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27崛起南海》1282.第1282章 昌化縣
  第1282章 昌化縣

  劉尚吃過午飯繼續倒頭便睡,一覺醒來已經是到了下午時分,他起身走到舷窗邊向外望出去,隱約能看到陸地的影子,按照今天行進的航線來推斷,那應該是海南島的西海岸線。不過此時船距離海岸線還有數裡,看樣子一時半會還不會靠岸停船。

  劉尚航海經驗並不豐富,可沒法憑借日頭和洋流風向之類的自然參照物來判斷自己在海上的位置,當下便去問其他人,才得知距離目的地大概還有大約半個時辰的航程。

  劉尚隨口說道:“但願今日別再像前天那般,堵在港口外進不去了。”

  旁邊有人應道:“那可不好說,這昌化港也是出了名的擁堵,港小船多,說不準就給堵在外面了。你看到遠處岸上有黑煙冒起的地方,那裡就是昌化縣了。”

  果然等他們所乘這艘船抵達昌化港時,發現這裡的狀況與前天進入鶯歌海海港時如出一轍,一大串貨船停在港外等候通行。不過這些船所裝的並非白花花的食鹽,而是黑乎乎的煤炭。而不遠處的空中升騰的股股黑煙,也無不是在彰顯著這個地方的與眾不同。

  昌化前些年只是大明瓊州島西岸一個人口不算太多的小縣,就算只在這個島的范圍內也沒什麽名聲,而如今在海漢國內卻被稱作鋼鐵之城,短短幾年中變化之大也足以令人瞠目。不過劉尚並不清楚昌化過往的歷史,他只知道海漢人在這裡的內陸某地發現了一個鐵礦,然後就近在昌化建立了大型的冶煉作坊,如今已經是海漢最主要的鋼鐵產地。而這些在海邊等待入港的貨船上所裝載的貨物,便是從安南黑土港為本地冶煉業運來的燃料。

  昌化港原本只是昌江入海口處的一個漁村小港,其位置正好在河口之內,進出港的航道寬度與鶯歌海相差無幾。雖然近兩年已經在昌江岸邊擴建了幾處貨運碼頭,但由於昌江入海口處的泥沙淤積狀況比較嚴重,吃水較深的海船在進出昌化港時仍需小心操作,因此本地的港口通航能力仍是遠遠不及勝利港、三亞港、儋州港這類水深港寬的大型港口。

  以海漢目前的工程能力,想要完成疏浚河流入海口航道這樣項目仍力有不逮,所以盡管昌化港的建設規模和配套設施已經有些跟不上實際使用的需求,在現階段也還是只能先暫時湊合著用下去。不過建設部目前已經將昌化港的擴建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只是具體的實施時間和施工規模還有待於在執委會討論之後才能有明確的決議。

  劉尚看著岸邊那些裝滿煤炭的貨船,心中也是暗暗佩服海漢的手筆之大,竟然還為此專門建立了一條跨國海運航線,為這裡的冶煉業提供燃煤。想那海對面的安南國也是能忍,就這麽被海漢硬生生佔去一處大煤礦,這麽些年還能裝作什麽都沒發生過,繼續與海漢交好。

  但劉尚轉念一想,大明東南這些地方官府又何嘗不是如此,這瓊州島都被海漢武裝割據好幾年了,兩廣官府又哪曾有過將這裡主權奪回的嘗試?說到底還是看誰拳頭大,跟海漢對著乾的武裝勢力基本都已經或多或少吃過苦頭,在見識過海漢的可怕軍事實力之後,的確很難讓人再生出反抗之心。

  劉尚所不知的是,海漢在海外開礦可早就遠不止這黑土港一處了,台灣島的苗栗出磺坑油田,雞籠港金瓜石金礦,山東登州的福山銅礦,南海邦加-勿裡洞島的錫礦,一大串的海外礦場目前都已經處於開采中,在當地完成粗加工之後再運回海南進行精製提純。從黑土港運回昌化的煤炭也會有大部分將在本地製成焦炭,再轉作冶煉之用。

  這種海外采礦的模式雖然效率比較低下,而且對於海上運力的依賴度極高,但對於海漢來說卻是僅有的一條發展之道。海南島這地方在穿越初期有一定的地理優勢,但有一個明顯的劣勢就是礦產資源種類比較有限,僅憑本地的出產並不能滿足執委會發展工業化的需求,而這種搶佔海外礦產進行開發的方式對海漢而言就是比較實際的手段了。

  至於因此而產生的運力需要,執委會認為倒是一把雙刃劍,這些礦產航線在佔用大量海上運力的同時,其實也對海漢的造船業和航運業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去年各處造船廠下水的二百噸級以上貨船,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數量都是被分配到了這些礦產航線上擔當運輸載具。像黑土港這種要為整個海漢國提供大部分煤炭的能源輸出港,更是配備了整整四支重載貨船船隊,在黑土港與海南島之間不斷往返運輸,現在劉尚所看到的運煤貨船就是其中的一支。

  而這次的擁堵狀況似乎比前天在鶯歌海還要嚴重一些,等到暮色降臨的時候依然沒有看到前面拍著的船隊有挪窩的跡象。於小寶雖然身份特殊,但也不好直接運用特權,便讓張千智出面,放了一艘小艇下水,由幾名水手劃著小艇進港去看看有沒有什麽通融的辦法。

  直到船上已經點起了燈籠,張千智才總算回來了,跟在其後的還有另外幾艘小艇。張千智回到船上之後告知眾人,前面靠港的運煤船沒卸完貨,港內目前暫時沒有空著的泊位了,只能將大船停在海岸,然後坐小艇進港登陸。如果要等大船入港,就起碼要等到明天早上天亮之後。

  眾人一聽那也只能這麽著了,當下各自返回船艙拿了隨身物品,再從舷梯下到小艇上,慢慢朝著入海口方向行進。

  等到了港內,天色已經基本黑了下來,眾人所乘的小艇在岸上工作人員的燈火指引之下,停靠到碼頭的一個邊角位置。劉尚上岸之後,卻發現腳下踩著軟綿綿的,似乎並不是石頭地面,借著旁邊的燈籠光線一看,才發現這地面竟然全是煤炭。再往旁邊一看,便看到碼頭上堆積如山的煤堆,一直綿延到視野盡頭,也不知道有幾十幾百萬斤之多。劉尚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們登陸的這個地方,是用於卸載煤炭的貨物碼頭。

  這麽多煤要多少船才能運達此地,價值幾何,劉尚已經完全沒有概念了,反正在他過去的三十多年人生當中,見過的煤加到一起都沒這裡多。這裡的煤炭碼頭,可以說是海漢國力的一種象征,對劉尚而言,視覺和心理上的衝擊力著實不小。

  劉尚跟著前面的隊伍,在煤堆裡七彎八拐地走了好一陣,才終於來到了港口外的市鎮上。這裡的市鎮明顯就不如之前去過的崖城和鶯歌海那麽熱鬧,此時街上幾乎已經沒有什麽行人了,還開著門的臨街店鋪也已經不多。

  這種景象也是與本地的社會環境有關,由於昌化縣的主要產業就是采礦和冶煉,而產品基本都是被海漢的工業系統自行消化掉,因此這裡流動人口並不多,活動區域主要就集中在港口附近。至於外來客商就更少了,這裡進進出出的貨物絕大部分都是由官方經營,不存在多少現金流動,這市面上自然比不了貿易港那麽繁榮。再加之這裡的空氣中煤灰甚重,很多人並不喜歡到昌化來貿易或是定居,因此本地連商棧都不太多見。

  將商業區取而代之的是龐大的冶煉車間和鋼鐵工人居住區,如果以工業化程度而言,這裡在海漢疆域中僅次於三亞田獨工業區,專事工業製造的工人比例也是全國最高的縣。稍微誇張一點說,昌化縣可以說已經進入到準工業化社會了。

  雖然坐落於昌化港旁邊的縣城並不繁華,不過這裡已經開發建設了好幾年時間,該由的設施機構也都很齊備,眾人來到官辦招待所之後,劉尚發現這裡的居住條件倒也不比別處差,只是可能由於本地的特殊社會環境,用於接待住客的房間就沒有那麽多了,只有兩人間和四人間可住。不過劉尚倒也不在意這些細節,與眾人一起在招待所用過晚飯之後,便回到三樓的房間裡歇下了。

  但劉尚白天在船上睡了一天,到晚上卻是沒什麽瞌睡了,同伴睡下之後他還是不能入眠,隻覺得渾身濕熱,乾脆便起身到了露台上,打算吹吹海風再進屋睡覺。不過當他來到露台上,卻意外發現遠處有不少地方隱隱泛著紅光,在夜色中顯得十分明顯。劉尚張望了一陣才回過神來,此地既然是以冶煉鋼鐵著稱,那麽必定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爐子,這些遠處的紅光,應該便是那些晝夜不熄的火爐了。

  劉尚看著遠處,心道以海漢營造鐵路、蒸汽機所需的鋼鐵數目,此地的鋼鐵產量必定十分驚人,倒是不知如與號稱“南國鐵都”的廣東佛山相比孰高孰低。

  佛山兩大支柱產業製陶和冶鐵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開始已經向海外出口鐵器,到了明代更是有將近七成的當地民眾都在從事冶鐵業,而佛山也由此成為了廣東的商貿中心之一。

  劉尚認為佛山從事冶鐵業的人口有數萬之眾,而這昌化縣大概不太可能有這麽多的從業人口,或許還有一較高下的可能。但這樣的認知也是因為他完全不知道海漢的冶煉方式要較大明現有的技術更為先進,生產規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他對昌化的冶煉業有所了解,大概就不會將這兩者放在一起比較了。

  事實上居住在昌化並從事冶煉業的工人,差不多有一半左右都是來自於廣東佛山,這自然也是民政部門的功績之一。從1629年石碌項目開始啟動,海漢便同步在佛山招募精通冶煉的匠人,並且隨著石碌-昌化這套煤鐵複合體系的逐漸成形,來自佛山的冶煉工匠移民也在逐年增加。海漢花大力氣引入熟練工也不是白費的,這些匠人的到來的確為昌化的冶煉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掌管各個高爐生產的爐頭幾乎都是全是以前有數年到數十年經驗不等的老匠人。當然了,他們移民之後從海漢所得到的勞動報酬,自然也是大大超過了以前在佛山的收入水平。

  而昌化縣的鋼鐵產量,也早在三年前就已經超過了包括佛山在內整個廣東的鋼鐵總產量。如今昌化鋼鐵的生產成本也要遠低於佛山,只是海漢國內對於鋼鐵的需求量太大,所以鋼鐵製品很少會向外出口,否則佛山的冶煉業恐怕也會如同鹽業一般,早就被海漢的廉價工業品打個七零八落了。

  第二天一早,昌化縣的主官喬志亞也來到了招待所,會見於小寶一行人。

  在當初有參軍經歷的一幫穿越者當中,喬志亞是為數不多從軍方跳槽到行政機關的人。穿越初期經常被委以重任的北美幫之中,喬志亞本來也算是其中骨乾,在軍中也有大好前途,不過如今除了因為家庭原因而留在三亞的外科醫生約翰遜之外,也就只有喬志亞還在從事著與軍事沒有太大直接關系的工作了。另外幾人都是各有成就,王湯姆如今是海軍司令,羅傑坐鎮南海邊陲星島,石迪文鎮守鎮江舟山,摩根遠赴山東登州,全都成為了軍中的帶兵大將。

  喬志亞倒也並非沒有宏圖遠志,只是在昌化當了幾年主官,似乎也慢慢適應了這種相對安定的生活,沒那麽想出去折騰了。如今他已經結婚成家,還娶了兩房小妾,家中有了一兒一女,就更不想離家到千裡之外的戰場上去拚殺了。

  對於他個人而言,從軍或是從政,其實都有機會走向更高的地方,留在海南島上擔任地方官,其實好處頗多,除了生活上的便利之外,也更容易與三亞保持緊密的聯系,維持住人脈和消息渠道。何況這昌化的冶煉業又是海漢跨入工業化社會的重要條件,在這個職位上穩穩能出政績,實在沒必要再去海外受苦受累。

   訂閱正版又希望能與作者近距離交流的朋友可加群378375510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