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7崛起南海》1591.第1591章 文教產業
  第1591章 文教產業
  儋州在大明統治時期就是本地的文化名城,有數間在大明南方都算是小有名氣的書院,過去也出了不少知名文人。而海漢在接管了這一地區的統治權之後,也延續了之前的傳統,繼續保留這裡傳承了數百年的文教產業。但海漢的做法比大明要更為激進一些,並不是放任這些書院自身自滅,而是由寧崎主管的文教部門對書院的授課內容和經營模式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原本以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為主要教材,以科舉金榜題名為教學目的的傳統書院,開始逐步引入了由海漢官方編輯撰寫的新式教材,而以就業為目標的新學科也出現在了這些書院中。當然了,在此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遇到抵觸和反彈,但在1631年儋州刺殺案中,儋州忠明書院負責人黃子星因為勾結錦衣衛製造叛亂而被判了死刑,海漢官方因此找到借口,對儋州當地依然堅持傳統教學內容的書院進行了一番清理,之後便再無人敢與官方對著幹了。

  而在此期間,一批得到海漢官方扶持的新式書院開始在儋州文化界崛起,如荀鵬程聽過名號的白鹿書院、瓊西書院,都是這類跟上了官方步伐的先行者。這些書院早早便開設了各種職業培訓課程,用短期密集的培訓方式來為海漢發展中所急需的技術性崗位提供人才。這些學科幾乎都是對口就業,入學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確定了就業去向,所以頗受那些急於要改變命運,獲得更好生計的窮人子弟的青睞。

  對於普通人來說,送孩子去讀傳統的書院,在接受數年教育之後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再不斷地參加科舉應試,或許能有機會考取到功名,得到進入官場的機會。但最終能夠實現這一結果的人基本是千裡挑一,絕大多數讀書人終其一生也只是一個普通儒生而已。這種模式的投資時間長,收效慢,而且存在著極大的風險,能收回成本的機會微乎其微。

  而海漢所推行的職業教育模式對個人前景的把控更為明確,學員從入學之初就基本知道自己的就業前景和職業發展方向,也明白自己在這裡所學到的技能可以幫助自己獲得一份生計。至於今後能不能憑著在書院學到的技能進入到更高的領域,比如說官場,那就是各憑本事了。但只要能按部就班地參與到學習中,在書院所花費的時間和學費都必定能在日後收到回報,這可不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所能相比的。

  荀鵬程一邊走一邊聽老高介紹這些書院的情況,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雖然在來儋州之前便知道這邊已經將文教做成了一項產業,但親眼見識到這些經營規模龐大的書院,他所受到的衝擊仍然非常大。在此之前他實在無法想像怎麽通過經營這種產業來獲利,但在逐步了解了這個產業的現狀之後,他也不得不佩服這些經營者的頭腦。

  每個書院基本都會有自己特有的優勢學科,以此來保持競爭力。比如白鹿書院的文秘專業,專門為海漢各種事業機構培訓書吏文員,也是目前畢業學員入仕比例最高的專業之一。很多在大明考科舉無望的儒生,都會選擇轉投這個專業,只要申請到海漢籍貫,然後經過百日培訓,合格之後便會被推薦到海漢的各種官方機構中就業。雖然這個專業的學費並不便宜,但勝在師資力量強,學員就業率高,頗受家境寬裕的民眾青睞。

  而後起之秀的瓊西書院則更側重於實務,其開辦的造船、冶煉、醫護等專業都已經在業內頗有名氣,每年可以向各個專業機構提供上千名合格的畢業生。瓊西書院開設的專業都是以技能學習為主,足以保證學員在畢業後能夠憑借這一技之長找到生計,非常適合那些家境貧寒,隻想盡快學一門實用技術養家的人。

  接受這種職業培訓的學員也並不全是在這裡學完就算了事,一部分表現優異者會被推薦去三亞的高級教育機構進修,從而成為擁有更專精職業技能的高級人才。不過近兩年儋州的書院已經開始發力,打造屬於自身的優勢教育項目,爭取要讓一些專業的高級培訓階段也落戶到儋州。而儋州地方上對於這種動向也非常支持,現任儋州市市長張新就明確提出了要把文教產業做大做強的口號,鼓勵書院經營者們開辦新專業,以高薪從三亞和其他地方挖人提升本地的師資力量。

  以荀鵬程的眼光來看,這位市長的口號應該不只是喊喊而已,儋州的文教產業除了自身所能創造的價值之外,對上下遊產業的影響也會非常巨大。經濟效益可能是比不了種植園這類實體產業,但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就遠非種植園可比了。比如儋州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在海漢國恐怕已經算是最高的了,即便是匯集了全國精英的國都三亞,民眾的文化水平也未必比得了這裡。

  荀鵬程在報社工作期間,曾經了解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也可以看做是儋州文教事業發達的具體表現之一。根據海漢官方的統計,報紙這種媒體在海漢國內訂閱量最高的地方並非三亞,而是儋州。就連荀鵬程曾經供職的《三亞快報》,在儋州也有一處發行點。

  除了三亞出版發行的幾家大報之外,儋州本地還有數家各有特色的地方報紙,而且訂閱量並不小,至少收入能夠維持其長期運營。不過荀鵬程隻聞其名,還沒見過實物,這次到了儋州之後,他倒是想好好觀摩一下同行的作品,看一看這邊的報紙到底是有什麽樣的特色。

  荀鵬程在書院城附近便下車開始步行,於是到儋州城最後這幾裡路便是一路慢慢走過去了。儋州城下沿著城牆根全是各種食肆攤位,好不熱鬧。老高介紹說自三年前開始,這邊就已經撤了城防,平日民眾進出城都無需查驗,城牆上的各種防禦工事也撤了個一乾二淨,連城防炮都沒剩一門。

  荀鵬程奇道:“那萬一要是有敵人來襲,不設防的儋州城豈不是正中敵人下懷?”

  老高笑道:“那也得看敵人能從哪裡殺出來啊!儋州灣裡就駐扎著海軍的艦隊,每年的海軍軍演都在儋州海域進行,這周圍的國家都要派將軍過來觀摩,誰能在見過我海漢海軍艦隊之後還有膽子敢造次?這儋州附近方圓百裡也被反覆清剿過多次,連土匪山賊都沒了,又哪會有什麽危險。即便有人想試試造反作亂,這儋州城內外還駐扎著一個陸軍營呢!想打儋州,不來個幾千人想討得了好?”

  荀鵬程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周邊地區連對手和不安定因素都沒了,那還需得著日防夜防地擔心開戰嗎?儋州只要維持好市面上的治安就足夠了,至於戰爭,那應該不是儋州地方官府目前需要擔心的問題了。

  荀鵬程從儋州南門入城,果然沒有關卡查驗進出城的民眾,只是在城門外有幾名黑衣警察執勤,老高說是專門負責疏導城門交通,以免人流車流混雜之下,在城門處卡住造成堵塞。不過據說高官們已經在討論,是不是應該逐步將舊式的城門拆掉,以便能拓寬進出城的道路,方便民眾的出行需求。

  儋州城內倒是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布局,官署集中在城北,商鋪則多在靠近官道的城南。荀鵬程注意到這裡的商鋪售賣文化用品的比例相當高,一條街上十間鋪子裡約莫有六七間都是賣筆墨紙硯和其他文化用品的。

  當然了,這裡所售賣的筆墨紙硯也並非傳統的式樣,大部分都是具有海漢特色的商品,類似配備了精鋼筆尖的蘸水筆,以及蘸水筆專用的高級紙張等等。這些文具雖然在三亞的店鋪裡也有出售,甚至有價格極為高昂的典藏版和禮品裝,但樣式卻沒有儋州這邊多。荀鵬程作為一個文人,自然對這些商品有著特別的情愫,當下便讓老高將他的行李先送去客棧,自己則是開始沿著街道一家一家地慢慢逛起來。

  荀鵬程逛了幾家店,買了自己在當記者的時候就已經看好,卻一直舍不得買下來的一支七彩玻璃筆杆蘸水筆。這筆在三亞要賣到三十多元錢,不過儋州這邊倒是要稍稍便宜一點,店家還很大方地送了一瓶半兩裝的墨水。在另一家店裡,荀鵬程看到一對石獅子造型的小巧玻璃鎮紙,拿起來就舍不得放下了,於是又掏了錢買下來。

  等他一路走到老高推薦並替他定下的客棧,已經買了四五樣文具,還有好幾本本地印刷的書籍。另外他倒也沒忘了在路過一個報攤的時候,將那攤子上的每一種報紙都一樣來了一份,打算住下來之後抽時間好好研究研究。反正現在也不打算要急於投資種植園了,荀鵬程決定先在儋州住下來,再慢慢打算後面的事情。他如今手頭上的資金如果只是用來維持生活,那過上十年八年的閑散日子也是輕輕松松,倒也不用急於尋找生計了。

  荀鵬程與老高交接完之後,又特地打賞了老高二十元錢作為他一路充當導遊的答謝。雖然雇車的費用在出發之前就已經付過了,但荀鵬程自知老高在途中給自己提供的這些信息遠遠不止這點小費的價值,因此給出這筆錢的時候也毫不吝嗇。

  老高也不推辭,收了錢之後還問荀鵬程要不要和他一起去見一見他的那個女婿,荀鵬程心裡一激靈,連忙擺手謝絕了老高的好意。他可不想剛到儋州,就馬不停蹄地又跟老冤家安全部扯上了關系。不過他也答應了老高,如果下次再去到昌化,會設法與他取得聯系。像老高這樣在地方上有方方面面人脈的人物,荀鵬程還是樂於與其結交一番,說不準什麽時候還得再求人家幫忙辦事。

  荀鵬程初來乍到,也不想在外人面前露了底,他到儋州之前就對老高提了要求,讓老高推薦了一家環境比較好的客棧,然後由老高出面租下了一間上房,直接交了一個月的房錢。客棧老板也很懂事,知道這種出手闊氣卻行事低調的主顧最好就別多話,只是讓荀鵬程有事招呼,又指定了一名機靈的夥計專門負責荀鵬程的日常起居飲食。

  安排好生活之後,荀鵬程便開始靜下心來適應本地的環境。其實三亞到儋州的直線距離不過三百多裡,氣候和人文環境方面都沒有明顯差異,而且如今都是處於海漢統治之下,又都是漢人聚居區,各種法律法規也都是同樣的標準,荀鵬程倒也不會有太強烈的身在異鄉的感覺。唯一覺得有些不便的就是目前還得暫時住在客棧,始終沒有自己的家住著方便。

  荀鵬程當然也有考慮在儋州買房然後落腳,不過儋州城內條件稍好的民房幾乎都是在各級地方官員手中,這些房子出讓的可能性極小,而普通的民房,以荀鵬程如今的眼光又看不上。儋州城外倒是有不少新建的居住區,但這些居住區的布局和規劃都跟荀鵬程在三亞時住的集體公寓差不多,他也不想再搬回那種環境裡去住。

  荀鵬程自己的打算是希望能夠申請到一塊地,然後自行修建一處院落,哪怕是只有兩進或者三進院子,也算是一處像樣的宅子了。不過他稍微打聽了一下,像他這樣的外來戶要在本地申請宅基地建房,最快的途徑就是投資落戶,特別是種植園之類本身就要圈地的項目,自行建房就不在話下了。但荀鵬程目前並不打算繼續往種植園這個行業裡鑽,所以建房的計劃也只能暫時擱淺了。而相比於住房,目前倒是有一件讓荀鵬程更感興趣的事情,那就是研究本地出版的幾種報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