官方供應糧食的業務,而是向佔城國和其他糧食產地采購一部分,以減少對大成米行的依賴。

  拋開這期間會造成的糧食價格波動先不論,荷蘭人這種不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的做法本身其實沒有什麽問題。只不過他們著實沒想到,那個能在巴達維亞糧食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商人,竟然是暗中為海漢效力的情報人員,而議事會決定對糧食采購程序作出的調整,在海漢看來就成了必須要加以阻止的措施。

  不過蘇克易終究還是慢了那麽一點,在此之前外交部便已經找過佔城大使羅克恩通過氣了,建議佔城國暫時不要與荷蘭人開展糧食貿易。而海漢僅僅只是對此提出建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羅克恩這人還算不錯,外交部對他的印象比較好,不想使用太嚴苛的措辭;另一方面真正的外交工作其實是在佔城當地展開,三亞這邊給羅克恩打招呼只是出於外交上的手續而已。

  海漢為什麽能提前知道巴達維亞當局要向佔城國購糧,又為什麽要阻止荷蘭人的行為,羅克恩其實沒那麽大的興趣去追根究底。他在三亞的使命比較簡單,就是盡量維持好佔城與海漢之間的關系,因為對佔城來說,海漢的作用和影響實在太重要,其份量遠遠超過了荷蘭人。

  佔城國力過去在中南半島上大概要排進倒數的位置,跟安南、暹羅、緬甸這些大國自然比不了,甚至比老撾、柬埔寨這種內陸國家都還差一檔。直到在搭上海漢之後,佔城國才總算是止住了國力繼續下滑的頹勢,慢慢跟上了海漢的發展節奏。

  佔城在貿易和軍事上都非常依賴海漢的幫助,而最賺錢的鹽鐵糧等產業都是掌握在王室成員手中,因此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佔城王室也是非常堅定的海漢支持者。

  佔城軍隊也走了一條與安南相似的發展道路,即聘請海漢軍事顧問訓練軍隊,送高級軍官和將領到海漢接受專業培訓,並大量采購和列裝海漢所產的武器裝備。每年海漢在南海舉行的跨越軍演,佔城也會派出軍隊參與其中,以昭示本國與海漢的軍事同盟關系。

  而海漢歷年來從佔城國招募的移民也著實不少,僅三亞一地的統計數據,就有至少一千四百多來自佔城移民定居在此。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非常深入的合作,兩國外交關系十分穩固,海漢才能很直接地向佔城國提出了“建議”,希望其拒絕荷蘭人的購糧要求。

  蘇克易原本以為這是一個相對輕松的差事,只要告知佔城人,東印度公司將向他們訂購大量糧食,並且是付現銀,對方一定會立刻答應下來,畢竟不會有人跟錢過不去。然而羅克恩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卻很冷淡,隻稱此事需要向國內匯報,自己無權決定是否將糧食出售給東印度公司。

  “羅大人,我必須要提醒你一下,這可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我們合作愉快,那麽明年、後年,今後的每一年,貴國都會有機會接到來自巴達維亞的糧食訂單,而且數目都不小。”蘇克易見對方似乎對此並無太大的興趣,他認為對方或許是沒有意識到這筆買賣的後續影響力,便又繼續加以說明。

  羅克恩倒也不好直接跟他說不賣,畢竟海漢也沒有提出一定要以那麽決絕的措辭去應付荷蘭人,加之他性格溫和,也不想輕易得罪人,只能是繼續跟對方打太極:“蘇大人,就算貴國給出的條件再好,我也沒有權力替佔城國作這個主,一切都得等國內作出決定。不過我必須要先向你說明,我國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與海漢簽署了糧食換武器的交易協議,而協議中我國需要向海漢交付的糧食就是今年的夏糧了,所以如果貴國求購的數量比較多,我國也未必能供應得了。或許你們可以去找暹羅或者安南再打聽一下,說不定他們的糧倉裡還有可以用來出售的余糧。”

  蘇克易聽了之後隻想翻白眼,安南和暹羅這幾年軍事摩擦不斷,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國戰,哪裡會輕易賣掉糧倉裡的余糧。而且安南當年內戰的時候已經吃夠了饑荒的苦頭,就算有充足的糧食也不會輕易出售,東印度公司要是為了打動他們而報個高價,那就有悖於節省購糧開支的初衷了。

  不過羅克恩的回答聽起來也算合理,因為去年就將今年的夏糧先納入了軍購協議裡,所以沒辦法大量出售糧食給東印度公司,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佔城必須守約將糧食交到海漢手上。但蘇克易轉念一想,這豈不是在無形之中又被海漢給陰了一道,只怕巴達維亞派去佔城的人要白跑一趟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蘇克易對此也沒什麽好說的了,他總不能讓佔城人撕毀與海漢簽署的協議,然後把糧食賣給東印度公司。

  “如果巴達維亞真的那麽缺糧,其實你們也可以在三亞購買糧食啊,這裡有專門的交易市場,蘇大人可以去試試。”羅克恩也是演戲演十分,最後還給蘇克易出了一個餿主意。

  蘇克易倒是知道羅克恩所說的交易市場,只要在那裡掛出自己要花錢收購的目標商品,價格合適的話就會有人主動聯系自己。但問題是在於這糧食買來是要進官方糧倉,而不是立刻投入到市面上出售,從三亞買糧的運費成本無法忽略,買得越多虧得越多,那還不如就在當地從大成米行手裡收購糧食。

  “再說吧。”蘇克易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回應了對方的建議。他也不想對羅克恩解釋為什麽東印度公司不向海漢購買糧食,這問題實在太複雜了。他現在很想寫一封信送回巴達維亞,建議議事會放棄原來的打算,不要再折騰糧食了。

  當然蘇克易也知道這種建議就算發回去了,議事會的老爺們也不會當回事的,改變糧食采購方式肯定是有更深層的原因,而且多半跟高層的利益相關,這些事情可不是他能夠插手解決的。

  專門留給商人們谘詢問題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不管他們有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都只能到此為止,因為海漢高官們接下來還要花時間與各國使節進行接觸,外交事務可比商人們的錢袋子更為重要。盡管商人們依依不舍,但他們還是被暫時勸離開,將交流的空間騰出來讓給各國使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