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7崛起南海》1941.第1941章
  第1941章
  在海漢官方原本的計劃中,這趟為朝鮮世子準備的考察行程將會成為新聞報道的內容,以此來對外宣傳兩國間的友好關系,同時也借此向本國民眾展示在外交領域所取得的新成就。宣傳部派了洪敬文一路隨行,就是要讓他在第一時間搜集素材撰寫文稿,然後盡快安排在近期的官方報紙上刊出,以此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

  按照洪敬文的計劃,李溰此行造訪的每一站都會有一篇相應的報道,不過眼下在昌化出的這檔子事情顯然不宜在報紙上披露出來,有損於海漢治安良好的正面形象,而且會讓外人質疑海漢為外國政要準備的安保措施是否真的可靠。就算要讓宣傳部門報道相關情況,那也得等破獲案件把人抓到之後再視情況而定。

  洪敬文倒是很上道,稍後在了解了案情之後,對張千智的要求也是言聽計從。宣傳部門在此次的考察行程中只是擔當配角,洪敬文也沒打算要出什麽風頭,這種題材的新聞稿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翻船,他身為一名新聞官更是需要小心應對才行。

  張千智認為沒有必要對已經安排好的行程做大的調整,但這事也不是他一人說了算,白克思和喬志亞當下都在昌化,肯定得由這兩位大人物來做決定。但無論行程修改與否,接下來的時間,他恐怕都得忙起來了,一方面要與蓋良才一同加強安保措施,另一方面還要設法偵破昌化這起未遂的襲擊事件。

  白克思和喬志亞在聽過張千智的分析之後,對其專業能力都是讚賞有加,喬志亞當即便給予了張千智調動指揮本地軍警力量的權限,由他暫時負責指揮相關的偵搜工作。

  張千智的偵搜思路很清晰,那就是首先要設法追查這十幾人的行蹤,他們從何而來,行動之前藏匿在哪裡,之後逃往何處,總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而且張千智已經根據當事騎兵的描述畫了薛正的大致樣貌,又讓焦炭廠的貨運工頭確認過,接下來便會複製畫像,在本地展開更大規模的調查。

  這幫人既然是假扮新移民身份的搬運工,那麽其主管單位,本地的民政管理機構也加入到了協查的工作當中,去那些新移民聚居的棚戶區向民眾了解近期是否有這麽一幫人到來。同時張千智也沒放過另一種可能,這些人只是在行動期間才扮作搬運工,而其他時間則可能是以來到昌化暫時逗留的商人、水手等身份出現。所以縣城內外大大小小的旅店、飯館、酒館、茶鋪等等,也都成為了尋找其行蹤的調查對象。

  要完成這種大面積的摸排調查,所需的人力也不是小數目,好在張千智得到授權可以調動本地軍警力量,所以從午後開始,各路人馬在昌化縣城內外展開了細致的調查。而張千智暫時還沒法去到一線,他得抓緊時間與臨時從本地找到的兩名畫師多畫幾幅嫌疑人的肖像,以便一線調查人員能更快確認其行蹤。

  李溰並不知道海漢人為了上午一起並未實施的疑似襲擊行動做出如此之大的反應,他還真的以為喬志亞將原本定在工業區的午餐改為回到大嶺莊園是因為白克思的到來。不過吃過午飯之後,海漢的兩名高官便稱有公務要處理,先行告退了,也沒說下午的參觀安排是否照原計劃執行。而海漢的幾名隨行官員也是不停進進出出,似乎有不少事情需要他們出面處理。李溰向田征詢問下午的安排,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回應。

  “世子,海漢這邊好像是有什麽狀況,可能跟上午在工坊聽到的消息有關。”李希倒是頗為機警,趁著沒人的時候向李溰報告了自己的發現:“那位蓋上尉中午都沒歇著,一直在給他那些下屬訓話,我去近處聽了一陣,都是在強調要如何加強安保措施。”

  李溰道:“或許真是有人想要對海漢高官不利,我倒是很想去看看海漢人怎麽處理這種事件,但估計他們不會給這個機會。”

  李溰對此表現得很輕松,但如果讓他知道事件的主角其實正是自己,那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他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並未遇到過類似這樣的情況,也從未想過在海漢境內會有人針對他制定襲擊計劃,反倒是對於眼下的狀況頗感興奮,想要去了解海漢人的處理方式。

  李希勸道:“世子不用去問了,他們既然不肯主動說明,那應該就是有不便讓我等知曉的情況。”

  李溰點點頭道:“你說得對,海漢人好大喜功,若是他們有把握能辦得漂漂亮亮的事,那肯定會主動向我們展示以宣揚實力。他們這般遮遮掩掩,多半事有蹊蹺,若去找他們打聽,恐怕會讓他們面子上過不去。”

  李溰跟海漢人打交道的時間長了,便也注意到這個群體對外非常講究面子,尤其喜歡向外國人展示本國光鮮亮麗的一面——比如李溰在來到海漢之後的所見所聞就是這樣,他在絕大部分時間裡所接觸到的環境都是海漢官方的安排。這就像是有一個環繞著他的舞台,力求隨時將完美的景象展現在他眼前。

  當然了,走的地方越多,對海漢的了解越真切,李溰也能逐漸意識到這個國家可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美好。在繁榮的城市邊緣,也有下等人聚居的破爛棚戶區;據說是整個南海開采規模最大的鐵礦,那礦坑裡不知道葬送了多少苦役囚徒的性命;還有這個被海漢高官稱作“國之重器”、“工業基地”的昌化工業區,常年處於濃密煙塵籠罩之下,這地方的環境甚至都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

  海漢的強大無可置疑,但這種強大也不完全是靠著海漢人吹噓的各種先機技術撐起來的,而這一點如果不是親自來到海漢國,大概是很難想像到這樣一個國家也有野蠻甚至原始的一面。

  當然了,李溰很清楚自己這趟行程的目的可不是挑海漢的毛病,而是要在參觀的這些項目中找到適合本國的部分,去考慮該如何將海漢經營這些產業的長處引入朝鮮。在已經參觀過的幾處地方,李溰認為本國可以成功效仿的部分還是挺多的,那些需要蒸汽機的生產環節也可以用人力來補足。不過海漢這些產業在開發階段的投入極大,對於目前處於戰後重建期的朝鮮來說是不小的難題。

  在漫長的午休時間之後,喬志亞還是執行了之前的行程安排,讓李溰一行繼續去工業區參觀當地的金屬加工業。不過因為上午所發生的情況,在安保方面的部署是特意進行了加強。

  過去的幾個小時裡,昌化工業區的主要區域幾乎已經被篩過了一遍,結果當然還是一無所獲,但為了確保朝鮮人在參觀期間不再出現類似的狀況,進出工業區的關卡也加大了盤查力度,並暫時禁止了非海漢籍勞工進入這一區域。對於那些在工業區當搬運工為生的勞工來說,今天能接到的活要因此而大打折扣了。

  而下午要參觀的工坊,也在此之前對裡裡外外都進行了清理,並且在周圍部署出了一個面積不小的隔離區,光是在外圍值守的騎兵就多達四十余人——這幾乎已經是昌化本地駐軍中騎兵編制的全部人馬了。駐軍甚至還特地運來了鐵網路障,在附近的街道設置臨時關卡,禁止無關人等在朝鮮人參觀期間通行。

  喬志亞私人的衛隊則是擔負起了在工坊內外布防的任務,還在周圍幾處工坊的牆頭高處設置了瞭望哨,保證工坊周邊沒有視野上的盲區。

  而蓋良才所帶的人馬則是在工坊內負責李溰等人的近身防衛,同時還配合喬志亞的衛隊做好了緊急情況下撤離工坊的行動預案。

  從安保力度來說,這麽裡三層外三層的部署,已經算得上是大動乾戈的水準了,即便是陶東來親自來到昌化,安保措施也不見得會比這更多了。這樣一來,如果還有什麽人藏在暗處試圖對朝鮮人下手,也會被如此大的陣勢給直接勸退了。

  當然這些部署其實都已經成了無用功,這個時候薛正等人所乘的船已經離昌化港有二十多裡之遙了,而且他們也毫無殺個回馬槍的打算。薛正心意已決,要趕到儋州去提前做好布置,力求能在當地一擊得手。

  調查工作在當天下午取得了些許進展,喬志亞在李溰抵達昌化當天設宴款待他的那間酒樓,在第二天接待過十幾名外鄉人,這些人曾經向店裡的小二分頭打聽過大嶺莊園和昌化工業區的情況。不過掌櫃並未能確認疑犯畫像的人便是當天那夥人之一,但其中一人的身形、口音都與張千智從騎兵那裡得到的疑犯信息一致。張千智的直覺認為這應該是那人喬裝打扮所致,但證據不足,也還是難以確認這便是在工業區試圖發動襲擊的嫌疑人。

  不過有了這個線索之後,張千智就有辦法順藤摸瓜進行下一步的追蹤了。從這些人所打聽的情況來看,他們對於本地並不熟悉,極有可能是剛剛抵達昌化不久,這也與張千智推斷襲擊行動的目標是朝鮮人不謀而合——如果要對付的目標是喬志亞,理論上不至於如此倉促地采取行動。而朝鮮世子在本地的逗留時間不會太長,顯然不會給對方留下太多的策劃時間,只能逮著機會就動手。

  張千智判斷對方如果是來昌化追殺李溰,就不太可能是從儋州方向來的,因為李溰從三亞出發的時間雖然是公開的,但儋州那邊僅有個別高層官員接到了勝利堡的電報通知,掌握了李溰一行的行程安排,普通人到現在都還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他認為最有可能的狀況,這夥人就是從三亞一路追過來的。而從時間上看,這批人應該不會是走陸路乘車馬趕來,那就只有乘船這一種可能性了。

  這其中很多環節其實沒有切實的證據,完全是張千智憑經驗和直覺在進行推斷,如果要用於法庭判案肯定證據不足。但張千智是安全部的人,很多時候做事根本不需要有實證,只要理論上說得通,就可以先采取措施。

  一旦確認了對方可能是從海上來,那調查范圍又再一次大大地縮小了。昌化雖然是個臨海的地方,但正經的海港就只有昌化江入海口這一處,只要去查一查港口這幾天進港離港的船隻,再限制到比較特殊的時間點,比如李溰一行抵達昌化前後進港並搭載了成批外地客的船隻。

  這樣的調查當然並不全面,張千智也做好了準備,要連本地海岸線上的幾處漁村碼頭也都要查一下近幾日的船隻人員進出狀況。但昌化港的調查結果卻給了他一個意外驚喜——在他們的船隊抵達昌化的次日早上有一艘船進港,而且這船是在前一晚半夜便抵達了昌化港,只是因為港口沒有泊位,只能等了一晚。而這艘船的離港時間,正好便是在今天上午工業區那件事之後不久,喬志亞下令禁止所有船隻擅自離港的命令開始執行之前。

  而根據當日值班的港務人員回憶,那一晚雖然這艘船沒能進港,但船上便有十多人乘小船上岸另行找了住處。然後很快調查人員便找到了當晚收容他們的旅店,並且再次從店小二那裡證實了這幫人曾經打聽過本地最好的接待機構,以及有關大嶺莊園的情況。

  一處兩處疑點可能是巧合,但如果處處都契合上了,那巧合的概率就會成倍降低。張千智不相信會有那麽多的巧合,他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所以那是一艘什麽船?商船?貨船?客船?”張千智向前來匯報調查進展的下屬詢問細節。

  “具體用途不詳,目前只能確定是一艘大約二百料的福船。”下屬趕緊應道。

  “福船?”張千智聽到這個答案,似乎想起了什麽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