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627崛起南海》1629.第1629章 動武之前
  第1629章 動武之前
  這一天的參觀中,費策賢看的東西著實不少,從火車鐵路到兵工廠,再到屬於海漢頂級機密的蒸汽機制造廠房,可以說他一天下來所看到的東西就已經勝過了大明情報機構數年運作的成果。但可惜的是費策賢的參觀完全是走馬觀花,熱鬧是看了不少,但能看明白的卻沒幾處。而且海漢安排的參觀行程顯然非常具有針對性,沒有任何一個生產項目能讓費策賢從頭看到尾,全是掐頭去尾的中間環節。費策賢雖然也努力將白克思的介紹都記在了心裡,但他也明白,僅憑這些介紹和自己的見聞,是不可能在大明境內複製出海漢的兵工作坊或是製造蒸汽機的工廠。

  所以在回程路上,費策賢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要如何整理信息,讓大明得以仿製出海漢那些高級裝備,而是在想這奏折究竟要如何撰寫,才能讓朝廷不會因此而責備他辦事不力。

  回迎賓館之前,費策賢還是很負責地去了一趟使館工地,跟海漢派來的幾名工頭聊了一會兒天,大致了解了一下今天的工程進展。雖然他自己沒在工地上盯著,但還是安排了使團的下屬過來監工。這麽做倒不是不放心海漢施工隊的工程質量,而是要向海漢人表明重視的態度,同時保持良好的溝通,不然大家都敷衍著對付過去,等使館建完才發現有什麽問題,到時候兩邊的負責人可都脫不了乾系。

  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只要近期不出現惡劣天氣,使館的主體建築基本可以在未來的四十天之內完工,再用二三十天完成基礎的裝修,配置家具和其他日用設施,最早在明年二月就能投入使用了。

  如果是初到三亞那幾天,費策賢或許會熱切地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因為只有使館建成之後,各項外交工作才能真正展開。現在住的迎賓館條件雖然不錯,但終究只是一個借住的地方,不管是辦公還是接待訪客都有諸多不便,肯定不如使館行事方便。

  但在海漢待了這些時日之後,費策賢卻突然覺得目前這種生活狀態似乎也不錯,每天悠哉悠哉地就混過去了,不用去考慮什麽朝廷交付的任務,也不需要跟海漢高官進行勞神費力的勾心鬥角,輕松自在也不受什麽大的限制。除了田獨方向和軍港、造船廠、勝利堡等少數地方不能隨意出入,三亞絕大部分地區他都可去得,比如館藏了大量海漢秘密情報的市立圖書館,他也同樣可以自由進出,只是借閱文獻的權限層級比較低而已。

  有時候費策賢都不免有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在海漢期間所享受的自由似乎比在京城更多。想想以前在禮部做事,每天一大早就要趕去衙門點到,雖說沒多少事情要做,但每天都關在衙門裡又不能隨意外出,也是個煩悶差事。偶爾接個差事都是跟那些番邦小國來大明朝覲的使節打交道,即便是有通譯,也還是只能連比劃帶猜地進行溝通,一場會談下來好不費力,哪比得跟海漢這種文字語言都相通的國家打交道來得輕松。

  而來到海漢國之後,每天好吃好住供著,想去工地閑坐著也行,不想守著使館工地了,只需打聲招呼就行,隨便去哪裡都有海漢安排的車接車送,還隨時都有張千智這個萬金油跟班可以差遣。前幾天去圖書館整日看書,雖然裡面不能用餐,但張千智每天都讓人按時將飯菜送到離圖書館最近的一處茶館,專門開了一個包房供他吃飯,以節約來回耗費在路上的時間。雖說他也知道這些安排應該都是海漢官方監控自己的手段,但的確是讓他體會到了極為舒適的服務,而這在大明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像禮部行人司司副這種從七品的芝麻官,在京城裡簡直多如牛毛,別說海漢這種級別的服務了,就算平時在衙門裡喝茶,多數時候都還得自己動手泡。在海漢待了這些時日之後,費策賢發現自己對於這種生活環節竟然有些不舍了。待使館建好,從迎賓館搬過去了,到時候可就沒有免費且按時送到房間的三餐,也不會有隨叫隨到的各種服務,而使團總共就沒幾個打雜的下人,到時候費策賢恐怕又得回到喝茶要自己動手泡的日子了。

  “或許也應該考慮一下,與海漢人虛與委蛇,讓他們今後也給使館提供好一點的服務。”費策賢鬼使神差地生出了這種念頭,不過他自己也明白這種心思太危險,要跟海漢人玩心計,最後恐怕會把自己給玩進去,當下趕緊搖搖頭驅散了這種想法。

  回到迎賓館中吃了晚飯,費策賢便叫人將今日到市面上購入的報紙都拿來過目。雖然迎賓館這裡便有免費的報紙可供瀏覽,但費策賢研究過,迎賓館這裡只有官方報紙《海漢時報》,而市面上公開出售的報紙卻有七八種之多,為了不遺漏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那還是花幾個錢自行采購來得穩妥。

  而近日費策賢所關注的重點,便是海漢與西班牙之間的戰爭征兆是否有進一步發酵的趨勢。果然不出所料,這次又是包括時報在內的幾份報紙都提到了與西班牙相關的消息。

  時報上的報道稱近期一批運送絲綢和瓷器前往馬尼拉的大明商船在距離馬尼拉灣僅半天航程的海上遭遇海盜襲擊,五艘船組成的船隊僅有兩艘逃脫,其他三艘被洗劫一空之後,海盜還扣下人質向船主和貨主索要贖金。當然了,這幾條船肯定是不會再還回來了。

  這件事最終雖然得到了和平解決,人質全部獲釋,但事主損失慘重,估計這三船貨運抵馬尼拉港的價值超過白銀二十萬兩,如今卻是連船帶貨全都沒了。

  時報在報道最後指出,根據船上生還的水手指認,馬尼拉港附近出現的海盜團夥中有不少是西方人,甚至有講西班牙語的賊人。有理由懷疑這些海盜與馬尼拉港的西班牙人有染,建議商船近期不要再冒險前往馬尼拉港。

  類似這樣的警告,費策賢已經在時報上讀到了兩三次,每次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一次比一次來得嚴重了。這些船是真被打劫了還是海漢安排的橋段,其實已經不那麽重要,費策賢認為這是海漢有意在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造勢,要為動武尋得一個比較能令人信服的理由——比如說剿殺海盜。

  當然了,光有海盜是不夠的,還必須得把這些凶神惡煞的海盜與馬尼拉灣裡的西班牙殖民者聯系起來。費策賢前些天在圖書館也仔細研讀了海漢過去幾次對外戰爭期間的報紙,基本已經搞懂了海漢發動戰爭之前在輿論宣傳方面的路數,他認為不管這些海盜是真的存在還是虛構出來,總之先設法將西班牙人勾結海盜的罪名坐實,最好手裡還能有幾筆與海漢相關的血債,剩下的事情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該動手的時候勿謂言之不預了。

  這樣的手段似乎有點卑劣,但如果是以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來衡量,那就沒什麽可指責海漢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這個道理費策賢還是懂的,只要海漢能夠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那麽這場戰爭在今後的歷史記載中就會是正義的。而戰爭的失敗者,大概就只能成為襯托勝利者的反面角色了。

  海漢時報作為官媒,其話語權和宣傳效果自然毋庸置疑,這種文章多刊登幾篇,就算膽子再大的海商也會衡量一下冒這風險去馬尼拉到底值不值,何況如今海漢已經逐漸開始收攏大網,在各個港口都會對意欲前往馬尼拉的商船進行勸告,盡可能地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掐斷馬尼拉的跨國貿易。

  而另外幾份報紙上的消息就相對比較八卦一點,聽起來可信度也沒那麽高。有一份報紙上稱馬尼拉城前段時間開始出現鼠疫征兆,西班牙權貴爭相逃離該地區。為了能夠盡快離開當地,有錢人甚至不惜花重金購買漁船作為交通工具。但由於老鼠無處不在,船上也不會例外,所以要找到一艘沒有老鼠的船實在是太困難了。

  而另一份報紙上則稱馬尼拉當地漢人因為承擔的賦稅要比西班牙人高出一半,便由當地的漢人耆老組織起來向菲律賓總督阿拉貢內斯請願減稅,但在此期間請願的漢人民眾與西班牙派出來維持秩序的土人武裝發生了衝突,雙方迅速由摩擦發展成了千人規模的械鬥,各自都有不少死傷。而西班牙人為了自身利益考慮,對事態並沒有加以控制,結果戰鬥愈演愈烈,據說戰鬥已經從城內擴展到城外,有逐步失去控制的趨勢。

  還有一份報紙稱不久前一場台風襲擊了馬尼拉灣,當地的受災情況極為嚴重,馬尼拉城外大量民舍被大風吹毀,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無家可歸者。而城內的西班牙人對於救災拿不出太多的有效舉措,以至於市面上開始出現結隊搶劫糧食的狀況。

  這些報紙上的描述都有鼻子有眼,甚至還帶有張三李四之類的具體人名,粗看似乎頗有可信度,但如果是有頭腦的人,多買上幾份報紙慢慢一琢磨,就會發現這些報紙所寫的故事幾乎不太可能在同一時期發生在同一個地點,如果真有這麽湊巧的狀況,那這馬尼拉城也不需要海漢發兵去打了,老天爺降下的災害就足以毀掉這個城市了。

  而且各家報紙如此集中地報道馬尼拉城的負面消息,很顯然背後是有力量在推動,除了海漢官方之外,誰還有這個能力調集這麽多家報社一起行動呢?

  當然了,普通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肯定要更為單一,不太可能像費策賢這麽閑,將市面上的報紙全部買回來慢慢研讀。他們往往只會從某一個特定渠道獲知與馬尼拉相關的信息。而海漢官方的做法,就是將每一個公眾信息平台上關於馬尼拉的信息都調整為負面,以此來對本國民眾實施輿論引導。

  費策賢在大致弄懂了海漢的手段之後,還是頗為佩服這種安排,他雖然不是軍人,但也知道開啟戰爭之前,必須要讓本國國民了解這場戰爭的意義所在,要讓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這樣才能獲得國民支持。而海漢沒有至高無上的皇權,也沒有讓執委會來充當這個角色,隻安排了宣傳部門利用報紙這種信息渠道來引導輿論,讓國民逐步意識到本國派兵征服馬尼拉的必要性。

  “手段高明啊!”費策賢將所有報紙瀏覽完一遍之後,忍不住發出了感慨。假如大明的邸報也有這樣的宣傳效果就好了,那就可以發動全國的力量,來應對中原的內亂和北方的金人。

  不過大明的邸報只在各級官府中抄送,能看到邸報內容的人非富即貴,很難像海漢的報紙這樣收到大面積的宣傳效果。以費策賢的身份,頂多只能將自己在海漢的見聞寫入奏折裡送回去,卻沒有鎮資格建議朝廷改變邸報的發行方式,或是另外再辦一份針對普通民眾的報紙。

  但考慮到大明的疆域之大,辦這麽一份針對民眾的報紙,不管是成本費用還是時效性,都很難得到保證。所以他很快就發現,這又是一樁明知很好,卻難以照搬到大明的項目。

  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好東西沒法在大明實施?費策賢不禁開始再次思考這個問題。難道真是如海漢人所稱的那樣,兩國的“社會制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皇權統治的國家有太多的禁忌不能改變,沒法像海漢國這樣因勢利導地進行施政。可是費策賢從小所受的教育便是愛國忠君,皇權是不可挑戰的權威存在,他實在無法理解像海漢這樣的國家,怎麽能用一個執委會就取代了皇帝的存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