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奮鬥在初唐》第八百六十八章 虎毒食子,還是用心良苦?
  金口玉言,君無戲言。

  李二陛下滿心憤怒地下了兩道旨意後,厭煩地揮了揮手,示意門口的幾個內侍道:“將這兩個孽障拖下去,送出宮外各自府邸,朕現在一眼都不想看到他們。”

  很快,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幾個內侍的幫助下,腦子一片混沌地被攙扶了下去,極盡狼狽。

  兩人一走,李二陛下又盯著默不作聲的長孫無忌,緩緩說道:“無忌,你也下去吧,將這兩道旨意擬好之後,交由江夏王蓋印。他是負責皇室族譜的宗正寺卿,貶黜皇子,廢黜太子,必須有宗正寺的簽押蓋印方能生效。”

  長孫無忌應了一聲是,喉嚨蠕動了幾下想要說些什麽,可是再抬頭看了眼李二陛下,發現對方面無表情,雙眼中透著濃濃的堅毅和決絕,最終還是放棄了為李承乾與李泰兩個外甥求情的心思,愣是半句話也說不出口。

  他心中只有可惜和懊惱,搖了搖頭哀歎一聲,悠悠轉身走出了甘露殿。

  此時,仿佛一切都煙消雲散,塵埃落定了般,整個甘露殿變得寂靜索然。

  偌大一個殿中,只有李二陛下、長孫皇后,還有繈褓中那個酣睡正甜的嬰兒。

  “哇啦……”

  一道嬰孩的啼哭聲打破了這份寂靜,正是長孫皇后繈褓中的那個孩子從睡醒中猛然啼哭開來。

  長孫皇后立馬抱緊了繈褓輕輕拍打著,哼著細如蚊聲的歌謠哄騙止哭著。

  李二陛下聽著孩子的嬰嬰啼哭,百煉鋼立馬化作繞指柔,面無表情的臉上浮現幾分不忍和滿滿慈愛,趕忙站起身來靠攏至長孫皇后的跟前,伸出手來逗弄著孩子,哄道:“雉奴不哭不哭哦,是父皇嗓門太大,嚇到雉奴了吧?”

  雉奴,正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李治的小名。

  說來也怪,長孫皇后輕拍繈褓哼著小曲兒無濟於事,但經李二陛下這麽一開口逗哄,雉奴立馬止住了哭啼,隨後吧唧兩下小嘴,又呼呼睡著了。

  李二陛下見著幼子這般憨態可掬,不由莞爾一笑,因為李承乾和李泰兩兄弟手足相殘所帶來的心中陰霾,頓掃而空。

  長孫皇后見著雉奴睡著,稍稍抬起頭來看著丈夫,欲言又止,猶猶豫豫。

  李二陛下好似心有靈犀般地看著妻子,問道:“觀音婢,有話想說?不要憋在心裡,你我夫妻還有什麽不能直言的?”

  稱呼長孫皇后一聲觀音婢,說明李二陛下現在心情沒有之前那麽糟糕了。

  隨即,長孫皇后抱著雉奴,悠悠歎息道:“陛下,承乾和泰兒的確是荒唐至極。他們兩兄弟這麽鬧,別說您,就連臣妾都看著生氣。可是,陛下您剛才的懲罰是不是太重了?一個貶黜爵位,發配黔州那等黑山白水之地受苦,一個廢黜太子之位,淪為圈禁看管的廢太子。這等懲罰委實太重了,畢竟他們年紀還小,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念在他們二人少不更事,念在他們二人乃是你我親生孩兒的份兒上,臣妾懇求您收回陳命吧。”

  “唉……”

  李二陛下搖了搖頭,飽含深情地看著滿臉愁容的長孫皇后,歎道:“觀音婢,恰恰因為他們是朕的兒子,恰恰因為他們是年紀尚小,所以朕才這般嚴厲處罰於他們。本該是兄友弟恭,卻偏偏禍起蕭牆,手足相殘。皇后啊,玄武門之事雖然已過五六載,但朕卻是歷歷在目啊。如果再任由他們兄弟二人這般胡鬧妄為下去,將來還會有第二個玄武門慘劇發生啊。朕已經錯過一次,不願將來朕的兒子們也再重蹈覆轍。”

  長孫皇后知道丈夫對當年玄武門之事至今耿耿於懷,雖說不願親口向天下承認這件事情是自己錯了,但午夜夢回之時往往會在睡夢中喊著太子建成和齊王的名字。也只有當著自己一人的面,丈夫才會說出心裡話。

  但是,長孫皇后一想到丈夫對兩個兒子的懲罰,還是不肯放棄地勸說求情道:“陛下,可是承乾和泰兒……”

  “觀音婢,別說了!”

  李二陛下知道妻子想要再說些什麽,無非就是求情的話,於是打斷道:“正因為他們二人年紀還小,還沒到不可回頭的地步,所以朕才痛下心來作出這番處罰。你剛才也說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希望他們能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他們能明白兄弟親情的彌足珍貴。

  皇后,民間有俗語,叫做慈母多敗兒。朕知道你疼愛兒子,可朕又何嘗不疼愛他們?但是,朕今日必須給他們一個慘痛教訓,好讓他們盡早知錯,盡早悔改。朕知道,懲罰是嚴厲了一些,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如果今日之懲罰能夠喚回他們兄弟昔日的親情,朕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長孫皇后好像從丈夫的話裡聽懂了一些弦外之音,眼中突然閃爍著幾分喜色,小心翼翼地揣測道:“陛下,你是說只要他們兄弟倆能夠知錯悔改,將來您還會將他們召回長安。而且,還會恢復泰兒的魏王爵位,恢復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二陛下沒有點頭,不過也沒有搖頭,而是搪塞了一句:“朕沒說過,你也別瞎猜了,好好照顧雉奴,朕先去望北閣那邊批閱奏章,晚上再過來甘露殿宿夜。”

  說罷,李二陛下便舍下長孫皇后,大步地朝著殿外奔去。

  看著丈夫剛毅而又匆忙的背影,長孫皇后又緊了緊懷中的孩子,對著繈褓中的嬰兒幽幽說道:“雉奴啊雉奴,母后也越來越看不懂你的父皇了。到底是虎毒食子呢?還是用心良苦?母后也看不透了,雉奴長大了要學乖啊,一定不要學你那兩個不爭氣的哥哥才是。”

  “咯咯,咯咯……”

  繈褓中的孩子貌似醒來了,但不哭不鬧,反而睜著眼睛一臉萌態地發著憨笑。

  同一時間,離甘露殿有一段距離的夙鳳殿內。

  此時,隋朝公主出身的楊妃正跟往常一樣,正坐在銅鏡妝台前讓宮女替她梳攏著滿頭青絲。

  兩名宮女,一名端著盛放著篦子和金釵銀簪的木盤,一名則是站在楊妃的後頭,動作輕緩柔和地替她梳著頭髮。

  楊妃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幽幽歎道:“唉,伊人憔悴漸消瘦,一晃眼這些年過去,本宮竟然也有白頭髮了。”

  “嘻嘻,貴妃娘娘說笑了,”正替她梳發的宮女嬌笑道,“您這滿頭烏發哪裡生出白發來了?恕奴婢眼拙,愣是找不出一根白發來呢。”

  “對哩對哩,依奴婢來看,娘娘走出夙鳳殿往皇上跟前一站,端的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呢。”

  楊妃聽著兩個宮女這番對話,不由有些開心地笑地呵斥道:“你們這兩個嘴巧的死丫頭,倒是哄得本宮開心。看賞,統統看賞。”

  說著,楊妃從木盤上隨意撿起兩把玉簪,賞給了兩個宮女。

  宮女得賞,自然是喜笑顏開,紛紛道謝娘娘千歲。

  就在這時,夙鳳殿外猛然傳來一陣踢踏的腳步聲,一道聲音急急傳入楊妃耳中:“母妃,母妃,出…大事兒了!”

  恪兒?

  楊妃一聽出了大事,面色不由一變,臉罩寒霜,連帶著剛才那兩個得賞的宮女都有些面色僵硬起來,紛紛心中忐忑地扭頭望向門口。

  霎時,頭戴衝天冠,一身蟒袍腰纏玉帶,面如冠玉豐神俊朗的蜀王李恪,跑進了楊妃的視線之內。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